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成语中,上写了一个呀是什么意思

2.昆山的民歌童谣

猜成语中,上写了一个呀是什么意思

呀呀学语什么意思-呀呀学语的意思

唇齿相依:基本解释: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拼音读法:chún chǐ xiāng yī

使用举例: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不宜改图。(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近义词组: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反义词组: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昆山的民歌童谣

野鸭子逞港飞。

娘在门外望女回。

哥哥望见亲姊妹,

嫂嫂看见眼皱眉。

你眨什么眼?

你皱什么眉?

我又不是回来分田地!

我又不是回来分家当!

我是回来看爷娘。

爷娘老了高山去。

(否则)八台大轿我不回。

(除非)禾场上石磙烂成泥,

扁担开花我就回!

家乡的人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做“比”“兴”,然而他在讲述世俗人情之前加上一句“野鸭子逞港飞”。“逞”字在此只取其音,“沿”的意思,因为方言大抵有音无字。《汉乐府》里发誓说“山无棱,江水为褐,冬雷震震,夏雨雪。”这是经过读书人润色的,庄稼人只会用眼前的事物打比,禾场上的石磙、农家的扁担,不只要枯木逢春,还要扁担开出花来。

家乡的人大概也没有听说过顶针,我小时候却听过一首挺长的儿歌:

蛤蟆叫,春天到。

爷打草鞋我不要,

娘做花鞋我就要。

要下田,捡明钱。

明钱薄,捡牛角。

牛角尖,尖上天。

天又高,捡一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又深,捡一口针。

针没鼻,捡一支笔。

笔没杆,捡一只碗。

碗没沿,捡一条船。

船没底,一路嫁到枫林嘴。

在临湘方言里,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压韵的,句与句之间又属顶针,枫林嘴是当地一个实有的地名。

还有两首是小时候听妈妈哄她的外孙我的小侄女时念的。

三岁伢伢穿红鞋,

摇摇摆摆学堂来。

爹爹莫打我,

我去妈妈那儿吃口吸吸再来。

这四句话写小儿的稚气和撒娇,容易明了,下面这一首倒要费些工夫解释。

推谷,擦谷。

糯米煮粥。

爷吃三碗,

娘吃四碗,

宝宝刮罐底。

念这首儿歌的时候,让小儿坐在膝上面对面坐着,握着他的两只小手,略一松手小孩便向后仰,随即又拉回来,这样重复动作,一松一拉各念一句,所以这一首儿歌念起来是很有节奏的,前面的两个短语各为半拍,念成“推——谷”,“擦——谷”,念完这四个字小孩后仰然后又被拉回来坐正。后面则每句为一拍,至于在哪里停顿喜欢节律的朋友不妨自己念一遍来听听。我记得我妈妈是将小孩送出去让他后仰的时候特别小心而缓慢,完成这个动作已念完“糯米煮”三字,将小孩拉回来可能是认为比较安全所以动作快些,伴随这个拉的动作所以“粥”字念得短促。以后几句与此同。“宝宝”二字为我所加,念这儿歌的时候用膝上小儿的名字代替,但一定是叠词。尤其要说明的是,第一句中“擦”字也是我加上去的,这个字在临湘方言中也是有音无字,是“拉”的意思,册卡切。一推一拉是家乡的百姓借助一t型木柄使石磨转动的动作,实际上就是将糯谷碾出米来,用以煮糯米粥。短短两句话八个字就把这一项复杂的劳动讲述清楚,爹娘三碗四碗的大吃甚至忘记给宝贝儿子留一点,以至于宝宝只能刮罐底我们可以想象糯米粥的香甜,这样的手笔只有《诗经》里面才有。

当妈妈和外婆教唱这些儿歌的时候,小孩自己其实不怎么听得懂,他们还太小,等到大一点能听懂时他们就蹦蹦跳跳要自己出去玩了,那时候口中所念的是从哥哥姐姐那里听来的一些顺口溜,或者是上面介绍的“蛤蟆叫,春天到。”所以这些儿歌实际上是在大人间口耳相传,外婆当年念着这些儿歌哄她的外孙时或许妈妈就在旁边,她听到了,等她做了外婆的时候又念着来哄我姐姐的小孩,我也正好在旁边听到了,不过我大概不会再教给我的小孩,因为我的小孩将来一出生要学普通话的。而大人间用方言讲这些东西是挺难为情的,家乡人会从小教一个小孩怎样学会懂事,而不会教一个大起来的孩子去故意装嫩。

所以当我问妈妈要她告诉我一些儿歌时她推说不知道,或者说早不记得了。这一次国庆节回家,在医院的病房里陪伴她半个月,她一高兴竟又告诉我几首。

打掌掌,接嘎嘎。

没什么嘎嘎呷,油盐炸蛤蟆。

蛤蟆跳上炕,嘎嘎在下面望。

这里说的“炕”并不是北方的炕床,而是阁楼,在梁上搁些木板铺就,堆放杂物用。“嘎嘎”即外婆。这一首也是有节奏的,半句为一拍。

黄,尾巴拖。

三岁伢,唱好歌。

不要爷娘告诉我,

是我自己咬学咯。

“咬学”就是学的意思,在方言里大概有呀呀学语的意思。

点点飞呀,飞到嘎嘎去呀。

嘎嘎不杀鸡,外外要回去。

这一首是在给孩子喂奶着他的两个食指,缓缓地碰触一下然后牵线似的拉开,拖长声音念道:“点点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