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的说法源于哪里-以邻为壑的现象举例
1.搞错文言文
2.韩非子·喻老的译文和解词!
3.一个人做错了事,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个用一个成语怎么表达
4.材料为"当你吃着别人做的面包,穿着别人缝的衣服"论点是什么,
搞错文言文
1. “误邪”古文《指鹿为马》中是什么意思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2. 《以邻为壑》《尧时治水》文言文译文原文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水患的水平,要超过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遵循水的道路,所以大禹以四海为畜水的沟壑。如今先生你却把邻国当做畜水的沟壑。水逆向而行,就称之为洚水,所谓洚水,就是洪水,是爱民的人所厌恶的。你搞错了。”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译文:
在尧那个年代,天下还不太平,大水横溢,四处泛滥成灾。草木茂盛,鸟兽繁殖成群,五谷歉收,禽兽威胁人类安全。兽蹄鸟迹的痕迹,中原随处可见。只有尧一人为此忧虑,他选派舜统领治理工作。舜命令伯益掌管火政,伯益放火焚烧山林沼泽的草木,使禽兽逃散藏匿。禹又疏浚九条河道,疏通济水漯水而注入大海;挖掘汝水汉水,开掘淮水泗水,疏导入长江,然后中原地区才能够耕种天地。在这个时候,禹在外地八年,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进去,即使他想耕种,能行吗?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译文:
在尧那个年代,洪水横流,在中原四处泛滥。大地成为蛇龙的住所,百姓没有安身之处。低地的人在树上搭巢,高地的人相连挖洞居住。《尚书》说:“洚水警戒我们。”洚水,就是洪水。命令禹来治理他,禹疏通河道,使之注入大海中,驱赶蛟龙到沼泽里。水顺着河道流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便是这样。险阻已经排除,害人的鸟兽就消失了,人们才得以在平地上居住。
3. 文言文翻译:武城旋风古文
熙宁九年,恩周武城县有旋风自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进,乃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伤者数人,民间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城县悉为丘墟。
译文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从东南方向刮来,远远望去,像一支羊角直插入天空。大树全被风连根拔起,很快旋风就将它们卷入云霄中。不久旋风渐渐地移近,经过县城,官舍民房几乎一扫而尽,全都被卷入云中。县令的儿女和奴婢被卷走,又摔在地上,伤了好几个人。老百姓中伤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县城完全成为一片废墟。
4. 文言文难在哪儿难理解无论字、词、句,看起来都是迷迷糊糊,字音、词义、句意经常搞错。
文言文的生僻字多,同一字古今读音不同、一字多音现象较多。一对一补习语文老师举例说明:例如,“说”读shuō时,有当说、说明讲,如“请说之”(《公输》)。
有当说法、主张讲,如“百听细说”(《鸿门宴》)。有指文体的一种,如《捕蛇者说》。
“说”读shuì时,当游说、劝说讲,如“苏秦以连横说秦”。“说”读yuè时,当高兴讲,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至于文言文的词义就更加“百花齐放”了。
打个比方说,“如”字一般有五个意思。①有“如果”的意思,即“要是”的意思(如不及早准备,恐不及)。
②有“然”的意思(“突如其来”)。③有“如同”的意思(“如临大敌”、“如鱼得水”)。
④有“比得上,比不上”的意思(“耳闻不如目见”)。⑤有“依照”、“顺从”的意思(“如意算盘”)。
句子本身就是字词组成的。字词都不能正确理解,加上文言文句型的变化,确实让人有点晕。
比如,《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知道人家。
这句话中,“不己知”中的“己”字,提到了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却没有提前。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宾语要提前,得有条件,那就是必定在否定句、疑问句的情况下。
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是普通名词,那就不能提前。 难背诵文章拗口,如同背天书,特别是诗歌除外的文体。
与现代文相比,背诵的感觉不好。 初二学生小季觉得背文言文很难,他认为文言文就是古代人讲的话,不能按照现代文的思路去记忆,因此默写出来的文章常常“缺胳膊少腿”,整句整句漏掉。
一对一补习专家发现许多中学生至今还用非常机械的记硬背法,靠“背诵-默写-订正-再背诵”的“车轮大战”来强化记忆。“别人背一遍就记住,我背三遍总该记住了吧。”
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小李坦言,背文言文很辛苦,效果也不明显,过一段时间就忘得精光,又要来一遍。 没兴趣由于大多数文言文讲述的事情都发生在古代,反映的也是古代的社会现实。
许多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一看到文言文就已经没了精神,更谈不上一字一句推敲了。 “上历史课就有点头疼,文言文讲的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和现在没关系,记起来很难。”
念高一的周同学本来对文科就没什么兴趣,现在看到这么多的文言文犯了愁,既有诗歌,还有游记、记叙文、辞赋,自然没了方向。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对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明了,只能逐字逐句地记,结果花了很多时间也不见成效。
5. 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的课后练习文言文的翻译,急陈胜王凡六月①。已为王,王陈②。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③,之陈④,扣宫门曰⑤:“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⑥。自辩数⑦,乃置⑧,不肯为通⑨。陈王出,遮道而呼涉⑩。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11)。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12)!涉之为王沈沈者(13)!”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14),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15),言陈王故情(16)。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17),轻威(18)。”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19),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20)。诸将徇地,至(21),令之不是者(22),系而罪之(23),以苛察为忠(24)。其所不善者(25),弗下吏(26),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27),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28)。
①王:称王。凡:总共。②王陈:即“王于陈”,在陈地做王。③故人:旧相识,老朋友。④之陈:到陈地去。⑤扣:敲。⑥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⑦辩数:反复解说。⑧乃:才。置:放开。⑨为通:即“为之通”,替他通报。⑩遮道:拦路。(11)这句的意思是,陈胜和他同乘一辆车回去。(12)夥颐: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13)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14)夥涉为王: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15)发舒:放肆,随便。(16)故情:过去的事情。(17)颛:通“专”。妄言:胡说。(18)轻威:轻视威严,有损于威严。(19)引去:自动离开。引,退。(20)司:同“伺”,暗中探查。(21)至:到陈地汇报工作。(22)令之不是者:命令他而不顺从的。不是,不以为然,不顺从。(23)系:拘捕。罪之:把他判罪。(24)苛察:苛刻地寻求过失。(25)其所不善者:指与朱房、胡武关系不好的人。(26)下吏:交给执法官吏。(27)置遣:设置派遣。竟:终于。(28)血食:享受祭祀。古时祭祀要宰杀牲畜作祭品,所以叫“血食”。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韩非子·喻老的译文和解词!
原文
任①人有问屋庐子②曰:“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3),则不得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搂④。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5)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 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6)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 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7)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8),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注释
①任: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山东济宁。②屋庐子:孟子的学生。 ③亲迎:古代婚姻制度,新郎亲迎新娘。这里代指按礼制娶亲。(4)岑 楼:尖顶高楼。⑤钩:衣带钩。一钩金即一衣带钩那样一点点金。 (6)翅:同“啻”,只,止,但。97)紾(zhen):扭转。(8)处子:处女。
译文
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和食哪样重要?”屋庐子说:“礼重要。” 那人问:“娶妻和礼哪样重要?”
屋庐子说:“礼重要。”
那人又问:“如果非要按照礼节才吃,就只有饿;不按照礼节而吃,就可以得到吃的,那还是一定要按照礼节吗?如果非要 按照‘亲迎’的礼节娶妻,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照‘亲迎’的礼节娶妻,就可以娶到妻子,那还是一定要‘亲迎’吗?”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比较基础的高低是否一致,只比较顶端,那么,一块一寸见方的木头可以使它高过尖顶高楼。我们说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说一个衣带钩的金属比一车羽毛还重吗?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方面和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答复他:‘扭折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就可 以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到吃的,那会去扭吗?爬过东边人家 的墙壁去搂抱人家的处女,就可以得到妻子;不去搂抱,便得不到妻子,那会去搂抱吗?”’
读解
以诡辩对诡辩,以极端对极端。这是孟子在这里所采用论辩方法。
任国人采取诡辩的方式,把食与色的问题推到极端的地步来和礼的细节相比较,提出哪个重要的问题,企图迫使孟子的学生屋庐子回答食、色比礼更重要。屋庐子当然不会这样回答,但由于他落入了对方的圈套而不能够跳出来,所以就只好语塞而求助 于老师了。
孟子一听就识破了对方的诡辩手段,并且生动而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接着从金属与羽毛的比重问题过渡到分析任国人诡辩的症结所在。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的方法问题。孟子的意思很明确,比较应该让 以较的对象双方在同一水平线上,同一基准上,而不应该把一 个对象推到极端来和另一个对象的细节相比较。这样比较出来的结果,当然是错误而荒谬的了。所以,孟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之身,教给学生以诡辩对诡辩的说法,从而战胜论辩的对方。
所以,这一章内容固然也是孟子对礼的维护和捍卫,但对我们来说,更有启发意义的却是他作为一个智者的思维方式和论辩艺术。
下一篇(人皆可以为尧舜)
告子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 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 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 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 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 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 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读解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 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 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下一篇(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告子下
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原文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楚王不悦,我 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 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 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 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 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 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 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 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 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②石 丘:地名,其址不详。③构兵:交战。④说(Shui):劝说。⑤ 遇:说而相合。(6)指:同“旨”,大概,大意。(7)号:提法。
译文
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孟子问: “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 兵。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在两个国王 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 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 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 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 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 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 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 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 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 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 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 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 必要去谈听‘利’呢?”
读解
孟子在这里所讲的道理几乎就是他第一次见梁惠王时所说的 那一套的翻版,只不过那时主要是针对从政治国问题,这一次却 是谈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了。
在孟子看来,和平当然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也非常支持宋 牼维护和平的行为。但是,和平的前提是仁义,而不是利害关系。 如果用利害关系去换得一时的和平,早晚也会失去和平,不仅失 去和平,还会失去国家,失去天下。因为,基于利害关系的和平, 实际上隐伏着很多不和平的因素,这就是人与人之间都以利害关 系相互对待,一旦利害关系发生冲突,必然导致争斗,失去稳定 与和平。相反,如果以仁义为前提赢得和平,则会保持长久的稳 定与发展,不仅不会失去和平,而且还会使天下人心归服,安定 统一。这是因为,基于仁义的和平,使人与人之间都以仁义道德 相互对待,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人人忠诚谦让,仁爱正义。用 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让世界充满爱”,哪里还有什么战争的危机 呢?
应该认为,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 够自圆其说的。我们今天不是也依然呼唤“让世界充满爱”,呼唤 世界的长期稳定与和平吗?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 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 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 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 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所以,以仁义为前提的和平,在孟子的时代只能是一种理想。 正如以仁义为前提的战争只能是一种理想一样。
下一篇(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
告子下
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
原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 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①,不志于仁,而求富之, 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②,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 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释
①乡道:向往道德。乡,同“向”,向往。②与国:盟国。
译文
孟子说:“如今服事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 实府库。’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 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 夏桀富有。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如 今所说的好巨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 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 从如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如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 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读解
所谓“今之事君者”的说法,显然是富国强兵的说法,而孟 子所反对的,正是这种不行仁政而穷兵续武的搞法,所以他深恶 痛绝地说:“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把那些自夸能富 国强兵的人称为“民贼”。
这里实际上就是“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之间的冲突。
所谓“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既然如此,战国又 有多少“义战”呢?所以,在孟子的时代,战争与仁义道德,至 少在孟子的思想上是格格不入的。正因为这样,他才一贯反对靠 战争,靠军事力量取胜的“霸道”,而主张靠政治,靠仁义道德吸 引人,感化人的“王道”。这是仁义道德与“强兵”的冲突。
至于“富国”,讲的是“利”,追求的是“辟土地,充府库”, 这与他所说的“以义治国,何必言利”正是针锋相对的观点。遭 到他的反对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由此可见,孟子之所以深恶痛绝那些自诩能够富国强兵的 “今之所谓良臣”,是以“君不乡道,不志于仁”为前提的。换言 之,这些人所搞的富国强兵是与孟子心目中的仁义道德相对立的。 假如这些国家的君主“乡道而志于仁”,假如这些“今之所谓良 臣”既富国强兵又行仁义道德,那孟子又该怎么说呢?
当然,这都是“假如”,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孟子之所以形 成他的这种思想,正是因为他所处的现实是“富国强兵”与“仁 义道德”相对立的。因此,要抽象出来问这个问题,就只有我们 自己来回答了。假如真能够既富国强兵及行仁义道德,二者得兼, 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今天说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 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正是这种“二者得兼”的追 求吗?
下一篇(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
告子下
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
原文
白圭①曰:“吾欲二卜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②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 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 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④,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 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 尧舜之道者,大梁小梁也。”
注释
①白圭:名丹,曾做过魏国的宰相.筑堤治水很有名。②貉(mo): 又作“貊”,古代北方的一个小国。③饔(yong):早餐。飧(sun):晚 餐。这里以饔飧代指请客吃饭的礼节。④去人伦,无君子:去人伦指无 君臣、祭祀、交际的礼节;无君子指无百官有司。
译文
白圭说:“我想定税率为二十抽一,怎么样?”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一个有一万户人的国家。 只有一个人做陶器,怎么样?”
白圭说:“不可以,因为陶器会不够用。”
孟子说:“貉国,五谷不能生长,只能长黍子;没有城墙、宫 廷、祖庙和祭祖的礼节,没有诸侯之间的往来送礼和宴饮,也没 有各种衙署和官吏,所以二十抽一便够了。如今在中原国家,取 消社会伦常,不要各种官吏,那怎么能行呢?做陶器的人太少,尚 且不能够使一个国家搞好,何况没有官吏呢?想要比尧舜十分抽 一的税率更轻的,是大貉小貉;想要比尧舜十分抽一的税率更重 的,是大桀小桀。”
读解
那就只能十分抽一,完全合于尧舜之道了。
白圭知道孟子主张薄赋税,所以故意来问他,定税率为二十 抽一怎么样。殊不知,孟子从实际情况出发,奉行的是无过无不 及的中庸之道,所以,在这里展开了一次中庸的现实运用。既回 答了白圭的问题,又表明了自己无过无不及的主张。
财政税收是维持一个国家运转必不可少的手段。可是,财政 税收多少合适?这就是一个问题了。如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太 多,太重,老百姓就会受不了,怨声载道;如果偷税漏税太多,税 率太低,国家财政紧张,入不敷出,又会影响国家机构的正常运 转。孟子是深深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从实际出发,指出,如 果按照白圭所提出的税率,二十抽一,赋税倒是薄了,老百姓的 负担倒是减轻了,可国家怎么运转呢?除非像那边远落后的貉国 那样,根本就没有国家的机构,没有靠财政负担的单位和国家工 作人员。但文明进化的中原国家既然已不可能回到像貉国那样的 原始状态,怎能实现像貉国那样的税收制度呢?当然,这样说并 不意味着收得多越好,像暴虐的夏络那样,模征暴敛,把人民逼 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只有恰到好处,才是儒者的追求。
下一篇(以邻为壑,仁人所恶)
告子下
以邻为壑,仁人所恶
原文
白圭白:“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付谓之泽③水——一降水者,洪水也—一仁 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注释
①丹之治水:白圭治水的方法,据《韩非子·喻老篇》记载,主要在于筑堤塞穴,所以孟子要指责他“以邻国为壑”。②壑(he):本义为沟壑, 这里扩大指受水处。③洚(jiang):大水泛滥。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
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 所以使水流汪于四海。如今你却使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水逆流 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慈的人厌恶的。你错 了。”
读解
从方法上说,大禹治水顺应水性,重在疏导;白圭治水却高 筑堤防,重在堵塞。
从效果上说,大禹最终将水导入四海,而白圭却把水堵塞后 流向邻国。导入四海造福人民而于人无害,流向邻国则是损人利 己,仁者厌恶的行为。
所以孟子一再说:“你错了。”并不承认白圭治水有什么了不 起,更不用说超过大禹了。
从白圭治水“以邻国为壑”联想到我们生活中“以邻为壑”的 现象,那可真是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的了。比如说,一个普遍现 象是,自己家里装修得非常豪华舒适,干净得一尘不染,但却把 垃圾桶垃圾袋放在与邻居共用的楼道里;自己家里的花岗石地面 或木地板或纯羊毛地毯要保持清洁,却把一家人乃至客人的臭鞋 子都堆在门外楼道上摆展览,让上上下下的邻居都在鞋阵中捂鼻 而行。这只是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生活小事,至于那商家之间的 竞争,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政治斗争中的你我活,“以邻为 壑”的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总而言之就是一种损人利己,嫁 祸于人的行为。
当然,你知道“以邻为壑”,人家也同样知道“以邻为壑”,结 果是人人都成了“邻”,成了“壑”’,到时候,也就没有一处干净, 没有一处不受灾害了。由此看来,“以邻为壑”的最终结果是害人 害己。所以,还是收起这种“仁人所恶”的“以邻为壑”手段, “以邻为友”,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好。
下一篇(君子不亮,恶乎执)
告子下
君子不亮,恶乎执
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
注释
①亮;同“谅”,诚信。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操守呢?”
读解
关于“信”的问题,孔子、孟子都有表面上看来自相矛盾的 说法:
孔子一方面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另一方面却又说:“言必信,行必果,孩在然小人哉!”(《论语· 子路》)
孟子一方面说:“君子不亮,恶乎执?”另一方面却又说:“大 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
这种自相矛盾,正如我们已多次说过的那样,其实正是原则 与变通二者的对立统一。在孔子、孟子看来,一方面,“信”是君 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小节小 信。所以,应该以“义”来进行调节变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 “惟义所在。”其实,二者的辩证统一,孔子在《论语·卫灵公》里 也已经说到过,这就是“君子贞而不谅。”贞是大信,谅是小信 (与孟子本章的“亮”(谅)泛指一般的信不一样)。一句话,要大 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则问题上讲信用,不要拘泥固守于小节上 的一成不变。
这就是孔子、孟子关于“信”的辩证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以免引起思想认识上的迷惑不解乃至于混乱。
下一篇(好善足以治天下)
告子下
好善足以治天下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①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于强乎?”
曰:“否。”
“有知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②。”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③,而况鲁国平?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 皆将轻④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也也(6),予 既(5)已知之矣。’也也之声音颜色距(7)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 外,则谗谄面谀(8)之人至矣。与谗诌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注释
①乐正子:复姓乐正,名克。②好善:这里特指喜欢听取善言。 ③优于天下:优于治天下的意思。优,充足。④轻:易,容易,不以 为难。⑤也也(yi):自满的样子。(6)既;尽,都。(7)距:同 “拒”。(8)谗:说陷害人的坏话。馅:巴结,奉承。谀:讨好逢迎。
译文
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欢 喜得睡不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见多识广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孟子回答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公孙丑问:“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
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何况治理鲁国呢?假 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 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就会摹仿他说:‘呵呵,我都已 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士人 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谈奉承之人就会来到。与 那些进谗言的阿波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办得到 吗?”
读解
在孟子看来,治理好一个国家并不单靠执政者个人的能力、智 慧和学识,而应当广泛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这样, 就会吸引天下的有识之士,治理国家,乃至于治理天下就会游刃 有余了。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真正的有 识之士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而奸邪的馅媚之徒就会乘虚而入。 这样一来,想治理好国家就是不可能的了。
这里所说的“好善”主要指喜欢听取善言。而问题则在于对 这“善言”的理解上。什么叫善言,善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 话”,而是指对于治理国家有益的忠言。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当然不都是“逆耳”的,正如良药不一定 都是苦口的一样。但却的确有那么些忠言是“逆耳”的,甚至是 非常不中听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看那听取善言的人是真好善还 是假好善了。真好善的人雍容大度,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不那 么中听的话也照样能够听取,采纳其合理的对于治国平天下有益 的良方。假好善的人心里就不那么痛快,甚至会恼羞成怒,即便 不当面发作,也会在下来以后找个碴儿把那进言的人给开销掉。唐 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好皇帝,也是“好善”的典范之一,但 他不也多次想杀掉那一再进“逆耳”之言的魏徽吗?
由此看来,如果乐正于真是“好善”的人,那就的确非常不 简单。孟子一听说他将执政于鲁国就高兴得睡不着觉,也就没有 什么不可理解的了。
下一篇(生于忧患,于安乐)
告子下
生于忧患,于安乐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
注释
①畎(quan)亩:田间,田地。②傅说(yuo):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④胶鬲(ge):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⑤管夷吾:管仲。士:此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公子纠,而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8)曾:同 “增”。(9)衡:通“横”,指横塞。(10)征:表征,表现。(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
一个人做错了事,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个用一个成语怎么表达
一个人做错了事,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个用成语表示如下:
1、嫁祸于人
拼音: jià huò yú rén
解释: 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出处: 《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祸于赵也。”
举例造句: 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
2、以邻为壑
拼音: yǐ lín wéi hè
解释: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出处: 《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举例造句: 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从来不为别人着想,甚至以邻为壑。
3、敷衍塞责
拼音: fū yǎn sè zé
解释: 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委员共知其事体之难,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举例造句: 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
材料为"当你吃着别人做的面包,穿着别人缝的衣服"论点是什么,
参考一下这篇:
你为邻
“当你吃着别人的面包,穿着别人缝的衣服时,你还能说自己与任何人无关吗?”——纪伯伦《沙与沫》
生活在这钢铁深林中,我们都在无意间设下了心的篱笆在高楼公寓间,还不够“寂寞”的年青人早早实现了老子“鸡犬相闻,老不相往来”的理想,孩子们接受着“敌视”陌生人的教育,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刺猬”,在这现代社会,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你住在学校旁,我住在派出所旁,他住在法院旁如果“邻”的关系是一张网,我们便是网上的蜘蛛现在“网”已铺开,我们不可以改变地生活在既定的网上,那么,我们是应该各自为阵,甚至以邻为壑呢?还是应该互相关心,共取双赢呢?答案显然是后者
进来发生的几起杀童案让各地学校提心吊胆,也让我们反思起我们的社会来不约而同的,犯都是我们社会中庞大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且都是经过长期积怨在心,无人关切当天在他们眼前倒塌时,这些弱势者便将手伸向了更为弱势的孩子你想过没有他们——弱势群体中的成员,或许就是我们的邻居,如果我们能伸出援手,为他们点燃一根蜡烛,赶走他们的心魔,我们的孩子也自然受到了保护
再来看看孩子们吧!他们天真无邪的眼神是再难寻得得了,以往一项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孩子排斥、甚至鄙视农民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孩子都倾向于断绝一切与陌生人的接触,甚至认为“穷人就是坏蛋”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向他们灌输了什么样的邻里关系,接人待物的态度,让他们修炼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铁面小治安员”!
“躲猫猫”,“喝水”,“激动”,“蹲厕”,“钓鱼执法”……这些公检法工作程序中的怪现象,我们有没有对其负起监督的责任?当我们的邻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自身自由安全的法理性也正受到强烈的质疑
当犀利哥在网上走红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高楼上的冷眼,更有甚者盲目追风,但也有少些网友默默的帮他与弟弟团圆犀利哥是我们社会中的一员,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邻居当我们摆出可供依靠的肩膀是,收到的是每一位邻居的微笑
与你为邻,与人为善,我与每一个人都相关,我与每一个人都相爱
评语:
宏观地把握的标题,展示并针砭了当下在“与你为邻”这一问题上的现象,提出了“与你为邻”应该相互关爱的呼唤,体现了考生对社会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对题意把握与理解的能力!(252210=55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