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物致知,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最早提出的,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3.格物致知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什么意思和含义-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中华成语大词典

格物致知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严复《原强》

近义词:致知格物

语法: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英文: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最早提出的,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出自《礼记·中庸》,是说推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认识事物的本质,亦指获得知识,或指达到某种目标或境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求真”或“求是”等涵义,二者合起来即指研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并从中获得知识或真理的过程和方法。

朱熹在注解中把“格物”和“致知”两个词联在一起,认为是“物犹事也,格犹穷也,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说,“物格”是“知至”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物格”,即对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有了认识,才能达到“知至”;“知至”又是“意诚”和“心正”的前提和条件,而“意诚”和“心正”是“修身”的必然结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朱熹把“格物”和“致知”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说明“穷理”和“尽性”的一致性,认为只有通过“格物”,才能做到“致知”.他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物有体有用,有一定之理,有沿袭之成法,圣人因时制宜,使各得其所用,而不可易也.”这里的“理”,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格物”,即探求客观事物的规律;“致知”,即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的知识.朱熹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这样,“格物”和“致知”就统一起来了.宋明理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格物”的工夫,并用它作为“致知”的阶梯,力图通过对“格物”的研究,达到“穷理”的目的.

格物致知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诚实,端正心意,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具体释义:

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2、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3、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4、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5、修身,就是要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出自曾子《礼记·大学》,原文选段: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扩展资料:

文化的力量在于“格物致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有学者称之为镀金时代。上一轮狂飙突进的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让中国成功实现了“逆袭”,1979年到20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9%,总量增长了20.6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以说,前30年经济建设的爆发力是很强,但现在持续力弱下来了,而文化的力量正是体现在行政力、控制力、持续力上。”郑宇民口中的行政力与控制力不难理解,而持续力,郑宇民认为这是文化最核心的作用,即“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农民休耕,渔民休渔,事实上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表现,有文化的农民才会知道休养生息,有文化的商人才会知道兼济天下,有文化的主政者才会知道创造一个持续性、共享性的发展生态。”

郑宇民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智慧对事物的把握调度、界定、应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从而真正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