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四俪六小说-骈四俪六的作品
1.骈文代表作有哪些?
2.骈文中的对偶句
3.四六是什么文体?
骈文代表作有哪些?
骈文代表作品是《哀江南赋》、《滕王阁序》、《白马篇》、《洛神赋》、《节游赋》等等。
《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全赋内容丰富而深厚,文字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如实记录了历史的真相,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魄,故有“赋史”之称。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都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骈文代表作品。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骈文辞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节游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骈文篇赋。此赋开头描写当时邺城宫殿的风景,赞叹其建筑高大雄伟,为帝王之所居,而非常人可以占据。第二段则描绘自己在春天外出游玩,到北园去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情景。全赋在写作上词采华茂,感情真切,跌宕多姿,理哲深永。
骈文简介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骈文中的对偶句
1、在骈体的文章里,有意识地使用对偶句,它们的形态,跟对联更加接近。骈文中有四言对、六言对、四六言对、六四言对,还有四言、六言的重迭相对。从骈文的四言相对开始介绍。《藤王阁序》:“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君子察觉先机,达人懂得规律)“君子”对“达人”,“见机”对“知命”,简直就是合格的对联。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藤王阁序》(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郡在云海间。)相对的词语在词性、结构、平仄方面,都合符对联标准,唯一欠缺的是有个“于”字仍旧同字相对。介词“于”、“以”,还有连词“而”助词“之”等,是把众多词语联结成文的必要成分,不仅散文,在骈文里也依然不能缺少。
3、成语“骈四俪六”,说的就是骈体作品里的典型句式。这就是四六言相对的对偶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藤王阁序》(渔船在晚归时唱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雁行被寒气所惊扰,叫声直达衡南水边。)以对联尺度要求,除了“之”字为同字相对,词性、结构、平仄,都找不到毛病。
4、这又是六四言的对偶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藤王阁序》(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将梁鸿迫害到海角,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其中“屈贾谊于长沙,与“窜梁鸿于海曲”相对按三字一顿安排平仄,即“谊”(仄)“沙”(平)与“鸿”(平)“曲”(仄)相对。
5、四言的重迭相对如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藤王阁序》(时运不畅顺,命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难封侯。)这个骈文中的四言重迭对作为对偶句的高级形态出现,已经可叫做对联,它字数相等,字形相异,词性、结构对称,上下双数字的平仄配对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6、“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藤王阁序》(在高高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住过的宫殿。)此六言重迭对,词性、结构还算相称。平仄按三字一顿,上下是“平仄,仄平”,跟“仄平,平仄”配对,也合适。但对联一般不允许同字相对。
7、骈文还会有其他对偶句式,如三言句。“披绣闼,俯雕甍。”《藤王阁序》(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篇幅这么短,当然容易做到相对的字词高度对称。上一句“披绣闼”,是“动词+形容词+名词”;下一句“俯雕甍”,也是“动词+形容词+名词”。音调上,“平仄仄”与“仄平平”配对也十分和谐。
8、又如七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藤王阁序》(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落霞对以秋水,孤鹜对以长天,齐飞对以一色,虚词与、共配对,词性、结构上,对称程度极高。至于平仄,把虚词除外,就是上句双数字平仄平,下句双数字仄平仄,完全协调。当然还字数整齐,都属异形。
9、又如四七言对。“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藤王阁序》(物里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一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俊杰是大地的灵气,好客的陈蕃专为高雅的徐孺设下几榻。)这里“龙光射牛斗”与“徐孺下陈蕃”的节奏,为“二三”(平仄,仄平),保证了整句音调协调。
10、又如七四言对。“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藤王阁序》(声望崇高的都督阎公,打着仪仗远道而来;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驾着车马在此暂驻。)骈文中的七字句,实际似是六字句。不过,“都督阎公雅望”,“宇文新州懿范”,念起来不够舒展,增加一个虚词“之”,确实也有必要。
四六是什么文体?
四六当指骈体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古代汉民族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1]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文体名,与散文相对称。也叫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并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2]
引证解释
文体名。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起源于 汉 魏 。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迨 南北朝 ,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 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二节:“ 南北朝 时期,骈文盛行。这种文体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2]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
骈文通义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