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质是什么生肖-蒲柳之质的典故
1.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我查到两个典故,都正确么?是清代的关秋芙还是南宋蒋捷的夫人?有加分
2.柳组词成语
3.求 郑樵的《通志·总序》原文,谢谢~
4.求带“柳”字的成语及诗词。
5.描写杨柳的三字词语
6.望秋先零近义词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我查到两个典故,都正确么?是清代的关秋芙还是南宋蒋捷的夫人?有加分
李笠翁写过两篇关于妾的文章,这两妾都善唱歌,是他亲自训练起来的。 (甲)秋芙 秋芙每谓余云:“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 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 秋月正佳,秋芙命雏鬟负琴,放舟两湖荷芰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 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 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鏦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已移近漪园南岸 矣。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色香清冽,足沁肠腑, 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行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 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 遂携琴划船而去。 秋芙所种芭蕉,已叶大成荫,荫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俱碎。一日, 余戏题断句叶上云: “是谁多事种芭蕉? 早也潇潇! 晚也潇潇!” 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 “是君心绪太无聊! 种了芭蕉, 又怨芭蕉!” 字画柔媚,此秋芙戏笔也。然余于此,悟人正复不浅。 夜来闻风雨声,枕簟渐有凉意。秋芙方卸晚妆,余坐案旁,制《百花图记》未半。闻黄 叶数声,吹堕窗下,秋芙顾镜吟曰: “昨日胜今日, 今年老去年。” 余怃然云:“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辄为掷笔。夜深,秋芙思饮,瓦铞温 暾,已无余火,欲呼小环,皆蒙头户间,写趾离召去久矣。余分案上灯置茶灶间,温莲子汤 一瓯饮之,秋芙肺病十年,深秋咳嗽,必高枕始得熟睡。今年体力较强,拥髻相对,常至夜 分,殆眠餐调摄之功欤。 余为秋芙制梅花画衣,香雪满身,望之如绿萼仙人,翩然尘世。每当春暮,翠袖凭栏, 鬓边蝴蝶,独栩栩然不知东风之既去也。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秋芙惧为狗儿所 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竹片于梁,以承共巢。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 去年护雏人耶? 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竹坨词云:“簸钱斗草已都 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余笑云:“子以玉奴自况欤?”秋 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自此更不复棋。 虎跑泉上有木樨数株,偃伏石上。花时黄雪满阶,如游天香国中,足怡鼻观。余负花 癖,与秋芙常煮茗其下。秋芙拗花簪鬓,额上发为树枝捎乱,余为醮泉水掠之。临去折花数 枝,插车背上,携入城阙,欲人知新秋消息也。
柳组词成语
柳字成语如下:
柳字成语:花遮柳隐、桃红柳绿、柳莺花燕、花阶柳市、吟花咏柳、柳夭桃艳、眠花醉柳、花街柳陌、柳绿花红、花明柳媚、柳影花阴、i颜精柳骨、柳弹花娇、柳折花残、柳絮才高、眠花宿柳、柳娇花媚、花说柳说、颜筋柳骨、咏桑寓柳、柳昏花瞑、柳眉星眼、桃腮柳眼、杨柳依依柳营花市、柳骨颜筋、傍花随柳、寻花觅柳、问柳评花、柳陌花丛、柳泣花啼
柳绿桃红、柳昏花瞑、柳啼花怨、攀花折柳、柳巷花街、花街柳市、柳腰花态、柳街花巷、眠花藉柳、桃红柳绿、蒲柳之质、柳市花街、桃蹊柳陌、问柳寻花、花遮柳掩、颜骨柳筋、宠柳娇花、柳户花门、柳眉倒竖、柳弹莺娇、花明柳暗、柳陌花衢、宿柳眠花、柳街柳陌、折柳攀花、换柳移花、移花换柳、章台之柳、花光柳影、觅柳寻花、柳眉凤眼、迷花恋柳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求 郑樵的《通志·总序》原文,谢谢~
《通志·总序》全文如下:
郑樵
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岛无浸*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
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论语门徒集仲尼语),至于厯代实迹,无所纪系。
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厯书,以类事传,以着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故谓,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五百岁而在斯乎,是其所以自待者,已不浅。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
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左氏,楚人也,所见多矣,而其书尽楚人之辞。公羊,齐人也,所闻多矣,而其书皆齐人之语。今迁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堕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刘知几亦讥其多聚旧记,时插杂言,所可为迁恨者,雅不足也。
大抵开基之人,不免草创;全属继志之士,为之弥缝。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实一也。《乘》,《梼杌》无善后之人,故其书不行。春秋得仲尼挽之于前,左氏推之于后,故其书与日月并传。不然则一卷事目安能行于世?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戸,自此衰矣。
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肃宗问以制礼作乐之事,固对以在京诸儒必能知之。傥臣邻皆如此,则顾问何取焉?及诸儒各有所陈,固惟窃叔孙通十二篇之仪以塞白而已。傥臣邻皆如此,则奏议何取焉?肃宗知其浅陋,故语窦宪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固于当时已有定价。如此人材,将何著述?
《史记》一书,功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班固不通,旁行邪上,以古今人物强立差等,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髙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几希,往往出固之胷中者,古今人表耳。他人无此谬也,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窃锺掩耳,皆固之作俑也。
固之事业如此,后来史家,奔走班固之不暇,何能测其浅深?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柰何诸史弃迁而用固?
刘知几之徒尊班而抑马,且善学司马迁者莫如班彪,彪续迁书自孝武至于后汉,欲令后人之续已如已之续迁,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善乎其继志也。其书不可得而见,所可见者,元成二帝赞耳。皆于本纪之外,别记所闻,可谓深入太史公之阃奥矣。凡左氏之有君子曰者,皆经之新意;史记之有太史公曰者,皆史之外事,不为襃贬也。间有及襃贬者,褚先生之徒杂之耳。且纪传之中,既载善恶,足为鉴戒,何必于纪传之后,更加襃贬?此乃诸生决科之文,安可施于著述?殆非迁彪之意,况谓为赞,岂有贬辞?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皆效班固。
臣不得不剧论固也。司马谈有其书,而司马迁能成其父志;班彪有其业,而班固不能读父之书。固为彪之子,既不能保其身,又不能传其业,又不能教其子,为人如此,安在乎言为天下法?范晔,陈寿之徒继踵,率皆轻薄无行,以速罪辜,安在乎笔削,而为信史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此言相因也,自班固以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会通之道,自此失矣。
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如此之类,岂胜繁文?
语其异也,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郡县各为区域,而昩迁革之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绠?
曹魏指吴蜀为寇,北朝指东晋为僭,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齐史称梁军为义军,谋人之国,可以为义乎?隋书称唐兵为义兵,伐人之君,可以为义乎?房元龄董史册,故房彦谦擅美名;虞世南预修书,故虞荔,虞寄,有嘉传。甚者,桀犬吠尧,吠非其主。晋史党晋而不有魏,凡忠于魏者目为叛臣,王凌,诸葛诞,毋邱俭之徒,抱屈黄壤;齐史党齐,而不有宋,凡忠于宋者目为逆党,袁粲,刘秉,沈攸之之徒,含?九原。噫!天日在上,安可如斯?似此之类,厯世有之,伤风败义,莫大乎此!
迁法既失,固弊日深。自东都至江左,无一人能觉其非。惟梁武帝为此慨然,乃命吴均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齐室,书未成而均卒。隋杨素又奏令陆从典续史记,讫于隋书,未成而免官。岂天之靳斯文而不传与?抑非其人而不佑之与?自唐之后,又莫觉其非。凡秉史笔者,皆凖春秋,专事褎贬。夫春秋以约文见义,若无传释,则善恶难明。史册以详文该事,善恶已彰,无待美刺。读萧曹之行,事岂不知其忠良?见莽卓之所为,岂不知其凶逆?夫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相尙于言语。正犹当家之妇,不事饔飧,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此臣之所深耻也。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不比纪传,纪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儒学之士,皆能为之,惟有《志》难。其次莫如《表》,所以范晔,陈寿之徒,能为纪传,而不敢作《表》《志》。
《志》之大原,起于《尔雅》。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録》。何法盛曰《说》。余史并承班固谓之《志》,皆详于浮言,略于事实,不足以尽《尔雅》之义。
臣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
生民之本在于姓氏,帝王之制各有区分,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姻,不相紊滥。秦并六国,姓氏混而为一。自汉至唐,厯世有其书,而皆不能明姓氏。原此一家之学,倡于左氏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又以字,以谥,以官,以邑命氏,邑亦土也。左氏所言,惟兹五者,臣今所推有三十二类,左氏不得而闻,故作《氏族略》。
书契之本,见于文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文字之本,出于六书,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假借者,文与字也。原此一家之学,亦倡于左氏,然止戈为武,不识谐声,反正为乏,又昧象形。左氏既不别其源,后人何能别其流?是致小学一家,皆成卤莽。经旨不明,穿凿蠭起,尽由于此。臣于是驱天下文字,尽归六书。军律既明,士乃用命,故作《六书略》。
天籁之本,自成经纬,纵有四声以成经,横有七音以成纬。皇颉制字,深达此机。江左四声,反没其旨。凡为韵书者,皆有经无纬。字书眼学,韵书耳学。眼学以母为主,耳学以子为主。母主形,子主声,二家具失所主。今欲明七音之本,扩六合之情,然后能宣仲尼之教,以及人间之俗,使裔夷之俘皆知礼义,故作《七音略》。
天文之家,在于图象。民事必本于时,时序必本于天。为天文志者,有义无象,莫能知天。臣今取隋丹元子《步天歌》句中有图,言下成象,灵台所用,可以仰观;不取《甘石本经》,惑人以妖妄,速人于罪累。故作《天文略》。
地理之家,在于封圻。而封圻之要,在于山川。禹贡九州岛,皆以山川定其经界。九州岛有时而移,山川千古不易。是故《禹贡》之图,至今可别。班固《地理》,主于郡国,无所底止。虽有其书,不如无也。后之史氏,正以方隅,郡国并迁,方隅颠错,皆因司马迁无地理书,班固为之创始,致此一家,俱成谬举。臣今凖《禹贡》之书,而理川源,本《开元十道图》,以续今古,故作《地理略》。
都邑之本,金汤之业。史氏不书,黄图难考。臣上稽三皇五帝之形势,远探四夷八蛮之巢穴,仍以梁汴者,四朝旧都,为痛定之戒;南阳者,疑若可为中原之新宅,故作《都邑略》。
谥法一家,国之大典。史氏无其书,奉常失其旨。周人以讳事神,谥法之所由起也。古之帝王,存亡皆用名。自尧舜禹汤至于桀纣,皆名也。周公制礼不忍名其先君,武王受命之后,乃追谥太王,王季,文王,此谥法所由立也。本无其书,后世伪作《周公谥法》,欲以生前之善恶,为后之劝惩。且周公之意,既不忍称其名,岂忍称其恶?如是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可行乎周公矣。此不道之言也,幽,厉,桓,灵,之字,本无凶义。谥法欲名其恶,则引辞以迁就其意。何为?皇颉制字,使字与义合;而周公作法,使字与义离。臣今所纂,并以一字见义,削去引辞而除其曲说,故作《谥略》。
祭器者,古人饮食之器也。今之祭器,出于礼图。徒务说义,不思适用。形制既乖,岂便歆享。夫祭器尙象者,古之道也。器之大者,莫如罍,故取诸云山。其次莫如尊,故取诸牛象。其次莫如彝,故取诸鸡鳯。最小者,莫如爵,故取诸雀。其制皆象其形,凿项及背以出内酒。惟刘杳能知此义,故引鲁郡地中所得齐子尾送女器有牺尊,及齐景公冢中所得牛尊象尊,以为证。其义甚明,世莫能用。故作《器服略》。
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仲尼编诗为正乐也,以风雅颂之歌为燕享祭祀之乐。工歌鹿鸣之三,笙吹南陔之三,歌间鱼丽之三,笙间崇邱之三,此大合乐之道也。古者,丝竹有谱无辞,所以六笙但存其名。序诗之人,不知此理,谓之有其义而亡其辞,良由汉立齐鲁韩毛四家博士,各以义言诗,遂使声歌之道日微。至后汉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太和末又失其三,至于晋室,《鹿鸣》一篇又无传。自《鹿鸣》不传,后世不复闻诗。然诗者人心之乐也,不以世之兴衰而存亡。继风雅之作者,乐府也。史家不明仲尼之意,弃乐府不收,乃取工伎之作以为志。臣旧作《系声乐府》以集汉魏之辞,正为此也。今取篇目以为次,曰《乐府正声》者,所以明风雅。曰《祀享正声》者,所以明颂。又以琴操明丝竹,以遗声准逸诗。语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仲尼所以正舞也。韶卽文舞,武卽武舞,古乐甚希,而文武二舞犹传于后世,良由有节而无辞,不为义说家所惑,故得全仲尼之意。五声八音十二律者,乐之制也,故作《乐略》。
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书籍之散亡,由编次之无纪。易虽一书,而有十六种学。有传学,有注学,有章句学,有图学,有数学,有谶纬学,安得总言易类乎?诗虽一书,而有十二种学。有诂训学,有传学,有注学,有图学,有谱学,有名物学,安得总言诗类乎?道家则有道书,有道经,有科仪,有符箓,有吐纳内丹,有炉火外丹,凡二十五种皆道家,而浑为一家可乎?医方则有脉经,有灸经,有本草,有方书,有炮炙,有病源,有妇人,有小儿,凡二十六种,皆医家,而浑为一家可乎?故作《艺文略》。
册府之藏,不患无书。校雠之司,未闻其法,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蠧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故作《校雠略》。
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兴。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之学,由此而出。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刘氏作《七略》,收书不收图,班固卽其书为《艺文志》。自此以还,图谱日亡,书籍日冗,所以困后学,而隳良材者,皆由于此。何哉?卽图而求易,卽书而求难。舍易从难,成功者少,臣乃立为二记,一曰记有,记今之所有者,不可不聚。二曰记无,记今之所无者,不可不求。故作《图谱略》。
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方册所载,经数千万传,款识所勒,犹存其旧。盖金石之功,寒暑不变。以兹稽古,庶不失眞。今艺文有志而金石无纪。臣于是采三皇五帝之泉币,三王之鼎彝,秦人石鼓,汉魏丰碑,上自苍颉石室之文,下逮唐人之书,各列其人而名其地,故作《金石略》。
洪范五行传者,巫瞽之学也。厯代史官皆本之以作《五行志》。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若之何一虫之妖,一物之戾,皆绳之以五行?又若之何晋厉公一视之远,周单子一言之徐,而能闗于五行之沴乎?晋申生一衣之偏,郑子臧一冠之异,而能闗于五行之沴乎?董仲舒以阴阳之学,倡为此说,本于春秋,牵合附会。厯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笼罩,而欺天下。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语言之理,易推;名物之状,难识。农圃之人,识田野之物,而不达诗书之旨。儒生达诗书之旨,而不识田野之物。五方之名本殊,万物之形不一,必广览动植,洞见幽潜,通鸟兽之情状,察草木之精神,然后参之载籍,明其品彚,故作《昆虫草木略》。
凡十五略,出臣胸臆,不涉汉唐诸儒议论。《礼略》所以叙五礼,《职官略》所以秩百官,《选举略》言抡材之方,《刑法略》言用刑之术,《食货略》言财货之源流,凡兹五略,虽本前人之典,亦非诸史之文也。
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书大传》曰:「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是以宋郑之史皆谓之《志》。太史公更志为记,今谓之志,本其旧也。桓君山曰:「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古者纪年别系之书,谓之谱。太史公改而为表,今复表为谱,率从旧也。然西周经幽王之乱,纪载无传。故《春秋》编年以东周为始,自皇甫谧作《帝王世纪》及《年厯》上极三皇,谯周,陶弘景之徒皆有其书,学者疑之。而以太史公编年为正,故其年始于共和。然共和之名,已不可据,况其年乎?仲尼著书,断自唐虞,而纪年始于鲁隐,以西周之年无所考也。今之所谱,自春秋之前,称世,谓之世谱。春秋之后,称年,谓之年谱。太史公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阴之名,今之所谱,卽太史公法,既简且明,循环无滞。礼言,临文不讳,谓私讳不可施之于公也。若庙讳,则无所不避。自汉至唐,史官皆避讳,惟新唐书无所避。臣今所修,准旧史例,间有不得而避者,如谥法之类,改易本字,则其义不行。故亦凖唐旧(汉景帝名启,改启为开。安帝名庆,改庆为贺。唐太祖名虎,改虎为武。髙祖名渊,改渊为水。若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则濯龙渊不得而讳,杜佑作《通典》,则虎贲不得而讳。)。
夫学术超诣,本乎心识。如人入海,一入一深。臣之二十略,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纪传者,编年纪事之实迹,自有成规,不为智而増,不为愚而减。故于纪传,卽其旧文,从而损益。若纪有制诏之辞,传有书疏之章,入之正书,则据实事寘之,别録则见类例。《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故纪传讫隋。
若礼乐政刑,务存因革。故引而至唐云。呜呼,酒醴之末,自然浇漓。学术之末,自然浅近。九流设教,至末皆弊然。他教之弊,微有典刑。惟儒家一家,去本太远,此理何由?班固有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枝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且百年之间,其患至此,千载之后,弊将若何?况禄利之路,必由科目,科目之设,必由乎文辞,三百篇之诗,尽在声歌,自置诗博士以来,学者不闻一篇之诗。六十四卦之易,该于象数,自置易博士以来,学者不见一卦之易。皇颉制字,尽由六书,汉立小学,凡文字之家,不明一字之宗。伶伦制律,尽本七音,江左置声韵,凡音律之家,不达一音之旨。经既苟且,史又荒唐。如此流离,何时返本?道之污隆,存乎时。时之通塞,存乎数。儒学之弊至此而极,寒极则暑至,否极则泰来,此自然之道也。臣蒲柳之质,无复余龄,葵藿之心,惟期盛世。谨序。
求带“柳”字的成语及诗词。
花红柳绿 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柳户花门 指妓院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柳绿桃红 形容美丽的春景
柳眉星眼 形容女子细长的眉和明亮的眼睛
柳泣花啼 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柳市花街 指妓院云集的地方
柳烟花雾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柳影花阴 指男女幽会的地方,引申为男女情爱的事情
柳折花残 比喻女子或伤
眠花宿柳 比喻狎妓
眠花卧柳 比喻狎妓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傍花随柳 形容春游的快乐。
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花说柳说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花遮柳隐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花街柳巷 花、柳:旧指。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比喻代人受过。
柳絮才高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路柳墙花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
蒲柳之姿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寻花问柳 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颜筋柳骨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桃夭柳媚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桃腮柳眼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桃蹊柳陌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桃蹊柳曲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宠柳娇花 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分花拂柳 见“分花约柳”。
分花约柳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花明柳暗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花遮柳掩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柳骨颜筋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柳暗花遮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柳宠花迷 形容媚人的春景。
柳亸花娇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柳亸莺娇 柳丝垂,莺声娇。形容春景之美。
柳昏花螟 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柳娇花媚 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柳街花巷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
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柳眉剔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柳眉踢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柳门竹巷 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柳陌花丛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陌花街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陌花衢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暖花春 指花柳荣茂,春意正浓。
柳衢花市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弱花娇 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柳圣花神 喻指风流女子。
柳下借阴 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
柳巷花街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腰花态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柳夭桃艳 形容女子貌美。
柳营花市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莺花燕 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柳营花阵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眠花藉柳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眠花醉柳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拈花弄柳 比喻玩弄女人。
攀花折柳 喻狎妓。
攀花问柳 见“攀花折柳”。
蒲柳之质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墙花路柳 喻。
问柳评花 比喻狎妓。
问柳寻花 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
寻花觅柳 见“寻花问柳”。
颜骨柳筋 见“颜筋柳骨”。
颜精柳骨 见“颜筋柳骨”。
杨柳宫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杨柳依依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吟花咏柳 犹言吟风弄月。
咏桑寓柳 咏的是“桑”,而实际说的是“柳”。喻借题传情。
章台杨柳 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 出处解释比喻代人受过。
花阶柳市 〖解释〗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花街柳陌 〖解释〗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花街柳市 〖解释〗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花明柳媚 〖解释〗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花衢柳陌 〖解释〗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柳啼花怨 〖解释〗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塞下曲六首(1)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春夜洛城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杨柳枝 温庭筠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
过襄阳楼 元稹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莺梭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蚕妇吟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岑参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春 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寒食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初归石湖 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春日登城 郑思肖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
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浣溪沙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永遇乐 李清照 详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应该差不多了
描写杨柳的三字词语
1.形容杨柳的词语有哪些
杨柳依依(yáng liǔ yī yī)
基本释义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春风杨柳chūn ēng yáng liǔ)
基本释义
春风杨柳解释,故事春风杨柳来历意思与出处,历史典故,春风吹动杨柳。形容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千丝万缕(qiān sī wàn lǚ)
基本释义
千条丝,万条线。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吹面不寒杨柳风( chuī fēng bú hán yáng liǔ fēng)
基本释义
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春风吹拂到脸上以不觉得有寒意了。
万条垂下绿丝绦(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
柳树的柳叶垂下来,很多条,绿绿的,像绿色的丝绦,丝绦应该是一种制作衣服的丝绸。
柳树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1、阿娜多姿
解释: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柳树姿态轻盈柔美。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2、枝叶婆娑
解释:婆娑,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描写柳树的成语。形容柳叶纷披的样子。
3、残花败柳
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则共穴。
4、垂柳蓬茸
解释:蓬茸,①草木茂盛的样子。描写柳树的成语。②形容毛发蓬松柔软。垂柳蓬茸形容柳树非常茂盛的样子。
出处:<;楚辞?九辩>;[惟其纷糅而将落兮" (汉)王逸 注:[蓬茸颠仆,根蠹朽也。"
5、花红柳绿
解释: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此处可以用来形容柳树繁茂的样子。
出处:前蜀 魏承班 <;生查子>;词之三:[花红柳绿间晴空。"
2.描写杨柳的好词描写杨柳的古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3、闺中 *** 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唐·王昌龄《闺怨》 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元·薛昂夫《最高楼》 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
——唐代李白《忆秦娥》 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青平乐》 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唐《杨柳枝》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稣,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时风日雨时干,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3.形容柳树的四字词,3个垂柳依依 杨柳垂金 垂柳蓬茸 柳絮似棉 柳吐绿珠
败柳残花 柳暗花明 花红柳绿 花红柳绿 花明柳暗 花说柳说 花阶柳市 残花败柳 花遮柳隐 柳烟花雾 寻花问柳 花衢柳陌 花街柳市 花街柳巷 傍花随柳 柳莺花燕 花遮柳掩 花街柳陌 柳绿桃红 花明柳媚 分花约柳 眠花宿柳 眠花醉柳 柳陌花巷 柳暖花春 分花拂柳 柳亸花娇 攀花折柳 眠花卧柳 柳圣花神 路柳墙花 柳影花阴
攀花问柳 眠花藉柳 柳腰花态 柳陌花衢 柳弱花娇 柳巷花街 柳绿桃红 柳昏花暝 墙花路柳 吟花咏柳 寻花觅柳 柳娇花媚 柳绿花红 柳宠花迷 柳折花残 柳营花阵 柳陌花丛 柳陌花街 柳泣花啼 柳啼花怨 柳绿花红 柳昏花螟 宠柳娇花 拈花弄柳 问柳寻花 柳街花巷 柳户花门 柳暗花遮 柳衢花市 问柳评花 柳市花街 柳营花市
fwhe6577 | 2013-06-0314
这些问题可能帮到您
形容柳树的成语1 回答
形容l柳树的成语1 回答
形容被风吹时的柳树的成语1 回答
冬天柳树怎样用成语形容1 回答
更多相关问题 >>
向网友求助其他解决方案
其他回答
垂柳依依 杨柳垂金 垂柳蓬茸 柳絮似棉 柳吐绿珠败柳残花 柳暗花明 花红柳绿 花红柳绿 花明柳暗 花说柳说 花阶柳市 残花败柳 花遮柳隐 柳烟花雾 寻花问柳 花衢柳陌 花街柳市 花街柳巷 傍花随柳 柳莺花燕 花遮柳掩 花街柳陌 柳绿桃红 花明柳媚 分花约柳 眠花宿柳 眠花醉柳 柳陌花巷 柳暖花春 分花拂柳 柳亸花娇 攀花折柳 眠花卧柳 柳圣花神 路柳墙花 柳影花阴 攀花问柳 眠花藉柳 柳腰花态 柳陌花衢 柳弱花娇 柳巷花街 柳绿桃红 柳昏花暝 墙花路柳 吟花咏柳 寻花觅柳 柳娇花媚 柳绿花红 柳宠花迷 柳折花残 柳营花阵 柳陌花丛 柳陌花街 柳泣花啼 柳啼花怨 柳绿花红 柳昏花螟 宠柳娇花 拈花弄柳 问柳寻花 柳街花巷 柳户花门 柳暗花遮 柳衢花市 问柳评花 柳市花街 柳营花市
abcdefg12366 | 2014-04-090
相关搜索
形容随声附和的成语形容人多的成语形容惊诧无言的成语形容不善辞令的成语形容时间宝贵的成语形容声音大的成语形容非常擅长的成语形容帮助人的成语
4.描写杨柳的好词描写杨柳的古诗句nbsp;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nbsp;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nbsp;3、闺中 *** 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nbsp;——唐·王昌龄《闺怨》nbsp;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nbsp;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nbsp;——欧阳修《踏莎行》nbsp;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nbsp;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nbsp;——欧阳修《蝶恋花》nbsp;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元·薛昂夫《最高楼》nbsp;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nbsp;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
——唐代李白《忆秦娥》nbsp;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nbsp;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青平乐》nbsp;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nbsp;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nbsp;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nbsp;——李白《春夜洛城闻笛》nbsp;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nbsp;——郑谷《淮上与友人别》nbsp;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nbsp;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nbsp;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nbsp;1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nbsp;——刘禹锡.唐《杨柳枝》nbsp;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nbsp;——高鼎《村居》nbsp;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nbsp;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nbsp;——王维《送元二使安西》nbsp;《诗经nbsp;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nbsp;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nbsp;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nbsp;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nbsp;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nbsp;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nbsp;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nbsp;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nbsp;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nbsp;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nbsp;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nbsp;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nbsp;村居nbsp;〔清〕高鼎nbsp;草长莺飞二月天,nbsp;拂堤杨柳醉春烟。
nbsp;儿童散学归来早,nbsp;忙趁东风放纸鸢。nbsp;早春nbsp;〔唐〕韩愈nbsp;天街小雨润如稣,nbsp;草色遥看近却无。
nbsp;最是一年春好处,nbsp;绝胜烟柳满皇都。nbsp;咏柳nbsp;〔唐〕贺知章nbsp;碧玉妆成一树高,nbsp;万条垂下绿丝绦。
nbsp;不知细叶谁裁出,nbsp;二月春风似剪刀。nbsp;桑茶坑道中nbsp;〔宋〕杨万里nbsp;晴时风日雨时干,nbsp;草满花堤水满溪。
nbsp;童子柳阴眠正着,nbsp;一牛吃过柳阴西。
5.形容柳柳的成语『包含有“柳”字的成语』
“柳”字开头的成语:(共41则) [j] 柳骨颜筋 [l]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遮 柳宠花迷 柳亸花娇 柳亸莺娇 柳户花门 柳昏花螟 柳娇花媚 柳街花巷 柳绿花红 柳绿桃红 柳眉倒竖 柳陌花丛 柳陌花街 柳陌花衢 柳眉剔竖 柳眉踢竖 柳眉星眼 柳门竹巷 柳暖花春 柳衢花市 柳泣花啼 柳弱花娇 柳市花街 柳圣花神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柳啼花怨 柳絮才高 柳巷花街 柳下借阴 柳营花市 柳腰花态 柳烟花雾 柳莺花燕 柳影花阴 柳营花阵 柳腰莲脸 柳夭桃艳 柳折花残
第二个字是“柳”的成语:(共9则) [b] 败柳残花 [c] 宠柳娇花 [l] 路柳墙花 [p] 蒲柳之质 蒲柳之姿 [w] 问柳评花 问柳寻花 [y] 杨柳宫眉 杨柳依依
第三个字是“柳”的成语:(共19则) [h] 花红柳绿 花街柳陌 花街柳市 花阶柳市 花街柳巷 花明柳暗 花明柳媚 花衢柳陌 花说柳说 花遮柳掩 花遮柳隐 [t] 桃红柳绿 桃蹊柳陌 桃蹊柳曲 桃腮柳眼 桃夭柳媚 [y] 颜骨柳筋 颜筋柳骨 颜精柳骨
“柳”字结尾的成语:(共17则) [b] 傍花随柳 [c] 残花败柳 [f] 分花拂柳 分花约柳 [m] 眠花藉柳 眠花宿柳 眠花卧柳 眠花醉柳 [n] 拈花弄柳 [p] 攀花折柳 攀花问柳 [q] 墙花路柳 [x] 寻花觅柳 寻花问柳 [y]吟花咏柳 咏桑寓柳 [z] 章台杨柳
望秋先零近义词
望秋先零近义词是未老先衰
望秋先零简介:
望秋先零,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qiū xiān líng,意思是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出自《世说新语·语言》。
孱躯衰备,望秋先零,月来眠食起居,尚与南中无甚歧异。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张安保来函》当代作家·殷谦《曹雪芹同情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被薛蟠强占为妾而只落得陷于污泥的菱花——秋菱,薛蟠正妻夏金桂出现,秋菱望秋先零,终因难产而,这些都应对了她的悲剧命运。
晋朝时期,尚书右丞顾悦与简文帝(司马昱)同岁,文帝头发全黑,而顾悦头发全白了。文帝问他为什么头发先白?顾悦回答道:“皇帝您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是蒲柳之质,望秋先零。”文帝听后十分高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成语简介: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