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的三军指的是什么-勇冠三军的典故
1.古代历史上,为什么把军队叫做“三军”呢?
2.古代战争往往说“统率三军”,“三军”究竟有多少人?
3.古代常有“三军”之说,那么“三军”到底是指哪些军队?
4.古代军队 常说 犒赏三军,请问指的是哪三军
5.七律 长征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古代历史上,为什么把军队叫做“三军”呢?
如今,人们经常将?陆海空?三种士兵称呼为三军。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仅仅只有陆军的时候,很多将帅依然用?三军?来指代全部的军队。比如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将帅在阵前喝令:?三军将士听令!?至于?勇冠三军?、?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成语,也体现出?三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频繁使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把军队称为?三军?呢??三军?分别指什么呢?
一
首先,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打仗的上、中、下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早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一般设有?三军?,其中,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并且,根据《周礼?夏官?司马》的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在春秋时期,一般的诸侯大国都设有?上中下或者左中右?这三军,与此相对应的是,周天子则拥有?六军?。
二
不过,到了春秋后期,晋国、楚国、齐国等强大的诸侯国不断扩大士兵数量,也即不再满足于?三军?的规模。《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旧有三军,今又添二军,共是五军,亚于天子之制。?对于晋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选择将?前中后的三军?扩大到?五军?的规模,其中,晋国在?上中下三军?的基础上增加了?新上军?和?新下军?。在此基础上,三军逐渐成为军队的通称,比如《论语?子罕》记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
再者,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军?,除了指前、中、后三个兵种,也被用来指代?步、车、骑?三个兵种,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步兵和起兵外,还有驾着?马车?来作战的士兵。春秋时期,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叫法,其中一?乘?就是一辆作战的马车: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手、长枪兵、兵各一)。《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这里面的三军就是指?步、车、骑?三个兵种。
四
最后,在春秋战国时期,上、下、中军非常流行。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唐朝、宋朝等历史阶段,前军、中军、后军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在此基础上,这个时候的前军通常是先锋部队,也即向敌人发起冲锋的士兵;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通常也是主力部队和大军所在的地方;后军则主要担任掩护、后勤等任务,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总的来说,对于古代历史上的?三军?,其概念和现在的?陆海空三军?是不一样,当然,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三军?已经成为军队的通称了。
古代战争往往说“统率三军”,“三军”究竟有多少人?
古代的三军是指步、骑、射,这三种兵,三军合在一起才三万七千五百人。
在古装的战争戏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为将者在指挥士兵作战时会说“三军听令”,夸赞将士时会说“勇冠三军”。在今天看来,现代化的军队建制中,三军无疑就是海陆空这三个兵种了。我们都知道古代人很喜欢虚数,这里的这个“三” 和“百” “万”一样,就是有很多的意思,三军指的就是所有的军队。而古代军队有步兵,车兵,骑兵三种分类,所以最早是指这三种数量庞大的军队。
最早出现三军的记载是在周代,不过那时候还不用来统称军队,“军”只是一种数量。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中说:“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春秋时期,就有三军的建制,只是各国的称谓有所不同,比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上、下、中军就渐渐的被前军、中军、后军代替了。
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
前军一般是先锋部队,主要负责开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中军则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部队;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就今天来说呢,通常三军就是指陆海空了。当时古代没有很多人,现在确实是很多人了。
古代常有“三军”之说,那么“三军”到底是指哪些军队?
现代的三军我们都知道指的海陆空三军,但是在古代,三军的概念跟现代相差甚远,最初军是一种数量,春秋的时候演变出了前、中、后三军,但是每个国家还各有不同,直至唐宋,基本形成前、中、后三军。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听到犒赏三军、三军听令、率在三军出征、号令三军?三军,到底是什么?基本是可以确定,古代的三军应该是陆军,飞不上天啊,顶多算上海军,也跟我们现代不一样啊。其实最早对三军有记载的是周朝,但是不是用来统称军队,军是一个数量,上、中、下军,以中军为尊,接着上军,最后下军,是制军,《周礼》中有说到:?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而我们常听到的三军应该是在春秋时期变化形成的,那时候各国称谓有所不同,大多依旧称为上、中、下军,魏国却称为前、中、后军,以中军为帅。
在唐宋时期,军队的编制基本也形成固定,以前军、中军、后军担任军中作战时候的不同部队,一般来说前军泛指前锋、先锋军,后军担任掩护以及警戒、后方等辅助任务,而中军就是主力部队。古代作战的时候,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三支军队,三是一个奇数,在古代的文字中,可以用来泛指很多,前、中、后军的编制虽然也得到沿袭,但是在历史的冲刷前进中,三军已经不再代表数量,而成为了军队的统称。
其实还曾有以骑兵、步兵、车兵为三军说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在很久以前的古代,三军就已经用来泛指数量庞大的军队,我们现代说的三军意义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同样是指向军队,指向保家卫国的那群人,同样是展现国家战斗的实力代表,同意这看法否?
古代军队 常说 犒赏三军,请问指的是哪三军
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军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战国时代,在楚国,军队被分为上军、中军和下军,其中名义上地位最高的是上军,上军主帅一般由令尹充当,具有节制全军的力量。但是在君主亲自出阵之时,真正的精锐部队位于中军,这里是王族所在。
七律 长征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原文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如下: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词句注释如下: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扩展资料: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