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意思

2.绵延不绝形容什么

3.延的笔画

4.长征诗词 七律是什么?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意思

绵延不绝的山脉-绵延不绝的山脉有哪些

白话译文: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出自:诗词《长征》。原诗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在过河时没伤亡很多人,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伤亡了很多人,让人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登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在翻越雪山之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长征意义

1、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2、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3、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4、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正如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

5、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绵延不绝形容什么

绵延不绝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景观或特定的现象,它指的是一种连续、延伸无尽的状态。

"绵延不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常用来形容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持久连贯的时间现象、连贯性和持久性强的事物。这个词汇也可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艺术、科学等。了解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那些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的事物。

1、自然景观:

"绵延不绝"常用来形容一些壮丽而广阔的自然景观。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个词来描述高山蜿蜒起伏的山脉、远处连绵起伏的沙漠河岸线、长长的海滩或者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等。这些景观给人一种广袤无垠、没有尽头的感觉。

2、时间概念:

除了形容空间上的景观,"绵延不绝"也可以用来描述时间上持久而连续的现象。例如,在历史中我们可以说一段文明或王朝有着"绵延不绝"的传承;在文学中,我们可以说某个作家创作出了一系列"绵延不绝"的作品;在音乐中,我们可以称赞一段旋律有着"绵延不绝"的优美流畅。

3、连贯性和持久性:

"绵延不绝"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事物具有连贯性和持久性。比如,我们可以说一条河流在经过多个地区时"绵延不绝",它的水源始终保持连续不断;我们也可以说一个家族的传统在多代人中"绵延不绝",代代相传;或者我们可以形容某种思想、观念或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影响力持久。

4、其他应用领域

除了上述场景之外,"绵延不绝"这个形容词短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称赞一幅画作有着"线条的绵延不绝",表现出无限延伸的感觉;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描述某种现象或理论有着"数据的绵延不绝",证据丰富而连贯。

延的笔画

延字的笔画顺序为: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

一、基本释义:

1、伸长;延长:蔓延;绵延不绝的山脉。

2、(时间)向后推迟:拖延;延期。

3、聘请(教师、顾问等):延师;延医。

二、详细释义:

1、同本义。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2、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3、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造句:

1、长白山绵延几千里,巍峨雄壮,气势磅礴。

2、山上漫山遍野的树,像绵延不绝的绿色画卷,像鳞次栉比的天然屏障,像严阵以待的戍边将士。

3、大别山层峦叠嶂,绵延数百里。

4、从高处俯视,金沙江绵延弯曲,就像一条细长的腰带。

5、绿叶覆盖的山峰重重叠叠绵延不断地一直伸向远方。

6、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屹立不倒的山川。

7、山脉远远的另一边是沙漠,是你能看不到的,绵延不尽的沙漠。

长征诗词 七律是什么?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