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历史周期律的法宝-人亡政息 历史周期律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加强党的领导?
2.历史周期率窑洞对是什么?
3.黄培炎先生所说的周期率有什么深刻含义
4.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第二个是什么
5.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为什么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同意起来?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需要深刻领会党的执政能力定义所蕴含的五个关系:
一是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关系。在我国现行的制度条件下,党的领导是执政的政治前提,执政是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必然体现。但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并不是以党组织的名义号令社会成员,而是以国家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制定和执行全社会的共同规则——宪法与法律,来从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活动。
二是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三是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的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但要着眼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要重视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这包括理顺党政关系,实现党政关系规范化;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等。
四是执政能力与党制定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关系。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和创新。
五是执政能力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呼唤我们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坚强保证。而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不断提高我们党运用和发展科学理论的能力,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能力,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能力,以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一句话,就是提高有效治党治国治军的本领。
2.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首先,从党执政以后的全部活动来看,党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也好,治党治国治军也好,内政外交国防也好,都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又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其次,从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来看,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的。执政使我们党的历史方位、中心任务、党群关系、领导方式以及思想意识功能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也因此,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当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就是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自身建设伟大工程中要始终加以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第三,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沉痛教训告诫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是决定执政党生存亡的一项根本建设。上个世纪末,苏联、东欧国家的***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一是执政能力不强,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没有根据执政条件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没有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成果。再一个是不能正确行使权力,执政党党内的腐败因素不断滋生和蔓延,导致党严重脱离群众,以至于人心向背发生根本变化,最后被群众所抛弃。我们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就是要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就是要避免人亡政息,就是要让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既永不变色又充满活力,就是既要让卫星上天又要让红旗高扬。
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依法执政、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的改变而改变,不因***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正因为我们的宪法和法律是党***民制定的,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的领导、服从人民利益是完全统一的。邓小平同志曾明确要求:“……党委领导的作用第一条就是应该保证法律生效、有效。没有立法以前,只能按政策办事,法立了以后,就要坚决按法律办事。”
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写入党章。这些要求都充分表明,任何削弱宪法和法律权威、损害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行为是坚决不能容许的。
(3)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不仅表现在党自身遵守宪法和法律上,还表现在党所领导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上。党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使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都纳入法治轨道,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4)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队伍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近年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特别是依法执政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决定》对此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理顺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二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司法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保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
为什么必须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的。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另一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必须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特别是要从严抓好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是必须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现阶段,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善于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党的执政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按照《决定》的要求,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关键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
历史周期率窑洞对是什么?
窑洞对的主要内容就是: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六位民主人士在中共的邀请下,为促成两党和谈,从重庆飞往延安进行考察。提出了用“民主”途径解决历代弊端的思路。
本文从历史背景、具体内容以及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对“周期率”谈话展开论述,并试图揭示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蕴含的现实启示。
科学解释:
“历史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中国历史"治乱循环" 即中国的历史周期率问题,中国***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培炎先生所说的周期率有什么深刻含义
1945年7月,将近古稀之年的黄炎培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访问延安,头一次亲眼目睹了***的施政政策和解放区的成就,大为感慨。后来他又与促膝长谈。黄炎培在肯定了边区的成就之后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他希望中共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说:我们已找到了新路,这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周期率,对人类社会政权改朝换代规律的深刻描述总结,尤其是对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规律做了深刻总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朝代更改、政权更迭的原因、教训,以及不易跳出这一周期率的原因。现社会已是民主共和制社会,已非封建社会,社会制度远比封建社会先进,先进的社会制度不易改变,但政权由那个政党掌握,这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也与这个周期率有关,能否跳出这个周期率怪圈,是对现执政党的严重考验,人们在试目以待。
就党来说,如何克服腐败问题是当前自身建设的头等大事。坚定不移地清除腐败,是安定民心、建设国家的政治基础。如何遏制“一把手”腐败的高发势头,应该成为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集中解决了“一把手”的问题,其它腐败现象就会迎刃而解。《工作规划》专门在民主和监督上作了规定。大力推进党内民主,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才会让人民能够监督政府,才能让政府时刻不敢松懈,才会让党员领导干部有所约束,这才是治理腐败问题的真正基础和源头,否则再多的制度、机制都没有什么用。
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第二个是什么
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第二个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在中国历史循环往复的周期里,几乎每一个能赢得200~300年长治久安的朝代,都是从打破原有社会结构,通过“均田”实现相对公平开始的。在农业社会里,“田”即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如同今天的资本。所谓“均田”当然是没有土地的人均豪门的田,而不是有钱的豪门均穷人的田。
历史周期律背景:
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律。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为什么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同意起来?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体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主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这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思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理,它既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章当中,也通过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精神实质,集中到一点,就是发展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争得了民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建国初期,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稳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党和国家在全体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等问题上,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更没有树立起法律和制度的权威,并用之来有效保障1954年《宪法》确认的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因而,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走了弯路。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同志曾试图继续用"急风暴雨的、群众运动的""大民主"方式,来解决人民行使权力、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而忽略甚至否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和作用(1),以致未能防止和制止""的发生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是在总结我们党和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与现实、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态势与中国国情的理性思考的结果,因而是有着坚实基础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思想理论。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作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2)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努力发展民主政治,使政治与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曾高度概括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3)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人民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5)
这种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和统一。如果只讲民主而不讲专政、法制、纪律和集中,就会导致""那样的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就会使我们国家和民族再次陷入经济崩溃和政治的灾难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靠什么?如何才能保证人民在充分享有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正确行使而不是滥用这种民主权利?这是同志未能很好解决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碰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以成熟的社会主义改革家深邃的洞察力,看准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的改变而改变,不因***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
显然,在实行人治还是法治这两种治国方略的选择面前,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实行法治,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实现,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对于为什么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而不是靠个人或少数人、必须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8月《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就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象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7)
实行人治最大的弱点,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个人或少数人身上,决策没有基本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规制,一两个人或少数人就可以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邓小平同志一再反对和批判这种人治的思想和作法,并从对历史教训的思考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说:"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8)
他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9)
又说:"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难以为继的。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出问题。"(10)邓小平同志这些朴实无华而又鞭辟入里的论述,表明了他反对人治的信念是一贯的、坚定的。从他思维的逻辑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轨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振兴中国,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始终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为此,必须坚决反对人治,发展民主,厉行法治,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厉行法治的统一,"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11)
概言之,所谓依法治国,是指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活动以及公民(包括所有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在各个领域的行为都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进行,不受任何个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左右,使国家和社会呈现出有序的法治状态,排除一切随心所欲的、无序的人治状态。所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指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活动准则,决策机关依法决策、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公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依法进行,国家机关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监督制约,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切实保障,《宪法》和《党章》所肯定的"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得到真正落实。邓小平同志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上反复强调和论述的丰富而深刻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概括起来,其核心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价值取向
邓小平同志主张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全体人民依法治理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有着本质区别。在价值取向上,我国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它以追求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彻底解放为目的。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争取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建立"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12)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目的,不是把人民当作统治的对象,为统治而治理,而是服从于、服务于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在价值取向上,社会主义把人民当作历史和社会的主体,通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和各项民主、自由权利;通过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保障人民的人身、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人权的充分实现,这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有最深厚的动力源泉。当前,我们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从客观上要求实行法治,要求以法律形式确认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并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社会保障,而且从根本上为消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创造条件。实行依法治国与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所以,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4)抓建设,发展生产力,为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抓法制,使我们的法律和制度日臻完善,实行依法治国,规制和保障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一切,都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本质的优越性,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二,它以***领导的民主政治制度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的要求、***的主张以及国家意志统合于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之中,使依法治国所依从之法始终把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要求内化成法律的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政治体制与人民的分离,避免"公仆"与主人关系的倒置,杜绝国家对社会的异化。(15)在邓小平同志的民主与法制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坚持中国***的领导的主线。党的领导须臾不可离开。但是,党的领导不是包办一切,不是"以党代政"、"以党代法"等方式的"以党治国"。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反对"以党治国",他指出:"某些同志的'以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表现。""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16)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如何执掌政权,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但党要善于领导,党政需要分开,这个问题要提上议事日程。"(17)
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靠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靠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靠引导和支持人民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和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18),上升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把党、国家、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轨道。******民争得了民主,也***民通过法治的途径发展和实现更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在价值取向上,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是竞合的,即都是"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9)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是最符合民主原意的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按照宪法和法律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治理国家。离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会迷失方向;离开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就会失去依托;而不实行依法治国,就不能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在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下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它以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条件,不仅继承和弘扬中华法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思想和精神,而且吸纳和借鉴外国法治文化中的一切有益的人类共同的法治价值;不仅借助传统道德的合理内涵来丰富和拓展法治的内在价值,而且在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来深化和充实法治的底蕴。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0)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法治领域。依法治国所依循的法律,不应当游离于社会和人民之外,而应当通过道德和文化的认同,内化于人们的心中,即"法律必须被信仰",才能具有真正的权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关系至为密切。法治是人类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成果之一。也就是说,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地要求实行法治、依法治国;而法治的倡行,又必然有力地促进和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它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在、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稳步提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有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有了可靠的智力支持和文明氛围。
在价值取向上,最重要的即是上述三个方面。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围绕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优越性;围绕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健全;围绕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工程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内涵
当今世界,各法治国家对依法治国的原则内涵的概括和阐释不尽相同。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落实到制度上,就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体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进入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选举和任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以及监督等职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院制"(21)。同志早就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人民创造了历史,推动社会前进,夺得了自己应有的国家权力。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此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的作用,最根本的,就是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保证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22)。
(二)法律至上原则。实行法治,必然要求一个国家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拥有至高至上的权威。这种权威来自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人民作为一个整体,不允许有任何个人凌驾于自己之上;宪法和法律作为人民集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与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的一致性,也不允许任何个人凌驾于其上。如果法律没有这种极大的权威,就没有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国体和政体的法治,就会给某些形式的"个人至上"留下余地,也就会使依法治国变成空中阁楼。因此,实行法治,必须树立并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在我国,"具有根本规范性质的四项基本原则,已变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组成部分。"(23)树立法律至上的原则,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完全一致的;树立法律至上原则,也不妨碍领导者个人作用的发挥,恰恰相反,在人民意志、国家意志和党的主张高度统一体现的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领导者个人的作用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失误、特别是重大失误。
(三)人权原则。"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讲,维护人权和不断改善人权状况,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国家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依法治国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整治老百姓,实现对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了充分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基本自由的实现。正如《中国的人权状况》向全世界宣示的那样,"继续促进人权的发展,努力达到中国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实现充分人权的崇高目标,仍然是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24)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在确认和保障人权方面,往往仅以个人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为其确证的逻辑起点,否认或者忽视人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作为人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而,其依法治国不可能不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治国,其确认和保障人权的基点,不仅在于公民和政治权利,而且在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不仅在于个人人权,而且在于集体人权;不仅把人权的充分实现当作理想和目标,而且为人权的充分实现提供物质和法治保障,因此,这种依法治国与人权的内在属性是和谐一致的。
(四)立法优位原则。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的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全国或地方制定法律和法规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同级国家机关中,立法机关应居于优越的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优位原则。这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以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的方式,通过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事务。人民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决定了它的载体----立法机关必然具有比其他国家机关更优越的地位。其次,法律至上的权威不仅在于法律本身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力量,而且在于制定法律和法规的机关是由人民代表组成的机关的权威和地位。立法机关和立法权如果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具有优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地位,法律的地位和权威就不可能"至上",也不可能得到切实地遵守。最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级、省会所在地的市、较大市和经授权的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要由立法机关讨论决定,党的主张要由它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它所处的地位,就是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的地位。"这种地位实际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的法律化和政治化"。(25)
(五)依法行政原则。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关键之一,是真正做到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现代政治理论认为,在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如果发生矛盾或者冲突,作为个人的公民总是处于弱者的地位,而强大的行政权又最容易对公民造成侵害。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反复证明,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腐败。早在1945年,同志在回答黄炎培关于***掌权后,如何才能跳出"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时,就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6)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求政府依照汇集了人民意志的法律来行使权力,使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依法治国所强调的依法行政原则,通常包括以下要求:"1、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2、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承担义务,不得侵害人民的权利;3、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应负的义务,不得为特定人设定权利;4、在法律听任行政作出自由裁量的场合,其决定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界限。"(27)行政机关有违法或不当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纠正其违法或不当行为,并对造成的损害予以行政赔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
(六)司法独立原则。司法是法治国家使一个社会保持稳定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的也是最有力的救济手段。对于行政权而言,"一个独立的司法权就能处理由于政府机关实施法治而引起的各种问题。"(28)
在法治国家,司法能否公正,是评价这个国家是否民主文明的基本标志之一。如果司法丧失了公正,这个国家或者社会就不是一个法治国家或者法治社会。而实现司法的公正性,主要取决于司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它要求"在全国坚决实行这样一些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察,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29)
在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都能明了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维护司法独立,不以任何形式干扰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行使时,就能从外部环境上保障司法公正,就能从保证司法独立这个方面为依法治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如何实现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方针已得到的确认,并被载入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由此而具有了政治和法律效力。那么,应当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呢?我们认为,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和通过的《纲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实现依法治国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更新观念。依法治国是我国在治国方略上的根本转变,它必然要求我们对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观念加以更新,尤其是"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30)"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3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高度集权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办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在观念上,亦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如不加以更新,就很难在言行上自觉投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事业中去。对于需要更新的观念,有些前文已经涉及,如树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就是要改变法律"很不受重视"的观念等。这里,要着重论述如下几点:
第一,要改变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法制有"不少是属于'人治底下的法制',其所制定与实施的法律与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行政权力对社会主体的管理、控制。"(3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内在要求,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原来多年形成的主要以***的看法和注意力为转移的人治体制,转变到主要依据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来办事的体制上。治理国家靠什么?邓小平同志认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
只有从观念上、体制上和具体的制度程序上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才能最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第二,要改变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对推动依法治国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根本上讲,权利是属于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人民的,但在旧社会,人民的权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剥夺了,却要承担被强加的无数义务。后来,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夺回了自己的权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仍在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当一部分公职人员头脑中作怪,在实践中就表现为漠视以至侵民的权利,而对加重人民的义务、负担,却习以为常。法治国家一个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价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障人民的权利,一切非法侵民权利的行为都是法治秩序的大敌。因此,必须树立权利观念,享有权利是人民承担义务的前提。当然,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要否定义务。马克思说:"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承担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
第三,要改变官贵民贱的观念。官与民是自有国家以来的一对矛盾。官与民的矛盾在旧社会常常表现为尖锐的对立,历史上""的事件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理论和宪法、法律上,官与民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和惯性的作用,有的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一讲依法治理,就把治理的重点和对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让老百姓严格守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则是居高临下的执法者、管理者。这是官贵民贱观念余毒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