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2.开国大典的四字词有哪些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四面八方什么-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的意思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一、二两段的内容。

 2、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高兴、激动的心情。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高兴、激动的心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排比、比喻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协商、迎风招展、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爆发、瞻仰、诞生、肃静、飘拂。

 2、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思考: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要点:参加典礼有各方代表,总人数30万;会场广阔;主席台布置庄严、隆重;入场的群众队伍涌动如潮。)

 3、投影或小黑板揭示句子:

 比较: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成了一个人海。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⑴ 两句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体会课文原句运用比喻,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⑵ 朗读这句句子,读出喜悦、兴奋。

 4、第4节中还有哪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参加典礼的喜悦心情?找到句子后试着练习,然后朗读一句给大家听。

 评价重点:

 ⑴ 句子有没有找对?

 ⑵ 有没有读出喜悦心情?鼓励学生竞读。

 齐读第4小节。

 三、学习第二段

 1、理清典礼仪程:

 ⑴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⑵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找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共6处。)

 引读:老师略读连接内容,学生齐读描写群众心情的.句子,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3、理解句子,训练说话、朗读:

 ⑴ 这是怎样一种心情?(激动、兴奋、喜悦。)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请联系课文用上人民群众为而欢呼或激动说一兵句话。

 (如人民群众为升起第一面五星虹旗而内心激动;为新中国成立而欢呼;为有了自己的领袖而欢跃)

 ⑵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表示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不再受压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句子指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朗读这句话,读出自豪、扬眉吐气。

 ⑶ 课文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

 随机比较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插传遍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与课文原句比哪句好?为什么?(体会排比气势,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汛传遍祖国山山水水、四面八方,激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朗读排比句,读出自豪、扬眉吐气的气势。

 4、熟读6~8节,试背诵。(背不出的允许看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题。

 2、总结学习方法:

 (理清写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心情?)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仿写一两句:

 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

开国大典的四字词有哪些

掌声雷动、人山人海、热热闹闹、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1、掌声雷动

释义:鼓掌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动全场。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满厅掌声雷动中,忽然从外面气急败坏奔进一个人来,大家面色都吓变了。”

2、人山人海

释义: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辰,街上迎会,看的人,人山人海。”译文:二月十九日看观音菩萨的生辰,街上迎会都是人,热闹非凡。

3、热热闹闹

释义:景象纷繁盛大,气氛活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8回:“我替另拿出银子来,热热闹闹给他做个生日,也叫他喜欢这一天。”

4、如火如荼

释义: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出处:《卢沟桥烽火》: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5、热火朝天

释义: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