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关于中国文学欣赏方面的论文

2.急用。求较难词语,成语,伴解释及读音。

3.悲字开头的成语

4.请解释一下“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的意思。

求一篇关于中国文学欣赏方面的论文

悲喜交集怎么读-悲喜交集序

读《茶馆》有感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美是古典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情感美主要包括五种情感:即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幸福、繁荣、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情感美

什么是情感?《现代汉语词典》说:“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1]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一定有情感。只要有情感,他就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予以表达。中国古典诗歌就是古代人们抒发情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工具。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陆机在他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2]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性情也”。[3]我们今天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来的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这种真挚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沉的爱国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贡献的民族,也是一个深深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孕育了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诗人。他们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精神,是华夏历史上动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他们留下来的无数诗篇,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如明代诗人杨继盛的《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这是诗人面对亡高唱的充满凛然浩气的爱国壮歌。前二句大笔挥洒,极力渲染浩然正气,意在说明“天地有正气”。杨继盛本来就是个刚直不阿、胸怀浩然正气的人,仕进后更以忠直敢谏著称。他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改兵部员外郎,力主抗击北方鞑靼人的侵入,因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被贬狄道县典吏。仇鸾伏诛后,诗人复官,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弹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被严嵩迫害入狱。在长期监禁后,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这首诗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并不认为就义便是报国的尽头,临刑前他想到的是“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即活着未能斩除佞臣、尽到报效国家的责任,后要继续用自己的忠魂实现报国之志。后二句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炽热无比的爱国热情,至不忘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二、浓烈的思乡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炎黄子孙有着浓重的思乡情结,而思乡情结就是爱国情结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连故乡都不爱的人会去爱国。思乡念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她蕴涵着对故乡亲友的挚爱,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古代诗人写有太多的游子诗,抒发着各不相同却又极为相似的故乡之情。这些诗歌不追求奇特新颖的构思,更不要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深情的语句,写出远客思乡的殷殷深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分外明亮,也特别清冷。对于孤身在外的人来说,最易触动旅思之怀,感受到客居的萧条,年华的易逝。凝望着明月,更易使人想起故乡,思念亲人。大概正是此情此景感染了李白,他挥毫写下了《静夜思》这首具有浓烈思乡之情的诗歌。

三、执着的男女情

男女情爱,本是人类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在我国古代数量繁富的诗歌遗产中,爱情诗占了很大的比重。爱情诗在古代民歌中非常发达,从《诗经·国风》、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到唐代民间曲子词、明清民歌,歌唱爱情的篇章往往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文人诗歌方面,上自屈原的《九歌》、汉魏六朝古诗,下至唐诗、宋词、元曲,爱情诗的数量也是很多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情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真挚动人。它们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爱情得到满足时的愉悦和欢乐,更多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生离别引起的忧伤和痛苦。在我国古代众多的爱情诗中,写得最好、最感人的是那种以“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不渝、永不分离的爱情追求为内容的诗篇。如汉乐府诗歌《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全诗一开头,这位女子就向天发誓,表明了她与“君”的相爱关系,并希望他们之间的爱情永远不中断,不衰竭。为了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她象放连珠炮一样,一口气列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反面说明她“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执着追求。只有高山成为平地,江水干涸不流,冬天雷声隆隆,夏季雪花飘舞,天地合为一体,她才与心爱的人断绝感情。而这五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自然她与“君”的爱情也就不会“绝衰”了。诗中出现的各种景象相互之间并无联系,但在表达爱情的坚贞这条线上,却美妙地串成了一个抒情形象的整体。读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直爽、活泼而深情的女子活脱脱地站在我们面前。她对爱情的追求是那么至不渝,纯洁热烈;誓言是那么干脆利落,不假雕饰。这种纯属真情的自然流露,让人感到痛快淋漓,并深受感染。男女情爱的美好归宿,便是结为夫妻。有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从根本上亵渎了神圣的爱情。因为夫妻互爱是人世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家庭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基本的道德关系之一。夫妻情笃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内容,夫妻感情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在我国古代的夫妻关系中,虽然受到男尊女卑的影响,但人们还是以相敬如宾,伉俪情深,富不易妻,白头偕老为美德,鄙弃那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以及忘恩负义的卑劣行为。

在古代大量的爱情诗中,有不少描写夫妻恩爱的诗篇。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一首一往情深、缠绵真挚的怀人诗。诗起笔即妙,题为“月夜”却不写作者自己看到的“今夜长安月”,而从千里之外落笔,以一“独”字见出两地相思。就表现手法来说,可谓一箭双雕。不说自己思念之苦,反关心妻子遥忆之悲,伉俪情深,溢于言表。“独”字更是意味深长,夫妻离散,两地相隔,故谓“独”,这是第一层义;儿女未谙世事,不知思父,不懂得母亲望月的心情,故谓“独”,这是第二层义。颈联描写妻子独自望月的形象。云鬟雾湿,玉臂生寒,可知站立良久,心往神驰。尾联“双照”反结“独看”,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希望。在充满悲哀的日子里,只有希望才能给人以生存下去的慰藉。双照之下犹带泪痕,正是悲喜交集、痛定思痛的景象。诗人写情如此,真称得上是力透纸背。

四、美好的朋友情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友谊是人生的需要,是朋友之间的高尚的情谊。它既是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关系到人际和谐,国家安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离不开友谊,事业离不开友谊。友谊是信任理解,是无私奉献,是高尚人格的体现。真正的友谊是人与心灵相通的亲密的关系,在一起时要相互激励,远离时要扬其善名,快乐时要与其共享,患难时则要共生。这种友谊的特征是,在思想上互相帮助,在品行上互相砥砺,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在事业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中国文学史上,歌颂这种高尚真挚友谊的诗歌不胜枚举,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时所作的一首抒发真挚友谊的诗歌,诗中表现了对王昌龄的深切同情。诗的前两句道出时间、环境及事件。时间是暮春,环境是飘飘扬扬的杨花和音似“不如归去”的杜鹃叫声,这一切带给人的无疑都是悲凉。在这种氛围里,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且已过五溪,岂不更令人忧伤?

后两句是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把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让这颗愁心随着风。和着月,伴着不幸的友人直到夜郎西。因远隔万里,不能相见,而诗人的情感又那么强烈,难以抒发,难以寄托,只有通过千里可共的明月来“遥有此寄”。

李白与杜甫的交往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珍贵的一页。二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二人友谊深厚,心心相印,离别后互相思念,留下了一些感人的诗篇。唐玄宗天宝三年初夏,李白与杜甫在洛阳首次相遇。从夏到秋,他们在粱(今河南省开封)、宋(今河南商丘)一带漫游。经过冬天小别之后,第二年又在东鲁相聚,直到秋天分手。分手后,杜甫欲去长安,李白则寓居沙丘。想起在一起时欢快的日子,想起二人诚挚的友谊,李白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这首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起首两句,诗人以自怨自责的意味写“我”:“我来竟保事?高卧沙丘城。”劈空一问,悬念陡起。诗人为什么对自己来沙丘城这么恼恨?难道仅仅是因为闲居无事吗?

三四两句写诗人所处的环境:瑟瑟秋风,老树孤立,这阵阵风声片片落叶给闲居人带来的是什么呢?接下来两句,点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声歌美酒,本来诗人平生钟爱之物,此时竟然提不起精神,引不起兴趣,这又是为什么呢?

诗写到这里,句句以“我”为中心。“我”的生活单调乏味,“我”的环境一片萧索,“我”的心情沉闷低落。这一切,似乎是诗人在向外人诉说自己的苦衷,与“思君(杜甫)”毫无关涉。直到最后两句“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笔锋陡转,照应了诗题,点明了主旨,读者一下子明白了诗人前六句的用意:这生活,这环境,这心情,这难以排遣的孤寂,原来都是出于对“君(杜甫)”的思念。

五、温馨的骨肉情

骨肉情深是一种美德,也是家庭中有关亲人关系的道德规范。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家人之间应该“相爱”、“相顾”、“友悌”、“和睦”,提倡兄友弟恭,尊卑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做长辈的,做兄姐的,要以疼爱友爱的态度对待子女弟妹,子女弟妹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长辈兄姐。只有这样,才能使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爱和睦,共同感受骨肉亲情的温暖和快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不少描写这种骨肉情感的优美诗篇。这类诗篇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情。孝敬长辈尤其是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曾被儒家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重人伦的特征,而伦理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家庭孝敬”,尤其是对父母的孝敬。“百事孝为先”,自孔子始,孝德便被当作“仁之本”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奉行的一条道德原则。孝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民族美德。从古至今,古典诗歌对于“孝”这个主题进行了无数次的赞美,对父母的天高地厚的恩德进行过无数次的讴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像春天阳光般厚博的父母之情,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么能报答于万一呢?究竟怎样才能报答父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呢?诗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回答。宋末诗人江万里的《水调歌头·寿二亲》词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生日重重见,余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 吾二老,常说与,要廉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词的上片写作者为母亲生日祝寿,不谈富贵外物,只谈一些家常旧话。说自己粗茶淡饭,尽心孝敬赡养父母,使父母很高兴,并认为这是真正的乐事,也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下片写父母对自己的教导,做官要清正廉洁,要和百姓休戚相关。作者认为自己遵循父母的教诲,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自己所辖之地,民风淳正,人际关系和谐,子女能孝敬父母。

古语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作者不仅在家能孝敬父母,而且在外能为国尽忠,很有民族气节。当元军攻陷家乡时,江万里大义凛然,赴水而,以身殉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正因为作者感情真挚,诚心至孝,因而词中所流露出的孝敬父母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染着后代的每一位读者。

二是长辈对晚辈的舐犊之情。舐犊之情,人皆有之,谁人不关注儿女的成长?《责子诗》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别开生面的一篇名作。它洋溢着老父亲对儿子的爱,使人如欣赏一幅老父教子图。它不用传统严厉训斥的语言,而是带有诙谐戏谑的趣味:“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好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怀中物。”开篇两句勾画出一个垂老父亲的形象,白发苍苍,皮肉松弛。老了自然想到把希望寄托在儿辈身上,所以自然要写儿子。先总说一句,有五个男儿,却都“总不好纸笔”。五个儿子好像没有一个有成材的希望,那该怎么办。诗人淡淡地一收,假如天命如此,那还不如饮酒取乐,结尾好像很平淡,却表现出诗人对儿子们的爱。表面上数落它们,实际上带有点儿欣赏的味道。儿子们都非常天真可爱,没有沾染上世俗渴求功名利禄的习气。正因为如此,诗人在远离官场、躬耕田园时才会感到家乡的美好和亲情的温馨。

三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兄弟姊妹本是同根,情同手足,一旦离别,彼此思念,切切之情难以言喻。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表达了兄弟之间这种浓厚的关爱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正面叙述对亲人的怀念,虽用语通俗,用意却十分缜密。劈头一个“独”字,点明只身客居的孤单;“在异乡”,表露自己远离故乡亲人的怅惘。作过气氛渲染之后,年轻的诗人告诉我们,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逢佳节”的,自然会“倍思亲”。其实,透过这诗句不难看出,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亲,只不过是适逢佳节,思念之情更强罢了。后两句诗人驰骋想象,描绘出一幅家乡亲人重阳登高、欢度节日的图画。这里诗人不直说自己在思亲,而是用烘托的方法,说兄弟们因“遍插茱萸少一人”而在思念自己。这种以揣摩别人而表现自我的方法,使所表达的感情更为含蓄深沉,也使诗中所表达的兄弟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怀更加温馨感人。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优秀完美的道德规范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这种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情感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巨大力量。我们认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美,继承和发扬这种情感美的光荣传统,对于我们建设幸福、繁荣、稳定的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急用。求较难词语,成语,伴解释及读音。

各得其所

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近义词:各取所需

厚此薄彼

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近义词:另眼相看、薄彼厚此、厚彼薄此

反义词:不偏不倚、天公地道、一视同仁

焕然一新

解释: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近义词:耳目一新、焕然如新

反义词:依然如故

记忆犹新

解释: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近义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反义词:时过境迁、浮光掠影

精雕细刻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近义词:巧夺天工、自成机杼

反义词: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井然有序

解释: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近义词:有条有理、条理清楚

反义词: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迥然不同

解释: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近义词: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反义词:毫无二致、不相上下

居高临下

解释: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近义词:高高在上、高屋建瓴

可歌可泣

解释: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近义词:悲喜交集

反义词:歌功颂德

苦口婆心

解释: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近义词:苦口相劝、语重心长

反义词:口蜜腹剑

滥竽充数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近义词: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反义词: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理直气壮

解释: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近义词:振振有词、义正言辞

反义词:强词夺理、理屈词穷

力挽狂澜

解释: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近义词:扭转乾坤、砥柱中流

反义词:力不能支、力不从心

流连忘返

解释: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近义词:依依不舍、恋恋不舍、悠悠忘返

反义词:迷途知返

流离失所

解释: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近义词: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买椟还珠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近义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反义词:去粗取精

漫不经心

解释: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近义词:掉以轻心、漠不关心

反义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明察秋毫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

反义词:不见薪新

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战

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其貌不扬

解释: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近义词:贼眉鼠眼、獐头鼠目

反义词: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气象万千

解释: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近义词:波澜壮阔、云蒸霞蔚

反义词:百孔千疮、每况愈下

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近义词:恰到好处、毫发不爽

反义词:离题万里、毫厘千里

前车之鉴

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近义词:前车可鉴、殷鉴不远

反义词:重蹈覆辙

轻而易举

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近义词: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反义词:来之不易、寸步难行

情不自禁

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近义词: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反义词:不露声色、无动于衷

情真意切

解释:指情意十分真切

全神贯注

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近义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反义词:漫不经心、心不在焉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锐不可当

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近义词: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反义词:铩羽而归、损兵折将

赏心悦目

解释: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近义词:心旷神怡、欢欣鼓舞

反义词:怵目惊心、触目惊心

舍生取义

解释: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近义词:以身报国、舍身求法

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

深恶痛疾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近义词:疾恶如仇、痛心疾首、深恶痛绝

反义词:情深意重、爱不释手

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近义词:疾言厉色、正言厉色

反义词:和颜悦色

世外桃源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势不两立

解释: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近义词:你我活、誓不两立

反义词:情投意合、亲密无间

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通达权变

首屈一指

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近义词:名列前茅、鹤立鸡群

反义词:名落孙山

水落石出

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近义词:真相大白、原形毕露

反义词:匿影藏形

水融

解释: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近义词: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反义词:格格不入、若即若离

素不相识

解释: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近义词:素昧平生

反义词:一见如故

谈笑风生

解释: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近义词:谈笑自若、谈古说今

反义词:默默无语、相对无言

叹为观止

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近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反义词:海底捞针

甜言蜜语

解释: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近义词:口蜜腹剑、言不由衷

反义词:恶语中伤、推心置腹

推陈出新

解释: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近义词:吐故纳新、除旧布新

反义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完璧归赵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近义词:物归原主

反义词:支离破碎

亡羊补牢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近义词:知错就改

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闻鸡起舞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近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反义词: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近义词:忆苦思甜

反义词:数典忘祖

无动于衷

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解释: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近义词:有气无力

反义词: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息息相关

解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近义词:息息相通、患难与共

反义词:漠不关心、水火不容

洗耳恭听

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近义词:倾耳细听

反义词:充耳不闻

喜不自胜

解释: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近义词:喜出望外、大喜过望

反义词:痛哭流涕、悲不欲生

相提并论

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近义词: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反义词:一分为二

心旷神怡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近义词: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反义词:心烦意乱、心如火焚

心平气和

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近义词:平心静气、从容不迫

反义词:气急雷霆、气冲斗牛

心悦诚服

解释: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近义词:心甘情愿、心服口服

反义词:口服心不服

欣喜若狂

解释: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近义词:欢天喜地、喜不自禁、喜出望外

反义词:肝肠寸断、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星罗棋布

解释: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近义词:浩如烟海、漫山遍野

反义词:寥若晨星

栩栩如生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近义词:呼之欲出、活龙活现、有血有肉

反义词:奄奄一息、半不活、气沉沉

轩然大波

解释: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近义词:大吵大闹

反义词:小事一桩

言简意赅

解释: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近义词:要言不烦、言近旨远、简明扼要

反义词:长篇大论、连篇累牍、空洞无物

眼花缭乱

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近义词:目不暇接、头昏眼花、扑朔迷离

反义词:一目了然

一筹莫展

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近义词:束手无策、束手待毙

反义词:神通广大、大显身手、大显神通

一鼓作气

解释: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一劳永逸

解释: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近义词:一了百了、一了百当

反义词:劳而无功、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依然如故

解释: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近义词:依然故我、依然如旧、一仍目贯

反义词:变幻无常、荡然无存、摇身一变

异口同声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近义词:有口皆碑、不约而同、众口一词

反义词:众说纷纭、大相径庭

异想天开

解释: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近义词:胡思乱想、浮想联翩、想入非非

油然而生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近义词:情不自禁、自然而然

反义词:漠然置之、戛然而止

语重心长

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近义词:言近旨远、微言大义

反义词:轻描淡写、浮光掠影

源远流长

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近义词:源源不绝、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反义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再接再厉

解释: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近义词:再接再砺

反义词:得过且过

载歌载舞

解释: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近义词:手舞足蹈、欢欣鼓舞、兴高采烈

张灯结彩

解释: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近义词:披红戴绿

反义词:披麻戴孝

郑重其事

解释: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近义词:一丝不苟、一板一眼

反义词:掉以轻心、视若等闲、敷衍了事

壮志未酬

解释: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近义词:功败垂成、功亏一篑、付之东流

反义词:如愿以偿、称心如意、马到成功

大家赞一个啊!

悲字开头的成语

悲字开头的成语:悲不自胜、悲欢离合、悲欢合散、悲从中来、悲歌易水。

1、悲不自胜 [ bēi bù zì shèng ]

解释: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出自: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释义:想起《燕歌》所咏的远别,悲伤难忍;与故国遗老相会,哭都嫌晚。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2、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释义:人生有悲伤有喜悦,有相聚也有离别,月亮会圆也会缺,这样的事从古到今都是永远无法改变的遗憾!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生活中的悲哀喜悦等情感

3、悲欢合散 [ bēi huān hé sàn ]

解释:泛指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和心情。

出自: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

释义:悲哀和欢乐,团聚和离别,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和心情。

语法:作主语、宾语;形容生活中的悲哀喜悦等情感

4、悲从中来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解释:中:内心。悲痛的感情从内心涌出来。

出自: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释义: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5、悲歌易水 [ bēi gē yì shuǐ ]?

解释: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释义: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他们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行人洒泪告别。

语法:作谓语、定语;描写悲壮的气氛。

请解释一下“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的意思。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亡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

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浑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家财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统戈节令于军,军由是戢。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复谓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虏矣。能复远嫌乎?”久之,乃至。常服悴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断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涕怨绝,若不胜其体者。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今贞元庚辰生十七年矣。”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

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札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溃然而奔。张生悔之;翌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曰:“予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闲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干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婢曰:“崔之贞顺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人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 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投之。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且三五夜》。其词曰:?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

崔之东有杏花一树,扳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上,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张因绐之曰:“崔氏之笺召我矣,尔为我告之。”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及女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诚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好,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言毕,翻然而逝。 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

数夕,张君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同衾而去。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是夕,旬有八日矣。斜月晶荧,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耶?”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

是后十余日,杳不复至。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会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诗渝之。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将行之夕,再不复可见。而张生遂西。不数月,复游于蒲,舍于崔氏者又累月。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之,亦不甚观览。大略崔之出人者,势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欷。崔亦遽止之,投琴,位下流涟,趋归郑所,遂不复至。

明旦而张行。?

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云:“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叹。伏承便示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以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寐之间,亦多叙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亡。鄙薄之志,元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在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中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劣,虽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谓要盟之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没,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鸣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秘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诚,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佳。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

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曰:?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露,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笼。瑶钗行彩凤,罗彼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宫。因游里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环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绩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履,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流连时有限,缱缮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晓镜,残灯绕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瞳瞳。乘骛还归洛,吹萧亦止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亦志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蚊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笑。余之德不足以胜,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

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后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知之,潜赋一章,词曰:?

自从别后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淬却羞郎。?

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之:?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

予常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使夫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名篇。

出自元稹的〔莺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