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东阳马生序》中古今异义的有哪些?

2.宾语前置和宾语倒装的区别

3.有特殊句式的成语

4.古文中,宾语前置,意动用法......的结构

5.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送东阳马生序》中古今异义的有哪些?

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吗-时不我待前一句

文中知识点考点很多,古今异义的词也不少。下面提供详解。

《送东阳马生序》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本文重点讲解古汉语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特点、词类活用、文化常识等内容。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我小时就特别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考点

〔嗜学〕特别爱好学习,主要指读书,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译为“爱好读书”。嗜:读作shì,特别爱好。可以组词:嗜好、嗜读、嗜酒、嗜玩。

〔无从〕没有办法。现代汉语中依然使用,意思是: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做某件事)。如无从考查,无从入手。

〔以〕“无从致书以观”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作“来”,也就是说,“致书”的目的是“观”。“计日以还”的“以”也是连词,表示修饰,可不译,也就是说,“计日”是作为状语修饰“还”的,说明“还书”是“计算着日期”的,也就是“按期”。

〔笔录〕用笔录,就是用笔抄写。“笔”是词的活用,属于名词作状语,解释为“用笔”。

原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考点

〔弗之怠〕这是一个文言特殊句式,即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这个句子有着特殊之处,那就是倒装,属于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因此,古人说的“弗之怠”,我们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去理解,理解为“弗怠之”,译为“不放松抄录书”。这里的“之”是代词,代抄录书这件事,“之”被放到了动词“怠”的前面了,因为这是一个否定句,否定词是“弗”。由此总结出宾语前置的一个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动词前面。比如,古人常说的“未之有”“不己知”“不余欺”等,都是宾语前置,译为:“没有这回事”“不了解自己”“不欺骗我”。成语“时不我待”保留了文言句式,意思是“时不待我”。

〔走送之〕直译是“跑着送书”,可以意译为“赶快送书”。古人说的“走”是现代所说的“跑”。成语“走马观花”的“走”保留了古代的用法,本义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下文“尝趋百里外”的“趋”指快步走;“行深山巨谷中”的“行”指行走。总结:古汉语中的“走”是指“跑”,“趋”是指快步走,而“行”才是现代所说的“走”。

〔稍逾约〕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稍:这里是副词,表示程度轻微,指稍微,稍稍。下文的“稍降辞色”的“稍”也是副词,解为“稍稍,稍微”。而下文的“廪稍”是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廪”读作lǐn,指粮食;“稍”指公家给予的粮食,也叫“俸米”。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以是:因此。“以是”的“以”是介词,这理解为“因”;“是”是代词,解为“此”。“以书”的“以”也是介词,这里解作“把”。“假余”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假于余”,意思是“借给我”。

〔因得〕就能够。因:副词,就,便;得:动词,能够。

原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文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放温和些。

考点

〔既加冠〕成年以后。既:副词,已经,……后。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就是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冠”作名词,读guān,“加冠”中的“冠”指帽子,为名词,读一声;“冠”单用作动词,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就要读guàn。

〔患无砚师、名人与游〕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我交往。患:动词,担心,忧虑。与: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与之”意思是“与我”。游:动词,交游,交往。

〔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同“德高望重”。

〔门人弟子〕学生。

〔尝〕副词,表示已经过去,解为“曾经”;未尝:不曾,没有。

〔降〕读作jiàng,动词,降低,减少。

原文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我在旁边站着侍候,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获得不少教益。

考点

〔余立侍左右〕我在旁边站着侍候。这句话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立侍”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理解为“立侍于左右”,介宾短语“于左右”是动词“立侍”的状语,理解为“于左右立侍”,因此,翻译为“在旁边站着侍候”。

〔以〕“俯身倾耳以请”与“不敢出一言以复”中的“以”,都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

〔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意义,解作“于之”,这里理解为“向他”,“请焉”就是“向他请教”。兼词是指古代汉语里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词的词性和意义。这类兼词大都起两个词的作用。兼词一般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词经常连用并快读而造成的,因此又叫合音词。古代汉语里常见的兼词有“诸”(之于、之乎)、“盍”(何不)、“焉”(于之)。下文的“假诸人”的“诸”也是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字,“假诸人”就是“假之于人”,意思是“向别人借书”。

〔或遇其叱咄〕或:代词,有时;叱咄:读作chì duō,训斥,呵责。

〔礼愈至〕礼节更加周到。至:形容词,本指最高、最好,这里是指周到。

〔卒获有所闻〕终于获得不少教益。卒:副词,终于;获有:获得;所闻:本指听到的东西,这里指教益。

原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考点

〔当余之从师也〕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当:介词,介绍时间,可译为“在”;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从:动词,跟从;也:助词,表示句中停顿。

〔行深山巨谷中〕省略句,“行”的后面省略介词“于”,理解为“行于深山巨谷中”;倒装句,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理解为“于深山巨谷中行”,译为“在深山大谷中行走”,也可以采用倒装句翻译,译为“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四支僵劲〕四肢僵硬。注意:“支”是通假字,同“肢”,指人的胳膊、腿。

〔持汤沃灌〕拿来热水洗濯。注意:“汤”的古义是“热水”,成语“赴汤蹈火”中保留了这一用法。

〔久而乃和〕很久才暖和,而:表修饰,不译。和:形容词,暖和。

〔寓逆旅〕省略句,理解为“寓于逆旅”,意思是“寄居在旅店”;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译为“在旅店寄居”。两种译法都可以。

〔日再食〕每天供给两顿饭。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两次,如“再拜”是表示拜两拜;食:读作sì,供养,给……吃。

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穿的供给不如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考点

〔被绮绣〕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被:同“披”,这里指穿;绮绣:读作qǐ xiù,指华丽的丝绸衣服。

〔腰〕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容臭〕香袋。臭:读作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

〔处其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处于其间”,意思是“生活中他们中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略无:毫无;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以:连词,因为;者:代词,……的事情。

〔口体之奉〕吃穿的供给。之:助词,译为“的”。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

〔且〕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

原文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译文现在我虽然年老,没有什么成就,犹且有幸参与到君子行列里,而承蒙皇上的恩宠眷顾,跟随公卿大人后面,每日侍奉在皇帝身边,以备询问,四海之内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考点

〔耄老〕年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耄耋:读作mào dié,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

〔犹幸预君子之列〕犹且有幸列入官员的行列。犹:副词,尚且,犹且,还。幸:副词,幸而,幸亏,有幸。预:动词,参与。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缀公卿之后〕跟随在公卿的后面,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在朝中做了官。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缀于公卿之后”。缀,动词,这里是“跟随”的意思。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

〔日侍坐〕每日侍奉在皇帝身边。古代陪侍在座位边叫做“侍坐”,陪侍在左右叫做“侍侧”。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四海之内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这是作者表示自谦的话。四海:天下,全国。谬称:错误地称说。氏名:姓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意思是:像我这样不才之人都能在全国有“谬称”,比我有才能的人经过苦读更会大有作为。况:连词,何况;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介词,比。

原文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文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送来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考点

〔诸生学于太学〕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注意词的活用:“日”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每日”;“岁”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年”。注意实词:“廪稍”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遗”读作wèi,意思是“给予,赠送”。

〔司业、博士〕都是古代学官名。明清时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司业是国子监的副长官,协助长官祭酒主管监务;博士是国子监的老师。

〔假诸人〕向别人借。诸:兼词,兼有“之于”。

〔其〕代词,他们。

〔非天质之卑〕不是天资低下。这是判断句,“非”表示判断。天质:天资;之:助词,不译。

原文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译文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谈论事理,言辞温和,脸色和悦。自己述说少年时用心学习很勤奋。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特地讲述自己求学的艰难情况来告诉他。说我勉励乡人学习,是我的本意啊;诋毁我夸耀自己仕途得意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是不理解我啊!

考点

〔朝京师〕到京都朝见皇帝。这里指作者退休后到京城南京朝见皇帝。朝:读作cháo,朝见。京师:京都。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朝于京师”。

〔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浦江县和东阳县在明朝同属金华府,所以说是同乡人。谒:读作yè,拜见。

〔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论辨〕议论辩驳。辨:通假字,同“辩”,辩论,辩驳。

〔言和而色夷〕言辞谦和,脸色平易。而:连词,不是并列关系;夷:读作yí,形容词,平和。

〔其将归见其亲〕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两个“其”都是代词,第一个“其”译为“他”,第二个“其”译为“他的”。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宾语前置和宾语倒装的区别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倒装,两者无区别。

在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如下:

如果及物动词带否定字,则作直接宾语的代词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时不我待。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

沛公安在?

为了强调宾语,可以借助“之”,“是”把宾语提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余未见其明也。

商人唯利是图。

有特殊句式的成语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古文中,宾语前置,意动用法......的结构

"重男轻女"属于意动,"健全法制"属于使动,"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

其余参考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一、宾语前置定义: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宾语前置”。

  二、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类型主要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1)疑问句的定义:  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2)语法条件:A全句是疑问句式或反问句式 ?B宾语是疑问代词(何 ?谁 安 孰 曷 奚等)

如 ?①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好的宾语,放在好的前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谁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前面,天不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后面

(3)分类:

A 疑问代词直接做谓语动词的宾语,要前置在谓语动词之前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例句

①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安:那儿。为疑问代词,充当在的宾语,放在动词在的前面

②圣人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法孰

③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患何

④敢问何谓也?《左·郑伯克段于鄢》 谓何;说什么

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 说何:说什么

⑥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取奚

注意1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如:臣实不才,有谁 敢 怨?《左传·成公二年》

谁敢怨,敢怨谁敢怨恨谁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要置于动词之前

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更法》)

法何古,循何礼何分别做古及礼的定语

B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置于介词之前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1、如果是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一般都置于介词前

如:①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你跟谁防守  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放在与的前面

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奚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为的宾语

③曷为久居此围成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为何  为什么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1)否定句 ?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

(2)语法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即必须有否定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代词“莫(没有谁)”

如:

不若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君”“子”虽然具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在否定句中不能放在动词之前。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如: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绝鼓音  《左传·鞍之战》

这两句都是否定句,但是二毛古音都不是代词,所以不前置

宾语前置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

如:

①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子产谕尹何为邑》       不吾叛 就是不叛吾 

②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未吾亲就是未亲吾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句项"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④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一分句有否定词“.不”因此代词宾语我前置,后一分句没有否定词,因此我放在与后边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 时不我待

(3)分类:

A动词前面有“不”“未”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它一般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

①子不我思,岂不他人?《诗经·郑风》

不我思就是不思我,因为这是个否定句,动词思的宾语我是代词,按照规律,我放在思的前面

②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 《庄子·知北游》

中;心里此句中,“欲告我”是肯定的宾语我虽是代词,也要放在动词告的后面,“不我告”是否定的,宾语我是代词,就放在动词告的前面了

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之未见也。《论语·里人》

“盖大概盖有之矣”的之字是代词,指上文的“力不足者”,充当有的宾语,因为这句不是否定句,所以放在动词有的后面,而“我未见之也”“之”也是代词,并且也是指代上文的力不足者,它充当动词见的宾语,因为这句是否定句,所以放在见的前面

B以无指代词做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前面

(1)无指代词:古代汉语有“莫”“无”等字,当它们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的时候,意思是“没有人”或“没有东西”等等,这种用法的“莫”“无”,我们叫它无指代词

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孟子·离娄上》

莫不仁 没有人不仁莫不义没有人不义

②(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相人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为 没有人赶得上你刘季的相貌,

这类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③子曰;“莫我知也夫!”

这句话的意思为,没有人了解我啊,它是以无指代词莫做主语的否定句,动词知的宾语是代词我,所以放在动词之的前面

④吾有老父,身,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莫之养”译为没有人养活他“之”是代词指代上文的老父,充当动词“养”的宾语,因为这是个否定句放在养的前面

(4)注意

①否定句中,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或副词之前。

例如:

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国语·齐语》

莫之敢禁《。吕氏春秋·勿躬》

②句法结构中如果具有两个否定词,构成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表示肯定,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充当宾语不前置。例如:

物莫不若是。《庄子·人间世》

长安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远不如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那么严格。在先秦古籍中,否定句代词宾语也有相当数量的不前置的句子。(否定代词作宾语《吕氏春秋》中共出现68例,其中代词宾语前置49例,后置19例上文说否定代词作宾语一般要置于述语动词之前,正是基于定量的统计)例如:

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  无通毋

两组典型例句: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两种词序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为之从动词前移向动词后的演变。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的

(1)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把宾语从动词或介词的后面,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加助词‘之’‘是’等来标志;

(2)语法条件:除否定句中的代用宾语、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可以前置外,普通宾语也可橱置,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当其要对宾语的意义进行强调的时候;第二、必须加代词“之”、“是”、 ?“之为”等进行复指,除宾语前置外,复指代词也要前置,其前置位置在前量宾语和动词之间;

(3)分类

A、动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等来标志;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我们的国君正担心着他自己的罪过,还敢过问鲁国的困难吗为了强调恐的宾语其罪,而将它提至动词前,并加助词之标志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亡之不恤,其实是不恤亡的倒装意思为,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为了强调动词恤的宾语亡,而将其提至动词前并加助词之来之 群臣是忧助词是乃是宾语群臣提前的标志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④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所以一个人如果只看到生,这样必定会,如果只看到利,这样的话,他必定会受害 。“生之为见”动词是“见”,宾语是“生”“苟利之为见”动词是“见”,宾语是“利”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之为’二字加载提前了的宾语后面,作为标志,不过,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见  

B、介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来标志

①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一人指楚康王楚国之为为一人行也由于为的宾语一人无所强调,就没有把它提前,因而也无需助词之来标志

②鼋鼍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国语·越语》

鼋yuan,鳖一类的动物 鼍tuo鼍龙,鳄鱼的一种 鳖爬行动物,俗名甲鱼 ?蛙黾 ,属于蛤蟆一类 ?陼通渚,水中的小陆地 ( 我们终年)跟鼋鼍鳖相处在一起,跟蛤蟆住在一个地方

③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齐侯说:“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继承先王的友好的关系”

不谷是古代君王自己的谦称,这里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被强调提前后,加助词“是”来标志下文先君之好是继继是动词先君之好宾语是是动词提前后所加的标志

注意有时在提前了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或惟)字,构成了“唯……是……”“唯……之为……”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但强调了动词的宾语,而且表示了动作行为对象的(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现代汉语的“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的说法就是这种结构的遗迹,如:

①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唯敌是求等于说唯求敌

②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唯仁之为守,等于说唯守仁 唯义之为唯行义

(4)注意

⑴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产生于西周后半期,其初始 阶段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除“是”“之”外还有“焉”“斯”“于”等,如:

朋酒斯享,曰杀羔羊 ?《诗经·豳风·七月》

朋酒斯享就是享朋酒 译为饮上两壶酒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晋郑焉依就是依晋

其中的“焉”、“斯”都是宾语前置的标记,到了春秋除宾语前置的语法标记才固定下来以"是""之"为主。

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感通憾表示怨恨,唯蔡于感表示只恨蔡,于复指前置宾语

通过对战国时期的五部古书(《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的考察,发现在这五部古书中,“宾·是·动“句式仅有三例,(庄子1例荀子2例),而“宾·之·动”句式共出现196例,以上数字表明,战国时“宾·是·动“已经成为了时代用语的残迹,而“宾·之·动”句式仍活跃在当时的书面语言中。

⑵如果复指的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不用“是”。

①“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我之谓 ?;谓我 ?说的是我 复指的宾语是我为代词用之不用是

②“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斯之谓谓斯 ?说的就是这件事 ? 斯为代词用之不用是

这种格式形成了“是之谓”(谓是,其中是是代词)“此之谓”(谓此)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文中常见。

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是之谓政令行:谓是政令行,这就叫做政令通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不朽:谓此不朽,这就是不朽

⑶代词“是”作宾语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动词之前,而不用代词复指;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是问:问是 ?问一问这件事 ?

君子是则是效

是则是效“遵循此效法此”是作为宾语置于述语动词“则”“效”之前,没有任何标记

代词是作介词“以”“用”的宾语也时常前置,构成“是以”“是用”,意思都为“因此”。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博弈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③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

④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