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很多无四字成语

2.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是什么意思

3.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4.君民不隔不如夷是什么意思

关于很多无四字成语

地无遗利是什么意思-地无一利

1. 关于无的四字成语

包含“无”的成语共有1345个爱憎无常安然无事安然无恙安忍无亲闇无天日案无留牍暗淡无光暗弱无断暗无天日黯淡无光黯然无光黯然无色黯然无神嗷嗷无告傲慢无礼奥妙无穷懊悔无及把玩无厌白璧无瑕白圭无玷白首无成白玉无瑕百般无赖百尺无枝百事无成百无禁忌百无聊赖百无失一百无是处百无所成百无所忌百无一成百无一存百无一二百无一堪百无一漏百无一能百无一失百无一是百无一用百战无前榜上无名傍若无人报国无门暴露无遗暴虐无道卑鄙无耻匕鬯无惊闭口无言变化无常变化无方变化无穷变幻无常变幻无穷变炫无穷辩才无碍辩才无阂别来无恙别无长物别无出路别无二致别无他物别无它法别无选择兵出无名兵无常势兵无常形兵无斗志兵无血刃秉公无私秉正无私并世无两并无二致伯道无儿搏手无策薄情无义不识之无不无道理不无关系不无小补不学无识不学无术布帆无恙布颿无恙才气无双残酷无情惭愧无地惨无人道惨无人理惨无天日仓皇无措苍白无力操履无玷策无遗算查无实据茶饭无心昌言无忌畅通无阻畅行无碍畅行无阻车无退表称家有无宠辱无惊愁海无涯出没无常出没无际出奇无穷出入无常出入无间出入无时出师无名出言无忌出言无状出有入无出于无奈春梦无痕椿龄无尽纯正无邪戳无路儿词无枝叶慈明无双辞无所假刺举无避从容无为从无到有措颜无地大车无輗大而无当大方无隅大公无私大逆无道大人无己殆无孑遗殆无虚日但求无过弹铗无鱼弹无虚发淡而无味当今无辈当世无双当之无愧荡然无存荡然无遗荡然无余道无拾遗涤地无类地无遗利颠连无告点金无术洞无城府洞悉无遗渎货无厌独拍无声独一无二杜口无言断无此理顿口无言遁世无闷遁俗无闷遁逸无闷恶尘无染发无不捷法海无边法力无边法无二门法无可贷翻复无常翻脸无情反复无常反覆无常反脸无情反面无情放浪无羁放浪无拘分毫无爽分身无术风雨无阻风月无边风月无涯奉三无私福寿无疆福无十全俯仰无愧富而无骄富贵无常覆亡无日盖世无双干燥无味感愧无地刚正无私高枕无事高枕无忧高枕无虞告贷无门格杀无论更无长物公平无私公行无忌公正无私功德无量孤立无援孤立无助古井无波规求无度诡谲无行贵贱无常贵贱无二贵无常尊衮实无阙国士无双国无二君国无捐瘠国无宁日国无宁岁国无幸民海内无双汗颜无地毫发无憾毫发无遗毫无二致毫无顾忌毫无顾虑毫无例外毫无所得毫无逊色毫无疑问毫无疑义好谋无断好谋无决浩汗无涯浩乎无际何患无辞河汉无极嘿嘿无言横蛮无理横无忌惮横行无忌后福无量后患无穷后悔无及后会无期后继无人厚颜无耻互通有无荒诞无稽荒唐无稽荒无人烟荒*无耻荒*无道荒*无度灰灭无余挥霍无度回天无力回味无穷恛惶无措悔之无及昏聩无能昏庸无道浑浑无涯浑然无知祸福无常祸福无偏祸至无日肌无完肤鸡犬无惊即鹿无虞极寿无疆计出无聊计出无奈计无返顾计无付之计无复之计无所出计无所施计无所之计无由出寂寂无闻寂然无声寂若无人寄颜无所家无常礼家无担石家无儋石家无斗储家无二主坚瓠无窍兼爱无私兼覆无遗缄口无言箭无空发箭无虚发将无作有将无做有交洽无嫌脚跟无线教无常师噍类无遗嗟悔无及孑然无依洁白无瑕借贷无门金瓯无缺仅识之无进退无措进退无据进退无路进退无门进退无所进退无途进退无依惊慌无措惊惶无措九泉无恨酒后无德臼中无釜居无求安举目无亲举世无比举世无敌举世无伦举世无双举无遗策举无遗算举眼无亲巨细无遗倨傲无礼聚敛无厌绝世无伦绝世无双绝无仅有君命无二颗粒无存颗粒无收可有可无空洞无物空口无凭空谈无补空言无补恐后无凭口说无凭叩阍无计叩阍无路叩天无路枯燥无味苦海无涯郐下无讥狂悖无道旷古无两旷邈无家旷世无匹愧汗无地愧悔无地悃愊无华悃质无华廓然无累来去无踪滥杀无辜劳而无功老大无成老少无欺老朽无能累及无辜冷酷无情礼无不答力大无比力大无穷历乱无章立贤无方脸无人色良弓无改两小无猜聊胜于无寥寥无几了然无闻了无城府了无惧色了无惧意了无遽容了无所见临难无慑凌乱无章流水无情六亲无靠六神无主碌碌无才碌碌无能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路无拾遗虑无不周略识之无略无忌惮落花无言脉脉无言蛮横无理漫无边际漫无止境盲眼无珠茫然无知茫无边际茫无定见茫无端绪茫无所知茫无头绪茫无涯际贸迁有无懋迁有无没齿无怨没没无闻没世无称没世无闻美玉无瑕昧昧无闻门无停客门无杂宾门无杂客扪心无愧蒙昧无知懵然无知弥患无形弭患无形弭口无言面无惭色面无人色渺无边际渺无人迹渺无人烟渺无人踪渺无音信渺无音讯渺无影踪渺无踪影民无噍类民心无常名花无主谬妄无稽殁而无朽漠漠无闻默默无声默默无闻默默无言默默无语默然无声默然无语谋无遗策谋无遗谞目牛无全目无法纪目无流视目无全牛目无三尺目无王法目无下尘目无余子目无馀子目无组织目无尊长目中无人墓碑无字暮夜无知内省无愧囊括无遗逆天无道年少无知年幼无知懦弱无能耦居无猜耦俱无猜盘游无度旁若无人片甲无存片瓦无存漂泊无定飘泊无定贫无担石贫无置锥牝鸡无晨平安无事平白无辜平白无故平淡无奇平淡无味平澹无奇平静无事平居无事凭白无故裒敛无厌朴实无华朴素无华其道无由其乐无穷其乐无涯其味无穷杞宋无征杞宋无徵起居。

2. 关于无四字成语

安然无恙: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奥妙无穷: 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白璧无瑕: 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卑鄙无耻: 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变化无常: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 穷:尽,终结。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变幻无常: 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畅通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出没无常: 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3. 无 四字成语大全

无 四字成语大全 :

一事无成、

回天无力、

旁若无人、

无影无踪、

目中无人、

束手无策、

无边无际、

鸦雀无声、

荒无人烟、

无价之宝、

无家可归、

六神无主、

高枕无忧、

无忧无虑、

体无完肤、

无能为力、

座无虚席、

一览无余、

史无前例、

默默无闻、

当之无愧、

厚颜无耻、

责无旁贷、

碌碌无为、

有始无终、

所向无敌、

无动于衷、

百无聊赖、

语无伦次、

无独有偶

若无其事、

绝无仅有、

两小无猜、

无坚不摧、

胸无城府、

义无反顾、

安然无恙、

聊胜于无、

战无不胜、

熟视无睹、

攻无不克、

暗无天日、

无缘无故、

身无分文、

孤立无援、

问心无愧、

横行无忌、

无可奈何、

贪得无厌、

走投无路、

杂乱无章、

后患无穷、

无懈可击、

别无二致、

天衣无缝、

无可置疑、

反复无常、

湮没无闻、

肆无忌惮、

杳无消息

金瓯无缺、

无事生非、

至高无上、

寥寥无几、

茶饭无心、

无理取闹、

惨无人道、

无与伦比、

无关宏旨、

心无旁骛、

无济于事、

苍白无力、

无拘无束、

相安无事、

硕大无朋、

索然无味、

荡然无存、

分毫无爽、

无亲无故、

一无所有、

无精打采、

无耻之尤、

无妄之灾、

无所事事、

无人问津、

无声无息、

出言无状、

有恃无恐、

手足无措、

茫无头绪

4. 含有"无"字的四字成语

无在第一字 无般不识犹百般,用尽方法。

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0343165 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后影响深广。

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无波古井古井:枯井。

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无边苦海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无本生意没有成本的买卖。无病呻吟呻吟:病痛时的低哼。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

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无背无侧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无边无限开阔得望不到尽头。无边无涯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无边无沿形容范围极为广阔。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无补于事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无补于时对时事形势没有什么帮助。

无补于世世:时代。对时势没有什么帮助。

无在第二字 别无出路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没有其他办法。兵无常势常:不变;势:形势。

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别无长物长物:多馀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馀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兵无常形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指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兵无斗志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并无二致没有多大区别。

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百无禁忌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

什么都不忌讳。百无聊赖聊赖:依赖。

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百无是处犹言一无是处。

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所忌百:所有的,不论什么;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百无失一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别无它法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无在第三字 嗷嗷无告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

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暗淡无光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失去光彩。黯淡无光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失去光彩。懊悔无及后悔已来不及了。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奥妙无穷奥:深奥。

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暗弱无断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黯然无光失去光彩。安忍无亲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安然无事犹言平安无事。

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黯然无色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安然无恙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爱憎无常爱和恨的感情变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百般无赖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百步无轻担百步:指长途。

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比喻道远而任重。

白璧无瑕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辩才无阂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无在第四字 可有可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贸迁有无买卖货物。指商业上货物买卖,互通有无。

懋迁有无懋:通“贸”,贸易。买卖货物,互通有无。

聊胜于无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略识之无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若有若无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似有如无只当没有这回事。

形容不在乎,不在意。视有若无把有事看得象没事一样。

形容不重视,不当一回事。视有如无把有事看得象没事一样。

形容不重视,不当一回事。通共有无指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移有足无指用多馀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

5.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成语

有成语无边无际、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影无踪、无拘无束。

1、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形容范围极为广阔。际:边缘处。

出自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2、无忧无虑(wú yōu wú lǜ)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

出自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译文:我就在这里做个无忧无虑的和尚。

3、无缘无故,汉语成语,wú yuán wú gù,形容(事物)没有一点原因。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译文: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来,没有一点原因,受了这个气。

4、无影无踪,汉语成语,wú yǐng wú zōng,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也作“无踪无影”。指踪:踪迹。

出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译文:你哪里挤来挤去,躲躲闪闪,没有踪影。

5、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拘:限制。束:约束。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译文:出家的人没有限制,自由自在,有什么公事。

6. 带无的四字成语

案无留牍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

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昏暗不明亮 黯然无色 黯然:发黑的样子。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傲慢无礼 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白璧无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

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玉无瑕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变幻无穷 变幻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变幻无常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

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百无一成 百:很多;成:成就。

指一事无成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指对人对事的全盘否定 卑鄙无耻 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

品行恶劣,不顾羞耻 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别无二致 别:分出。

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秉公无私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搏手无策 搏手:两手相扭。

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不识之无 识:认识。

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策无遗算 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

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弹无虚发 每颗子弹都命中目标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反脸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后悔无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荒*无耻 荒*:贪酒好色。指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荒*无度 荒*: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

形容酗酒*乱,没有节制,生活糜烂 进退无路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计无复之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寂然无声 寂静没有声音 兼爱无私 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金无足赤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

形容非常少有 巨细无遗 大小都没有遗漏 愧悔无地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寥寥无几 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茫无边际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茫无端绪 毫无头绪,纷乱缺乏条理 茫无所知 一点也不知道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渺无音讯 指毫无消息 渺无影踪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渺无踪影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飘泊无定 飘:随水漂流;泊:停留,暂住。

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贫无立锥 穷得连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 渺无人迹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渺无人烟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渺无人踪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目无法纪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目无王法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目无尊长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

形容狂妄无礼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安然无恙 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失去光彩。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暗无天日 形容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奥妙无穷 奥:深奥。

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

什么都不忌讳。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

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

形容毫无用处。 榜上无名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

泛指落选。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

全都暴露出来。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变化无常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 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辩才无碍 碍:滞碍。

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

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不无小补 补:补助,补益。

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 才气无双 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查无实据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畅通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车无退表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称家有无 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

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出没无常 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出言无状 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春梦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是什么意思

把魏晋朝代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全都扫除干净,一点不留。

这句话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八王之乱历史事件,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为“八王之乱”。

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达十六年,期间时有战乱,后期朝廷已无法掌握全国,受战乱影响地区亦愈来愈大。除了诸王互相攻伐的战事外,期间还有氐人齐万年的变乱,以及成汉和汉赵两个政权针对西晋朝廷的一系列战争,南方亦有变民杜曾、王如及张昌的起事。

这些战事都对全国不少地区都造成严重破坏,饥荒、疫病频生,亦令不少人被迫离开家乡求活,成为流民。

成汉的领导者李特、李流、李雄皆本住略阳,就因逃避齐万年叛乱而入蜀,但就因为益州刺史赵廞见八王之乱的局面而有自立之愿,就任用了他们为爪牙,及至后来赵廞以及下任刺史罗尚的处理失当而令李氏叛晋自立,建立十六国中的成汉割据政权。

早在东汉末年南匈奴诸部就因黄巾之乱内迁河内郡,曹操分匈奴为五部时,各部人亦都聚居在并州一带,直至晋朝。匈奴族人刘渊在八王之乱中与成都王联结,并借此联结匈奴诸部,壮大实力。成都王被王浚等击败后,刘渊就乘时而起,建立汉国,更是日后灭亡西晋的力量。

魏晋年间,除匈奴外其他外族亦有内迁,而八王之乱期间及后续亦屡见外族参与中原战事,如并州刺史刘琨曾多次与代王拓跋猗卢联结对抗汉国的进攻;王浚与司马腾亦曾与乌桓人及段部鲜卑联手对抗成都王。这些促成五胡乱华及十六国时代。

晋初体制本将地方军事及民政分开,分别由都督及刺史掌管,而在灭吴后撤去地方军力,更让各都督成为地方军事力量。但到八王之乱后期,地方无法抵抗变乱,遂令制度失效,刺史再兼领一方军政及民政,如兼领幽冀的王浚、领并州的刘琨及领青州的苟晞都是一方的军镇,在北方抵抗汉国的侵袭。

苟晞甚至曾出檄文讨伐东海王司马越。永嘉之乱后洛阳朝廷倾覆,据有一方的王浚甚至有自立之愿。但这些兵镇后来都被汉国所灭。

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后掌握朝权,但期间不但无力控制日益壮大的匈奴汉国政权,更排除异己,中书监缪播、散骑常侍王延等人,大失人心。后更在永嘉四年(310年)以讨汉国为率领行台出京,带着大批军队及王公大臣离开首都洛阳,致令洛阳防御薄弱,盗贼横行。

在其后,他带领的大军以及大批王公大臣在苦县宁平城被汉将石勒屠杀,不久洛阳亦在永嘉之乱中陷落。

秦王司马邺虽在晋怀帝遇害后于长安即位延续国祚,但也在建兴四年(316年)被俘,西晋正式灭亡。而早在荡阴之败后,东海王东走并在徐州收聚兵众,及后更起兵讨伐河间王,迎帝东归。当时东海王就留了琅邪王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下邳。

后来琅邪王就移镇建邺,在江左发展,奠下了东晋的基础。晋愍帝后,琅邪王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爆发。之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

八王之乱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社会风气的畸变,造成了秩序的崩溃,把所有的人推向的深渊,给社会带来深重而又长久的灾难。

扩展资料

背景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其历史背景应追溯到西晋开国时期。

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取得的,西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士族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

因此,西晋在建国后所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都是围绕着保护士族利益和巩固自身专制统治为前提而展开的。如九品中正制是保证士族世代为官的政治特权,而荫亲属制则保证了士族的经济利益。之所以制定这些对士族优待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士族对司马氏政权的有效支持。

但晋武帝司马炎自己也认识到,士族作为一个特权阶级,其强盛的阶级势力固然可以对巩固自己的统治有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但若是任由其势力不断扩大和膨胀,又会构成对司马氏政权的潜在威胁。

晋武帝自己就是通过“禅代”而取得皇位的,自然清楚阶级势力过于强大的危机,他担心自己“禅代”的故事重演,再加上他认为曹魏政权不长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

基于这些原因和考虑,晋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同宗子弟为王。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西晋诸侯王的势力,主要来自他们的职务。西晋的诸侯王多担任一方面的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如汝南王司马亮,武帝时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楚王司马玮,太康末,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将军;赵王司马伦,元康初迁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

齐王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许昌;成都王司马颖,惠帝时为镇北大将军,镇邺;河间王司马颙,为平西将军,镇关中;还有长沙王司马乂和东海王司马越任职朝廷。诸王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

晋武帝大封司马宗室子弟为王,其目的便是想造就一个能够藩屏帝室的皇族势力,用以对抗士族中的野心家,因此赋予了宗室王很大的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如裁撤州郡武备,并允许宗室王在自己的封国内有自置军队的权利,允许宗室王出镇和允许宗室王参政等。

尤其是允许宗室王出镇和允许宗室王参政这一点弊端最严重,因为一旦参与政务的宗室王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权与出镇的藩王相勾结,势必会破坏中央政府的正常运营机制和运行秩序,再加上有本王国自备军队作为的后防屏障,势必会引起整个局势的动荡。

从这些地方来看,晋武帝在分封宗室王时,只是看到了宗室的力量,却没有重视宗室王的势力过于膨胀所造成的对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给叛乱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百度百科-八王之乱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

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尽管学者迄今对“民”早先的身份地位尚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民”在先秦时代是城邦国家的被统治阶级,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于传世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我们虽然无法判断《五子之歌》已佚原文是否存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但根据可靠的先秦文献,完全可以认为民本思想在商周时代已见端倪。

贾谊《新书》和董仲舒《春秋繁露》等书释“民”为“盲”、“瞑”、“懵懵无知”,意为没有文化和愚昧,这种含有轻蔑意思的训诂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但它是否是“民”字所以得声取义之由,还是大可怀疑的。因为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的另一种叙述。《尚书·盘庚》:“朕及笃敬,恭录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同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可见在先秦时代,在统治阶级心目中,“民”是很受尊重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民”提升到统治阶级的行列。

在国家尚未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包括氏族和部落首领在内,每个人都是氏族和部落的成员,他们的身份是平等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有了国家,有了阶级,也有了君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之别,但是氏族制度的古老传统并没有迅速消亡。一般的氏族和部落成员虽然变为君主和贵族所治理的“民”,但先辈所曾拥有的尊严和荣誉还遗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正是氏族制度的这种古老传统,成为文明社会“民惟邦本”的思想渊源。

“民惟邦本”的另一层意思,是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国语·周语》说,周宣王即位之后,不籍千亩,虢文公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蓄殖于是乎始。”天子带领群臣和庶民籍田,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和与民共劳,“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

“民惟邦本”的观念在早期国家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原始民主的传统在城邦政治生活中还起着重要作用。《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周礼·秋官·小司寇》职文说:“掌朝外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尚书》言治之意者,则惟言庶民。《康诰》以下九篇,周之经纶天下之道胥在焉。”《国语·周语》说,厉王暴虐,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厉王把有怨言的民众都加以,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厉王不听,终于引起国人,把厉王赶跑。这个例子说明,民众在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时,会像冲破堤防的洪水一样,使统治者遭受灭顶之灾。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的公室和卿大夫之间,以及卿大夫互相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权位和财富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民众的向背起着重要的作用。《左传》昭公三年说,齐国的田桓子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民众十分感激,“归之如流水”,齐国的政权终于落入陈氏(即田氏)手中。晋国的公室腐败,“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相望而女福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晋国的政权于是也被六卿所把持。鲁昭公被季孙氏驱逐出国。赵简子问史墨,为什么“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史墨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左传》昭公三十年)国君失德,置民于不顾,就难免为民所弃。所以《孟子·尽心》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孟子所说的“民”、“社稷”和“君”的关系,乃是早期国家形成时“民为邦本”的政治文化概念,到了战国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了。“二律背反”:民本理念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生态

秦汉以后,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并没有把民本思想排除在官方意识之外。不仅一些儒学思想家、政论家经常宣扬民本思想,不少皇帝也公开承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这是因为,稍微明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都要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如果他们公开否定民本思想,就等于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会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假托记录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五仪》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历史实际也确实如此。尽管专制主义皇权对民众可以予取予求,残酷剥削和压迫,但是一旦民众奋起反抗,任何煊赫的王朝都可能顷刻瓦解。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次数之多和规模之大,足以使许多封建统治者引为警戒。这一点,唐太宗体会最为深刻。他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君道、政体》)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阶级剥削为前提,民本思想与这种剥削制度有着天然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民本思想必然由于“二律背反”而受到种种限制,并且最终变成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政治空话。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上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和践踏。

农业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并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色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就是要保护小农经济这个广阔基础。春秋战国以前,土地属于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共同体所有,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当时并不存在农民丧失土地的问题。但随着私有制因素的增长,这种以“井田制”为特征的共同体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加速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自耕农的小土地所有制虽然获得了广泛发展,但由于其固有的弱点,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摧残,自秦汉以后很快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丧失土地的农民不是成为地主豪强的劳动力,就是外出逃荒成为流民。自耕农数量的减少不仅使得封建国家征发赋税徭役的源泉日趋枯竭,而且大规模的流民浪潮还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封建国家的统治。因此,历代王朝都要想方设法维护小农经济,减少国家版籍上农民户口的流失,因而劝课农桑就成为封建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西汉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东汉桂阳太守茨充“教民种植桑柘麻?之属,劝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就是地方官吏劝课农桑的典型(《汉书》与《后汉书》《循吏传》)。对无地少地的农民,封建国家还实行“授田”、“假田”、“赋田”以及移民实边等政策措施,把国有土地分配给他们耕种。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乱之后,往往出现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为封建国家调整土地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为了解决“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谨以弃业”(《魏书·高祖纪》)的严重社会问题,下令推行均田制。从北魏经北齐、北周至隋唐,均田制基本上一直沿袭下来,只是授田的标准和实施的情况有所变化。安史之乱后,由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封建国家手中已无多余土地可供分配,均田制终于宣告废弛。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战乱,使全国各地又出现了大量荒芜的田土。康熙帝下令禁止满族王公贵族圈地之后,鼓励农民垦荒,“永准为业”。与此同时又实行“更名田”,把明朝藩王散在各地的田产交给原来承佃的农民耕种,“改入民名”,使自耕农的人数得以大幅度增加。

促使农民破产流亡的主要原因是频繁的自然灾害、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忽视饱经战乱的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的愿望,“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以至“海内愁怨,遂用溃畔”的后果(《汉书·食货志》)。贾谊在《过秦论》中,曾以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汉初崇尚黄老“无为”的学说,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使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自汉迄清,历代赋役制度屡有变化,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所谓“盛世”和“乱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当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稍有节制时,广大农民就有一个比较安定和宽松的环境从事生产,全家老小得以糊口;而当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异常繁重时,农民不仅饥寒交迫,还不得不卖田宅鬻子孙,四处流亡。一般说来,对于制度内的赋税徭役,农民尚能勉强忍受。但封建统治阶级并不会满足于这种制度内的剥削。一些无道昏君和贪官污吏往往不顾农民活,在定制之外肆意横征暴敛,从而把农民驱向破产和亡的深渊。隋朝初建时,赋役较轻,农民在籍户口数量增多,但隋炀帝即位后,穷奢极侈,又多次对高丽用兵,农民赋役负担空前加重,以至许多地区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天下于役而家伤于财”(《隋书·食货志》)。清初整顿赋役,康熙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对明末以来备受摧残的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吏治腐败,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雍正为了遏制官吏对农民的非法盘剥,对官吏实行发放“养廉银”制度。但在封建制度下,提高俸禄并不能杜绝官吏的贪污。许多官吏在领取“养廉银”之后,照样对农民“横派滥征”,以饱私囊。

反对地主豪强对农民的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持这种主张的士大夫反对封建的剥削制度。它实际上只是封建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存在矛盾的一种反映。晁错说,商人地主“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董仲舒则主张“限民名田,以澹不足”,指责地主豪强“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汉书·食货志》)他们都是从封建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而反对地主兼并农民的。东汉末年,士大夫中有人主张恢复井田制,“限夫田以断兼并”(仲长统:《昌言·损益》)。但即使是这种“限田”的主张,其实也根本无法付诸实现。西汉末年封建国家曾一度颁布限制诸侯王、列侯和吏民名田的方案,结果就因为遭到朝中权贵的反对而束之高阁。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和政治实践

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二律背反”的条件下没有能够实现维护小农经济的目的,但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民惟邦本”这个思想命题在近代中国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这种内在矛盾是注定它无法实现其政治理念的根本症结。但是,“民惟邦本”的思想既然成为历代士大夫精英的政治信条,它不但哺育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它必然会促使其中一些人利用民本思想来反对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统治。早在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就猛烈抨击封建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还批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臣僚所以“不得不讲治之牧之之术”,只是因为“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足以危吾君也”。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这种批判,已经触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要害,透露了近代民主启蒙的气息。曾谈到,《明夷待访录》对他那一代青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传入中国,对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化的演变起了催生作用。主张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时,巧妙地援引了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就引《洪范》、《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自己主张“君民同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这种比附虽然牵强甚至荒诞,但认为“君民同体”,主张“君民同治”,这与传统民本思想把君与民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显然是有区别的。严复和谭嗣同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更远。严复在《辟韩》中把君主和臣民的关系看作是历史早期阶段社会分工的一种需要:“君也臣也刑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谭嗣同在《仁学》中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认为君臣皆因“卫民”的需要而设,民才是“天下之真主”,“君末也,民本也”,民可举君,也可废君。这些观点已经带有浓厚的近代民主色彩,可以说是突破传统民本思想内涵的一大进步。

资产阶级改良派承认人民是国家之“真主”,但又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这在理论上显然是有矛盾的。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的国民素质太差,由专制而达共和需要经过立宪这一阶段。康有为说:“欲速变法以救危亡,非先得圣主当阳不为功;欲定良法而保长久,非改为立宪民权不为治。”(《康有为政论集》卷上)则宣称:“共和的国民心理,必非久惯专制之民能以一二十年之岁月而善成”,“今日中国国民未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饮冰室文集》第二册)。这就暴露了他们主张民权的不彻底性和虚伪性。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要民主共和还是要君主立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明确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接受的”;“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他指出改良派诬蔑中国国民不够资格实行共和这种谬论,“是将自己连檀香山的土民、南美的黑奴都看作不如了”(《全集》第一卷)。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革命派阵营对于如何伸张民权的思想认识是比较混乱的。如章太炎因为看到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政治容易被少数政客豪富所把持,竟然提出:“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规模廓落,则苛察不遍行,民犹得纾其。”(《代议然否论》)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于如何实现“民权”虽然主张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相信人民群众才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只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建党初期撰写的《平民主义》一文中说:“‘平民主义’是democracy译语,有译为‘民本主义’的,有译为‘民主主义’的,……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和《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论著中,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做主”,“***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还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会被扬弃而不会完全消失。中国***是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我们以理论为指导,对古代和近代的民本思想加以批判地继承,吸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民为本”的思想,将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焕发出其历史的光辉

君民不隔不如夷是什么意思

这是晚清思想家冯桂芬的一句话,他总结出中国五不如夷。除了认识到船坚炮利不如夷外,还认识到“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夷,就是蛮夷,少数民族,这里代指西方先进国家,“君民不隔不如夷”,意思就是在“君民不隔”这方面做得不如西方国家,“君民不隔”,顾名思义,统治者和人民不能隔绝起来,要有沟通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