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衣恶食陋车驽马翻译-恶衣恶食的解释
1.汉字“恶”怎么解释恶字有多少笔画
2.恶字的古今异义
3.王莽的新朝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4.王莽的优点有什么现实意义 对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
5.《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3)
汉字“恶”怎么解释恶字有多少笔画
恶è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好美爱善恶wù讨厌,憎恨,与“好”相对:可恶。厌恶。好恶
好美爱善恶ě〔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好美爱善恶wū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好美爱善笔画数:10;部首:心;笔顺编号:1224314544
笔画顺序:横竖竖捺撇横捺折捺捺
详解
恶_、_ě另见è;wū;wù恶心ěxīn〖feelsick〗胃逆想吐的感觉两眼发黑,一阵恶心恶心ěxīn〖disgusting;nauseating〗厌恶之极,不堪忍耐恶心样儿,也不惦量惦量自己吃几碗干饭恶_è名同本义〖fault〗恶,过也。
《说文》恶上安西。
《颜氏家训》吾以志前恶。
《左传·定公五年》君子之遏恶扬善。
《易·象传》又如:恶恶从短泛指一般罪恶〖evil〗恶积祸盈。
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又如:恶逆;恶障;恶头儿;恶心钱儿;恶孽恶人;坏人〖evilperson;villain〗元恶不待教而诛。
《荀子·王制》又如:恶杀都来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恶_è形丑陋〖ugly〗五曰恶。
《书·洪范》。传:“丑陋也。”人莫知其子之恶。
《礼记·大学》恶者美之充也。
《管子·枢言》今子美而我恶。
《韩非子·说林上》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
《战国策·赵策》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又如:恶丈夫;恶女粗劣〖coarse〗。如:恶食;恶衣;恶札坏;不好〖bad〗廉君宣恶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恶衣恶食,陋车驽马。
《汉书·王莽传上》岁恶不入。
贾谊《论积贮疏》又如:恶宾;恶逆凶暴;凶猛〖fierce〗。如:恶狞;恶茶白赖;恶赖富丽污秽;肮脏〖dirty〗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论语·乡党》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又如:恶路;恶水;恶水缸儿令人难堪〖discomfiting〗。如:恶戏;恶剧;恶谑恶毒〖venomous〗。如:恶歆歆;恶支沙;恶势煞庸俗〖vulgar〗。如:恶辞;恶谈;恶字贫瘠〖barren〗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齐民要术·耕田》又如:恶郡;恶处恶_è动害;伤害或损害〖harm〗。如:恶说;恶讪;恶事;恶款;恶尽人恶_è副甚;很〖very〗表示程度。如:恶烦另见ě;wū;wù恶霸èbà〖localtyrant〗独霸一方,作威作福,欺压群众的人打倒恶霸恶报èbào〖properretributionforsin〗迷信的人指做坏事后得到坏报应恶人得恶报恶病质èbìngzhì〖cache西安a〗由于一种慢所引起的全身性消耗及营养不良一种慢性的逐渐恶化的状况,尤指精神或前途恶补èbǔ〖takingtoomuchtonic〗∶过量服用补品、补药〖takingtoomanysupplementarylessons〗∶临时大量补习、补课恶叉白赖èchābáilài〖viciousandvillain〗行为恶劣、皮赖脸的样子初见人家姑娘,恶叉白赖的成何体统恶臭èchòu〖stink〗奇臭,不堪忍受的味道或气味一只老鼠在屋里,恶臭无比恶德èdé〖wickedconduct〗恶劣的品德恶斗èdòu〖fiercestruggle〗猛烈的争战打斗双方你来我往,好一场恶斗恶毒èdú〖vicious;malicious〗凶狠歹毒一个恶毒的计划形成了恶恶实实è’e-shíshí〖veryfierce〗[方言]∶狠巴巴的样子恶妇èfù〖viciouswife〗坏女人恶感ègǎn〖illfeeling;malice〗对某人不满或憎恶的感情他对你并没有恶感恶贯满盈èguàn-mǎnyíng〖beguiltyoftheworstcrimes;berepletewithvices;besunkissins;faceretributionforalifeofcrime〗形容罪大恶极,就象钱串已满,已到末日恶鬼èguǐ〖evilspirit〗∶迷信指残害人的鬼魅〖devil〗∶恶棍讨厌的恶鬼,又找上门来了恶棍ègùn〖ruffian;scoundrel;bully〗胡作非为、作恶多端的人一帮恶棍恶果èguǒ〖evilconsequence〗佛教谓从恶事之因而生的苦果坏结果坏下场滥用土地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恶狠èhěn〖fierce〗凶恶狠毒层层关系网加上恶狠的手腕,使他一年一个台阶爬上了高位恶狠狠èhěnhěn〖veryfiercely〗极端凶恶的样子临走又恶狠狠地骂了两句恶化èhuà〖worsen;deteriorate〗向坏的方面变,使更坏国际关系突然恶化恶疾èjí〖foul/nastydisease〗痛苦难治、令人厌恶的疾病恶迹èjì〖badconduct〗恶劣的行迹;以往的丑恶之事恶迹不改,以至再次入狱恶口èkǒu〖badlanguage〗恶语,恶狠狠的话恶口相骂恶辣èlà〖ruthless〗恶狠毒辣手段恶辣恶浪èlàng〖violentbillow〗凶猛的浪头〖depravedforce〗比喻邪恶势力恶劣èliè〖bad;abominable〗很坏恶劣的环境心境恶劣恶骂èmà〖cursefiercely〗恶言大骂半小时过去了,仍旧恶骂不止恶梦èmèng〖nightmare〗使人恐惧的梦,或广义地指引起难以摆脱的恐怖的幻象或经历婚姻对双方都可能是恶梦恶梦èmèng〖nightmare〗同“噩梦”恶名,恶名儿èmíng,èmíngr〖badreputation〗丑恶的名声恶名远扬恶魔èmó〖devil〗佛教语。障碍佛法的恶神的总称比喻非常凶恶的人恶癖èpǐ〖evilhabit〗不良习惯这种恶癖非改不行恶气èqì〖evilsmell〗∶腐败难闻的气味垃圾堆不时散发出一股恶气〖unpleasantmanner〗∶指受到的欺压、侮辱等见他回家闷闷不乐,许是在外面受了谁的恶气了〖resentment〗∶怨气,怨恨他的公正评判,替我们出了一口恶气恶人èrén〖evilperson;vilecreature〗∶品质恶劣的人恶人先告状〖uglyperson〗∶相貌丑陋的人恶煞èshà〖demon〗神气凶恶的鬼神。比喻凶狠恶毒的人恶少èshào〖youngruffian〗品行恶劣的年轻无赖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
《荀子·_身》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杜甫《锦树行》恶舌èshé〖viciouslanguage〗恶毒的语言恶声èshēng〖verbalabuse〗∶凶恶愤怒之声恶声喝道:站住〖immoralmusicorsong〗∶指低级趣味的乐曲〖badreputation〗∶坏名声恶事èshì〖evil〗邪恶的行为或事例恶事传千里èshìchuánqiānlǐ〖scandaltravelsfast〗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恶誓èshì〖detrimentaloath〗极不利的誓言恶水èshuǐ〖waterunfittodrink〗∶不宜饮用的水〖slops〗[方言]∶污浊的水〖rapidstream〗∶凶险的河流穷山恶水恶俗èsú〖badcustom〗∶不良的习俗〖vulgar〗∶粗俗;庸俗恶俗趣味恶岁èsuì〖yearofbadcrops〗饥荒的年头恶损èsǔn〖ridicule〗挖苦,贬损恶损人恶徒ètú〖badguys,hoodlums〗非善良之辈恶习èxí〖badhabit;vice〗不良的习惯,多指、等染有同性恋的恶习恶相è西安àng〖evilorangrycountenance〗凶恶的相貌他当时那种恶相真吓人恶行èxíng〖immoralconduct〗丑恶的行径恶性èxìng〖malignant;vicious〗∶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恶性肿瘤〖galloping〗∶发展迅速的,性质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恶性循环èxìngxúnhuán〖viciouscircle〗若干事物,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恶凶凶è西安ōng西安ōng〖veryfierce〗凶恶的样子老虎恶凶凶地扑向猎物恶言èyán〖aneviltongue〗粗野的言语、诽谤性的或恶毒的言语口出恶言恶言伤人恶意èyì〖evilintensions;malice〗不良的居心;坏的用意对他们无恶意或反感恶语èyǔ〖badlanguage〗恶毒的话;诽谤的话恶语中伤恶语伤人èyǔ-shāngrén〖usebadlanguagetoinsultpeople〗指用恶毒的话去中伤别人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西厢记》恶语中伤èyǔ-zhòngshāng〖viciouslyslander〗用恶毒的语言诬蔑陷害人恶运èyùn〖badluck〗坏的运气交了恶运恶战èzhàn〖hardfighting;fiercebattle〗凶猛的搏战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恶战,红军占领了桥头恶仗èzhàng〖fiercebattle〗非常激烈残酷的战斗什么恶仗都能打恶作剧èzuòjù〖practicaljoke;prank〗令人难堪的戏弄完全是客轮事务长搞的恶作剧恶_wū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what〗恶,安也。
《广韵》恶识宗?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弃父之命,恶用子矣!
《左传·桓公十六年》彼恶知之。
《孟子·梁惠王上》恶能无纪。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恶_wū叹表示惊讶〖wu〗恶,是何言也?
《孟子》恶,是何言。
清·《饮冰室合集·文集》另见ě;è;wù恶_wù动讨厌;憎恶〖loathe;hate〗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荀子·天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诚好恶何如。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好逸恶劳。
清·黄宗羲《原君》怨恶其君
又如:甚恶;恶忌;恶生;恶不去善;恶杀;恶紫夺朱;恶嫌;恶惮;恶识;恶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深恶痛绝;恶恶嫉妒〖beenvious;begreenwithenvy〗〖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资治通鉴》诽谤;中伤〖slander〗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
《书·秦誓》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比而恶之。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
《战国策》又如:恶讪忌讳〖taboo〗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
《礼记》恶_wù形羞耻,羞愧〖ashamed〗无盖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又如:恶囊另见ě;è;wū恶湿居下wùshī-jū西安à〖dosth.oneknowsiswrong〗虽厌恨潮湿但又处于潮湿的地方,比喻事与愿违
出处
[①][è][《__》_各切,入_,影。]亦作“_1”。亦作“_1”。“恶1”的繁体字。罪过;罪恶。凶暴;凶险。威猛;猛烈。恶人,坏人。古人指不正之气。如邪恶鬼祟之类。丑陋;憔悴。粗劣;不好。污秽肮脏之物。特指粪便。腐败;凋谢。副词。表程度,相当于“甚”、“很”。[②][wù][《__》_路切,去暮,影。]“_2”的今字。亦作“_2”。亦作“_2”。“恶2”的繁体字。讨厌,憎恨。诽谤;中伤。畏惧。得罪;冒犯。忌讳。[③][wū][《__》哀都切,平模,影。]亦作“_3”。亦作“_3”。“恶3”的繁体字。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安”、“怎麽”。叹词。[④][ě]亦作“_4”。亦作“_4”。“恶4”的繁体字。见“_4心”。[⑤][hū][《集_》荒胡切,平模,_。]亦作“_5”。亦作“_5”。“恶5”的繁体字。见“_5池”。[⑥][yà]通“_1”。亦作“_6”。亦作“_6”。“恶6”的繁体字。次。
卯集上心字部_;康熙笔画:12;页码:页386第16〔古文〕_唐__各切集___遏鄂切正_遏各切,?音_。__不善也。从心__。通_有心而__之_,_心而__之_。又_陋也。_·洪_六_,五曰_。__陋也。五行_貌不恭之_也。又瑕也。周_·冬官考工__氏敝_而__。__至敝_,_瑕_也。又粗也。史_·_羽本_以_食食_王使者。_粗_也。又年凶曰__。又器物不良曰苦_。又__也。前_·昌邑王_如是___矣。_古曰__矢也。越王句___王__。又多所不可曰性_。後_·_陀__人性__得意。又___路切集___正__故切,?_去_。憎也,疾也。左_·_三年周_交_。__相疾_也。又忌也。_·王制奉__。_奉__也,__先生之名,__子卯忌日,_奉_於王,以所_所_也。又_也。孟子羞_之心。又__哀都切集_正_汪胡切__汪_切,?音_。安也,何也。___乎成名。孟子居_在。又__。孟子_,是何言也。又_滹同。_·_器_人_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_池。古今字考_同滹,池同沱,_滹沱河也。古但作_,加心作_。加言作?,?__。因各__成_,_,?三文。集_?__也。
卷十心部编号:6844_,[_各切],_也。从心__。
恶字的古今异义
基本词义 ◎ 恶 惡è 〈名〉 (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 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恶 [evil] 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6) 恶人;坏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 (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词性变化 ◎ 恶 惡è 〈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 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 (4) 坏;不好 [bad]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 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 (6) 凶暴;凶猛 [fierce]。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 (7) 污秽;肮脏 [dirty]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 (9) 令人难堪 [discomfiting]。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 (10) 恶毒 [venomous]。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 (11) 庸俗 [vulgar]。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贫瘠 [(of land) barren]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 参考地址: 满意请采纳
王莽的新朝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您好!作为中国古代“篡位者”的代表,王莽一直为传统价值观所不容,他创立的新朝被视为伪政权,他推行的改革被讥为荒唐乱政。甚至他在“篡位”之前谦恭克己、兢兢业业的表现,也被认为是为篡位做铺垫的伪装矫饰。那么,历史上的王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他是怎样走上最高权力宝座又缘何身国灭?本期“王立新论史”继续为你解读:新朝复古的失败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亦天时 非人力:王莽得帝位有哪些条件
在班固的评价中,只有说王莽得位当皇帝,“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这句话,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王莽代汉而立,是汉已溃烂,而王莽人脉最盛,天下不可无君,于是王莽在众官迎请之下,经过太皇太后同意才当上了皇帝。他这个权力真正是通过禅让得来的,而不是像曹操,尤其不是像司马懿那样欺人之弱,窃夺来的。所以我把这一讲的题目叫做“到底是王莽篡汉还是王莽禅汉”。因为王莽是汉臣,他自己的新朝政权,又直接断送在他自己的手上,没有传下去。所以,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王朝的历史学家。因此,后世的历史学家,都站在汉王朝的立场上,说王莽篡夺了汉朝的政权,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王莽的后起者是刘秀,他自称是延续汉代的江山,所以王莽作为乱臣贼子,就仿佛铁案如山了一样。如果接下来的政权占有者不是刘秀,而是马秀、牛秀、羊秀之类,那王莽至少也能像隋朝的皇帝一样,虽然短命,也不至于被一口声的全都说成是篡权的奸贼。
其实刘秀也算不得什么汉朝的继承者或者拯救者。《东观汉记》和《后汉书·光武帝纪》为他列的族谱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就算从汉景帝算起,也有七世了。如果从汉武帝算起,也已出了五服。按照古礼,五世亲绝,可以另为别姓。他跟汉武帝以下的据位帝王,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血亲关系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的儿子,连官二代都算不上。而且,他于王莽天凤年间,“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如此,他已经接受王莽通过禅让成为皇帝的事实,又是王莽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他虽然名义上是刘氏的宗亲,而实际上应当是王莽的臣子。“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这也是《后汉书·光武帝纪》的记载。当然也是完全出于美化他的记载。不过各位请仔细看看这段文字:刘秀既为王莽新朝的太学生,乘天下方乱而起兵,想要推翻王莽,取而代之。咱们就不算他是王莽新朝的乱臣贼子,至少也是不忠的叛逆!恢复刘氏的江山,只不过是一个仅仅能被俗人理解的理由,唬弄愚众的借口而已。绿林军扶持的更始皇帝刘玄,是刘秀的族兄,也只是刘氏可以改姓的远族,至于赤眉军所立刘盘子,当时只是军中放牛的奴仆,更谈不上可以代表刘汉皇室。
班固说王莽获大宝之位,是天时所致,什么叫天时?班固只是不好说是天意。那么王莽得了什么天时,当上了皇帝呢?
从当时历史的实际情况看来,有三点重要的东西异常值得重视:
一是汉室衰败,天下崩溃;二是禅位让贤的历史传统没有断绝;三是五德终始说在社会生活中广有信众。
有关刘汉皇室的衰微,首先表现在皇帝昏庸无能,其次就是子嗣不旺。成帝虽然在位二十六年,但是自己无能,一切政务委托王凤、王音、王根等。至哀帝得位,虽然想抑制王氏,但还是要依托远比王氏更差的自己的外戚傅氏、丁氏等,哀帝在位不足七年,崩而无子。迎中山孝王子刘衍为帝。这个刘衍的母亲,是中山孝王的姬妾,姓卫。卫姬的姑姑,是汉宣帝的婕妤,生了楚孝王。卫姬的姐姐,又是汉元帝的婕妤,为元帝生了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成帝将卫姬的妹妹赐给他,生子刘衍,这就是汉平帝。平帝两岁时,其父孝王崩,继为中山王。哀帝,立为帝,时年九岁。立五年而崩,无子,又立汉宣帝玄孙婴为帝,当时只有两岁,而到他五岁的时候就把天下禅让给了王莽。已经找到汉宣帝的玄孙那里去了,可见汉皇后嗣匮乏之程度。还要王莽把刘邦的堂叔伯兄弟的子嗣们找出来当皇帝,才算是王莽忠孝吗?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再说这些人跟皇朝的继承权,完全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
至于天下崩溃的情形,从汉武帝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汉承秦末战乱之弊,社会经济十分匮乏,经历惠文景时代的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但是很快就又被好大喜功、徒务虚名的汉武帝以对匈奴的战争,还有封禅、巡狩等方式,挥霍殆尽。刘汉王朝,随即正式走上全面下滑之路。昭帝时期,情况进一步恶化,而且因为土地兼并和买卖奴隶等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渐趋激化。汉元帝时期,易学家京房,列举众多灾异,告诉汉元帝,国家衰败之势已经难于抑止。汉元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说天下确实是“衰乱已极”。到了汉成帝时,谷永在与成帝面对面谈话时,指出当时严峻的社会情况说:“饿于道者,以百万数。”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公家无一年之畜,百姓无旬日之储,上下俱匮,无以相救。”哀帝以下的情形,更是每况愈下,各地农民此起彼伏,汉家天下实在已经是衰败到了溃烂无救的地步。
这种情况,说明了汉家天下已经根本维持不下去了,刘氏的统治已经没有可能再进行下去。
当此之际,并未陨灭的上古时期的禅位让贤的传统开始在社会上复活。
我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一点,就是有关上古时期的禅让,也就是所谓尧让舜、舜让禹,近世以来一直被世人认定为儒家创造的神话。其实这完全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我敢肯定地说,尧舜禹之禅让,绝对是实有其事。有关禅让,虽然距离过于遥远,缺少直接的文字证据,但是不仅儒家,先秦时期各家各派都有相同或者相类的记载,这本身就是证明。儒家所做的工作,只是把这一古代的事实,上升为一种理想的目标,他们希望这个社会,应当永远在贤人的统领下走向和谐美满。
《尚书·蔡仲之命》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是怀。”上天只护佑有德的贤者,老百姓只感念给他们带来好处的人。孔子和孟子是中国最早的好老师,他们不可能编瞎话来骗人,否则他们不会在历史中产生那么久远的良好影响。《论语·尧曰》记载尧对舜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又称:“舜亦以是命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尧告诫舜说:“皇天把拯救万民和养育万民的任务放置在你的肩上了,你要努力呀!如果你要是让百姓陷入困苦和贫穷,那么你的大位也就会被收回去,从此不再属于你了。”后来舜又把同样的话语,原封不动地说给了大禹。《尧曰》篇接下去记录了商汤和周武的话语,商汤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我个人有了罪错,不会殃及天下百姓;天下百姓犯了罪错,那都是我统治的不好,不怪他们。周武说:“虽有至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我虽然有血亲家族,但是不如我拥有天下的贤才。如果百姓犯了罪错,那都是我犯的罪错。
《论语·尧曰》,是孔子给学生讲历史课的辑录。既是讲课,肯定有史实依据,不可能凭空编造出这样的故事。况且这样的故事,在先秦时期几乎众口一词,怎么会大家都编出了完全相同的故事?至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只不过是在久已被世人所认可的尧舜禹禅让的事实基础上,强调贤人政治,反对霸权政治和庸碌政治的价值宣言而已。
所以,禅让政治确实是曾经的事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君主的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于是互相征战,他们招揽贤人,已经不出于养育苍生的目的,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各自日益膨胀的私欲。所以孟子才说:“春秋无义战”。
这种不断膨胀的欲望,使得君主都想争抢到更多、更大的地盘。而最大的地盘,就是天下都是他一个人的。统一的国家的理念,在这些君主的心目中,根本就不是出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承载历史文化,养育天下苍生的意愿,而完全是出于他们各自的私人欲望得到满足的要求。最终秦始皇得逞其恶了。王船山说这是天道假私济公。各位只听说过假公济私,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假私济公。假私济公,就是上天借助历史人物的个人自私的欲望,以完成有利于天下众生的事业。这是船山先生就秦始皇统一天下一事所发的高论。就算不是秦始皇,也会是别人,统一的欲望膨胀之后,使得统一成为事实,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谁先统一,谁都会很快灭亡,这也是趋势和潮流,因为大家还不习惯于真正的统一。同时,被统一的势力,一定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报复行为。仅此两点就已经足够,何况还要加上暴虐和专制?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实在是生逢其时,捡了历史的大便宜。说秦国的统一只是为了圣王作前期的驱除和打扫工作,未免把刘邦看得太高,同时也不了解历史的趋势。就个人人品、学养、才智而言,刘邦比秦始皇差得不知道究竟有多遥远。
那么当汉朝的统治一团溃烂,遍体疮痍之时,统一的家天下虽然已经运行了两百余年,但是旧有而尚未泯灭的禅位让贤的传统,正好乘势勃发。这是导致王莽得以成为帝王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早在汉昭帝时,研究公羊春秋的学者睦弘,就征引古义,让汉昭帝把皇位禅让给天下的贤人,此时王氏根本还没有出现。他要汉统治者“求索贤人,禅以帝位。”希望汉昭帝效法殷、周,自封百里,以嗣血统,“顺承天命”。虽然他因此被杀,但是已经足以表明禅位让贤的传统,在特定历史情形之下,已经复活。同时,也表示汉代到昭帝时期——此时武帝刚刚过世不久,已经失去士望和民心,到了行将就墓的时候了,不必等到王莽出场。接续昭帝的是宣帝,此时王氏依然杳无踪影。一位叫盖宽饶的学者,又据易理提出让汉宣帝禅让的要求,他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又说:“若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意思是汉代统治已经完成了使命,该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汉代的君王,既然已经失去君临天下的德与才,就应该识时务,知进退,主动让位,不要赖着不下去。当然,他也因此被迫自杀。以上两人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说坚持了儒家的政治原则立场,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尽管招致杀身之祸,但是确实应当被历史所牢记,他们是对中国政治的贤良,对生民的生存负责的社会精英。他们的行为,表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从来都是有历史责任感的,他们为了中国政治的正常化和合理化舍出了生命的代价!
前面所说的易学学者谷永,在汉成帝时更进一步提出了:“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他说:上天任命君王,让他治理天下,不是为了君主自身,而是为了臣民。他说天“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他提出了“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这种话语,后来一直沉寂不闻于世了。直到明朝中后期以后,才被唐甄、黄宗羲和王船山、顾炎武等拾起来,重新进一步阐发。汉成帝这一次并没有杀掉谷永,却诚实地说了一句“甚感其言”的话语。
之后,刘向又提出了“富贵无常”,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的说法。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的性质如何,努力怎样,它总是要灭亡的,总是要被其它的新兴政权所取代。这是历史的规律,想挣脱也挣脱不掉。大家不要以为刘向是为王莽张本,刘向是反对王氏专权的,尽管他的幼子刘歆后来成了王莽的国师。刘向留下一部很有名的著作,叫做《说苑》,其中有一篇叫做《至公》,就是大公至正的意思。在这篇文字中,他说:“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他说这才是人君真正的公心所在。
以上这些学者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不仅为一个朝代张本,真可谓优秀士大夫。他们之所以敢于这样作,也是因为禅让是古已有之的实事,虽然经历了秦汉两百年的专制,并没有被大家遗忘,大家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一美好的理想。
禅让是非暴力解决政权问题的良好方式,不必使用武力,免得天下苍生受难,也不至于耗竭社会经济和其它物质资源。但是后世的统治者们私心过重,不愿意让出权力,即便在大势已去,无可挽回的情势之下,仍然要拼命一搏,致使生灵涂炭,血流成渠。这是中国历史最大的悲剧之源。为了牢牢把持权力,而不顾天下苍生活,竟然到了不辨时局、甚至不知羞耻的地步。皮赖脸地占据皇位不放,就好像泡泡糖粘在上面一样,非动大的外科手术,不肯松手。
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把天下当成自己私家的产业,汉高祖刘邦在当上皇帝的时候,面对群臣对他父亲恬不知耻地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产业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说从前您总是说我不如二哥,骂我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不治产业。现在您再看看,我的产业跟他的产业相比,谁的更多些?当时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把天下当成他自己的产业,大臣无耻逢迎,可为一叹!刘邦年轻时,是个标准的二流子,连他亲爹都瞧不起他!
既然把天下当成自己的产业,所以就不许人家夺走。即使在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管理天下,人心离散,社会崩溃的末日之时,还要拼一搏,不惜天下苍生的活,非要弄到血海尸山,不肯罢手。普通的老百姓不懂历史,跟着人家瞎起哄,人家说刘邦厉害,他们也说刘邦厉害,甚至把电视剧中的情节都当成历史的真实去对待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之类,就连很多大学老师都说很好。当然,他们可能指的是“拍摄手段”和“表现技巧”,还有扮演得“像不像”之类的东西。汉武帝究竟怎么样?穷兵黩武,尽情巡狩,挑起汉族与匈奴族的争端,使无数将士殒命,汉、匈两族生灵涂炭。而且巡狩之时,不顾民生疾苦,肆意践踏庄稼,致使百姓大骂不已,有的乡民甚至想联合起来暗杀他。
后来的一些好图虚名的功利之徒们,欣赏汉武帝极具侵略性的“开疆拓土”,虚美他,管他叫“汉武大帝”。正是只看到“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和“夜黑燕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果敢与英勇,只看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和“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的雄壮与迈;却看不到“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的凄苦和无奈,看不到“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惨痛与悲凉。大家都回去好好读一读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感受一下将士们出征时,“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是什么滋味?去想象一下“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间景象?如果读过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样的诗句,还是坚持认为汉武帝开疆拓土是丰功伟绩,那咱们就无话可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其实不仅各民族人民反对、将士反对、参战家属反对,就是朝中的大臣们,也十分讨厌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和徒务虚名。汉宣帝是武帝之孙,想要在武帝的庙里,奉献音乐以歌功颂德,遭到大臣们的强烈抵制。有一个叫做夏侯胜的大臣,上言反对说:“武帝虽有壤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立庙乐。”(《汉书·夏侯胜传》)说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但是众多的苍生因此殒命,耗尽了天下和生民的财力、物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加上不用心于民事,蝗虫大起之时,束手无策,百姓无法活命,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他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和损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恢复过来。说他没有给百姓带来恩惠,更没有什么德泽可言,不配享受庙乐!
夏侯胜所说的情况如果不属实,他绝对不敢说,那是难免会以诬枉先帝之罪被杀的。同时,他这样的话语显然表达了当时在场群臣的共同心声。宣帝实际上是接受了,也就是同意了夏侯胜的看法的,给汉武帝的庙里“献乐”的事情只能作罢。
汉代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真是到了,而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在当时的士大夫甚至皇帝本身都不成很大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采取禅让的方式,实现权力的正常转让和过度。汉哀帝就曾想把权力禅让出去,但是他抑制王氏,信重自己的外戚,想把权力禅让他委任的大司马董贤。他对董贤说:“我欲法尧禅舜,如何?”他要把权力禅让给董贤的心思,事实上可能比这还要提前。早在他即位不久,册封董贤为大司马时,诏书就说:“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公,以为汉辅。往悉尔心,统辟元戎,折冲绥远,匡正庶事,允执厥中。”(《汉书·佞幸传》)他要让董贤统领大众,辖制远近,治理政务,尤其是使用了“允执厥中”一语。各位,这个词可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这是尧让位给舜的时候所用的话语,用这样的词语,就意味着要禅让了。在汉哀帝,至少已经有了对董贤的这种潜在的暗示。
但是,禅让是让给贤者,而不是随便一个什么样的只要是自己提拔的人。所以,汉哀帝的话语一出,立刻遭到明智大臣的反对。当时在场的大臣王闳马上截住话茬说:“天下乃高皇帝之天下,非陛下之所有也,陛下承宗庙,当传子于无穷。”提醒他作为天子,是不能以儿戏的方式讲话的。实际上,如果王闳接住话茬说,陛下所言极是,臣已录下诏旨,立即发布出去。那这件事就是汉代皇帝自己把权位禅让给董贤了。不过董贤虽然可以被重用,但确实不足以接受权力的禅让,他没有那么大的感召力。当西汉之晚末,惟一拥有这种接受禅让资格的,只有王莽。王莽的德行和在社会中的声誉,还有身份和地位,足以承担这一历史的重任。
王莽的德望,是通过克己奉公获得的,时人称颂王莽:“窃见安汉公自初束脩,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宫厚骨肉之宠,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说王莽“日新其德”,崇尚节俭以矫正世俗奢侈之病;温恭待人,礼贤下士,天下“从风而化”,风气为之大变。王莽身居要位以后,不断谢辞封赏,致使天下读书人上书为王莽请封,有一次竟然达到487572人签名。在那样信息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之下,谁有这样的组织力?这完全是读书人和地方官员自发的行为。污蔑王莽,说是他故意自己策划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王莽既不得不受赏,却把所受之赏全数用于天下孤苦无告的贫民。自己除了妻子以外,连第二个女人都没有,老婆穿待破旧,出门接待客人,竟然被误认为是家中的仆人。古往今来有过这样的宰辅吗?所以要禅让,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非王莽莫属,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王莽的优点有什么现实意义 对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
谈起王莽及王莽改制,大多数人都持否定态度,其实我们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都应一分为二、实事求是,不能偏颇,王莽也有其可取之处。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是西汉王朝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成员之一,西汉元帝皇后同母弟王曼的儿子。成帝即位,元后专权,以外戚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所以他依附伯父王凤为生。王凤生病后,把王莽托付给太后和成帝,后来王莽便作了黄门郎。后又被封为新都侯,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三十八岁时,出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王莽失势。平帝时,王莽复任大司马。平帝,孺子婴立,王莽继续辅政,先后称假皇帝和摄皇帝。公元8年称帝,建立了新朝。王莽代汉后所得的天下,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制,尽管客观上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但他的本意是想缓和社会矛盾。
一、王莽生活比较勤俭朴素,为人态度恭敬,处事看重榜样的作用。王莽虽出生在外戚豪门之家,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但由于王莽的父亲因病早,未及列侯,所以王莽幼年时生活贫困。生活的艰辛使他养成了恭俭、朴素的性格,他比那些贵族子弟更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与其他官吏的贪婪豪夺不同,王莽“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为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班固:《汉书·王莽传》)他当上大司马后“愈为俭约”,“赏赐邑钱悉以享士”。以至“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闻知其夫人,皆惊。” (班固:《汉书·王莽传》)“每有水旱,莽辄素食。” (班固:《汉书·王莽传》)
生活节俭是王莽一贯的品质,他想为荒*奢侈的公卿贵族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挽救摇摇欲坠的西汉王朝。王莽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过于看重教化的作用。王莽认为,只要统治阶级以身作则,注意节俭,社会上的浮华风气就会烟消云散。尤其是平帝元年,王莽长安辅政后,“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随后,许多公卿处于各种动机,“皆慕效焉,凡献田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恶衣恶食,陋车驽马”,(班固:《汉书·王莽传》)连年献田献钱,救济贫民;不仅如此,还力劝太后,“宜衣缯练,颇损膳,以示天下”;(班固:《汉书·王莽传》)从而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许多大臣声称:“天下闻公不受千乘之土,辞万金之币,莫不乡化”。(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因此更加看重教化的作用。
王莽在改制中特别强调要敦教化,希望以此来改变崇尚奢华、挥霍无度的官场风气。在地皇元年,他起用了节俭朴素的唐尊,让他担任太傅要职。唐尊认为“国虚民贫,咎在奢泰”,要挽救危亡,必须提倡节俭,这与王莽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穿小袖短衣,乘母马拉的车,使用劣质陶器的唐尊就成了王莽推崇的表率。他让唐尊用陶器盛着劣质的食物遍送公卿,企图以此来感化他们,使新朝能弊绝风清。这种做法也未免太单纯、幼稚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王莽不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企图以教化的方式去挽救时弊,注定了改革的失败。
二、王莽十分向往周代礼制并以其为蓝本,力求寻找一条摆脱社会危机的方案。王莽幼年生活的贫寒艰辛,使他养成了勤俭朴素、勤奋好学的品行。年轻时,他曾经向著名的儒学家陈参学习“礼经”,成为一位彻底的儒学崇拜者,对儒学的崇拜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改制过程中,王莽泥古不化,企图依照儒家经书《周礼》而实行改制,最终导致了改制的失败。新朝建立后,王莽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处处引经据典。王莽从《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出发,认为“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州以《禹贡》为九,爵以周氏有五”。(班固:《汉书·王莽传》)王莽还不顾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恢复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营建东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王莽一向认为,“承天当古,制礼以治民”。是以做了大司马成为宰辅后,“议论决断,靡不据经”。新朝建立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把一切政令、设施都搞的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改制的蓝本。王莽是一位儒家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儒家们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羡慕不已。为了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在建始元年,即公元9年,王莽下诏实行“王田制”。王田制的名称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这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要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的一位叫区博的大臣就直接面谏他说:“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已。……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实行。”事实上,“王田制”颁布不几年,就因为遭到豪强大地主的反对而废止了。正如一位史家所说的,井田制“乃书生之论,所以不可行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王莽还根据《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制定出一套分封的方法:“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国,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测,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在体现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已经确立二百多年后,王莽全面恢复分封制,用世袭的办法代替选任制,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王莽代汉后,为了抑制富商大贾的过分盘剥,他颁布了五均六筦法,“《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筦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兼并也”。(班固:《汉书·食货志》)可以看出,五均六筦也是根据《周礼》等旧典而成的。这套五均六筦法实际上是官营一部分工商业,将民营的盐、铁、酒等大宗商业收由官家来做。这明显是与商家大贾争利,当然要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税山泽,又使在蝗虫旱灾之中指望山泽求生的百姓,没有了活命之路。因此,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一直反对此法。六筦之令行,“天下愈愁,盗贼起”。纳言冯常上谏除六筦法,“莽大怒,免常官”。五均六筦法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又触犯了富人与穷人的利益,这就使得改制没有了社会基础,失败成了必然的结局。
在改制中,王莽认为“周公践天子位,六年朝诸侯,制礼作乐,而天下大服”,因而他认为“制度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袁枚:《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纠合一帮公卿大夫、文人学士,根据《周礼》所记载的奴隶制国家的法典,制作出一套新朝的礼乐制度。然而王莽对《周礼》的看法非常简单,以为只要新朝在形式上具备了三代的条文命令,就可以实现三代的兴盛局面,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王莽事事尊从儒家礼教,“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七)而且拘泥与形式上的完善,因此对于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不仅未能有所遏止,反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甚至当农民起义的烈火快要烧到都城所在的关中时,他还在根据《周礼》的“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率群臣来到长安南郊,设坛向天哭诉,责问老天既让他代汉而立,为什么不助他灭贼。王莽的哭泣未能感动天地,他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砍下脑袋,传以示众。“以复古为解放”(:《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但像王莽这样一味迷古信古,竭尽全力复古者少之又少,他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历史古籍中找到依据,这就是泥古不化、发思古之幽情,而不是改革家所应有的态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莽是复古主义的牺牲品。
三、王莽个人比较虚浮,做事随心所欲,肆意进行改革。王莽个人性格比较虚浮,好逞威风,博求虚名,轻于改作,但又对改制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致使许多措施半途而废,或者仅限于法令条文的颁布。在这方面,币制改革与地名变更尤为突出。从居摄二年到地皇元年十余年间,王莽先后四次下诏改币,五次重申改革货币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币一次。王莽改币的主要目的是用货币贬值的方法,聚敛财富,结果是币制改革一次,王莽就实现一次对人民财富的大掠夺,社会经济就会出现一次大混乱,以致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道”。(班固:《汉书·食货志》)如此频繁、混乱、荒唐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币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王莽还频繁地更改官名、官制、地名及行政区划。新朝建立伊始,王莽就改汉时诸侯王号曰“公”,据《周礼》设置了许多新官,并将汉时的中央到地方官吏名称全数改变,如改郡太守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御史曰执法,公车司马曰王路四门,如此之类不胜枚举。至于地名,也是从中央改到地方,如改长安曰常安,长乐宫曰常乐宫,未央宫曰寿成宫,前殿曰王路堂。地方郡县改名更多,几乎是年年都有改作,以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曰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陈定,故梁郡……其号令变改皆此类也”。这种改制除增加记忆的麻烦以至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之外,则无任何益处。这也是王莽失败的重要因素。在位期间,王莽还屡次挑起对东北、西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战争。对匈奴曾几度发兵,虽不曾出击,屯边吏卒数十万,持续时间许多年,“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扰攘天下,破坏边境和好局面,改革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其结果可想而知。王莽在位期间经常颁布一些改革措施,但往往只注重形式,对具体执行则不甚关心,更多精力用在讨论修改条令的文辞优美与否、是否符合经典规范上。不断修改条令实际上是不停地扰动民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四、王莽在改制过程中,滥用小人和过于自负。王莽代汉以前,由于他谦虚朴素的作风,使得他清名远扬。不仅百姓称赞他的清政廉洁,士大夫们也纷纷上书称赞他的作为。就连皇帝、太后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好名声使王莽沉浸在一片甜言蜜语中,使他在改制中过于自信,过于迷信儒家经典条文,以致于达到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的地步。王莽经常自以为他的法令条文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对忠言直谏者,常不能正确处理。如大司马严尤上书,陈述对匈奴作战的困难及不利条件,建议停止对匈奴的战争,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结果被王莽贬去大司马之职。当有使者如实报告农民起义的缘由是法令苛酷、剥削沉重时,王莽根本不信,认为是造谣,立即罢免了使者的官职。他叫大司马司允费兴去做荆州牧,问他到任上如何治理,费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管,税山泽,妨夺民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郡,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税赋,几可以解释安集”。王莽听了大怒,又免去了他的荆州牧。去除苛政以苏民困,这本是解民倒悬之举,能干的官吏才可以做得到,王莽竟然因此而免其官。为政者不知用人才,难怪王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后期所用之人大多是拍马奉承,苛薄寡恩的小人。地皇三年,进入关中的流民有几十万,王莽“乃置养膳官禀食之”,而办事的官吏乘机将赈济的粮米据为己有,致使“饥者十七八”。王莽听说城中饥馑,问负责此事的王业,业“乃市所买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十八卷) 王莽居然就信了他的话。王莽派到各地督察铸钱的官吏,大都是富商大贾出身,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班固:《汉书·食货志》)满朝这种阿谀奉承,颠倒黑白的官吏,新莽政权的倒台不是必然的吗?搞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用人之道。事在人为,各项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人去贯彻实行才能收到效果,而效果好坏,又与用人是否得当直接相关。王莽的刚愎自用与所用非人造成改制的彻底失败,教训是深刻的。
总的看来,王莽代汉及改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王莽作为一个彻底的儒家学者,作为一代封建帝王,为巩固新朝政权,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在许多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又最终导致其改制的失败。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3)
莽欲以虚名说太后,白言?新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后,百姓未赡者多,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以视天下?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於是公卿皆慕效焉。莽师群臣奏言?陛下春秋尊,久衣重练,减御膳,诚非所以辅精气,育皇帝,安宗庙也。臣莽数叩头省户下,白争未见许。今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蓂荚、朱草、嘉禾、休征同时并至。臣莽等不胜大愿,愿陛下爱精休神,阔略思虑,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使臣子各得尽欢心,备共养。惟哀省察?莽又令太后下诏曰?盖闻母后之义,思不出乎门阈。国不蒙佑,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於宗庙之不安。国家之大纲,微朕孰当统之。是以孔子见南子,周公居摄,盖权时也。勤身极思,忧劳未绥,故国奢则视之以俭,矫枉者过其正,而朕不身帅,将谓天下何。夙夜梦想,五谷丰熟,百姓家给,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今诚未皇於轻靡而备味,庶几与百僚有成,其勖之哉?每有水旱,莽辄素食,左右以白。太后遣使者诏莽曰?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熟,公勤於职,以时食肉,爱身为国?
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又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入待。所以诳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
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长秋宫未建,液廷媵未充。乃者,国家之难,本从亡嗣,配取不正。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事下有司,上众女名,王氏女多在选中者。莽恐其与已女争,即上言?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馀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咸言?明诏圣德巍巍如彼,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莽遣长安以下分部晓止公卿及诸生,而上书者愈甚。太后不得已,听公卿采莽女。莽复自白?宜博选众女?公卿争曰?不宜采诸女以贰正统?莽白?愿见女?太后遣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有诏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杂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封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信乡侯佟上言?《春秋》,天子将娶於纪,则褒纪子称侯,安汉公国未称古制。事下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封后父百里,尊而不臣,以重宗庙,孝之至也。佟言应礼,可许。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封莽,满百里?莽谢曰?臣莽子女诚不足以配至尊,复听众议,益封臣莽。伏自惟念,得托肺腑,获爵士,如使子女诚能奉称圣德,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不须复加益地之宠。愿归所益?太后许之。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莽深辞让,受四千万,而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群臣复言?今皇后受骋,逾群妾亡几?有诏,复益二千三百万,合为三千万。莽复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
陈崇时为大司徒司直,与张敞孙竦相善。竦者博通士,为崇草奏,称莽功德,崇奏之,曰:
{窃见安汉公自初束脩,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宫厚骨肉之宠,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於故旧,笃於师友。孔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及为侍中,故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白诛讨。周公诛管、蔡,季子鸩叔牙,公之谓矣。
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马,委以国统。孝哀即位,高昌侯董宏希指求美,造作二统,公手劾之,以定大纲。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舆幄坐,以明国体。《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公之谓矣。
深执谦退,推诚让位。定陶太后欲立僭号,惮彼面刺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宏手劾之事,上下一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顇?公之谓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