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中借物喻人有哪些?

2.《西游记》里,真正把孙悟空当做兄弟的人是谁?

3.救人的成语有哪些?

4.他是汉人英雄,拯救四百万汉人于水火之中,为什么却被后人遗忘?

文中借物喻人有哪些?

水火之中是成语吗-水火之中的人

1、竹子一样的人:

竹子的突出特点就是气节,不屈不挠“戊戌六君子”中,为变法流血的谭嗣同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整个社会,他并未失望,他们开始了变法,虽未完成,但他相信,终会有后继之人来完成者。这未竟之业,救国于水火之中。他本可以逃的,却选择了留下,年仅33岁的谭嗣同选择了用鲜血唤醒国人。

他敢于对抗顽固派,毅然选择变法的勇气,都证明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的英雄,也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努力让这个时代成为每个人心中期盼的样子。

2、梅花一样的人:

梅花的特点是铁骨铮铮,傲雪盛开,刘胡兰就是这样一个人。刘胡兰被抓住后逼供,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就像梅花一样,芬芳又绚丽,开在凌冽的寒冬。

3、蜜蜂一样的人:

蜜蜂象征辛勤劳动的人。就比如说在街头扫地的环卫工人们,她们都很辛苦,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打扫着身边的环境。即使有人走过来往地上扔一个纸团,她们也一声不吭的把那团纸用长长的夹子夹起来,放进垃圾桶。没有多少人会在乎她们,帮助她们一起拾垃圾,顶多会跟她们擦肩而过。她们就是这样的无私。

4、路灯一样的人:

看着路灯,不禁让人想到了老师,老师跟路灯一样帮助着我们。当我们遇到难题时,老师总会用清晰明了的解题思路让我们豁然开朗;当我们思路出现错误时,老师及时帮我们纠正错误,使我们恍然大悟。老师就像路灯一样,指引着我们前进;老师也像路灯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扩展资料:

上文都是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用事物的美好品质来比喻人,突出了情感。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西游记》里,真正把孙悟空当做兄弟的人是谁?

古代英雄最经典的形象便是喜交全国豪杰,大方热心,孙悟空作为我们少年时代偶像天然少不了这些特征。花果山美猴王,七十二洞妖王俯首称臣,鬼王景仰拜谒。即便齐天大圣有官无禄,照样游四方与天庭的神仙称兄道弟,玉帝派孙悟空去守蟠桃园便是忧虑他损公肥私找个理由将他驱逐下界。

兄弟者必是志趣相投或景仰敬重,所以孙悟空为人一世正本只需三位是诚心待他的:第一位是二郎神。二郎神和孙悟空打过架,为了受封领赏还放火烧光了花果山,致使水火之中的元凶巨恶便是他,那如何二人还会成为兄弟呢?正本古代交兄弟的套路便是这么,不打不相识,一般先履历一场恶斗,生相搏后来发现大水冲了龙王庙,构成高度的误解,而这么的友谊一般能海枯石烂。虽有花果山争斗,正本在孙悟空心中已埋下对二郎神敬重的种子,想想看漫天神佛没一个是他对手,俄然来个旗鼓相当的二郎神他如何不欢心?而后来合力缉拿九头虫也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心境一好还把九头虫给放了。

第二位是镇元子。观音菩萨都要敬上三分的镇元大仙能够拉低身段与孙悟空八拜为交实在不易。《西游记》有说过镇元子的方位,三清是他的兄弟,四御是他的古人,九曜是他的宾客,元辰是他的后辈。方位是高但他在天庭没受仙箓,纵有一身才谐和资历照旧不是公家人。孙悟空做了他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反天,这是二人能结为兄弟的主要原因。

第三位是太白金星。这一位应该是公认的吧,太白金星是天庭最出色的外交官,能统筹兼顾调和群众利益。猪八戒调戏嫦娥正本要被处斩,是太白金星求得情;孙悟空闹龙宫闯鬼门关,又是太白金星请旨加封;反天规自挂齐天大圣,也是太白金星说服玉帝,并且取经路上又屡次暗中相助。

救人的成语有哪些?

1、

救焚拯溺 ?

从井救人 ?

救民水火?

扶危济困 ?

济世救人?

济世匡时 ?

济世安邦 ?

救苦救难

救亡图存 ?

匡时济俗 ?

2、救焚拯溺?[ jiù fén zhěng nì ]?

焚:火灾;溺:水灾。 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 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3、从井救人?[ cóng jǐng jiù rén ]?

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 处

《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4、救民水火?[ jiù mín shuǐ huǒ ]?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 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5、扶危济困?[ fú wēi jì kùn ]?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 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6、济世救人?[ jì shì jiù rén ]?

济:拯救。 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 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7、济世匡时?[ jì shì kuāng shí ]?

济:拯救;匡:匡正。 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出 处

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8、济世安邦?[ jì shì ān bāng ]?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 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9、救苦救难?[ jiù kǔ jiù nàn ]?

佛经中的话。 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10、救亡图存?[ jiù wáng tú cún ]?

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出 处

《鬼谷子·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11、匡时济俗?[ kuāng shí jì sú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 处

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他是汉人英雄,拯救四百万汉人于水火之中,为什么却被后人遗忘?

因为冉闵颁布“杀胡令”并不是真的为了拯救汉人,而是为了自己要报仇才对胡人展开疯狂报复,算不上真正的民族英雄。

在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时期,有十几个外族部落侵犯中原,这些胡人所到之处抢掠财物无恶不作,无数,对汉族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几乎把汉人逼到绝境。其中鲜卑人尤其残忍,几十万的部队不带一粒粮食,在宋国杀到哪里都执行“三光”政策,渴了饿了就吃人饮血。

在这个危难时刻,武德王冉闵因为被胡人多次暗杀、排挤甚至讨伐,终于忍无可忍展开了对胡人的报复行动,在自己势力所及的范围内对胡人大肆屠杀,先后共斩杀胡人及士兵六十余万人。

冉闵曾经给过胡人机会,但胡人都不听他的号令,冉闵只有颁布“杀胡令”,带领汉人士兵们见到胡人就杀,一时间尸横遍野,几天就了二十几万胡人。冉闵此举得到了中原各地的响应,人们纷纷起来抗击胡人。

冉闵的出现起到了表率作用,让汉人们强大了起来,冉闵虽然勇猛但毕竟兵力有限,最终兵败身,没能挽救汉民族与水火之中,他的行为对汉人来说是个大英雄,但他的出发点却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争斗和报仇,所以严格的说他还算不上民族英雄。

冉闵虽然在那个时候帮了汉人的大忙,但他并不是真的对汉人有多深的感情,主要是为了自己报仇,因此历史学家和史书对他也没有什么赞颂,后来在历史中就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