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不法的意思-横行不法什么意思
1.四字成语横征什么什么意思
2.说说晁错
3.横行无忌什么意思
4.四字骂人话有哪些?
5.横行无忌是什么意思
四字成语横征什么什么意思
1. 有关横的四字成语
尸横遍野、横七竖八、才华横溢、横冲直撞、横行无忌、涕泗横流、纵横驰骋、纵横捭阖、老泪纵横、纵横交错、横征暴敛、飞来横祸、横行霸道、专横跋扈、逸趣横生、妙趣横生、纵横天下、歪不横楞、横行不法、面冷言横、横拖竖拉、雨横风狂、老气横秋、排奡纵横、横抢硬夺、意略纵横、困心横虑、人欲横流、横从穿贯、横遭不幸 涕泗纵横、磊落豪横、横扫千军、斗转参横、横眉努目、横针竖线、横说竖说、杖履纵横、横生枝节、奇趣横生、处士横议、钗横鬓乱、横驱别骛、奋飞横绝、横拦竖挡、楞眉横眼、田横笑人、洪水横流、意致纵横、横峰侧岭、横三竖四、蛇鼠横行、横翔捷出、沧海横流、横拖倒扯、横僿不文、肆意横行、一榻横陈、霜气横秋、风狂雨横 横行天下、斜行横阵、横恩滥赏、横躺竖卧、武断专横、百态横生、笔墨横姿、交横绸缪、横槊赋诗、纵横决荡、辞喻横生、横金拖玉、横刀揭斧、横发逆起、横草之功、横眉立目、旁逸横出、直冲横撞、横戈跃马、月落参横、横徵暴赋、横眉冷对、血肉横飞、疾风横雨、横尸遍野、七纵八横、弄兵横池、阡陌纵横、蛮横无理 骄横跋扈: 骄横:傲慢专横;跋扈:专横暴戾。
形容为人专横暴戾,不可一世 奇趣横生: 情趣横生: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纵横决荡: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横七坚八: 横刀立马: 歪不横楞: 歪斜不正的样子。
肆意横行: 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
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
霜气横秋: 霜:秋霜。气:志气。
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参横斗转: 北斗转向,参星打横。
指天快峦的时候。横发逆起: 横:不测,意外。
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 横眉竖目: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杖履纵横: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纵横驰骋: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
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纵横交贯: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
也形容情况复杂。纵横开合: 指操纵自如。
同“纵横开阖”。纵横开阖: 指操纵自如。
纵横天下: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枝节横生: 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
直撞横冲: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一榻横陈: 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逸兴横飞: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逸趣横生: 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逸态横生: 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月落参横: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
形容天色将明。月没参横: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
形容夜深。斜行横阵: 指飞行的雁阵。
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武断专横: 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
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涕泗纵横: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同“涕泗横流”。涕泗横流: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
形容极度悲伤。
2. 有关于横字的四字成语带横字的四字成语 :
歪不横楞、
横行不法、
横蛮无理、
雨横风狂、
横抢硬夺、
面冷言横、
涕泗纵横、
月没参横、
排奡纵横、
横行霸道、
意略纵横、
横拖竖拉、
横征苛役、
老气横秋、
飞来横祸、
人欲横流、
困心横虑、
横戈盘马、
尸横遍野、
直撞横冲、
横七竖八、
横遭不幸、
横眉竖目、
横从穿贯、
豺狼横道、
横眉立眼、
暴敛横征、
横扫千军、
横祸飞灾、
横眉瞪目
横冲直闯、
磊落豪横、
霸道横行、
横倒竖卧、
钗横鬓乱、
纵横开合、
横眉瞪眼、
捭阖纵横、
风趣横生、
横见侧出、
专横跋扈、
横眉吐气、
枝节横生、
横科暴敛、
逸态横生、
横行直撞、
楞眉横眼、
横刀跃马、
横驱别骛、
横躺竖卧、
纵横开阖、
鬓乱钗横、
横殃飞祸、
横眉冷目、
横翔捷出、
处士横议、
横针竖线、
横枪跃马、
横赋暴敛、
横眉努目
3. 四字词语什么横什么尸横遍野、纵横驰骋、纵横捭阖、蛮横无理、纵横天下一、尸横遍野 [ shī héng biàn yě ] 解释:尸体到处横着。
形容者极多。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二、纵横驰骋 [ zòng héng chí chěng ] 解释: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
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出自:柯灵《香雪海·题材问题一解》:作家应当有自在翱翔、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三、纵横捭阖 [ zòng héng bǎi hé ] 解释: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
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出自: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政客错实力以自雄,军人假名流以为重,纵横捭阖,各戴一尊。
四、蛮横无理 [ mán hèng wú lǐ ] 解释:态度粗暴,不讲道理。出自:艾芜《纺车复活的时候》:呵哟,你是野人哪,这样蛮横无理。
五、纵横天下 [ zòng héng tiān xià ] 解释: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出自: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翻译:黄巢纵横全国,朝廷文武官员都不以国家为重。
4. 以横行开头的四字成语横冲直撞: 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横眉怒目: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横扫千军: 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横生枝节: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横行无忌: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横征暴敛: 敛:搜刮。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
横眉冷对千夫指: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横征苛敛: 指滥收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横征苛役: 指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横征暴赋: 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横针竖线: 指缝纫之事。
横遮竖挡: 指多方阻挡。同“横拦竖挡”。
横灾飞祸: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同“横祸飞灾”。
横行直走: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横行直撞: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横行逆施: 指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横翔捷出: 指超逸特出。
横无忌惮: 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横拖竖拉: 犹横拖倒拽。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倒拽: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
横躺竖卧: 躺卧凌乱的样子。
横说竖说: 指多方论说,反复喻解。
横三顺四: 形容纵横杂乱。
横三竖四: 犹言横七竖八。
横僿不文: 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横驱别骛: 指纵横奔驰。
横枪跃马: 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横戈跃马。
5. 带横字的成语,横字成语大全,横的成语有哪些横草之功 横冲直闯 横冲直撞 横从穿贯 横刀揭斧 横刀跃马 横倒竖卧 横恩滥赏 横峰侧岭 横赋暴敛 横发逆起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横祸飞灾 横祸非灾 横加干涉 横加指责 横见侧出 横金拖玉 横科暴敛 横拦竖挡 横眉瞪目 横眉瞪眼 横眉冷对千夫指 横眉冷目 横眉冷眼 横眉立目 横眉立眼 横眉努目 横眉怒目 横眉怒视 横眉竖目 横眉竖眼 横眉吐气 横蛮无理 横七竖八 横枪跃马 横驱别骛 横抢武夺 横抢硬夺 横僿不文 横三竖四 横三顺四 横扫千军 横生枝节 横尸遍野 横说竖说 横槊赋诗 横躺竖卧 横挑鼻子竖挑眼 横头横脑 横拖倒扯 横拖倒拽 横拖竖拉 横拖竖曳 横无忌惮 横行奡桀 横行霸道 横行不法 横行介士 横行逆施 横行天下 横行无忌 横行直撞 横行直走 横翔捷出 横殃飞祸 横遮竖挡 横针竖线 横征暴敛 横制颓波 横灾飞祸 横征暴赋 横征苛敛 横征苛役 钗横鬓乱 东横西倒 参横斗转 豪横跋扈 交横绸缪 骄横跋扈 蛮横无理 七横八竖 尸横遍野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田横笑人 雨横风狂 专横跋扈 纵横捭阖 纵横驰骋 纵横交错 纵横交贯 纵横开合 纵横开阖 纵横天下 霸道横行 暴敛横征 笔墨横姿 百态横生 才华横溢 沧海横流 豺狼横道 处士横议 辞喻横生 大发横财 奋飞横绝 飞来横祸 风趣横生 飞灾横祸 洪水横流 疾风横雨 困心横虑 楞眉横眼 老气横秋 妙趣横生 怒目横眉 旁逸横出 彭泽横琴 情趣横生 人欲横流 肆虐横行 霜气横秋 蛇鼠横行 肆意横行 涕泗横流 歪不横楞 血肉横飞 斜行横阵 逸趣横生 一榻横陈 逸态横生 逸兴横飞 直冲横撞 枝节横生 纵马横刀 直撞横冲 捭阖纵横 鬓乱钗横 斗转参横 风狂雨横 合从连横 老泪纵横 磊落豪横 面冷言横 排奡纵横 七纵八横 涕泗纵横 武断专横 窝儿里横 意略纵横 月落参横 月没参横 意致纵横 杖履纵横。
6. 有横字的成语横眉冷对千夫指 横挑鼻子竖挑眼直撞横冲 枝节横生 月没参横 月落参横 逸态横生 逸趣横生 斜行横阵 武断专横 歪不横楞 涕泗横流 霜气横秋 七纵八横 七横八竖 旁逸横出 磊落豪横 横征苛役 横征暴赋 横针竖线 横遮竖挡 横灾飞祸 横行直走 横行直撞 横行逆施 横翔捷出 横无忌惮 横拖竖拉 横拖倒拽 横拖倒扯 横躺竖卧 横说竖说 横三顺四 横三竖四 横僿不文 横驱别骛 横枪跃马 横抢硬夺 横抢武夺 横拦竖挡 横科暴敛 横金拖玉 横见侧出 横祸非灾 横祸飞灾 横戈盘马 横恩滥赏 横刀跃马 横倒竖卧 横刀揭斧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4643165 横从穿贯 横冲直闯 横草之功 豪横跋扈 东横西倒 豺狼横道 钗横鬓乱 暴敛横征 怒目横眉 横眉吐气 横眉怒视 横眉努目 横眉立眼 横眉立目 横眉冷目 横眉瞪眼 横眉瞪目 肆意横行 纵横天下 纵横开阖 纵横开合 纵横交贯 纵横驰骋 纵横捭阖 杖履纵横 涕泗纵横 捭阖纵横 逸兴横飞 纵横交错 专横跋扈 一榻横陈 血肉横飞 尸横遍野 人欲横流 蛮横无理 妙趣横生 老气横秋 横殃飞祸 横蛮无理 鬓乱钗横横行天下 横眉怒目 横眉竖眼 霸道横行横行霸道 横槊赋诗 洪水横流 横峰侧岭 横七竖八 横生枝节 横赋暴敛 横冲直撞 横行无忌 横戈跃马 风趣横生 飞灾横祸 飞来横祸 斗转参横 沧海横流 参横斗转 老泪纵横 楞眉横眼 困心横虑 横征暴敛 横行不法 横扫千军 横眉冷眼 才华横溢。
说说晁错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土地兼并等问题非常关心,几次上书主张积极备战,迎击匈奴,以及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他还详细地剖析了西汉兵制与匈奴兵制,进而提出迁移百姓充实边境主张,他还建议让商人贡献粮食到边塞,然后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给以奖励和补偿,受到汉文帝的赞赏,后来升任中大夫。
然后,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在这时候,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他小心行事,免得树敌,引火烧身。晁错意志坚决,不愿屈从。到了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外戚窦婴等人原来就和晁错矛盾很深,此时见有机可乘,于是提议景帝杀晁错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之言,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父母、妻子、同族不分老少也都被杀。晁错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最后景帝还是派名将周亚夫出征,才很快将叛乱平定。
晁错削地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 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侯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全文)
大汉这个王朝严格地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在它之前的秦,持续的时间很短,而汉王朝强大、持久、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现在是汉人,汉族,我们说的是汉语,都是以这个王朝为标记的。这个王朝持续了四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当然由于王莽篡汉,这个王朝被一分为二,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历史上称为前汉和后汉,又叫西汉和东汉。那么汉王朝四百多年,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在西汉,而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于非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的,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当时有一个叫邓公的人就跟汉景帝说过,晁错得太冤了。邓公是一个什么人呢?邓公当时的官职叫做“谒者仆射”,“谒者仆射”它的级别是叫做秩比千石,那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于副部级。
吴、楚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谒者仆射”邓公到前线去打仗,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说这个晁错已经被朕杀了,吴、楚两国应该退兵了吧?汉景帝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吴、楚之乱,就是当时一个叫吴的王国,还有一个楚的王国,联合了另外的五个王国,组成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他们当时打出的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什么叫做清君侧呢?就是皇帝身边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谁?晁错。所以汉景帝就说:既然你们的口号是“清君侧”,说我身边有小人,小人是晁错,我把晁错杀了,你们应该退兵了吧?邓公说:怎么会退兵呢?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吴王想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好容易逮一个机会,你杀了晁错就退兵了,不可能。邓公还说了一句话,他说,反倒是我认为天底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嘴巴闭起来,汉景帝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邓公说:陛下想一想,晁错是为什么的?晁错是主张削藩,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政权,这是我们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但是他的计划刚刚实行的时候,自己却被冤杀了,以后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愿意向你们提建议吗?汉景帝听了这个话以后呢,漠然良久,呆了很长时间,然后叹了一口气说:朕也是后悔莫及呀。
那么现在看起来汉景帝的后悔,我估计还是真的,为了表示这个汉景帝杀晁错是出于万不得已。我们看到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安排了一场汉景帝和晁错两个人喝酒话别的这么一个场面。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记载的。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晁错被杀的时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被杀的,而且被杀的也不是晁错一个人,是他们全家,而且诛杀晁错,是朝廷的大臣正式打了报告的,牵头打这份报告的是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这个张欧就是欧洲的欧,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这个欧字应该念(qu),应该叫张区。他们三个人是正式向汉景帝打了一份报告的,拟定的罪名也很重的。
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呢?我们要知道,汉代的中央政府它实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个宰相,九个部长,三公:首先第一个是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第二个叫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最高军事长官;第三个叫做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管监察,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兼监察部长。那现在好了,一个政府总理,一个公安部长,一个司法部长,三个人联名弹劾晁错,这个分量那是很重的,拟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礼,大逆不道”。所以当时拟定的处分是晁错腰斩。腰斩就是一刀从这儿切下去,腰斩是一种很残忍的刑罚,腰斩以后人没有马上,他还会动,非常惨,所以这个刑罚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才废掉,因为雍正皇帝杀了一个人,腰斩,看了以后他觉得非常惨,他自己用手蘸着血写了三个字,惨、惨、惨,把这个刑罚废掉了,晁错是腰斩。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没有分家的统统杀头,所以是判得非常重。在当时这个报告打上去,汉景帝马上批了一个字“可”。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得惨,得冤,得窝囊。
是主张削藩,晁错是非常坚决地主张削藩,而且一有机会就跟汉景帝说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说削藩这个事儿是晁错一手鼓捣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晁错是不是得冤,我们来把削藩这个事儿来交代一下,而我们要弄清楚削藩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要大致地讲一下中国国家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汉之前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呢?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这个概念,但和我们现在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中国,那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人们讲到的中国是什么?是中央之国,当中的那个国,而中央这个国外面周边呢,还有很多的国,我们现在中国的这块地方,当时叫做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天底下也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就这么多人,天下这块地方,要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就是天的儿子,叫天子,这是一个概念。
然后在天下当中有很多的国,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当中的这个天,最正中的这个地方,这个叫中国,周边最远的少数民族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另外还有一些华夏族的国家,很多的国家,他们叫做什么呢?他们叫做国,每个国都有自己的元首,这个元首叫做诸侯。那么天子和诸侯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反过来看,我们觉得当时就是秦以前的那个状况,应该叫做国家联盟,他们共同拥戴一个天子,就是国家联盟的盟主,当时称为天下共主,但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虽然周代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我们要清楚,这个“莫非”是名义上的,天子呢,它名义上所谓天的儿子,拥有了上天授予他的这块土地,然后他把这个土地封分下去,这个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划定疆域,封的办法,是国与国之间有个国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条沟,把这个沟里边的土翻上来,然后在这个土上面种树,这个叫做封,把这一片划给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国君,不但给你封了一块土地,然后还给你指定一个国家元首,这个叫做建,合起来就叫做封建。这个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诸侯国,诸侯得了这块领土以后,怎么办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给谁呢?分给大夫,那么大夫拥有的那块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这个时候是三个层次的机构,就是天下、国、家,国和家是分开的,这个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把这个制度给废除了,代之以郡县制,什么叫郡县制呢?就是原来诸侯的国,现在我把它改成郡,原来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县,郡管县,郡和县都直属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个政府,一个主权,一个领袖,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那么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大概十几年。
秦始皇了以后,这个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是汉王朝,那么汉灭秦以后,是实行原来周代的封建制呢?还是实行秦的郡县制呢?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最后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式,一个中间路线,就是在中央周围,京畿地区,京师周围这个地区,实行郡县制,就是实行秦的制度,在边远一点的地方呢,实行周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国出去,就是一个王朝,两种制度,我们不妨称之为一朝两制。那么分封在京师周围的这些国家呢,就称做藩国,为什么叫藩呢?藩是什么呢?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你们像篱笆一样地,在周围保卫中央,所以这些王侯都称之为“藩王”,他们回到自己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主权的,也是有财源的。
不过汉高祖刘邦虽然实行一朝两制的这样一个方案,他还是留了一手,做了一个规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就是只有我们姓刘的,你可以封他一个国王,不姓刘的,姓吕的或者姓别的,那你只能封一个侯,所以你看汉代的贵族,王侯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刘的,其他人就可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都封侯了,你可以封侯,留了这一手。那么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执政,就破坏这个规矩了,她就封姓吕的做王,所以在历史上就被视为乱政。最后吕后了以后,大臣们就起来商量说要把这个事,我们要把他摆平,那么请谁来摆平呢?太尉周勃,因为周勃手上有军权,于是找到周勃,说周勃出来,你看把这个事情摆平吧。周勃摆平了以后,所以周勃是一个大功臣。周勃是谁呢?周勃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看到的,平定“七国之乱”的太尉周亚夫的父亲。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吗?现在看到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说吴王刘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吴王刘濞是什么人?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古人这个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就是刘二,这个刘二,他是个没用的,刘邦当时也封了一块地方给他,他守不住,他儿子刘濞很能干,也很勇敢,会打仗。刚好那个时候吴楚那个地方刚刚收归中央,刘邦一想,吴楚这地方也不能不派个能干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刘濞你去吧,就把刘濞封了吴王,封完了以后,刘邦就后悔,他说,刘濞这个人,我怎么看他有“反相”,这小子将来是要造反的,但是君无戏言,你封都封了,你怎么能收回来呢?刘邦只好摸着刘濞的背说:“孩子五十年以后,东南有人作乱,那不会是你吧,咱们天下姓刘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别干这个事”,刘濞马上跪下来说:“臣不敢”。
那么事实证明,刘濞是造反的,但是刘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呢?还是叫晁错逼出来的呢?晁错的理论是认为必反。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藩国,它是独立王国,它是有独立主权的,有自己的财税,有税收,有军队,有领土,有政府,这么一个东西,你说它在这个中央政府外面,说它能保卫中央,这个事情不大靠得住,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办法就是削减它的领地,不要让它这么大,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后天再切一点,一点一点把它的地方切小,这个就叫做削藩。
那我们想了,这个削藩,这些藩王们会愿意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甘心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一个王爷,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错提出削藩策以后,大家都不赞成,这个事情搞不成。汉景帝也很担心,说你看这个事情弄下去是不是会造反,晁错回答的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现在削,他反得快,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为什么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来越强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那么这句话说下去以后,汉景帝就下了削藩的决心,这就惹出了吴楚之乱,或者说七国之乱。
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但是反过来我们如果站在后人的立场,站在历史的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晁错的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吴王刘濞不反,不等于他儿子不反,吴王刘濞今天不反,不等于他明天、后天不反。你看曹操没有反,曹操儿子反了吧,还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朱元璋的孙子,因为他的皇太子,是已经先了,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号刚好就是吴楚之乱的旗号:“清君侧”,反了嘛,所以这个藩国太强大,对于中央政权是个危害,这一点肯定是对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因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证明刘濞是反的,我们不能这样反推,但是应该说晁错这个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谋远虑,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专拣软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确实应该拿吴国这个最强大的藩国开刀,就是吴王刘濞,我们不管他是反,还是不反,都要拿他开刀,这个冤大头他当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吴王刘濞最后一削他,他就跳起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反证了他多多少少还有一点,至少有谋反的条件。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你具备谋反的条件,是可以视为谋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晁错对于巩固那样一种国家制度,巩固汉代的中央政权,他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很多人有共识的。晁错之前的贾谊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贾谊向汉文帝提出削藩,没有被汉文帝采纳,汉文帝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到这个时机,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谈政治,所以后来有诗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觉得这个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错的都是因为袁盎,也是主张削藩的。所以你要说整个汉代朝廷当中只有晁错一个人清楚,这个也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在于晁错一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一片反对,挑头反对的是窦婴,窦婴是公开反对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对的,而到了最后提出来要诛杀晁错的时候,朝廷是一片喊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我们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它要有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秦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法家的学说,汉王朝武帝之前的国家形态是道家学说,汉武帝以后是儒家学说,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一个笃信黄老的人。窦太后有个规定,就是自己的儿子和窦家的人只准读老子,只准读老子的《道德经》,不准读别的,所以整个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态度比较温和,窦太后态度比较强硬。
有一天,汉景帝主持一个学术讨论会,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汤武革命是否合法,什么叫汤武革命呢?汤就是商汤起兵打败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说这个事情对不对。道家说不对,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黄生,一个姓黄的先生,黄先生,黄先生说:他说,这个帽子再破也要戴在头上,鞋子再
横行无忌什么意思
问题一:横行无忌的忌是什么意思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依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问题二:横行无忌的近义词 横行无忌近义词:
为所欲为,为非作歹,恣心所欲,横冲直撞,横行不法,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横行无忌_百度汉语
[拼音] [héng xíng wú jì]
[释义]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出处] 《明史?赵南星传》:“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
问题三:《夏天的云》中解释横行无忌的意思 没有忌讳
问题四:横行无忌的横什么意思 成语:横行无忌
读音:héng xíng wú jì
释义: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依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问题五:横行无忌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贬义词
问题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忌’是什么意思? 忌是限制的意思
四字骂人话有哪些?
“骂人”的四字成语 100个
“骂人”的四字成语:
狗仗人势: ?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或物。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狼狈为奸: 狼狈: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人,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衣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猪狗不如 :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为虎作伥 :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恶贯满盈: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指鹿为马:?指著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贼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在的意思是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是骂人的四字成语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这个四字成语是骂人傻笨的意思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带有贬低责骂别人无能的意思
祸国殃民: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卑鄙 *** :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丧心病狂: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丧尽天良: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良知泯灭:形容人良好的道德观念被扭曲。
狼心狗肺:形容心肠像狼和凶恶狠毒。
暗室欺心:在黑暗的屋子里昧著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灭绝人性: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吃里扒外: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通常用来骂叛徒。
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心怀叵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装疯卖傻: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呆头呆脑: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另外还指一个人的长相显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灵活。
厚颜 *** :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小肚鸡肠:常用来骂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的人。
井底之蛙:骂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丢人现眼:指出丑、丢脸的意思。
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常用来骂蛮不讲理的人。
狼奔豕突: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混世魔王:常用来骂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狗血淋头: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狗咬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落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六亲不认: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卸磨杀驴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好吃懒做: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财迷心窍: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残渣余孽: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
魑魅魍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后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
不三不四:指行为不端,不正派。
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油腔滑调: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不严肃。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常用来讥讽无能的人。
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荼毒生灵:指残害人民。
水性杨花: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残花败柳: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狗皮膏药: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狗急跳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人模狗样: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狗血喷头:?言辞刻毒,大肆辱骂。形容骂得痛快淋漓。
偷鸡摸狗: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不通: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引狼入室: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狼子野心: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抱头鼠窜: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离经叛道: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血口喷人: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指桑骂槐:指著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统治者随意谑民。
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伤天害理: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天诛地灭:诛:杀。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大逆不道: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罪该万:尤:处一万次刑。形容罪恶极大。
有余辜: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罪孽深重: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十恶不赦: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无恶不作: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洪水猛兽: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 *** 的坏人。
土豪劣绅:土豪:乡里的豪强,即仗势欺人的地主。劣绅:地方上的恶霸或退职官僚中的恶劣者。旧社会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人。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过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衣冠禽兽、恬不知耻、、斯文扫地 、有余辜 、祸国殃民、狼狈为奸、瓦釜雷鸣,无恶不作 臭名远扬血口喷人卑鄙 *** 不以为耻 臭名远扬 倒行逆施 寡廉鲜耻 鬼蜮伎俩 厚颜 *** 奴颜 奴额婢膝 拍马屁 奇耻大辱 全无心肝 曲意逢迎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声名狼藉 恬不知耻 *** 之尤 威信扫地 向火乞儿 行同狗彘 摇尾乞伶 摇尾求食 蝇营狗苟 以怨报德 做小伏低 下流 不堪入耳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 *辞秽语 *** 荒* *** 荒*无度 搔头弄姿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水性杨花 堕落 貂裘换酒 斯文扫地 蜕化变质 误入歧途 陷害 暗箭伤人 嫁祸于人 落井下石 青蝇点素 求全之毁 深文周纳 投石下井 造事 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招是惹非
钻营 长袖善舞 抗尘走俗 投机取巧 钻头觅缝 抢劫 明火执仗 巧取豪夺 鹊巢鸠居 越贷 无恶不作 敲诈 敲诈勒索 敲门砖 敲骨吸髓 勾结 臭味相投 朋比为奸 裙带关系 同流合污 同恶相求 同恶相济 一唱一和 一丘之貉 一鼻孔出气 引绳批根 招降纳叛 挑拨 调嘴弄舌 挑拨离间 帮凶 为虎傅翼 为虎作伥 助桀为虐 忘义 得鱼忘筌 恩将仇报 反面无情 辜恩背义 孤恩负德 过河拆桥 鸟尽弓藏 弃旧怜新 六亲不认 卸磨杀驴 庸俗 鄙吝复萌 酒色财气 幸灾乐祸庸碌 瓦釜雷鸣 行尸走肉 衣架饭囊 以貌取人 庸言庸行 碌碌无能 碌碌无为 碌碌无奇 游戏人间 冢中枯骨 纸醉金迷 蹉跎日月 醉生梦 裙屐少年 谄媚 攀龙附凤 趋炎附势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吮痈舐痔 偷合苟容 投其所好 依附 如蚁附羶 身不由己 倚门傍户 奸滑 藏头露尾 刁钻古怪 腹有鳞甲 脚踏两只船 狡兔三窟 老奸巨猾 三头二面 杀妻求将 舞文弄法 笑里藏刀 心怀叵测 兴妖作怪 胸中鳞甲 阴阳怪气 鹰视狼步 脏心烂肺 钻天打洞 嘴甜心苦 圆滑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不夷不惠 好好先生 和光同尘 鉴貌辨色 见风使舵 看风使舵 巧言如簧 巧言偏辞 随风转舵 随俗沉浮 外方内圆 诡计 明争暗斗 撒娇撤痴 上楼去梯 心术不正 移天易日 阴谋诡计 用尽心机 造谣生事 造谣惑众 贼喊捉贼 遮人耳目 装神弄鬼 做神做鬼 害人 害人不浅 谋财害命 血口喷人 无所不为 以邻为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造谣中伤 营私 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凶残 暴戾恣睢 惨无人道 豺狼成性 赶尽杀绝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灭绝人性 忍心害理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不眨眼 如麻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嗜杀成性 率兽食人 天理难容 荼毒生灵 无所不用其极 削木为吏 鹰击毛挚 鱼肉百姓 置之地而后快、灭绝人寰
凶恶 狗仗人势 横眉竖眼 虎视眈眈 怙恶不悛 祸国殃民 青面獠牙 穷凶极恶 杀气腾腾 鼠牙雀角 人心惟危 一蛇两头 凶神恶煞 阴险 包藏祸心 诡计多端 借刀 居心叵测 人面兽心 不见血 蛇蝎为心 为鬼为蜮 罪恶 十恶不赦 有余辜 图财害命 为富不仁 五毒惧全 血债累累 寻花问柳 作奸犯科 作恶多端 作威作福 罪该万 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罪孽深重 罪不容诛 罪恶昭彰 擢发难数 恶贯满盈 叛逆 大逆不道 离经叛道 欺骗 别有用心 尔虞我诈 粉饰太平 佛口蛇心 钩心斗角 沽名钓誉 故弄玄虚 挂羊头,卖狗肉 讳莫如深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两面三刀 瞒天过海 瞒心昧己 欺世盗名 欺天诳地 欺人之谈 上下其手 偷天换日 偷梁换柱 虚词诡说 炫玉贾石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招摇过市 诪张为幻 自卖自夸 自欺欺人 自吹自擂蛮横 称王称霸 横行霸道 横行不法 横加指责 横行无忌 横行天下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强词夺理 专横跋扈 欺人 狐假虎威 欺人太甚 倚势凌人 倚强凌弱 倚官仗势 倚财仗势 依草附木 仗势欺人 有恃无恐
馋涎欲滴 垂涎欲滴 刀头舔蜜 得寸进尺 得步进步 得陇望蜀 非分之想 规求无度 见财起意 见钱眼开 狼贪鼠窃 利欲薰心 穷奢极欲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欲吞象 声色货利 贪得无厌 贪天之功 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夫徇财 贪贿无艺 唯利是图 细大不捐 雁过拔毛 眼馋肚饱 羊狠狼贪 欲壑难填 诛求无已 坐地分脏 同床异梦
~~~~~~~~~~~~~~~~~~~~~~~~~~~~~~~~~~~~~~~~~~~~~~~~~~~~~~~~~~~~~~~~~~~~~~~~~~~~~~~~~~~~~~~~~~~~~~~~~~~~~~~~~~~~~~~~~~~~~~~~~~~~~~~~~~~~~~~~~~~~~~~~~~~~~~~~~~~~~~~~~~~~~~~~~~~~~~~~~~~~~~~~~~~~~~~~~~~~~~~~~~~~~~~~~~~~~~~~~~~~~~~~~~~~~~~~~~~~~~~~~~~~~~~~~~~~~~~~~~~~~~~~~~~~~~~~~~~~~~~~~~~~~~~~~~~~~~~~~~~~~~~~~~~~~~~~~~~~~~~~~~~~~~~~~~~~~~~~~~~~~~~~~~~~~~~~~~~~~~~~~~~~~~~~~~~~~~~~~~~~~~~~~~~~~~~~~~~~~~~~~~~~~~~~~~~~~~~~~~~~~~~~~~~~~~~~~~~~~~~~~~~~~~~~~~~~~~~~~~~~~~~~~~~~~~~~~~~~~~~~~~~~~~~~~~~~~~~~~~~~~~~~~~~~~~~~~~~~~~~~~~~~~~~~~~~~~~~~~~~~~~~~~~~~~~~~~~~~~~~~~~~~~~~~~~~~~~~~~~~~~~~~~~~~~~~~~~~~~~~~~~~~~~~~~~~~~~~~~~~~~~~~~~~~~~~~~~~~~~~~~~~~~~~~~~~~~~~~~~~~~~~~~~~~~~~~~~~~~~~~~~~~~~~~~~~~~~~~~~~~~~~~~~~~~~~~~~~~~~~~~~~~~~~~~~~~~~~~~~~~~~~~~~~~~~~~~~~~~~~~~~~~~~~~~~~~~~~~~~~~~~~~~~~~~~~~~~~~~~~~~~~~~~~~~~~~~~~~~~~~~~~~~~~~~~~~~~~~~~~~~~~~~~~~~~~~~~~~~~~~~~~~~~~~~~~~~~~~~~~~~~~~~~~~~~~~~~~~~~~~~~~~~~~~~~~~~~~~~~~~~~~~~~~~~~~~~~~~~~~~~~~~~~~~~~~~~~~~~~~~~~~~~~~~~~~~~~~~~~~~~~~~~~~~~~~~~~~~~~~~~~~~~~~~~~~~~~~~~~~~~~~~~~~~~~~~~~~~~~~~~~~~~~~~~~~~~~~~~~~~~~~~~~~~~~~~~~~~~~~~~~~~~~~~~~~~~~~~~~~~~~~~~~~~~~~~~~~~~~~~~~~~~~~~~~~~~~~~~~~~~~~~~~~~~~~~~~~~~~~~~~~~~~~~~~~~~~~~~~~~~~~~~~~~~~
骂人的四字成语过街老鼠
挂羊头卖狗肉
不打自招
点头哈腰
沾沾自喜
一叶障目
屁滚尿流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人云亦云
骂人带梦字的四字成语痴人说梦
解释
此词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本意,即某一方对另一方人和事物的评价或行为状态的描述,即如上面的意思。另外一种是反用,或用于自嘲,如某人自称痴人或愚人,其实这是一种极为高深的用法,就恰似大智惹愚一样,一般境界比较高。
示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不要空喊读书》:“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 子牙笑曰:“邓将军,你这篇言词,真如~。”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
近义词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荒诞不经
反义词
切中事理、循规蹈矩
歇后语
玉匣记当枕头
出处
宋·惠洪《冷斋夜话·痴人说梦》第九卷:“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yōnɡ)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zhuàn)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语法
主谓式;作宾语;用于讥讽人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个和尚,修行很高,言谈举止十分奇异。一次,他到长江、淮河一带云游。有人问他:“你姓何?”他回答说:“我姓何。”这人又问:“何国人?”他又回答:“何国人。”和尚后,李邕(yōng)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说的话的意思,只好根据他当年的回答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此事被后人当成笑话,认为和尚原来好比“对痴人说梦”,而痴人竟会信以为真。
骂人笨、傻、彪的四字成语傻头傻脑 笨嘴笨舌 东施效颦
愣头愣脑 呆若木鸡
彪形大汉
关于骂人的四字成语, 骂人的四字成语大全衣冠禽兽、恬不知耻、、斯文扫地 、有余辜 、祸国殃民、狼狈为奸、瓦釜雷鸣,无恶不作 臭名远扬血口喷人卑鄙 *** 不以为耻 臭名远扬
比喻鬼骂人的四字成语成语: 鬼话连篇
拼音: guǐ huà lián piān
解释: 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出处: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回:“鬼话连篇,捏造出许多洞府,许多法术。”
举例造句: 他最爱瞎掰,经常鬼话连篇。
拼音程式码: ghlp
近义词: 谎话连篇
反义词: 实话实说
歇后语: 酆都城里说大书
灯谜: 阎王爷作报告
用法: 作状语、定语、宾语;指谎话连篇
英文: a bunch of malarkey
乌龟请客 四字成语 ,骂人的话言语道断,恶语伤人,妙语解颐,恶语相加,恶语中伤,浮语虚辞,好语如珠,冷语冰人,鸟语花香,一语中的,燕语莺声,一语道破,一语破的,硬语盘空.
横行无忌是什么意思
倚仗暴力,无所顾忌地干坏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近义词:为所欲为、蛮横无理、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横行不法。反义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1、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横行无忌,白色恐怖布满城乡。2、赶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然夜长梦多,横行无忌。3、为虎作伥的汉奸、狗腿子横行无忌,恐怖气氛充满城乡。
4、“这幅作品更多的是在取笑生态旅游的主观性,以及横行无忌或失败的可控愿景,”洛克曼说。5、这家伙仗着他老爸是镇长,在镇上横行无忌。6、而一步登天,哈赤儿从此横行无忌、挥霍无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