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耻近乎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

3.《中庸》中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的后一句

“知耻近乎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知耻近乎勇无羞恶之心体现了什么-知耻近乎勇

《中庸》原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已;

“知耻近乎勇”字面的意思是:知道什么是“耻”,就接近于“勇”了

其背后的含义需要从儒家的哲学体系中找到入手点。

从我刚才列举的一整段,可以粗略看出:

先修身,然后治人,然后治天下国家。

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所以,“知耻近乎勇”是从修身的角度来说的:

而在儒家思想里面,外在的行为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从这几句话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表达的从外在行为到思想认知层面转换的逻辑。

儒家讲究:“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实际上是强调“行为向思想的转化“。

“利用行为向思想的转化,完成修身养性的过程”。

最后总结:知耻近乎勇,实际上是修炼的过程,

知道什么是“耻”,会让人成熟起来。“勇”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

而修炼自己,是治人、治国的前提条件。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意思是: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出自于《中庸·第二十章》。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中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的后一句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此文记叙了孔子论述修身的方法,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浅近的事情入手,第二再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第三论述了修身,第四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从某种意义讲,一个人能做到“知耻”,并且“好学”、“力行”,就离高尚不远了。欲最终达于智、仁、勇的境界必须与“诚”相结合。

人都具有善良之性,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知之,须经过学习加以明了,因此,“好学近乎智”,通过学习能明了自身具有的善良本性,但并非知善良本性者都能成为仁人,须将所知讨诸行动,因此,“力行近乎仁”;“勇”,作为道德概念,是与正义联系在一起的,不明是非,敢于私斗者不可称为“勇”,因此,“知耻近乎勇”。能做到“好学”“力行”“知耻”只是接近于智、仁、勇。

“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含有度。小到个人修养,大至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它是正直人性的前提,也是正义人生的风标。

我觉得我们要先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我们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一切将发生的事情,“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也就是说人不可以没有耻辱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呀!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很难的。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会觉得羞耻,能够有勇气改正,那还为时未晚。

朱熹说过“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有了羞耻心,才会有志向、抱负和气节,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物欲驱遣。 国人知耻与否,关系着国运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