1.文言文内容解说

2.鱼我所欲也教案

3.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4.对乐羊子妻劝夫读书这一故事作简要分析

文言文内容解说

嗟来之食全文朗读-嗟来之食课文朗读

1. 文言文内容解说指什么

文言文内容解说是指对文言文的内容 以评注说明或解释。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2. 初中文言文考点知识归纳、各文言文的内容讲解、题解

在古汉语词汇中,实词占绝大多数,所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是正确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也是中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文言实词的重点是理解文言实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止有剩骨”(《狼》)中,“止”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只”。又如“满坐寂然”(《口技》)中,“坐”是通假字,其本字为“座”,初中课本中涉及的通假字,大约有六十个,我们列表把它们集中起来记忆。通假字的读音要按其本字的读音来读,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读作“pī”,通假字的意思也要按本字理解,“被”作“穿着”解释。

(二)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应用范围有所变化,同样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意思,在那个句子中又是另一个意思。要读懂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个词的多种含义,以便确定其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因此,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一定要心中有数,平时要多留意和掌握常见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例:1. 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消失)

2. 朝服衣冠,窥镜(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三)古今异义。

语言,特别是它的词汇,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变迁,古今词汇及其意义有了明显的差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掌握常用实词的变迁情况,对于读懂文言文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古今词义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 词义扩大。“再”古义为“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的意思不仅指第二次,还指几次以上或重复与继续,使用范围扩大。

2. 词义缩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在古代包括“妻子和儿女”。现在只表示“男子的配偶”,词义范围变窄了。

3. 词义转移。“涕”在古义中指“眼泪”,如“汪然出涕曰”,现在则专指“鼻涕”。词义出现了转移。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词性,这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朗读过程中,要把握这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1)名词活用为动词。“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作“用蹄子踢”理解。

(2)动词活用为名词。“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提携”本为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作“用手搀扶的小孩”理解。

(3)形容词做名词。“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作“险峻的大山”理解。

由于《中考说明》规定“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故初中生对这一内容稍作了解即可。

3. 文言文 知识讲解 如何做好文言文

文言文解题技巧 一、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

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

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以注解文。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1994年“以给供养”一句中“给”,到底讲成“给以”还是“使……丰足?”似乎都可以。

但从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丰足”。因为何子平做为退职官员,“竭身运力”就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

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译法,是“在家奉养母亲,”还是“扶助母亲理家”?抛开词义的规定性不谈,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因为这“理家”的重任还要靠年近八十的母亲,何子平何孝之有? 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 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

大到多少呢?其底线就是高中六册所出现的全部实词和虚词。所以复习中梳理一下你应该掌握的实词和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

这点上,除有意识记取一些生疏、忘却的词语外,最好的方法还是多读读课文,到能熟读成诵的地步,课文内容记住了,词汇也就忘不掉了,解加点词解释、翻译句子等题目的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2.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语法掌握牢固了,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

语感强的,就知道“让他活”,古人是讲成“活之”的;“用绳捆住他”,古人是讲成“系之以绳”的。这样即使叫你为“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这段写人如何对牛、马、猱的文字标点,你决不会标成“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因为“以绳络之”,“以羁鞭之”是以现代文语感来标点的,古人是讲“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的,讲穿了,“介词结构后置”这一特点掌握了,给这句标点的能力就强了。

3.上下联系判断的能力再以上文提及的“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为例,“以绳、以羁”中,“绳、羁”都各是一种用具,那最后的“捶楚”是用具吗?是一种还是两种用具?首先,根据“对文”知识,应判断:句子结构相同,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词,其解释也应类似,即也是用具。第二,从“鞭之以”来分析,“捶楚”是一种拿来“鞭打”的用具。

第三,从下文“无绳而欲服牛,无羁而欲乘马,无捶楚而欲戏猱”的句子看,它更是用具了。第四,从加点词要求解释“楚”看,可判断为“一种鞭打的用具”了。

考后一查:捶,通棰,鞭子。楚,古代抽打用的小杖。

4.在遇有读不通的地方,要有看看前后是否有省略的能力,要有判断这个词是否与哪个词相通的能力 5.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考能力拉开差距的做法 1.语法现象已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其中有两个现象:(1)原不作要求的“为动用法”等不仅在语段中出现,而且在考题的选择项中出现要你辨识。(2)课文中从没出现的类型,考题中也出现了。

如2000年齐桓公这一语段,第27题“把‘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释成现代汉语”,这两句都用到“宾语前置”的语法,属“通过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这一类,但课文中只出现过“句读之不知”这一类,而绝无出现“人民是宝”这种通过“是”使宾语前置的例句,学生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失分就较多。 2.词汇量超出了课本的词汇量如果说前几年命题老师注重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加点字解释一般都能从课文中找得到答案的话,那么最近两年加点词的解释出现了,H版、S版都没出现过,完全考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判断猜测的能力的现象。

如2000年欧阳修这一语段,考加点词三个“止”、“狱”、“平居”。其中“止”解释只、仅,课文《五人墓碑记》中“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中出现过。

而“狱”解释“罪、案件”,只在初中《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出现过。“平居”解释“平时”,高中课文中从没出现过。

3.开始注重对语段内容和思想的理解、感悟 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故近年来的考题中增加了在读懂基础上,要求进一步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语段的题目。

如2000年齐桓公这段,第28题“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

4. 文言文重点词解释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参考摘录的.还有,他人的版权,。

5. 文言文解释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④。”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⑤。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⑥,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⑦,非所以成教也⑧。”遂烹彘也⑨。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⑥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⑦而:则,就.⑧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⑨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下面对所有“之”和“子”加点解释:

曾子之妻之市(古时对人的尊称)(的)(同“至”,到)

其子随之而泣(儿子)(她,指曾子的妻子)

曾子欲捕彘杀之(它,指猪(彘))

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听父母之教(的)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你,指曾子的妻子)(儿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儿子)(儿子)

6. 古文解释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解释: 1“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

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2“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还,回。

以,把。与,给。

3“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4“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5“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6“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7“无它”,它”本指蛇,上古时人们穴居,以蛇为患,见面则问“无它(蛇)乎”。

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 8“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

“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

9“累寸不已”,(倒装句,不已累寸),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 10“若”,假若。

楚地方言,今保留。 11“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

捐,也有“失”义。 12"稽废",稽延荒废 13“积学”,积累学识。

14“日知其所亡”,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亡:通“无”,没有。

15“何异断斯织乎”,也要倒着说,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异:不同。

16“感其言”,(倒装句),被这番话感动。 17“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

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18 “遗金一饼”,一块丢失的金子 19 “尝" 曾经。

20” 还以与妻”,以,把。 21“遂成丈匹”,才能成丈成匹。

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那他妈害他被老婆骂的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这期间,有一次邻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乐羊子的园中,婆婆偷偷抓来杀了做菜吃。

到吃饭时,乐羊子妻却对着那盘鸡流泪,不吃饭。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我是难过家里太穷,饭桌上吃的竟然是别人家的鸡。”

婆婆听了大感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后来有盗贼想侵犯乐羊子的妻子,就先劫持她的婆婆。

妻子听到后,拿着刀跑出来,盗贼说:“你放下刀依从我,就保全你们的性命,如果不从我,我就杀了你婆婆。”妻子仰天叹息,举起刀子就刎颈自杀了。

盗贼也没有杀她婆婆就逃跑了。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抓捕那盗贼,就赐给乐羊妻子丝绸布帛,为她举行丧礼,赐予“贞义”的称号。

感悟: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尚的品德和过人才识。

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7. 名词解释“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鱼我所欲也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文词,品味语言情致;

 2. 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 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 文章 论点及论证 方法 ;

 2. 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材设计

 本文说理较深,对初中学生来说,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习课文前,首先安排学生做好 课前预习 ,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并设计课件;最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文学习及拓展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 散文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 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习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课文翻译放在预习中完成,课堂上只解决学生难解的词、句。对于词语的解释,尽量用 成语 积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沟通。例如:

 欲(欲盖弥彰)  兼(德才兼备)(风雨兼程)

 患(后患无穷)  丧(丧尽天良)

 屑(不屑一顾)  与(与人为善)

 已(而后已)  舍生取义(出自课文)

 ?

 3. 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不要强求统一,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一些警句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于安乐》积累的有关 议论文 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习,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 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题的回答,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注意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第二题论证方法,学生往往比较熟悉举例论证,至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能相对生疏一些,教师不妨运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题的回答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启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个方面,只要和课文内容相关,都应该肯定。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参考问题:

 1. 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 说说 。

 参考答案: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这四种?本心?不必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仅局限在这四种回答里。

 2. 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比较阅读,拓展学习

 1.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

文天祥《过伶仃洋》、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绝句》、陈毅《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

 2. 查阅?嗟来之食?的 故事 ,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 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说明:以上三方面的拓展学习,学生可只选取一个方面完成,查找整理的资料以及学生的思考回答,不必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所有相关的材料都可以贴在教室适当的地方,由学生自由交流。

鱼我所欲也教学 反思

 今年我教《鱼我所欲也》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充分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学习了孟子雄辩的写作方法,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 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了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表现。教师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幻灯片2,则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特别是结尾处与生活的链接,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点睛之功能,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二、 注意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的能力应更加全面。这样,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属于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抓扎实、抓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 值得改进的地方。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根据情境创设的依托点的不同,我们把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如一教师在教《珊瑚》一课

时,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树枝”三种珊瑚,使学生对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这便是通过实物创设情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

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他说:“我力求做到

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

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

实验过程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以化学实验为例,从仪器装置到药品配制,

从实验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到新物质生成,其中有形、色、态、味的变化,又有气体

的生成和沉淀的析出,或光、电、热现象。学生学习化学正是立足于对这些现象的感知和观

察。如讲氯气时,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再通过学

生看到的直观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学性质,即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

脑等电化教学手段。

图像可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具体直观地表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

如教学《燕子》一文,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师一开讲就用放大的彩色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的色彩、动态又怎样?那起伏的山岗,如镜的湖水,翠

绿的垂柳,轻飞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了美的画面,为学习课文奠定了

基础。

图画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其特殊的价值: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请一位数学专家解下面这

道算术题: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差是减数的两倍,那么差

等于多少呢?题中概念太多,这位专家让孩子读两遍,学生还是把握不住,专家改用图来表

达,图给孩子直观感和整体感,容易把握(见图1)。

专家与孩子商量:既然差是减数的两倍,我们能否将图1 改为图2 呢?孩子高兴地说,它是

减法算式,干脆把图2 改成图3 吧!根据“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么差等于30。可以认为,这三张图形是一种特殊

语言,它给人以直观感和整体感,它比普通语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国数学家斯蒂思

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

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姿式助语言,打手势,比如讲“这个孩子这么高”、“这根棍子这么

长”,对人“高”和“长”,用手比划一下,这也是形象性。但是,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动

作的形象性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

均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样多”,

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领悟“移多补少”的“平均思想”,然后将四堆合在一起(总数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总份数),每堆多少根(每份数),得到求平均问题的通法。操

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而直观,从而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皮亚杰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四五岁的孩子为了数清楚一些石头,把它们摆成

一行,然后从1 一直数到10。数完后,又从另一端开始数,发现也是10。他接着把石头摆

成一个圆圈,依次数下去,发现了同样的结论。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他没有发现石子的性

质,而是发现了排列顺序的动作的性质。因为这些石子是没有顺序的,是他的动作使之成为

直线顺序或圆形顺序或任何一种顺序。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与石子的物理性质没有关系,

确切地说,与石子可以毫无关系,而完全可用数学符号来代替。这就是逻辑数学经验的获得,

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将有助于我们给纯粹

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将它呈现给儿童,而不是将数学“外科式”地改造得

适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对于学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内心世

界。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

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

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

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意思。教学中

除教师表演外,还可让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有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

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实际上,儿童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

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教材中有些

篇幅戏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小品或课本剧,让学生走进

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

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3.活动

学生活动所产生的直观情境也有其教学意义。一位数学教师在教行程问题时,感到学生

对“同时”、“不同地”、“相遇”、“相遇时间”等概念难于理解,于是他组织学生活动,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他组织两队学生分别在操场两边竞走,老师哨子一吹,两人同时从

两地对走。这时,老师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的含义。要求两人碰上时停止,告诉

学生这是“相遇”。然后让同学们看在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让学生理解在同一时间内两位

同学各走多少距离。活动后,老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学生想起活动的情景,以活动中获

得的感性材料为支柱,进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知识。

4.演示

演示也能创设直观情境。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便是通过模球演示,

引入归纳法的。一上课,教师从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三、四、五个均

是红玻璃球,问:“这个袋子里是否全是红玻璃球?”学生:“是”。继续摸,摸出一个白

玻璃球,问:“是否全是玻璃球?”学生相互争论,高度兴奋(少部分):“是”。再摸,

摸出一个乒乓球(大笑),教师问:“是否全是球?”学生:“不一定”。小结:“这个猜

想对不对:若知道袋里的东西是有限的,则迟早可以摸完,当把袋里的东西全摸出来,当然

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但当东西是无穷的时候,那又怎么办?”(静)“如果我约定,

当你这一次摸出的是红玻璃球的时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红玻璃球,那么袋子里是否全

是红玻璃球?”学生:“是”。……这种直观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不是一些抽

象的语义代码。如讲丰收,决不仅仅是亩产多少增产多少,更应高梁乐红了脸麦穗笑弯了腰。

这种将抽象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学生听起来必定是兴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浓郁如仲夏,犹

似欣赏一幅画,观赏一幕剧。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求:

1.朗读——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教师所描绘的情景。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表达

的感情细腻温馨,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光凭教师讲解是不足让儿童领略文章

的奇妙之处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使学生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从而撩拨学生

心灵的琴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除有表情的朗读外,声音的模拟也是形象性,而且是层

次更高的形象性。比如朗读《东郭先生和狼》、《一头知识渊博的猪》、《渔夫和金鱼的故

事》等寓言和童话故事,朗读的表情与声音的模拟就是一种艺术。

2.描述——绘声绘色

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也能够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例如,有一位数学教师讲“点

的轨迹”时,高高举起手中的一块蓝色粉笔头,别开生面地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个刚从

墨水瓶中爬出来的‘小虫子’,在保持不定点A 距离30 厘米处不断爬行,爬呀爬,身后留

下点点墨迹。你们看,这就是‘小虫子’运动的轨迹。”学生听着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人

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在理科教学中,愈是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往往越需要形象的描述与想象。

3.比喻——贴切精彩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善用比喻,不仅会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平淡为生动,还能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浅显

易懂。有位化学教师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剂对

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十分难懂的概念,在教学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个人要隔着一条河从

甲地到乙地,共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先沿着河岸到很远处过桥,路远费时(比喻反应本身会

进行但速度慢);另一种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

途径使速度加快),而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就像人坐船从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这里的

船相当于反应的催化剂,它加快了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参与了这一过程(比喻催化剂本身

参与了反应),但船本身在人上船与下船后,质量和性质不变。对于负催化剂则可以反其意

而用之。初二课本有一段关于血压的知识:“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18.7 千帕,舒张压

为8-12 千帕。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时常超过12 千帕,则被认为是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

缩压时常低于12 千帕,则被认为是低血压。”这段课文,即使让学生读上五遍,学生未必

能掌握。教学中就可以用拳头(情景)来比喻:拳头象心脏,收缩时有劲,产生的压力大。

舒张(拳头松开)产生的压力就小。分界线在12。收缩压应当高,该高不高谓低,如果低

于12 则是低血压。舒张压该低,而该低不低谓高,如果大于12 则是高血压。怎么记这个

12 呢?我们平时说,十分高兴,就有人说十二分的高兴。所以,这是个最佳数字。这样描

述情景,学生容易掌握血压的知识。[2]这样通过运用大家所熟知的具体形象的比喻,使原来

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而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机械记忆转化为

理解记忆,不易遗忘。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

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

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

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

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

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

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所谓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

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例如,

学生没有“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等旧知识,则他们对“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所谓可辨别性是指: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

可分离程度和差异程度,只有当新旧知识能够清晰地分辨时,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例如,只有当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两者之间的

相异时,他们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会导致学习上的负迁移,

从而产生机械学习。所谓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原有起固定作用的旧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

度、稳定性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点。显然,

如果学生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旧知的掌握是模糊和不牢固的,那么对“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这新知的学习就不可能是有意义的、顺利的。

具体来说,在讲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首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被除数是小数而除数

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出示37.5÷15=2.5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充分说出算理,再

出题3.75÷1.5=?375÷150=?被乘除和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是几?学生根据商不变

的性质(被乘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确定答案还是2.5。学生这样

想,正是我们要教的方法,揭示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引导正确的竖式

计算方法与格式,进一步深化算理,学生就掌握了计算方法。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

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自己探索出计算方法,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

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

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

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

1.“作者介绍”

俗语说得好,文如其人,对人(作者)的介绍必定有助于促进对文(作品)的理解。因

为作者要“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歌德语)。所以“作者介绍”最

重要的一点,便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格,从而更好地观照、鉴赏作品的风格。这样不仅有

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教《凡卡》一课,可在课文分析完时要

学生谈谈凡卡受了哪些苦?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受那么多苦?通过教师引导——讲解文章

时代背景,使学生领会从小凡卡的悲惨学徒生活,看到受尽摧残的旧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缩影。

3.“历史典故”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那些趣味横生的文学典故、数学史趣闻、科学家轶事等,对促进

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很有益处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草》时,便是通过一则文

学故事导入新课的。一上课,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老师先给同学们

讲讲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师边板书诗作者“白居易”边娓娓道来。故事是这样

的:白居易是我国唐朝人,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写诗。16 岁那年,白

居易离开家乡到京都长安后,仍不断写诗。为提高写诗的水平,他到处求名师指点。有一次,

他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叫白居易时,

又想开玩笑了。他说:“唉呀!你这个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顾况摸着胡须道:“你的名字

叫居易。现在长安城里米价昂贵,租屋困难,要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

听了这句话,想想自己到长安后经常愁衣少食,四处借债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触地说:“你

说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顾况见眼前的年轻人谦虚好学,就说:“好吧,把你

写的诗念给我听听。”白居易开始读诗了。(放录音《草》朗诵)白居易刚读完,顾况便连

声赞道:“好诗好诗,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程无量。居易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

不解地问:“老先生,刚才您还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好,这不是自

相矛盾了吗?”顾况笑着说;“刚才不知道你会写诗,所以才说你居住长安不容易,名字取

得不妙。现在看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说完就

热情地指点起来。从那以后,白居易更加勤奋起来,终于成为我国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他

两位是李白和杜甫)。故事讲完后,教师接着说:“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诗,看看自居易写

的诗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开始讲解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这则故事巧妙

地介绍了诗人及创作诗的时代背景,既自然地揭示了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课大意有初

步的感知,又缩小了时空差,解决了学习古诗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感的大障碍,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

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

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

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

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

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

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

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

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

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

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案例: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嗟来之食”[3]

在课堂上,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

会发生饥荒?”“为什么饿汉那么穷,财主却那么有钱有物?”“饿汉为什么说他情愿饿

,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第三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探讨了多种可能性。有一个学生回答 “因为他很有骨气,很有尊严”。

教师非常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学生的话进行引导:“对!他很有骨气,很有尊严。可

是他已经快要饿了,你赞成他这样做吗?”新的问题立即又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了分化。有

的学生明确赞成,有的学生强烈反对。在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

提升出了一个与此关联、又蕴含哲学意味的问题,即“生命和尊严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在激烈的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比尊严更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有的学生觉得,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尊严会被人看不起”;还有的学生语出惊人,

说生命和尊严同样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尊严,而没有尊严生命就没有意义。生命和

尊严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样”……

上述类型并没有穷尽教学情境的外延,总之,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因而

对其也就有多种的解读和定义,如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

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

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荷兰数学教育家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也提出关于情境的理论,他认为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

场所(即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故事(即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经

典的或虚构的特别例子);设计(即被创造的现实);主题(即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

数学定向的分科分支);剪辑(即从各种印刷品上发现大量数学的人们遇到的麻烦)。[4]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对乐羊子妻劝夫读书这一故事作简要分析

教学范晔的《乐羊子妻》,我们采取了教学文言文的惯用方法,先齐读课文二至三遍,力求让学生能读得顺口,再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之后又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最后师生共同研讨课文。此次研讨课文主要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多角度的思考探讨。一问:本文所写“捐金于野”与“劝夫终业”两个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是分别用什么方法劝说丈夫,使之“大惭”“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和“感其言,复还终业”的?这里能给我们什么启发?要回答这一个问题,第一步要能够找到课文中的原句,第二步要能够作出适当的归纳。但设计此问的目的不止于此,主要意图是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独立思考。为此,教师应作启发引导,要使学生最终明白,在“捐金于野”的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是引用古书上所记载的“志士”“廉者”的典型事例来劝说丈夫的,而且她将“饮盗泉之水”“受嗟来之食”与“拾遗求利”作比较,强调“拾遗求利”比“饮盗泉之水”“受嗟来之食”更能“污其行”。这样就能使羊子受到极大的触动,觉得有必要寻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在“劝夫终业”的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则是引刀趋机、就近取譬,通过打比方来劝说丈夫的。布匹一旦被剪断,则无法复原,难以缝制衣服,以这个很实在的生活事例来类比治学的道理,自然浅显易懂,令羊子感动,因此,羊子“复还终业”也是很自然的结局。通过这样一比较,乐羊子的妻子劝说丈夫“捐金”“终业”的方法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学生能理解到的便是,要多读书,多掌握一些知识,还要善于打比方讲道理。这是有道理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乐羊子的妻子要能够讲得他“大惭”“感其言”,说明谈话要真诚,说话不在多,而要说到点子上,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也就是说,要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要取得这样的谈话效果,谈话者首先要能够懂感情、明事理,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学第二问:乐羊子将捡到的金子拿回家,被妻子一番话说得大为惭愧,“乃捐金于野”。那么,他“捐金于野”是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呢?他自己不要金子,还可以有哪些处理办法?很可能有同学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说出现在条件下可以处理的办法,诸如捐献给“希望小学”或将它捐给灾区等,这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历史条件、特定的社会背景来分析。有同学提出可以张贴招领启事,使之物归原主,为此可以让学生代乐羊子写一则招领启事,学生必然兴致极高。要提醒学生思考,写招领启事与寻物启事有什么不同?前者不能明确写出拾物的时间、地点、所拾物品的数量与特点,而后者应写清楚失物的时间、地点、数量与有关特点。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写作两种启事的格式了。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的处理办法,均应予以肯定。为什么“捐金于野”不是最好的办法?也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开阔学生思维。教学第三问:假如乐羊子的妻子当初将捡到的金子留下来自己用,假如乐羊子的妻子当初认为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探亲是对的,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乐羊子还能够认识到有提高自身品行修养的必要而去“远寻师学”吗?他还能够认识到“中道而归”是“捐失成功”而去“复还终业”吗?我们可以从这里获得哪些启发?设计此问,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交朋结友应注意选择,从而学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乐羊子能够注意提高自身品行修养去“远寻师学”,能够坚持“终业”,完全是他妻子及时提醒、诚恳劝说的结果。乐羊子日后能够有较好的品行修养、有出色的学问才干、有美好的前途,应该有他妻子很大的功劳。从羊子这方面说,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发:批评、指责未尝不是好事,虽然它不是很中听,有时会使人难堪,但它好比镜子能时刻照出我们身上的缺点与错误,能提醒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为此我们应多结交敢于指出自己缺点、错误的正直的朋友,他们善意的提醒、及时的批评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从乐羊子的妻子这方面说,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发:要真正关心一个人、爱护一个人、帮助一个人,就要拿出真心来,拿出诚心来,要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错误,要能够给有缺点、错误的朋友以及时的提醒、善意的批评,不能违心说话、丢掉做人的原则,一味迁就朋友的缺点、错误,这样既不利于朋友的进步,也不能长久维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对双方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