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瞻前顾后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瞻前顾后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瞻前顾后-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编号 728 成语 瞻前顾后 注音 ㄓㄢ ㄑㄧㄢˊ ㄍㄨˋ ㄏㄡˋ 汉语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释义 瞻,向前看。

顾,回头看。

「瞻前顾后」指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周密。

后用来形容检讨过去、计画未来,也用于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

语出战国楚.屈原〈离骚〉。

典源 战国楚.屈原〈离骚〉(据《楚辞》卷一引)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1>民之计极2>。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注解〕(1)相观:相视。

(2)计极:急切需要。

典故说明 屈原是战国时的楚国大臣,原本受到重用,担任司徒的要职。

但后来楚怀王决定与秦国交好,屈原看清秦国的计谋极力反对,怀王听信了小人谗言,将屈原贬到楚国西北边境的汉北。

屈原虽然被流放边疆,但心里一直挂念著国事,忧心国家未来的前途,于是写了〈离骚〉这篇文章,同时表明自己忠贞爱国之心。

其中有段写到为君者应有的德行,以古代的君王为例,像夏桀、商纣等暴君,违背正道,鱼肉臣民,结果使得国家灭亡;而商汤、大禹、周代的文王、武王等贤君,做事恭敬,依循正道,让天下太平。

屈原因此下结论说,为政者要懂得任用贤能,依规矩做事而不偏颇,公正无私。

「瞻前而顾后兮」,要能兼顾前后,做事谨慎周密,看清人民的需要与希望。

后来「瞻前顾后」也用于形容检讨过去、计画未来。

又因如果只顾看前观后,往往忘了采取行动,所以「瞻前顾后」也用于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

书证 01.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源)02.《汉书.卷一○○.叙传下》:「季末*祀,营信巫史,大夫胪岱,侯伯僭畤,放诞之徒,缘间而起。

瞻前顾后,正其终始。」

03.《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04.《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且如项羽救赵,既渡,沉船破釜,持三日粮,示士必,无还心,故能破秦。

若瞻前顾后,便做不成。」

05.《隋唐演义》第二四回:「智士多谋,勇士能断,天下事若经智人肠肚,毕竟也思量得周到。

只是一瞻前顾后,审利图害,事如何做得成?」06.《红楼梦》第三七回:「既开社,便要作东。

虽然是个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

07.《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你们小孩子家,只顾得眼前一点,不晓得瞻前顾后,这点算盘都不会打,我看你们将来怎样好啊!」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形容做事谨慎周密。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仔细严谨」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个问题牵涉很广,务必瞻前顾后,考虑周详,不可轻率!<02>这件事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涉及多方利益,必须瞻前顾后地审慎处理。

<03>凡事在进行前都应有周密的计画,最好能瞻前顾后,设有备案,以免一有意外就无法补救。

<04>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都是瞻前顾后,十分周密,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05>要使活动圆满结束,事前就必须瞻前顾后,对各种状况进行沙盘推演,才不致无法应付突发事件。

二、语义说明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

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犹豫不定」的表述上。

例  句<01>你老是这样瞻前顾后,是没办法成大事的!<02>做事情如果一味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那一定不会成功。

<03>世事本就难料,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

<04>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所以常常错失良机,永远只能当个平凡的上班族。

<05>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做事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人很难出人头地。

<06>他在重要时刻,总是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让公司白白损失了许多生意。

<07>大胆果断的人往往能抢得先机,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则容易被社会淘汰。

<08>他一向要求完美,做起事来总是瞻前顾后,顾虑较多,让人觉得有些畏首畏尾。

近义词: 三思而行,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反义词: 一往直前,轻举妄动,当机立断 辨识 参考语词 顾后瞻前,前瞻后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