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字 成语有哪些

2.古代描写柳的2字词语

3.求 郑樵的《通志·总序》原文,谢谢~

4.秋天的田野四字词语

5.柳字组成词语用做店名

6.望秋先零近义词

四字 成语有哪些

蒲柳之质的典故-蒲柳之姿的典故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鼠目寸光、

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盲人摸象、画蛇添足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

兔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多字格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 手无缚鸡之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

久旱逢甘露、 一言以蔽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急来抱佛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化干戈为玉帛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 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

花样多(五花八门)

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成语接龙(“不”字开头)

不耻下问 问道于盲、盲人瞎马 马到成功 功败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胜收

收回成命 命中注定 定时炸弹弹尽粮绝 绝无仅有 有机可乘 乘虚而入

入木三分 分秒必争 争权夺利 利欲熏心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根据书籍名称说出有关词语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 、过五关,斩六将、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赔了夫人又折兵 、舌战群儒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圆、 林黛玉葬花

《西游记》西天取经 猪八戒大闹高老庄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水浒》 逼上梁山林冲棒打洪教头 劫取生辰纲 武松打虎 武大郎卖烧饼 三碗不过景阳岗

三字俗语类

1、(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2、(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3、(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4、(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5、(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6、(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7、(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 8、(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9、(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10、(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给动物安家

猪圈 鸟巢蛇洞 龙潭虎穴 兔窝 牛棚 鸡笼 马厩 蚁巢 狗窝

数字成语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

两面三刀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颠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一生 九牛一毛 十拿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百孔千疮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一律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一生

描写友情的成语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亲密无间

描写春天的成语: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去夏来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事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落花芳草无寻处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柳绿花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

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漏泄春光原指柳叶首先透露春天到来的信息,后比喻男女私情泄露,或秘密被察觉。

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韶光淑气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桃红柳绿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问花访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问柳寻花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文如春华华:同“?花”。文章词藻像春天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

寻花觅柳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同“寻花问柳”。

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向阳花木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比较好,春天早早发育。比喻因占有方便的条件而获得利益或照顾。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一阳来复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燕语莺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莺吟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描写夏天的成语: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春去夏来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火伞张火伞:比喻烈日;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祁寒酷暑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祁寒暑雨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青衫凉笠衫:单衣;笠:斗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盛暑祁寒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炎天暑月指炎热的夏天。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张火伞张:展开;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酷烈。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描写秋天的成语:

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白商素节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指秋天的季节。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民的利益。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民的利益。

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肃杀之气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描写冬天的成语:

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呵笔寻诗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汤风冒雪汤:顶、当。顶着风,冒着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温清定省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

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点击上述成语显示详细解释、典故出处等内容,简略示例如下:

成语词目:万象更新

成语拼音:wàn xiàng gēng xīn

拼音代码:wxgx

成语解释: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古代描写柳的2字词语

1.描写柳树的词语

描写柳树的词语

1、杨柳依依

解释: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2、阿娜多姿

解释:阿娜,柔软而美好。形容柳树姿态轻盈柔美。

3、柔韧多姿

解释:形容柳树姿态轻盈柔美。

4、残花败柳

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t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5、秀颀挺拔

解释: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可用来形容柳树直立而高耸。

6、垂柳蓬茸

解释:蓬茸,一草木茂盛的样子。二形容毛发蓬松柔软。垂柳蓬茸形容柳树非常茂盛的样子。

7、柳絮似棉

解释:柳絮就像棉花一样洁白、柔软。这是描写柳絮的四字词语。

8、枝叶婆娑

解释:婆娑,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形容柳叶纷披的样子。

9、杨柳摇曳

解释:摇曳,指轻轻地摆荡。形容喻杨柳轻轻摇摆、漂荡的样子。

10、花红柳绿

解释: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此处可以用来形容柳树繁茂的样子。

2.形容柳柳的成语

『包含有“柳”字的成语』

“柳”字开头的成语:(共41则) [j] 柳骨颜筋 [l]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遮 柳宠花迷 柳亸花娇 柳亸莺娇 柳户花门 柳昏花螟 柳娇花媚 柳街花巷 柳绿花红 柳绿桃红 柳眉倒竖 柳陌花丛 柳陌花街 柳陌花衢 柳眉剔竖 柳眉踢竖 柳眉星眼 柳门竹巷 柳暖花春 柳衢花市 柳泣花啼 柳弱花娇 柳市花街 柳圣花神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柳啼花怨 柳絮才高 柳巷花街 柳下借阴 柳营花市 柳腰花态 柳烟花雾 柳莺花燕 柳影花阴 柳营花阵 柳腰莲脸 柳夭桃艳 柳折花残

第二个字是“柳”的成语:(共9则) [b] 败柳残花 [c] 宠柳娇花 [l] 路柳墙花 [p] 蒲柳之质 蒲柳之姿 [w] 问柳评花 问柳寻花 [y] 杨柳宫眉 杨柳依依

第三个字是“柳”的成语:(共19则) [h] 花红柳绿 花街柳陌 花街柳市 花阶柳市 花街柳巷 花明柳暗 花明柳媚 花衢柳陌 花说柳说 花遮柳掩 花遮柳隐 [t] 桃红柳绿 桃蹊柳陌 桃蹊柳曲 桃腮柳眼 桃夭柳媚 [y] 颜骨柳筋 颜筋柳骨 颜精柳骨

“柳”字结尾的成语:(共17则) [b] 傍花随柳 [c] 残花败柳 [f] 分花拂柳 分花约柳 [m] 眠花藉柳 眠花宿柳 眠花卧柳 眠花醉柳 [n] 拈花弄柳 [p] 攀花折柳 攀花问柳 [q] 墙花路柳 [x] 寻花觅柳 寻花问柳 [y]吟花咏柳 咏桑寓柳 [z] 章台杨柳

3.关于赞美柳的词语、句子、古诗(本人在线等啊~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全部注释 1.诗题一作《柳枝词》。

2.碧玉:形容柳树碧绿鲜嫩。 3.丝绦:丝带。

这里形容柳条。:由于天寒霜重,鼓都敲不响了。

此句暗示战事惨烈,乃至战鼓都喑哑了。 〔导读〕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贺知章 唐朝诗人。

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

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

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

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

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

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

《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 *** 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

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

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

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

4.景色描写的两字词语

旖旎 绝美 幽静 缤纷 绚烂 娇艳

火红,秀丽

峥嵘

秀美

妖娆.白虹贯日、蓝天飞虹、弥天大雪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玉树琼花

秀丽

峥嵘

秀美

妖娆

旖旎

风景如画

心旷神怡

层峦叠嶂

云雾飘渺

如临仙境

山清水秀

晴空万里

碧波万里

一望无际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水波粼粼

美不胜收

白雪皑皑

娇艳

火红

古色古香

风光旖旎

求 郑樵的《通志·总序》原文,谢谢~

《通志·总序》全文如下:

郑樵

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岛无浸*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

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论语门徒集仲尼语),至于厯代实迹,无所纪系。

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厯书,以类事传,以着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故谓,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五百岁而在斯乎,是其所以自待者,已不浅。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

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左氏,楚人也,所见多矣,而其书尽楚人之辞。公羊,齐人也,所闻多矣,而其书皆齐人之语。今迁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堕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刘知几亦讥其多聚旧记,时插杂言,所可为迁恨者,雅不足也。

大抵开基之人,不免草创;全属继志之士,为之弥缝。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实一也。《乘》,《梼杌》无善后之人,故其书不行。春秋得仲尼挽之于前,左氏推之于后,故其书与日月并传。不然则一卷事目安能行于世?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戸,自此衰矣。

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肃宗问以制礼作乐之事,固对以在京诸儒必能知之。傥臣邻皆如此,则顾问何取焉?及诸儒各有所陈,固惟窃叔孙通十二篇之仪以塞白而已。傥臣邻皆如此,则奏议何取焉?肃宗知其浅陋,故语窦宪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固于当时已有定价。如此人材,将何著述?

《史记》一书,功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班固不通,旁行邪上,以古今人物强立差等,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髙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几希,往往出固之胷中者,古今人表耳。他人无此谬也,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窃锺掩耳,皆固之作俑也。

固之事业如此,后来史家,奔走班固之不暇,何能测其浅深?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柰何诸史弃迁而用固?

刘知几之徒尊班而抑马,且善学司马迁者莫如班彪,彪续迁书自孝武至于后汉,欲令后人之续已如已之续迁,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善乎其继志也。其书不可得而见,所可见者,元成二帝赞耳。皆于本纪之外,别记所闻,可谓深入太史公之阃奥矣。凡左氏之有君子曰者,皆经之新意;史记之有太史公曰者,皆史之外事,不为襃贬也。间有及襃贬者,褚先生之徒杂之耳。且纪传之中,既载善恶,足为鉴戒,何必于纪传之后,更加襃贬?此乃诸生决科之文,安可施于著述?殆非迁彪之意,况谓为赞,岂有贬辞?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皆效班固。

臣不得不剧论固也。司马谈有其书,而司马迁能成其父志;班彪有其业,而班固不能读父之书。固为彪之子,既不能保其身,又不能传其业,又不能教其子,为人如此,安在乎言为天下法?范晔,陈寿之徒继踵,率皆轻薄无行,以速罪辜,安在乎笔削,而为信史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此言相因也,自班固以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会通之道,自此失矣。

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如此之类,岂胜繁文?

语其异也,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郡县各为区域,而昩迁革之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绠?

曹魏指吴蜀为寇,北朝指东晋为僭,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齐史称梁军为义军,谋人之国,可以为义乎?隋书称唐兵为义兵,伐人之君,可以为义乎?房元龄董史册,故房彦谦擅美名;虞世南预修书,故虞荔,虞寄,有嘉传。甚者,桀犬吠尧,吠非其主。晋史党晋而不有魏,凡忠于魏者目为叛臣,王凌,诸葛诞,毋邱俭之徒,抱屈黄壤;齐史党齐,而不有宋,凡忠于宋者目为逆党,袁粲,刘秉,沈攸之之徒,含?九原。噫!天日在上,安可如斯?似此之类,厯世有之,伤风败义,莫大乎此!

迁法既失,固弊日深。自东都至江左,无一人能觉其非。惟梁武帝为此慨然,乃命吴均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齐室,书未成而均卒。隋杨素又奏令陆从典续史记,讫于隋书,未成而免官。岂天之靳斯文而不传与?抑非其人而不佑之与?自唐之后,又莫觉其非。凡秉史笔者,皆凖春秋,专事褎贬。夫春秋以约文见义,若无传释,则善恶难明。史册以详文该事,善恶已彰,无待美刺。读萧曹之行,事岂不知其忠良?见莽卓之所为,岂不知其凶逆?夫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相尙于言语。正犹当家之妇,不事饔飧,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此臣之所深耻也。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不比纪传,纪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儒学之士,皆能为之,惟有《志》难。其次莫如《表》,所以范晔,陈寿之徒,能为纪传,而不敢作《表》《志》。

《志》之大原,起于《尔雅》。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録》。何法盛曰《说》。余史并承班固谓之《志》,皆详于浮言,略于事实,不足以尽《尔雅》之义。

臣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

生民之本在于姓氏,帝王之制各有区分,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姻,不相紊滥。秦并六国,姓氏混而为一。自汉至唐,厯世有其书,而皆不能明姓氏。原此一家之学,倡于左氏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又以字,以谥,以官,以邑命氏,邑亦土也。左氏所言,惟兹五者,臣今所推有三十二类,左氏不得而闻,故作《氏族略》。

书契之本,见于文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文字之本,出于六书,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假借者,文与字也。原此一家之学,亦倡于左氏,然止戈为武,不识谐声,反正为乏,又昧象形。左氏既不别其源,后人何能别其流?是致小学一家,皆成卤莽。经旨不明,穿凿蠭起,尽由于此。臣于是驱天下文字,尽归六书。军律既明,士乃用命,故作《六书略》。

天籁之本,自成经纬,纵有四声以成经,横有七音以成纬。皇颉制字,深达此机。江左四声,反没其旨。凡为韵书者,皆有经无纬。字书眼学,韵书耳学。眼学以母为主,耳学以子为主。母主形,子主声,二家具失所主。今欲明七音之本,扩六合之情,然后能宣仲尼之教,以及人间之俗,使裔夷之俘皆知礼义,故作《七音略》。

天文之家,在于图象。民事必本于时,时序必本于天。为天文志者,有义无象,莫能知天。臣今取隋丹元子《步天歌》句中有图,言下成象,灵台所用,可以仰观;不取《甘石本经》,惑人以妖妄,速人于罪累。故作《天文略》。

地理之家,在于封圻。而封圻之要,在于山川。禹贡九州岛,皆以山川定其经界。九州岛有时而移,山川千古不易。是故《禹贡》之图,至今可别。班固《地理》,主于郡国,无所底止。虽有其书,不如无也。后之史氏,正以方隅,郡国并迁,方隅颠错,皆因司马迁无地理书,班固为之创始,致此一家,俱成谬举。臣今凖《禹贡》之书,而理川源,本《开元十道图》,以续今古,故作《地理略》。

都邑之本,金汤之业。史氏不书,黄图难考。臣上稽三皇五帝之形势,远探四夷八蛮之巢穴,仍以梁汴者,四朝旧都,为痛定之戒;南阳者,疑若可为中原之新宅,故作《都邑略》。

谥法一家,国之大典。史氏无其书,奉常失其旨。周人以讳事神,谥法之所由起也。古之帝王,存亡皆用名。自尧舜禹汤至于桀纣,皆名也。周公制礼不忍名其先君,武王受命之后,乃追谥太王,王季,文王,此谥法所由立也。本无其书,后世伪作《周公谥法》,欲以生前之善恶,为后之劝惩。且周公之意,既不忍称其名,岂忍称其恶?如是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可行乎周公矣。此不道之言也,幽,厉,桓,灵,之字,本无凶义。谥法欲名其恶,则引辞以迁就其意。何为?皇颉制字,使字与义合;而周公作法,使字与义离。臣今所纂,并以一字见义,削去引辞而除其曲说,故作《谥略》。

祭器者,古人饮食之器也。今之祭器,出于礼图。徒务说义,不思适用。形制既乖,岂便歆享。夫祭器尙象者,古之道也。器之大者,莫如罍,故取诸云山。其次莫如尊,故取诸牛象。其次莫如彝,故取诸鸡鳯。最小者,莫如爵,故取诸雀。其制皆象其形,凿项及背以出内酒。惟刘杳能知此义,故引鲁郡地中所得齐子尾送女器有牺尊,及齐景公冢中所得牛尊象尊,以为证。其义甚明,世莫能用。故作《器服略》。

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仲尼编诗为正乐也,以风雅颂之歌为燕享祭祀之乐。工歌鹿鸣之三,笙吹南陔之三,歌间鱼丽之三,笙间崇邱之三,此大合乐之道也。古者,丝竹有谱无辞,所以六笙但存其名。序诗之人,不知此理,谓之有其义而亡其辞,良由汉立齐鲁韩毛四家博士,各以义言诗,遂使声歌之道日微。至后汉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太和末又失其三,至于晋室,《鹿鸣》一篇又无传。自《鹿鸣》不传,后世不复闻诗。然诗者人心之乐也,不以世之兴衰而存亡。继风雅之作者,乐府也。史家不明仲尼之意,弃乐府不收,乃取工伎之作以为志。臣旧作《系声乐府》以集汉魏之辞,正为此也。今取篇目以为次,曰《乐府正声》者,所以明风雅。曰《祀享正声》者,所以明颂。又以琴操明丝竹,以遗声准逸诗。语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仲尼所以正舞也。韶卽文舞,武卽武舞,古乐甚希,而文武二舞犹传于后世,良由有节而无辞,不为义说家所惑,故得全仲尼之意。五声八音十二律者,乐之制也,故作《乐略》。

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书籍之散亡,由编次之无纪。易虽一书,而有十六种学。有传学,有注学,有章句学,有图学,有数学,有谶纬学,安得总言易类乎?诗虽一书,而有十二种学。有诂训学,有传学,有注学,有图学,有谱学,有名物学,安得总言诗类乎?道家则有道书,有道经,有科仪,有符箓,有吐纳内丹,有炉火外丹,凡二十五种皆道家,而浑为一家可乎?医方则有脉经,有灸经,有本草,有方书,有炮炙,有病源,有妇人,有小儿,凡二十六种,皆医家,而浑为一家可乎?故作《艺文略》。

册府之藏,不患无书。校雠之司,未闻其法,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蠧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故作《校雠略》。

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兴。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之学,由此而出。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刘氏作《七略》,收书不收图,班固卽其书为《艺文志》。自此以还,图谱日亡,书籍日冗,所以困后学,而隳良材者,皆由于此。何哉?卽图而求易,卽书而求难。舍易从难,成功者少,臣乃立为二记,一曰记有,记今之所有者,不可不聚。二曰记无,记今之所无者,不可不求。故作《图谱略》。

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方册所载,经数千万传,款识所勒,犹存其旧。盖金石之功,寒暑不变。以兹稽古,庶不失眞。今艺文有志而金石无纪。臣于是采三皇五帝之泉币,三王之鼎彝,秦人石鼓,汉魏丰碑,上自苍颉石室之文,下逮唐人之书,各列其人而名其地,故作《金石略》。

洪范五行传者,巫瞽之学也。厯代史官皆本之以作《五行志》。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若之何一虫之妖,一物之戾,皆绳之以五行?又若之何晋厉公一视之远,周单子一言之徐,而能闗于五行之沴乎?晋申生一衣之偏,郑子臧一冠之异,而能闗于五行之沴乎?董仲舒以阴阳之学,倡为此说,本于春秋,牵合附会。厯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笼罩,而欺天下。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语言之理,易推;名物之状,难识。农圃之人,识田野之物,而不达诗书之旨。儒生达诗书之旨,而不识田野之物。五方之名本殊,万物之形不一,必广览动植,洞见幽潜,通鸟兽之情状,察草木之精神,然后参之载籍,明其品彚,故作《昆虫草木略》。

凡十五略,出臣胸臆,不涉汉唐诸儒议论。《礼略》所以叙五礼,《职官略》所以秩百官,《选举略》言抡材之方,《刑法略》言用刑之术,《食货略》言财货之源流,凡兹五略,虽本前人之典,亦非诸史之文也。

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书大传》曰:「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是以宋郑之史皆谓之《志》。太史公更志为记,今谓之志,本其旧也。桓君山曰:「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古者纪年别系之书,谓之谱。太史公改而为表,今复表为谱,率从旧也。然西周经幽王之乱,纪载无传。故《春秋》编年以东周为始,自皇甫谧作《帝王世纪》及《年厯》上极三皇,谯周,陶弘景之徒皆有其书,学者疑之。而以太史公编年为正,故其年始于共和。然共和之名,已不可据,况其年乎?仲尼著书,断自唐虞,而纪年始于鲁隐,以西周之年无所考也。今之所谱,自春秋之前,称世,谓之世谱。春秋之后,称年,谓之年谱。太史公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阴之名,今之所谱,卽太史公法,既简且明,循环无滞。礼言,临文不讳,谓私讳不可施之于公也。若庙讳,则无所不避。自汉至唐,史官皆避讳,惟新唐书无所避。臣今所修,准旧史例,间有不得而避者,如谥法之类,改易本字,则其义不行。故亦凖唐旧(汉景帝名启,改启为开。安帝名庆,改庆为贺。唐太祖名虎,改虎为武。髙祖名渊,改渊为水。若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则濯龙渊不得而讳,杜佑作《通典》,则虎贲不得而讳。)。

夫学术超诣,本乎心识。如人入海,一入一深。臣之二十略,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纪传者,编年纪事之实迹,自有成规,不为智而増,不为愚而减。故于纪传,卽其旧文,从而损益。若纪有制诏之辞,传有书疏之章,入之正书,则据实事寘之,别録则见类例。《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故纪传讫隋。

若礼乐政刑,务存因革。故引而至唐云。呜呼,酒醴之末,自然浇漓。学术之末,自然浅近。九流设教,至末皆弊然。他教之弊,微有典刑。惟儒家一家,去本太远,此理何由?班固有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枝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且百年之间,其患至此,千载之后,弊将若何?况禄利之路,必由科目,科目之设,必由乎文辞,三百篇之诗,尽在声歌,自置诗博士以来,学者不闻一篇之诗。六十四卦之易,该于象数,自置易博士以来,学者不见一卦之易。皇颉制字,尽由六书,汉立小学,凡文字之家,不明一字之宗。伶伦制律,尽本七音,江左置声韵,凡音律之家,不达一音之旨。经既苟且,史又荒唐。如此流离,何时返本?道之污隆,存乎时。时之通塞,存乎数。儒学之弊至此而极,寒极则暑至,否极则泰来,此自然之道也。臣蒲柳之质,无复余龄,葵藿之心,惟期盛世。谨序。

秋天的田野四字词语

1、五谷丰登

[成语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典故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译文: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2、五谷丰熟

[成语解释]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典故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0回:“石城坚固,五谷丰熟,人民富庶。”

3、春花秋实

[成语解释]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典故出处]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4、春华秋实

[成语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典故出处]峻青《秋色赋》: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5、穰穰满家

[成语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典故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译文: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

柳字组成词语用做店名

邓仲祥整理柳词组

柳组词精选

下为该词语的应用范例和释义说明(下面也包含“柳”的所有组词,收录量在行业领先)。

1、水曲柳

造句:以樟子松和水曲柳为木材试样,选择微波处理后常压浸渍木材阻燃处理方法,考察在生产阻燃木材的浸渍方法中引入微波技术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新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解释:落叶乔木,小叶长椭圆形,背面叶脉有褐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长椭圆形。木材白色带黄,质地致密,可用来制造船舶、器具、车辆等。

2、柳絮

造句:它们是随风飘来的柳絮,在少的可怜的尘土里,吸了雨水发出芽,艰难的生长,终于露出缝隙,虽然没有蒿草茁壮,但毕竟长成了树的形状。

解释: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叫做柳絮。

3、垂柳

造句:时至今日,我还从来没有见比兰溪河更美的河流,她那甘美透彻的河水,翠绿而繁茂的堤岸,枝叶轻轻扫过水面的垂柳。

解释:落叶乔木,树枝细长下垂,叶子呈条状披针形,春季开花,黄绿色,雌雄异株。通称垂杨柳。

4、杨柳

造句:流光飞舞,自从你走后,我在院子里种下了无数的杨柳,它们早已经绿了又青,青了又黄,只是,我怎么不见那熟悉的背影在朝我走过来?

解释:(1)杨树和柳树。(2)泛指柳树。

5、柳条

造句:但是清晨来临,鸟儿的哀叫从大教堂那边那个喧嚣吵闹的世界隐约传来,这是柳条鸟笼里被关押的“囚犯”发出的讯息,这哀叫真是叫人痛彻心扉。

解释:(——儿)柳树的枝条,特指杞柳的枝条,可以编筐、篮子等。

6、柽柳

造句:柽柳群落是额济纳绿洲面积最大的群落类型,因而也是阻止、延缓绿洲沙漠化的最后防线,应注意保护和抚育。

解释:(chēngliǔ)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子象鳞片,夏秋两季开花,花淡红色,结蒴果。能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也叫三春柳或红柳。

7、柳琴

造句:最近几周和红军有绯闻的其他球员还包括热刺前锋罗曼?帕夫柳琴科、维拉前锋埃米利?赫斯基,以及西汉姆中场斯科特?帕克。

解释:乐器的一种,有四根弦,外形象琵琶,比琵琶小。

8、红柳

造句:在西南部的一家葡萄酒生产商把这种快感结合到一块儿的是葡萄酒与黑松露公司,位于尤加里和红柳桉树丛林和土壤肥沃的曼金马普区的原始环境中。

解释:见〖柽柳〗。

9、沙柳

造句:沙柳作为农林废弃物可再生资源,可替代化石资源用于生物燃料等工业生产中,但目前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解释:落叶灌木。幼枝**,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沙荒和固定沙丘的造林树种。

10、柳子戏

造句:在分析柳子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进一步以美学的视角探寻柳子戏的审美理想,剖析观众的审美趋向。

解释: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

11、柳莺

造句:如果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那麽这两种柳莺在头部的特徵方面似乎有一些不同。

解释:鸟,身体小,背部绿色,胸部和腹部黄绿色,眼的上部浅**,翅膀和尾巴褐色。吃昆虫,是益鸟。有的地区叫树串儿。

12、杨柳科

造句:青扬楔天牛是一种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在我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已造成严重危害。

解释:双子叶植物的一科,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为蒴果。此科植物生长迅速,用插条繁殖,常植为绿化树。

13、花柳病

造句:英国的一些年轻的贵族十八世纪起就在这片大陆上旅游,在旅途中,他们学习新的语言,收集古董,也染上了花柳病。从那时起,欧洲游成了很多新兴国家的一项传统。

解释:。

14、河柳

造句:深绿的河柳,浅灰的河堤。

解释:见〖旱柳〗。

15、柳暗花明

造句: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刚硬坚强且满怀希望,就能迎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刻,我们的人生也许就能更精彩!

典故: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16、寻花问柳

造句:是水手,士兵,旅人,郊区居民夜间外出寻花问柳的场所。也是悉尼波希米亚的发源地,艺术家,表演家,作家,音乐家经常出没于此。

典故: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7、桃红柳绿

造句:人心总向往着春暖花开惬意,喜欢桃红柳绿的缤纷,留恋清风明月的浪漫,却难以坦然面对季节的流变。

典故: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8、花红柳绿

造句:难得的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慵懒的阳光让人心收不下,约好几个女伴坐拥在花红柳绿的户外茶楼一起享受这样的春光。

典故: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用柳字组词的所有词语大全:

所有组词列表:眉柳、柳芽、柳箱、年柳、墙柳、人柳、柳陌、柳体、柳洲、柳幄、三柳、沙柳、插柳、丝柳、相柳、五柳、韦柳、银柳、御柳、柜柳、广柳、旱柳、官柳、枫柳、锻柳、冻柳、柽柳、韩柳、柳颊、筐柳、禁柳、翦柳、缉柳、柳箭、柳信、柳腔、柳营、柳烟、柳风、柳琴、柳青、柳蒲、柳塞、柳胶、柳思、柳堤、柳带、柳靥、柳港、柳色、柳眉、柳宿、柳惠、柳枝、柳绵、柳课、柳花、柳叶、柳祠、柳棉、柳谷、柳浪、柳巷、柳耳、柳市、柳腰、柳湖、柳罐、柳线、柳七、柳黛、柳条、柳林、花柳、河柳、黄柳、鬼柳、二柳、垂柳、池柳、编柳、蛇柳、陶柳、菀柳、纤柳、细柳、乌柳、颜柳、雪柳、烟柳、榆柳、折柳、张柳、射柳、植柳、柳火、柳州、柳径、柳下、柳絮、柳莺、柳岸、柳车、柳桥、柳鬟、柳郎、柳暗、柳季、柳杞、柳甸、柳意、柳街、柳永、柳管、柳翠、柳丝、柳编、柳影、柳台、柳郭、柳安、柳旌、枯柳、柳八、刘柳、榉柳、剪柳、柳荫、柳湾、柳圈、柳子、柳绒、柳脸、柳笛、柳阴、柳眼、柳态、柳开、柳桊、柳范、柳桂、柳性、柳斗、柳星、柳蚕、柳梢、柳楼、柳衙、柳球、柳黄、柳菌、柳汀、柳塘、柳泉、柳跖、蒲柳、杞柳、弱柳、柳浦、柳衣、柳床、梅柳、腻柳、梅柳意、青门柳、墙花柳、千丈柳、柳毅传、柳仪曹、柳屯田、柳梢青、柳箧子、柳隆卿、柳江人、柳条边、柳拐子、柳叶刀、柳条箱、柳摇金、柳翠井、柳下季、柳下惠、花柳营、花柳症、金城柳、灵和柳、柳氏传、柳叶曲、柳翠桥、柳营江、柳麻子、柳庄翁、柳州市、柳阴仔、柳柳惊、柳眼茶、柳条包、肘生柳、钻天柳、杨柳陌、杨柳户、杨柳鞭、杨柳梦、杨柳歌、杨柳细、章台柳、樟柳神、杨柳身、杨柳楼、杨柳浪、杨柳风、杨柳曲、细柳圈、细柳营、武昌柳、杨柳青、隋堤柳、隋家柳、枫柳人、观音柳、官渡柳、广柳车、花柳病、柳星张、柳三变、柳花裙、柳公权、柳絮风、柳亚子、柳子戏、柳色黄、柳宗元、柳含烟、柳三眠、柳条帽、柳青娘、柳叶篆、柳色新、柳木腿、柳叶眉、春月柳、花柳丛、花柳场、折杨柳、种柳人、杨柳姬、杨柳腰、杨柳枝、王恭柳、五柳心、永丰柳、桃柳藤、陶家柳、陂塘柳、柳琴戏、柳子祠、柳枝词、柳芳历、柳士师、三春柳、梅和柳、墙花路柳、攀花问柳、拈花弄柳、迷花恋柳、柳骨颜筋、眠花藉柳、眠花醉柳、眠花宿柳、路柳墙花、柳弱花娇、柳巷花街、柳户花门、柳衢花市、柳门竹巷、柳下借阴、柳营花阵、傍柳随花、败柳残花、宿柳眠花、随风倒柳、桃蹊柳曲、桃柳争妍、桃蹊柳陌、武昌春柳、问柳寻花、颜精柳骨、颜筋柳骨、烟花柳巷、杨柳宫眉、吟花咏柳、云轻柳弱、花遮柳掩、花花柳柳、花明柳暗、花阶柳市、花门柳户、花街柳巷、分花拂柳、宠柳娇花、花柳人家、豪苏腻柳、残花败柳、柳绿桃红、柳夭桃艳、柳眼花须、柳絮才媛、柳折花残、柳眉剔竖、柳悴花憔、柳下道儿、柳营试马、柳拐子病、柳眉踢竖、柳家新样、柳笼栲栳、柳颦梅笑、柳陌花丛、柳浪闻莺、柳市花街、柳毅传书、柳腰花态、柳子厚体、柳暖花春、柳圣花神、柳车变姓、花衢柳陌、花红柳绿、花遮柳隐、花街柳市、桂柳会战、割包剪柳、分花约柳、打桃射柳、摧花斫柳、傍花随柳、松姿柳态、桃红柳绿、桃腮柳眼、桃夭柳媚、五柳先生、武昌官柳、问柳评花、颜骨柳筋、咏桑寓柳、寻花问柳、寻花觅柳、杨柳依依、枝柳铁路、章台杨柳、折柳攀花、柳媚花明、柳情花意、柳营花市、柳暗花遮、柳街柳陌、柳啼花怨、柳絮才高、柳昏花螟、柳影花阴、柳陌花衢、柳眉倒竖、柳庄相法、柳宠花迷、柳眉星眼、柳暗花明、柳绿花红、柳老悲桓、柳眼梅腮、立石起柳、李杜韩柳、韩柳欧苏、阶柳庭花、花明柳媚、花街柳陌、花光柳影、花说柳说、柳陌花街、柳娇花媚、柳街花巷、柳腰莲脸、柳烟花雾、柳泣花啼、柳陌花巷、柳莺花燕、攀花折柳、蒲柳之姿、蒲柳之质、觅柳寻花、眠花卧柳、柳昏花暝、柳叶吊梢眉、柳叶金障泥、柳敬亭说书

望秋先零近义词

望秋先零近义词是未老先衰

望秋先零简介:

望秋先零,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qiū xiān líng,意思是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出自《世说新语·语言》。

孱躯衰备,望秋先零,月来眠食起居,尚与南中无甚歧异。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张安保来函》当代作家·殷谦《曹雪芹同情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被薛蟠强占为妾而只落得陷于污泥的菱花——秋菱,薛蟠正妻夏金桂出现,秋菱望秋先零,终因难产而,这些都应对了她的悲剧命运。

晋朝时期,尚书右丞顾悦与简文帝(司马昱)同岁,文帝头发全黑,而顾悦头发全白了。文帝问他为什么头发先白?顾悦回答道:“皇帝您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是蒲柳之质,望秋先零。”文帝听后十分高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成语简介: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