殃及池鱼出自哪里-殃及池鱼的池是什么意思
1.“殃及池鱼”的上一句是什么?
2.殃及鱼池啥意思
3.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什么意思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是什么?
名称:殃及池鱼
解释:本意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跟自己有关系的关连体如果有损失的庆,就会联系到自己,如口无齿寒,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典故: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意可解如下: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补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其事本于《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 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后人加以附会,演化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殃及鱼池啥意思
殃及池鱼意思如下:
殃及池鱼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意思是指一种行为、事件或政策等对周围无辜的人或物造成负面影响,就像在池塘里扔石头会引起水面波动,从而波及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一样。
在这个比喻中,“殃及”的意思是“波及”或“波及到”,“池鱼”则代表着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这个比喻形象生动,有助于人们理解负面影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们带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殃及池鱼”这个比喻用于描述一些局部的行为、事件或政策等对周围环境和人们造成的损害和影响。
比如,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巨额利润,不顾及环境污染和人民健康,擅自排放有毒废料。虽然此举使得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污染不仅对工人和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永久性伤害,还使得地区生态系统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包括整个社会。
另外,政府的一些政策也可能“殃及池鱼”,比如,城市规划中的过度商业化,会使商业机构密集的出现,占据较多的土地,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减少,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
虽然这些政策看起来只是为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若不合理考虑周边环境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影响,那么缺乏规划的城市不仅会让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
总的来说,“殃及池鱼”这个比喻提醒我们,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必须思考周围环境以及我们的行为带来的影响,不能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盲目的行为。我们应该关注维护身边的生态环境,构建一个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什么意思
发音: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yú chí
释义:
亦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字面意思是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了。意思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比喻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间接的联系,如果一方出现了问题,另一方也可能遭受祸害。殃:灾祸。池:护城河。
例句:
我本是个平凡的人,却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端惹出许多是非来。
出处:
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典故:
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池氏总代数49世之裔池仲鱼,封授城门侯,而因城里失火,皇上责罪于池仲鱼疏于护城不力,被革职,并诛其九族。以致池姓虽起源历史久远,但至今可能人口发展不怎么多,或许其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受到此事件的影响吧。久而久之,后来人们便将池仲鱼家族无故遭受株连之事,说成了如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顺口成语而被广为流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