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的翻译

2.文言文祖逖的结构图

3.激励,奋斗的文言文。

4.古文翻译

5.阅读《祖逖》,完成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的翻译

中流击楫文言文翻译-中流击楫原文及翻译

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睡一处,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与刘琨一起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的时候,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

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赶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祖逖北伐》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扩展资料:

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

公元4世纪初,匈奴等种族铁骑南下,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那时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腐朽的生活,只有祖逖坚持北伐,主张收复失地。朝廷虽同意他北伐,但只给他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军需,军士要他自己招募。但祖逖没有灰心。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

西晋末年洛阳沦没后,祖逖率领亲族乡党数百家避乱南下,“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时司马睿与南北门阀士族正热衷于建立东晋新朝廷,进行权力再分配,根本无意于北伐。

祖逖不甘故国倾覆,恒存振复之心,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除了千人粮饷和3千匹布外,未给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

百度百科-祖逖北伐

文言文祖逖的结构图

1. 祖逖文言文解读

使这个被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2. 文言文 祖逖的正确翻译

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3. 文言文 祖逖传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

家中代代为官吏,食禄二千石,为北方幽州之地的名门显族。父亲祖武,任过晋王掾、上谷太守。

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兄弟共有六人。其兄祖该、祖纳都性格豪放开朗而有才干。

祖逖性格豪爽倜傥,不注重修饰仪表,不拘细节,十四、五岁时还不知道用心读书,他的兄长都为之担忧。然而祖逖轻视财物好行侠仗义,慷慨大方具有节操风范,每到田庄,则以兄长的名义拿出粮食布帛散给贫困之人以救济他们,乡中父老族中宗亲因此特别看重他。

长大后博览经史群书,通晓古今事理,常到京师活动,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具有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才能。侨居到阳平县,阳平的地方官选拔他为孝廉,有关部门又推举他为秀才,他都没有接受。

祖逖与司空刘琨同时担任司州主簿,两人关系非常亲密,晚上同榻共被而眠。半夜时分听到荒野外鸡鸣之声,祖逖将刘琨推醒后说:“这不是恶声啊。”

于是二人起舞。祖逖、刘琨都有英迈之气度,每谈及天下之事,常半夜披衣起坐,相互勉励说:“要是四海鼎沸天下有事,四方豪杰并起,我们率兵在中原相遇,应该互相退让一步啊。”

祖逖曾被齐王司马礒征辟为大司马掾,被长沙王司马磖任为骠骑祭酒,转为主簿,累迁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跟随惠帝北伐,朝廷军队在荡阴遭到失败,于是他退还到了洛阳。

惠帝大驾西幸长安后,关东诸侯范阳王司马九虎、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等竞相召纳,他都没有应允。东海王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因母丧而未能就任。

后来京师大,祖逖带着宗族亲戚数百家逃往淮水、泗水一带避难,以他自己的车马运载同行的老弱病残之人,自己和大家一起徒步行走,所带衣服粮食药品和大家分享,又加上能谋划布置,所以不管老少都服从他的安排,推举他为一行人的头领。到达泗口时,元帝迎之而任他为徐州刺史,接着又任为军谘祭酒,停留在丹徒县的京口。

祖逖看到社稷倾覆,山河沦丧,常怀振兴朝廷、恢复故土的壮志。他所收募的宾客义士多是一些刚烈忠勇的猛士,祖逖对他们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弟子女一样。

当时扬州地面正闹大饥荒,这些门客时常去打劫富豪之家,祖逖安抚劝慰性地问道:“你们又到南塘外面跑了一趟吗?”若有人被当地差吏抓获,祖逖则想办法把他们救回来。好议论的人就因此说他的坏话,他却像没事一样。

当时皇帝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顾不上北伐,祖逖向皇帝进言道:“晋王室的,并非是君王无道导致下面的叛乱,而是由于诸藩王争夺权利,自相诛杀,遂使北方的夷狄有了可乘之机,致使他们得以横行中原。现在遗留在中原的百姓备受欺凌,人人都有奋击抗敌之志。

若君王能兴发国威,诏命诸将,让如祖逖我这样的人为统领,则各郡国的豪杰必定风从前往,那些沉溺于悲观失望中的人也会振奋苏醒过来,复国雪耻就有了希望,愿大王勉力图之。”元帝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领豫州刺史,给一千人的粮米,布三千匹,但不发铠甲兵器,让他自己筹集。

于是祖逖带领着当年一起流徙江南的部曲庄户百余家渡江北上,船到江中,以楫击水而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恢复中原而又再次渡江,就如同这江水。”严辞正色,悲壮激昂,大家都为之慨叹。

过江后屯于江阴,开始冶铸兵器,招募到两千人后继续北上。 当初,北中郎将刘演防御石勒,流浪人所聚集的坞寨首领张平、樊雅等都在谯郡一带,刘演任张平为豫州刺史,樊雅为谯郡太守。

又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几支队伍,各自拥有数百士卒,都统属张平率领。祖逖说服谢浮,让他消灭张平。

谢浮谎称要与张平会见,终于杀了张平献给祖逖。元帝为了嘉奖祖逖的功绩,派人运送军粮给他,但由于路途遥远,粮食未到而军中已开始挨饿了。

再进兵占据了太丘。樊雅派部下夜晚偷袭祖逖,攻进了营垒之中,他们手持剑戟大声呼叫,直冲向祖逖的幕帐,士卒们一时大乱。

祖逖命令左右之人抵抗着敌人的冲击,督护董昭与贼苦战,敌人退走了。祖逖又率众乘胜追杀,这时张平的残部赶来帮助樊雅向祖逖进攻。

蓬陂坞寨的头领陈川,自己封号为宁朔将军、陈留太守。祖逖派使者向陈川求救,陈川派部将李头领兵赶到相援,祖逖于是攻克了谯城。

当初,樊雅占据着谯城,祖逖因力量单薄,向南中郎将王含请求支援,王含派遣桓宣领兵前来援助。祖逖攻克了谯城,桓宣这才返回。

石季龙知道了这个情况,就领兵包围了谯城,王含再派桓宣援救祖逖,石季龙听说桓宣赶来了就连忙退走了。桓宣于是就留了下来,帮助祖逖讨伐那些尚未归附的各地坞寨之主。

陈川的部将李头在讨伐樊雅的战斗中,奋力作战立有功勋。祖逖当时缴获了樊雅的骏马,李头非常喜欢这匹骏马,但不敢对祖逖说,祖逖知道了李头的心愿,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

李头很感激祖逖的恩遇,常常感叹地说:“要是能够得这样的人为主,我就是也无遗恨。”陈川听说了非常愤怒,就把李头给杀了。

李头的亲信党羽冯宠率领自己的部下四百人投奔了祖逖,陈川于是更加气愤,派遣部将魏硕在豫州诸郡大肆抢劫,掠获了大量的子女车马。祖逖派遣将军卫策在谷水伏击魏硕,截获了他们抢掠的人口车马和财物,。

4. 《祖逖》文言文翻译

原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外族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以上答复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5. 有关祖逖的文言文(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二

《晋书·祖逖传》

原文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揽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谋,是以少长咸宗之。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逖镇雍丘,数遣军要截石勒,勒屯戍渐蹙。勒又遣精骑万人距逖,复为逖所破,勒镇戍归附者甚多。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百姓感悦。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晋书?祖逖传》)

译文

祖逖字士雅,是范阳郡遒县人。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因此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就博览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等到到了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以他为首。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迎接任用他为徐州刺史。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敲击着船桨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一样流逝不能复反。”他言辞脸色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祖逖屯兵江阴,发起冶炼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新兵,然后进发,随后攻克了谯城。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军队拦截石勒部属,石勒屯兵戍守的地盘日渐狭小。石勒又派遣一万精锐骑兵来抗拒祖逖,再次被祖逖打败。石勒手下镇守戍卫的士兵归附祖逖的很多。祖逖亲爱众人礼贤下士,即使关系疏远和地位低下的人,都以恩礼相待。因此黄河以南地区都成了晋朝的土地。

祖逖自己生活俭朴,奖励督促农业生产,自我节省乐善好施,不积蓄私有财产,他的子弟辈从事农耕打柴。他又为者收葬枯骨,百姓感动高兴。石勒不敢出兵到黄河以南,命人在成皋县修祖逖母亲的坟墓,并趁机写信给祖逖,请求互通使节和互市贸易。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因而官方、私家都富足起来,兵马日益强壮。

6. 文言文的结构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③羿,古之善射者也。(《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①而身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④ 何由知吾可也?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

激励,奋斗的文言文。

我最喜欢的

蒲松龄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

还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其实人的奋斗,确定目标是最主要的,其次就是坚持,所以,我比较喜欢蒲松龄的那句诗,对仗工整,琅琅上口。而且又是熟悉的典故。

古文翻译

范武子杖文子原文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

译文:范文子很晚才退朝回来,武子问道:“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啊?”文子回答说:“有位秦国来的客人在朝中讲隐语,大夫中没有一个能够回答出来,我晓得其中的三条。”武子发怒说:“大夫们不是不能回答,而是出于对长辈父兄的谦让。你是个年轻的孩子,却在朝中三次抢先,掩盖他人。如果不是我在晋国,你早就遭殃了!”说着武子就用手杖打儿子,把他玄冠上的簪子都给打断了

举火求贤原文齐桓公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馋之曰:“宁戚,卫人也,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而未晚也。”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译文:齐桓公了解宁戚这个人,想要委任他政治方面的事务。众多大臣争相进谗言诽谤他,说:宁戚这个人是卫国人,离齐国不远。大王可以命人去打听,打听到他确实有贤德,(再任命)也并不晚啊。大王说:不对!派人去打听,是怕他有些小缺点,因为他的小缺点,而忘了他的主要美德,这就是为什么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道理。并且连夜点着火把,封爵他当官员。

郭进守信原文太祖时,郭进为西山巡检,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良,命缚其才予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赦尔,当请赏尔一官。”

岁余,其人诱其一城来降。进具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尔,赏不可得也。”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译文:太祖时,郭进的官职是西山巡检,有人密报说他暗地里和河东刘继元有交往,将来有可能造反.太祖听后大怒,认为他是诬害忠良之人,下令将他绑起来交给郭进,让郭进自己处置.郭进却没有杀他,对他说:"如果你能帮我攻占河东刘继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罪,并且还能赏你一个官职."这年末,这个人过来将刘继元的一个城诱降过来了.郭进将他的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请求给他一官半职.太祖说:"他曾经诬害我的忠良之臣,可以免掉他的罪,给他官职却是不可能的."命令还是将这个人交给郭进.郭进再次进言:"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啊?"于是,太祖就给那人赏了一个官职.君臣之间也是应该守信的.

狮子王与豺原文曩有狮子王,于深山攫一豺,将食之。豺曰:“请为王月送二鹿以自赎。”狮子王悦。豺以时而进,已亦攫得狸、兔自存。期年,鹿尽,豺无可送者。狮子王遇豺,曰:“汝杀众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图之!” 豺无以对,遂为狮所食。

译文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 豺狼说:"我将为大王你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小命".狮子王很高兴. 豺狼按照约定时间每月给狮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获狐理,兔子等维生,数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没有什么可以送给狮子了.一天狮子遇到豺狼,说"你杀太多生命了!今天轮到你了.你何其办呢" 豺狼无言相对,就被狮子吃掉了

承宫樵薪苦学原文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译文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时候就了父亲,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经书,给许多学生讲解<春秋>。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很奇怪他怎么还不回来,就去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众位学生一起阻止,猪主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上山打柴,吃苦受累,几十年里,就精通了这本经书。

一钱莫救原文一人性极鄙啬①,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舟子索钱,一钱方往。子只出五分,断价②良久不定,其父垂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译文有一个人极为吝啬,在外出的路上,遇上河水突然上涨,吝啬得不肯出摆渡钱,就冒着生命危险涉水过河。人到河中,水势汹猛,把他冲倒了,(在水中)漂流半里路左右。他的儿子在岸上,寻找船只去救助。船夫出价,要一钱才肯前去救助,儿子只同意出价半钱,为了争执救助的价钱相持了好长时间,而且一直没有说妥。落水之人在垂的紧要关头还回头对着他的儿子大声呼喊着:“我的儿子呀!我的儿子呀!如果他出价半钱就来救我,若要一钱就不要来救我了啊!

不识自家原文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接近傍晚时分,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迁了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去呢?”愚蠢的人说:“没有鞋子,这就不是我的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乡人藏虱原文:乡人某者,偶坐树下,扪得一虱,片纸裹之,塞树孔中而去。后二三年,复经其处,忽忆之,视孔中纸裹宛然。发而验之,虱薄如麸。置掌中审顾之。少顷,觉掌中奇痒,而虱腹渐盈矣。置之而归。痒处核起,肿数日,焉。

译文有个乡下人,偶然坐在树下,摸到一只虱子,用一小片纸包起它,塞在树孔里(后)离去。两三年后,再次经过那里,他忽然想起那虱子,看孔中纸包着和原来一样(没变)。取出来检验它,虱子薄得如同麦麸。放在手掌中验看它,一会儿, 掌中奇痒,而虱子的肚腹渐渐充盈了。放下它回家。痒的地方像(个)果核一样肿起,肿了几天(后),(就)了。

周镇漏船原文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译文周镇从临川郡解任坐船回到京都,还来不及上岸,船停在青溪渚。丞相王导去看望他。当时正是夏天,突然下起暴雨来,船很狭窄,而且雨漏得厉害,几乎没有可坐的地方。王导说:“胡威的清廉,哪里能超过这种情况呢!”立刻起用他做吴兴郡太守。

王安石待客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着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想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桌上水果都不没有。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北门之叹

解释: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有怀才不遇之意;叹:叹息。指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乎。”

宋仁宗忍饿原文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译文一天早上,宋仁宗高兴之余,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晚上我睡不着,于是就觉得肚子很饿,特别想吃烧羊!"大臣听到后即问:"那圣上何不吩咐小的去取些来?"仁宗听后说道:"你听说过在皇宫里只要什么事情都索要,臣民百姓也会效仿的吗?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向你们索取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以备我急要了!那么久而久之,就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宰杀很多畜生呀!何不忍下一时的饥饿,而不去无止境的屠杀呢?

太宗纳谏原文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尔罪一也;使公以马,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译文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而,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了马而使国君,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确是很有益的。”

王安石辞妻原文王荆公只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 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

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夫人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实,尽以钱辞之。

译文:王安石为知制诰在嘉佑六年(1061),当时他的诸弟皆已成立,家中负担不象过去那么重了,当时他还任工部郎中、纠察在京刑狱,官职与俸禄都有提升,已经步入社会上层了,因此贤惠的吴夫人也想让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会的待遇,偷偸为他买了一个妾侍奉左右。大概王安石家中当时既无姬妾,又无丫环侍女,因而看到家中出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非常吃惊,忙问她是什么人。这一女子告诉王安石是夫人令她侍奉左右的,王安石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又问她姓氏家世,她则答自己本为军中大将之妇,由于丈夫运米丢失了船,按照规定必须陪偿,结果用尽全部家产也不够,只好将她卖掉抵债。王安石对她的悲惨境遇十分同情,又问夫人用多少钱将她买来,她说是九十万。这个数字对于王安石来说也不算小,他却将这一女子的丈夫唤来,令其夫妇相聚如初,并将九十万尽赏他们。

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译文宋代,胡瑗。在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同孙明复、蔡守道是朋友,三人在泰山读书学习,三人拼命读书,吃粗茶淡饭,通宵不睡觉。十年了都不回家,有家里面的书信来时,只要看见上面说了家里面平安无事,就不再读下去,而将信扔进山涧之中,很快又开始展开书学习,不想因此而分心。

唐玄宗戒酒上始入斜谷,天尚早,烟雾甚晦。知顿使给事中韦倜于野中得新熟酒一壶,跪献于马首者数四,上不为之举。倜惧,乃注以他器,引满于前。上曰:"卿以我为疑耶始吾御宇之初,尝饮,大醉损一人,吾悼之,因以为戒,迨今四十余年,未尝甘酒味。"指力士及近侍者曰:"此皆知之,非绐卿也。"从臣闻之,无不感悦。上孜孜儆戒也如是。富有天下,仅五十载,岂不由斯道乎?

译文玄宗才进入了斜谷地带,天色还算早,而氤氲的烟雾有些晦涩。知顿使给事中韦倜在乡野中得到了新酿的一壶酒,他数次跪在玄宗的马前将酒献于玄宗,可是玄宗并未接过韦倜敬的酒。韦倜非常害怕,马上用另外的酒器装满了酒再次献给玄宗。玄宗说:“爱卿以为我生气了吧?我开始治理天下时,尝和大家一起饮酒,因为喝醉酒还了一个人,我还去悼念了他,因此我开始戒酒了,到现在四十多年了,我就没有再尝过酒的味道了。”玄宗指着高力士和身旁侍者说:“他们都知道,不是从你开始我才不接敬酒的。”随从们听见玄宗这么解释,没有不受感动的。皇上诚心敬意地戒酒竟也能如此这般。拥有了五十年的盛唐天下,其中的道理不也是出于此么?

鼠轴戏猫宿迁贫民有控掘地得金猫,断一爪,换得钱十余千,以其猫寄邻母家,邻母后不认,求为追究者。堂讯时,甚言其金睛炯炯,光满一室。并有绅士来言,某子掘宝之地往往夜来常见光彩云。公不能不信,疑妇乾没,颇刑某妇。某妇妄云藏在床底,公往临掘,无有也。诘妇,妇又妄云埋在厨房。及掘之,又无有。公知妇冤令泥塑一猫,涂以金。复讯时,置案上,谓原告曰:“是汝否?”某狂喜曰:“此正我所掘获之猫也。”叩首具领。公笑曰:“汝云已断一爪,何以四足俱全?”某无言,乃笞之,而深悔刑妇之非也。

译文宿迁有一个贫穷的人,控诉说,他曾在挖掘土地的时候得到金猫一只,其中的一个爪断了,换得十余千钱,他把那只金猫寄放在邻居老母的家里,老太太后来不认帐了,求官府追究老太太的责任。审堂的时候,穷人大讲特讲那只金猫的金眼炯炯有神,光满一室。而且有绅士来说,那个人掘出金猫的地方,夜里常能见到光彩。公不能不相信,怀疑那位老太太要侥幸吞没这只金猫。就对那老妇人用了很多刑。那老妇人就乱说金猫藏在床下,公前往现场亲自监督挖掘,没有。又责问老妇人,又说藏在厨房。到那里挖掘,又没有。公知道老妇人是冤枉的。就叫下人用泥塑成一只猫,用金粉涂在外面。再讯时,把金猫放在案桌上,对原告说:“这猫是你的吗?”那个原告狂喜地说:“这正是我所掘获的猫啊。”于是叩首认领。公笑着说:“你说那猫已断了一爪,可这只猫为什么四足俱全呢?”那人无话回答。公命鞭打他,而自己又深深后悔当初对老妇人用刑是用错了。

龙城飞将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原指汉朝飞将军李广。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瓮算出自元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东坡诗注云,有一贫士家惟一瓮,夜则守之以寝。一夕,心自惟念,苟得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而高车大盖无不备置。往来於怀,不觉欢适起舞,遂踏破瓮。故今俗间指妄想者为瓮算。”

译文有一个穷人家,只有一只瓮,夜晚就守着它而睡。一天夜里,心中自己思考,如果能富贵,应该用多少多少钱置办土地房屋,多少多少钱收养歌女,并且高大的车子车盖,没有不全部购置的。在心中想来想去,不觉快乐适意得手舞足蹈,结果就踏破了这只瓮。因此现在民间指那些有妄想想入非非的人。称他为“瓮算”。

崔篆平反(你写成“垂篆平反”了)东汉王莽时,政治腐败,不少官吏残暴无道,遍地冤狱林立。琢郡崔篆出任建新大尹,他在巡视各县时看到牢狱人满为患,忍不住流泪叹道:“刑罚无度,陷民于阱。百姓何罪,遭此苦难!”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揽下干系,为百姓平反,先后拯救了2000多人。他的僚属们都十分害怕,纷纷叩头求他不要这样做。崔篆慨然日:“如果杀了我一人而能救出2000多人,这是我的心愿啊!我有什么遗憾的呢?”

子侨包藏祸心出自《郁离子》西郭子侨与公孙诡随、涉虚,俱为微行。昏夜逾其邻人之垣,邻人恶之,坎其往来之涂。而置溷焉。一夕又往,子侨先堕于溷,弗言,而招诡随;诡随从之堕,欲呼,子侨掩其口曰:“勿言”。俄而,涉虚至,亦堕。子侨乃言曰:“我欲其无相咥也。”君子谓西郭子侨非人也。已则不慎,自取污辱,而包藏祸心,以陷其友,其不仁甚矣!

译文西郭子侨和公孙诡随、涉虚,三人一道暗中出游,黑夜里总是从他邻居的墙上越过,邻人很厌恶他们,便在他们来往的路上挖下坑穴,并设下了茅坑。一天晚上,他们又从那里走,子侨先掉到了茅坑里,他却故意不吱声,反而招呼诡随过来;诡随跟着他也掉进了茅坑里,正想喊,子桥急忙掩住他的嘴说:“别吱声。”一会儿,涉虚赶到,也掉了进去。子侨才开口说:“我想这样做大家就不会相互取笑了。”君子评论起子侨,都说他不是好人。他自己由于不小心,蒙受了污辱,反而包藏祸心,又去坑害他的朋友,他的行为太不仁义了!

纥干戏妻并州有纥干者,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遂缀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欲斫之。纥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之信。走之邻家,邻家又以刀杖逐之。纥干叩头谢:“我纥干也,第戏剧耳,何意专杀我?”

译文并州有个叫纥干的人,喜欢开玩笑。当地传说有狐狸装鬼,人心十分惊慌。一天,他得到一条狐狸尾,于是就缝在了衣服后面。来到妻子身旁,他斜着坐时,露出了狐狸尾巴。妻子见了,怀疑他是狐狸在装鬼,于是拿起斧头想要砍他。他急忙说:“我不是狐狸精在装鬼!”妻子不相信,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杀他。纥干叩头认错说:“我纥干,只是在开玩笑罢了,为什么专门杀我?”

岂暇择木哪里有时间选择树木。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骊山诗案北宋何仅能诗能文,名驰一时。“有恶仅者欲中伤之”“因录其诗以进(真宗)”。此为“骊山诗案”。欧阳修《归田录》一则《骊山诗案》:孙何、孙仅俱以能文驰名一时。仅为陕西转运使,作《骊山》诗一篇,其后篇有云:“秦帝墓成陈胜起,明皇宫就禄山来。”时方建玉清昭应宫,有恶仅者欲中伤之,因录其诗以进。真宗读前篇云:“朱衣吏引上骊山”,遽曰:“仅,小器也,此何足夸?”遂弃不读。而陈胜、禄山之语,卒不得闻。人以为幸也。

奴价倍婢古来没有买卖价格之记载,百里奚之价为五张羊皮。东晋祖纳,即闻起舞、中流击楫者祖逖之兄长,少孤贫,自炊以养。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辟为从事中郎。有戏之曰:‘奴价倍婢。’纳曰:‘百里奚何必轻于五张皮邪!’”祖纳仅受王敦两婢之恩,遂出任其从事中郎,无怪乎世戏谑 “奴价倍婢”。

我的是全部!

阅读《祖逖》,完成小题。

答案

小题1①因:于是。(1分)

②给:供给。(1分)

③蹴:踢(1分)

④遂:于是,就。(1分)

小题2D

小题3(1)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经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发自励(或奋起反抗)。

(2)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

小题4闻鸡起舞(1分),请缨北伐(1分),中流击楫(1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1)“因”在此句中的意思为“于是”,不能理解为“因为”等意思。(2)“给”的古今义一样,意思是“供给”。(3)“蹴”的古今义一样,都是“踢”的意思。(4)“遂”在此句中的意思为“于是”,不能理解为“结果”等意思。

小题2A、的确?诚心。B、率领?将要。C、当?把。D、志向?志向。

小题3(1)“既”是“已经”的意思,“奋”是“奋起”的意思;(2)“济”是“渡河”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翻译这两句话时,除了这些关键字词之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与完整。

小题4文章一共三段,每一段都讲了祖逖的“大志”。第一段讲的是“闻鸡起舞”,第二段讲的是“请缨北伐”,第三段讲的是“中流击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