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是什么特殊句式-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吗
1.《送东阳马生序》中古今异义的有哪些?
2.宾语前置和宾语倒装的区别
3.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4.“时不我待”是什么意思?
5.定语前置句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中古今异义的有哪些?
文中知识点考点很多,古今异义的词也不少。下面提供详解。
《送东阳马生序》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本文重点讲解古汉语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特点、词类活用、文化常识等内容。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我小时就特别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考点
〔嗜学〕特别爱好学习,主要指读书,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译为“爱好读书”。嗜:读作shì,特别爱好。可以组词:嗜好、嗜读、嗜酒、嗜玩。
〔无从〕没有办法。现代汉语中依然使用,意思是: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做某件事)。如无从考查,无从入手。
〔以〕“无从致书以观”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作“来”,也就是说,“致书”的目的是“观”。“计日以还”的“以”也是连词,表示修饰,可不译,也就是说,“计日”是作为状语修饰“还”的,说明“还书”是“计算着日期”的,也就是“按期”。
〔笔录〕用笔录,就是用笔抄写。“笔”是词的活用,属于名词作状语,解释为“用笔”。
原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考点
〔弗之怠〕这是一个文言特殊句式,即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这个句子有着特殊之处,那就是倒装,属于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因此,古人说的“弗之怠”,我们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去理解,理解为“弗怠之”,译为“不放松抄录书”。这里的“之”是代词,代抄录书这件事,“之”被放到了动词“怠”的前面了,因为这是一个否定句,否定词是“弗”。由此总结出宾语前置的一个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动词前面。比如,古人常说的“未之有”“不己知”“不余欺”等,都是宾语前置,译为:“没有这回事”“不了解自己”“不欺骗我”。成语“时不我待”保留了文言句式,意思是“时不待我”。
〔走送之〕直译是“跑着送书”,可以意译为“赶快送书”。古人说的“走”是现代所说的“跑”。成语“走马观花”的“走”保留了古代的用法,本义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下文“尝趋百里外”的“趋”指快步走;“行深山巨谷中”的“行”指行走。总结:古汉语中的“走”是指“跑”,“趋”是指快步走,而“行”才是现代所说的“走”。
〔稍逾约〕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稍:这里是副词,表示程度轻微,指稍微,稍稍。下文的“稍降辞色”的“稍”也是副词,解为“稍稍,稍微”。而下文的“廪稍”是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廪”读作lǐn,指粮食;“稍”指公家给予的粮食,也叫“俸米”。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以是:因此。“以是”的“以”是介词,这理解为“因”;“是”是代词,解为“此”。“以书”的“以”也是介词,这里解作“把”。“假余”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假于余”,意思是“借给我”。
〔因得〕就能够。因:副词,就,便;得:动词,能够。
原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文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放温和些。
考点
〔既加冠〕成年以后。既:副词,已经,……后。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就是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冠”作名词,读guān,“加冠”中的“冠”指帽子,为名词,读一声;“冠”单用作动词,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就要读guàn。
〔患无砚师、名人与游〕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我交往。患:动词,担心,忧虑。与: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与之”意思是“与我”。游:动词,交游,交往。
〔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同“德高望重”。
〔门人弟子〕学生。
〔尝〕副词,表示已经过去,解为“曾经”;未尝:不曾,没有。
〔降〕读作jiàng,动词,降低,减少。
原文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我在旁边站着侍候,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获得不少教益。
考点
〔余立侍左右〕我在旁边站着侍候。这句话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立侍”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理解为“立侍于左右”,介宾短语“于左右”是动词“立侍”的状语,理解为“于左右立侍”,因此,翻译为“在旁边站着侍候”。
〔以〕“俯身倾耳以请”与“不敢出一言以复”中的“以”,都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
〔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意义,解作“于之”,这里理解为“向他”,“请焉”就是“向他请教”。兼词是指古代汉语里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词的词性和意义。这类兼词大都起两个词的作用。兼词一般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词经常连用并快读而造成的,因此又叫合音词。古代汉语里常见的兼词有“诸”(之于、之乎)、“盍”(何不)、“焉”(于之)。下文的“假诸人”的“诸”也是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字,“假诸人”就是“假之于人”,意思是“向别人借书”。
〔或遇其叱咄〕或:代词,有时;叱咄:读作chì duō,训斥,呵责。
〔礼愈至〕礼节更加周到。至:形容词,本指最高、最好,这里是指周到。
〔卒获有所闻〕终于获得不少教益。卒:副词,终于;获有:获得;所闻:本指听到的东西,这里指教益。
原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考点
〔当余之从师也〕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当:介词,介绍时间,可译为“在”;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从:动词,跟从;也:助词,表示句中停顿。
〔行深山巨谷中〕省略句,“行”的后面省略介词“于”,理解为“行于深山巨谷中”;倒装句,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理解为“于深山巨谷中行”,译为“在深山大谷中行走”,也可以采用倒装句翻译,译为“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四支僵劲〕四肢僵硬。注意:“支”是通假字,同“肢”,指人的胳膊、腿。
〔持汤沃灌〕拿来热水洗濯。注意:“汤”的古义是“热水”,成语“赴汤蹈火”中保留了这一用法。
〔久而乃和〕很久才暖和,而:表修饰,不译。和:形容词,暖和。
〔寓逆旅〕省略句,理解为“寓于逆旅”,意思是“寄居在旅店”;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译为“在旅店寄居”。两种译法都可以。
〔日再食〕每天供给两顿饭。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两次,如“再拜”是表示拜两拜;食:读作sì,供养,给……吃。
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穿的供给不如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考点
〔被绮绣〕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被:同“披”,这里指穿;绮绣:读作qǐ xiù,指华丽的丝绸衣服。
〔腰〕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容臭〕香袋。臭:读作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
〔处其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处于其间”,意思是“生活中他们中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略无:毫无;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以:连词,因为;者:代词,……的事情。
〔口体之奉〕吃穿的供给。之:助词,译为“的”。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
〔且〕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
原文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译文现在我虽然年老,没有什么成就,犹且有幸参与到君子行列里,而承蒙皇上的恩宠眷顾,跟随公卿大人后面,每日侍奉在皇帝身边,以备询问,四海之内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考点
〔耄老〕年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耄耋:读作mào dié,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
〔犹幸预君子之列〕犹且有幸列入官员的行列。犹:副词,尚且,犹且,还。幸:副词,幸而,幸亏,有幸。预:动词,参与。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缀公卿之后〕跟随在公卿的后面,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在朝中做了官。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缀于公卿之后”。缀,动词,这里是“跟随”的意思。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
〔日侍坐〕每日侍奉在皇帝身边。古代陪侍在座位边叫做“侍坐”,陪侍在左右叫做“侍侧”。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四海之内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这是作者表示自谦的话。四海:天下,全国。谬称:错误地称说。氏名:姓名。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意思是:像我这样不才之人都能在全国有“谬称”,比我有才能的人经过苦读更会大有作为。况:连词,何况;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介词,比。
原文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文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送来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考点
〔诸生学于太学〕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注意词的活用:“日”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每日”;“岁”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年”。注意实词:“廪稍”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遗”读作wèi,意思是“给予,赠送”。
〔司业、博士〕都是古代学官名。明清时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司业是国子监的副长官,协助长官祭酒主管监务;博士是国子监的老师。
〔假诸人〕向别人借。诸:兼词,兼有“之于”。
〔其〕代词,他们。
〔非天质之卑〕不是天资低下。这是判断句,“非”表示判断。天质:天资;之:助词,不译。
原文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译文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谈论事理,言辞温和,脸色和悦。自己述说少年时用心学习很勤奋。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特地讲述自己求学的艰难情况来告诉他。说我勉励乡人学习,是我的本意啊;诋毁我夸耀自己仕途得意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是不理解我啊!
考点
〔朝京师〕到京都朝见皇帝。这里指作者退休后到京城南京朝见皇帝。朝:读作cháo,朝见。京师:京都。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理解为“朝于京师”。
〔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浦江县和东阳县在明朝同属金华府,所以说是同乡人。谒:读作yè,拜见。
〔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论辨〕议论辩驳。辨:通假字,同“辩”,辩论,辩驳。
〔言和而色夷〕言辞谦和,脸色平易。而:连词,不是并列关系;夷:读作yí,形容词,平和。
〔其将归见其亲〕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两个“其”都是代词,第一个“其”译为“他”,第二个“其”译为“他的”。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宾语前置和宾语倒装的区别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倒装,两者无区别。
在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如下:
如果及物动词带否定字,则作直接宾语的代词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时不我待。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
沛公安在?
为了强调宾语,可以借助“之”,“是”把宾语提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余未见其明也。
商人唯利是图。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类型有: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有否定副词:不、莫、弗、非、未、否、无(毋)有代词:我、余、吾、谁、例如: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时不我待。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词有:孰、安、焉、奚、胡、曷、何例如:沛公安在?问女何所思?
(3)有“是”或“之”作提宾标志的。例如:惟命是从。宋,何罪之有?
(4)+介词宾语前置:例如:何以战?吾谁与归?
“时不我待”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
时不我待,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bù wǒ dài,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
出自《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意思是: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啊。
近义词:时不再来
时不再来,拼音是shí bù zài lái,意思是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事机一失,时不再来,惟望宸断。
定语前置句文言文
1.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本材料摘自《百度文库》)
2. 语文文言文中句子什么叫做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
一、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例如:
1、沛公安在?“安在”就是“在安”。“在哪里”的意思。
2、何以战?即“以何战”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要把宾语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
1、彼不我恩也。“不我恩”即“不恩我”。
2、时人莫之许也。“莫之许”即“莫许之”。
三、名词宾语复指前置,名词宾语 经代词“是、之”复指,也可放在动词谓语 的 前面。
1、何功之有哉。即“有何功哉。”
2、何陋之有?即“有何陋?”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介词“以”的宾语,不管是代词还是名词,往往可以直接放在“以”的前面。
1、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 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
⑤(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⑤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4. 中心词+数量词 如:
⑥(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今)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⑥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辨识定语后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
⑦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⑧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定语后置)
⑨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介宾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1、行者休于树,负者歌于途 。“于树,于途”就是介宾短语后置。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 如何区别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句子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惟你是问。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
(《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 求定语前置 宾语后置 状语后置的特征(文言文)。
例:青,取之于蓝,宾语在定语汇后的呀;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一般都作状语。 例:“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没有定语前置和宾语后置的说法。 状语后置。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前于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的问题可以看看别人作的答案,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zhidao.baidu/question/60346872。
5. 谁能给出几个宾语前置的文言文句子~~~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6. 关于文言文的句式什么是文言文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后置变式句(即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现代汉语的结构:[ ] ,( ) .||[ ] . ( ) .. 倒 谓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装 定语后置句 句 状语后置句 1、谓语前置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怒吼吧,黄河! 怎么了, 美哉,我少年中国!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2、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古)之人||[不]余欺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而良人||[未] 之知也. “时人||[莫]之许也.” 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A.动宾前置.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大王||来何操?时不我待. B.介宾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然,籍||[何以]至此? ||[系以]知其然也? ③用 “之”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前边. 宋||何罪之有?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 ”―― ||夫子之谓也. 何陋之有?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④ 唯……是……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 唯你是问. 唯才是举. 3、定语后置 ?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人 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 4、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中取,而于蓝青.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项羽本记》中:“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⑶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此时为状语后置 ,即:“乎(在)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比)吾先.” 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寒暑易节,始一(次)返焉. ◇省略主语 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以啮人,无御之者. ◇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 ◆省略谓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吾)“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宾语: ⑴ 动词宾语的省略. ⑵ 介词宾语的省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