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流末怎么读-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什么意思
1.形容“下功夫”的成语有哪些?
2.你的人生将达到什么地方或高度,取决于你选择哪种生命导向系统
3.什么修真?是道教的吗?现在真有人修炼这个吗?
4.工作压力太大,吃什么药能好一点安心工作
5.本未四字成语?
形容“下功夫”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下功夫”的成语
抱枝拾叶: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大处落墨:落墨:落笔。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墨: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行数墨寻:行数:一行行地读;墨寻: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降本流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离本徼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磨杵作针: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末学陋识: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弃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弃本逐末”。
弃本逐末: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从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数墨寻行:数墨:一字字地读;寻行:一行行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寻流逐末:犹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循行数墨:循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你的人生将达到什么地方或高度,取决于你选择哪种生命导向系统
多么久远和广深的原始森林也比不上人类世界的复杂,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黑暗森林”,自古以来能够走出这片森林的成功者都是少数,大部分的人因为没有一个可靠的生命导向系统而迷失在这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时空世界。
你的人生将走向哪里,将达到什么高度,与你选择什么样的生命导向系统息息相关,没有它的引领,人生很可能就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漂泊。
有价值的人生是大同小异的,它们都有明确的航向甚至航线,而无价值的人生则各有各的混乱,遍布其中的必是未知的暗礁和巨浪。
你的人生要么被设置,要么自己设置,生命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取决于你的生命导向系统处在什么样的智慧维度之上。智慧维度越高,所带来的生命自由度就越高。
总体上讲,生命导向系统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物导 、误导、悟导、 勿导 。
—01—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目的,我们将去向哪里,我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千万别说你没有答案,你要么主动操控,要么被操控着。
有人会说:我的人生没有目的,其实“没有目的”就是他的目的,那是他的生命导向系统处在低维度级别(无意识的状态或是没有觉醒的状态)。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多么的混乱不堪,他也有一个生命的导向系统,而这个导向系统基本就是以物质为导向的。并且这个导向系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为他安排着一切,而他也在无意识中接受着潜意识为他安排的一切人生剧本。
物质导向系统,就是以追求物质财富的丰盛为导向的引领系统,其最根本的驱动力就是物质的匮乏感。
物质是什么呢?是一种低频率、低维度的能量结构,物质的本质仍然是能量,称为物质性能量。物质性能量的稳定性最强,其流动性也最弱。所以,物质性较高的人,灵性比较低,意识层次比较低,自身的能量振动频率比较低,所以他的生命自由度也比较低。
物质能量受意识能量的支配,意识能量的维度高于物质能量。物质本来就是意识能量的显化,是已经成相的能量波。一个以物质追求为生活导向的人,说明他的智慧维度也不可能高于物质的维度。那么他必然就会被物质所转,他的快乐建立在物质的得失之上。
物质在我们这个三维世界属于被创造物,属于高维意识的投影像。追求物质的人活在影像世界之中,这是一个被投影出来的结果性世界,这里的物质全是受高维智慧支配的, 以三维空间的智慧根本不会看到物质的得失逻辑,所以他必然会倍受无常的折磨。
物质导向者基本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因为其意识的自由度被物质化了,其生命的自由度很低。物质的丰盛度,就是他人生自由度的上限。
这种维度之上的人很难尝到幸福的滋味,因为他一直生活在物质的匮乏感之中,物质的丰盛不可能解决这种匮乏感。凡物质主义者永远不可能填满内在的物质欲望,甚至他外在的物质条件越好,内在的匮乏感就越强,因为他的意识焦点一直在外部,对内在几乎没有什么觉知力,外在的物质怎么可能填补内在的坑洞呢?越物质,越体验不到丰盛感。
因为物质是意识的显化,所以物质的得失完全受一个人内在意识状态的支配,如果他的意识焦点放在了物质上,而忽视了内在世界的优化,那么此人的人生就是一场对命运的随波逐流,以他的智慧维度而言,叫做随机状态。
只要我们的智慧维度还停留在三维世界的维度,我们就很难避免在物质上去找答案。除了在物质上去寻找幸福,也会在物质上去寻找改变命运的力量。在好莱坞**中,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物质的执着。《海王》中的三叉戟、《变形金刚》中的能量魔方、《复仇者联盟》中的灵魂原石和雷神之锤……
几乎所有的好莱坞科幻**中,都会出现一个蕴藏着神秘力量的物质——连我们的想象力都被物质束缚了。别忘了只有人才是一切物质的主宰者。
人生命运被物质能量所驾驭,这就是物质导向系统带给我们的。
—02—
为什么称为误导?因为头脑根本没有导向的能力。它常常把我们导向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对生命最大的误导莫过于头脑,正是头脑把我们牢牢局限在三维的空间,让我们的意识能量停留在三维认知之下。
头脑发展出了知识、潜意识、思维模式、思想体系、信念系统、习惯习气等,这些东西比有形的枷锁对我们的捆绑还要坚固。击碎金刚容易,击碎头脑的制约很难。
这些无形的链条很难被觉察,故而难以摆脱。“海枯终见底,人不知心”。撼动人心,比搬动一座大山还要难。这里的人心指的就是头脑。
头脑是怎么误导我们的?
头脑的本质就是一台分别装置什么是分别,其实就是分裂意识,如果用无极来代表空,太极就代表着心,心就是空被激发或被启用,心就是空的用。心动则两仪产生了,两仪就是头脑运作的背景。
头脑的所思所想,都是二元对立思维,它在不停地区分比较,把一切事物分为对立的两面,然后执着于它认为善的一面、好的一面,而事物的另一面被推开。
我们与一体的分离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变成了一个个体参与其中,这就是“二生三”。然后就是“降本流末”——三生万物。
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就是万物充斥的空间,头脑在这个分裂之境打滚儿,能不误导我们吗?
头脑导向系统把我们导向哪里呢?当然是导向独特性。独特性就是个性,个性就是“我比你强”,这就是头脑所导向的目标,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被满足的目标,比登天都难。当我们变强的时候,永远会发现有人比我们还强。这种基于对比的导向系统只会让我们活得非常辛苦。
在分裂意识下,头脑在某些方面开始打造自我,以求与众不同,以求能满足想要被认同的欲望。主要在知识、名望、财富、能力、地位等方面,只要一个人还受制于头脑,就无法摆脱这些东西的诱惑。
问题在于就算你名震寰宇,富可敌国,武功盖世,权倾天下,你真正幸福了吗?幸福与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就算你爬上了所谓的人生巅峰,最终也逃不掉被无常收拾残局。
头脑导向系统无论多么强大,还是无法让我们突破三维认知空间或三维意识能量维度,在这个维度之上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可言。
只有少数达到人生巅峰的人会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命题,实际上早就有答案了,那就是: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提升智慧维度,完成对生命的纵向提升。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林清玄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追求更加自由的生命状态。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自己的意识维度,最大化的恢复生命本有的自由度。生命自由度越高,我们的幸福感就越高。
凡不以这个目标为导向的人生,必然充满了痛苦、遗憾、艰辛和无法填满的空虚。
—03—
悟导,就是用“我的心”来导向,这是一种有意识、有觉知的人生导向方式。
智慧导向系统其实已经是心灵导向了,这是一种以超越三维认知的更高维度的智慧为导向的系统,其目的是突破三维意识能量的局限,而实现智慧维度的提升,纵向提升生命的自由度,这就是我们当下真正需要的导向系统,它符合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
头脑导向系统是靠头脑的认知(知识)来导向的,那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呢?知识是高维智慧向低维空间的投射或投影信息。
知识向下可以指导生活的实践,向上可以指向智慧,但知识不是智慧。停留于知识,就会局限于知识。我们常说的知道,其实只是在知识层面的知道,距离真正的智慧还差一个维度。
知识是头脑运作的素材,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搬弄知识——搬弄知识的唯一目的就是连接高维智慧和高维能量,高维意识才是生命发展的唯一方向。也只有高维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从投影源上解决我们在三维世界的一切问题。
智慧导向系统有两个重要使命,第一是导向高维意识能量,第二是让我们在三维世界活出真正的和谐态。
和谐态,可以理解为“合一态”,就是完全合乎宇宙一体运作的意志,让我们的行为合乎道、指向道,让我们依道而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之中有一个人,合称天地人三才。人,所起的作用,儒家说的很清楚,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也可以说是“弘毅。”
中国文化中处处讲道,有为人之道,处事之道,经商之道,习武之道……360行都各有其道,甚至盗亦有道。八万四千法,法法平等,均可入道。道无处不在,每一个人在所扮演的人生角色中都有道可循,只要真正依道而行,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和谐态,以和谐态为基础就可以连接到高维智慧。
智慧其实就是投影源(更高意识维度)层面的信息,只有智慧才能带来和谐,它从投影源这个根本上理清了万物的内在关联,指导我们与外部世界达到和谐一致。在这个导向系统下头脑的妄念自然的会停歇。
相比之下,你就会知道头脑导向系统为什么是“误导”。头脑只会让我们迷失在生活的繁杂内容之中,而忘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只有放下了头脑,用高维智慧引领,我们才能走出生活迷宫,向更高意识维度跨越。
开启智慧导向系统的前提是开启你的高维智慧。诸多的修行法门,其实都是在做这件事。法法都是以静心为基,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修心是连接高维智慧的唯一途径。
—04—
以上三种导向系统其实都是一种中间态的导向系统。最终我们要选择心灵导向系统,这种导向系统的特点就是无需导向。
因为在最高的维度上讲,根本没有一个我存在,叫“诸法无我”,我都没有了,如何导向呢?
在这个导向系统下,我,其实已经回归圆满觉性,与宇宙合为一体,我们被一体推动着运行。宇宙通过我在运作,我完全是无为状态。
这就是老子说的“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因。只要还有一个我存在,那么我们的智慧维度就有待升级。
心灵导向系统是一种无为的导向系统。什么是无为呢?就是没有“为什么”。当你还有“为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还有目的,就是头脑还没有止息,就无法真正地活出道法自然的生活。
这个导向系统本身也是我们的目标。只有用最高意识维度作为目标,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中间状态。
这是一个最高境界的导向系统,但是我们本来是圆满自性,本自具足的。我们内在本来就自带这个导向系统,我们只需要解锁这个导向系统,重新启用这个导向系统。
最后要说的是生命的导向系统并不是让我们跳离生活,相反它让我们更好的融于生活,让我们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智慧,活得更有意义,活得更加自由,活出生命本来的幸福。
借用日本经营之神,同时又是《活法》、《人为什么活着》、《敬天爱人》等书的作者稻盛和夫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走的时候,灵魂的高度比来的时候高了一点。”
本文结束,感谢阅读。
相关专栏:
相关文章:
提升意识层级,才能改变原地打转的生活,给生活以纵向提升之力
最佳的行动来自于心灵的指引,问题是怎样听到并识别心灵的声音?
什么修真?是道教的吗?现在真有人修炼这个吗?
中国道教历史及其主要派别
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道教组织松散,各地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课徒传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道教界配合上地改革,开展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运动。
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教徒加强了联系和团结,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政府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于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道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 ,以雄为主,兼有险、奇、 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 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 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 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 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 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东汉以来,即有道人在武当山结茅为庵,潜心修炼。随后逐步 成为中原道教活动的圣地。武当山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始自唐朝初期,唐贞观年间(627-649)遇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吏姚简到武当山祈雨灵验,后在灵应峰敕建"五龙祠"。自宋迄清,历代皇帝极力推崇武当山真武神,奉为“社稷家神”。在元朝时期道教垦田数百顷,养众万人,有9宫8观等,100多处庙宇及坛、亭、 台、桥。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在永乐十年(1412)遣要员率20多万军民夫匠,以12年功夫,建成9宫9观等33处道教庙宇,全山各宫观有道士少则300—400人,多则 500—600人。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 成为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当道场,因此,武当山被称为“皇室家庙”。武当山道教文物声名遐迩。除古建筑群外,历代统治者及四方信士,特别在明朝鼎盛时期,曾制造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 玉、珠、石、泥、丝、木等质地的神像法器安放在武当山,使武当山各宫观陈设富丽堂皇,被誉为“黄金白玉世界”。虽然大多珍品已流失,但全山至今仍存注册文物总计7000多件。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艺术观赏价 值。武当道教音乐,素负盛名,是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唐太宗始建“五龙祠”以后,武当山一直是帝王将相、芸芸众生祈福禳灾的重要道场,别具神韵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 体,具有庄严肃穆,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 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目前,武当武术已流传到海内外,并成为人们养身保健、祛病延年的体育活动。
武当山主要风景名胜有: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米,石凿榫卯而成。正中坊额上刻着嘉靖皇帝亲书“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
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 年)重建,有宫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间150间, 赐额“大圣南岩宫”,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大到460间。今存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
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 公里, 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 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 赐额“太元紫霄 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当天柱峰之巅,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进深为三间,高5.54米,长4.4米,宽3.15米,全为铜铸鎏金。是世界罕见的铜建筑精品。
五龙宫:建在灵应峰下,唐贞观年间(627—649)敕建“五龙祠”。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帝殿、山 门、廊庑、玉像殿、父母殿、启圣殿、祖师殿、仓库等215间。 到嘉靖年间,此宫已有850间。 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毁于火。目前仍存大量遗迹。
江西龙虎山
从上清乘竹筏往下游漂游15里,便到了当年祖天师结炉炼的龙虎山了。龙虎山原名去锦山,因山上一块高一百多米,宽过数百米的五彩山岸状若巨大的去锦而得名。《龙虎山志》卷二曰:去锦石,在正一观下,仙岩上流,崭然壁立数百余尺,红紫斑斓,照耀溪水,光彩如锦。当年祖天师行舟自鄱阳湖逆水而上,行至龙虎山时,便被龙虎山状观的云锦石所陶醉,便决定在此结炉炼丹,云锦山也因祖天师“丹成而龙虎见”更名为龙虎山了。
龙虎山的名称除与祖天师炼有关外,据说还有另一个出处,即“状若龙虎”,若下排上岸,在离主峰不远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有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景象。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因祖天师在此结炉炼 丹,修建道观,使道教遍布天下,龙虎山也因此名扬海内外了。
龙虎山麓之下骨一开阔平坦处,它坐北朝南,而水背山,乃正一观旧址。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携祖天师印剑符箓迁回龙虎山,就在这里建祠,祀祖天师。南唐建天师庙,宋改演法观,明嘉修正一观,建钟鼓楼。天师府迁上清后,正一观渐渐被冷落,最后成为废墟。现正在修复当中。
从正一观继续往上走,便到了祖天师结炉炼丹的水帘洞、炼丹岩了。炼丹岩前临溪涧、峭石壁立,丹灶遗址尚存,草庐足迹仍在。水帘洞瀑布飞泻,状若珠帘,当年祖天师就是用此水炼成九天神丹的。据传宋祥符、永乐皇帝曾派员跟踪至此,捡到遗丹。今天虽然我们不能再捡到金丹,但到这里看看当年祖天师结绳为梯、结炉炼丹的艰辛,想想他克服千辛万苦、炼丹救人的专心致志,领悟一下他修心养性、求仙慕道的虔 诚,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龙虎山对面有成片的天师板栗林,据说为当年祖天师亲手所植。天师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理想的果品和滋补品。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天师栗,唯西蜀青城山有之,乃张天师学道于此所遗。”张道陵是先到龙虎山后到青城山的,由此可见,青城山的板栗是从龙虎山带去的。祖天师活到123岁,其他早期的几位天师也都在百岁上下,据传是与他们长期修行炼志,爱吃板栗有关。
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 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洞天福地
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 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 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 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
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编”上了道教神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月华街、太素宫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四川青城山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 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青城山确实有“幽”的特点。由于历代开拓者颇为上山的人设想,在山路中,游人每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略事休息。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而且越往上,亭距越短,因为这时游人已感疲劳,需要多休息几次。游览青城山的乐趣就在于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 路,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 美景,来到一处道观,就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荼,欣赏观中建筑和所藏文物。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 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 “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登临峰顶眺望,成都平原,平畴千里,一一可见。山风高畅,令人心旷神怡。 它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它天然图画,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将此建筑名为“天然图画”。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巧,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宫, 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福宫建在丈人峰下,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其左 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图画。它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 苍岩壁立,绿树交映,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入图画之中。
建福宫,在丈人蜂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 (公元730年),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 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 "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董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 (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
上清宫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到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亭叫呼应亭,取 "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现在改建成一个接待点,又在其更高处新修了"老君阁"。三层楼的罩式高阁里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骑青牛的巨大铜像。请大家上阁去看。站在老君阁的三楼观光廊上,凭廊远眺,青城诸峰,碧绿一片,拱伏眼界,山风横过,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适和快意,真是难以形容。再远看,岷山隐隐,岷江如带,蜿蜒飘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锦绣,历历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宫,那末还可赏神灯、观日出、看云海,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观,各有奇趣。
访宁桥往左约二里到祖师殿。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 (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祖师殿面对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林岚掩映,环境 清幽。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quot;读书台"。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殿右那条小道可去青城后山。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师殿。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天师殿,是指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这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清光绪十年重建。上层洞窟里面供的张天师,因此人们说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师 洞。这座隋代石刻的张天师像、三只眼睛怒视,神态威严,左掌直伸,现出掌?quot;阳平治都功印",据说是天师以镇山之宝降魔的法像。旁边是他的第30代孙、宋代虚靖天师的塑像,和气文雅,一副济世救人的形象。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往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开元皇帝书碑,令 "观还道 家,寺依山外旧所",十分宝贵,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其它碑刻有张大千先生的"天师像"和《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等,都是值得观赏的文物。
黄帝祠在正殿 "三清殿"后,我们从上清宫下来,是从后向前看,所以凭着天师殿,再进黄帝祠,最后再游三清殿。黄帝祠是供奉的轩辕黄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朴静雅,横额上有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石任手书的 "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的"轩辕黄帝祠碑"刻的是冯玉祥将军1943年撰题的颂祠:"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受人崇 敬,尊之为神。青城山因有黄帝到丈人山,访宁封修习"龙跷飞行"之术的传说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间山上就立祠祭祖了。
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进行过维修。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瞻 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殿堂横列五大开间,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经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圆雕大柱28g根,石柱上端撑弓、弯门全系楼空花刻,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色调素雅,与建筑配合和谐协调。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三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口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 (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居于上清化境 (在禹余天)的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居于太清仙境 (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殿前的石栏上,刻有许多人像,光头露背,翻腾扑跃,嬉闹戏耍,光头上没有戒疤,天灵盖下凹未平,有的还有 "毛根儿",穿开裆裤,若婴孩形象,是为"赤子"。按 《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得力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还设计了一些乐器,那海螺遇到山风,会发生悦耳的声音,叫"天籁"。这组百雕就叫天籁婴灵图,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工作压力太大,吃什么药能好一点安心工作
心境好了,自然什么都好了。建意你多读读《太上清静经》。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太 上 清 静 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者,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宫。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执了:《太上清静经》释义
太上清静经—
至高无上的获得清静的妙法。
老君曰—
老子讲: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没有形状,生育了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公正无私,使日月星辰按照一定规律运行不息。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大道没有名字能准确表达它的内涵,它长期养育着世上的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只能勉强称它为“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这里所说的道呀,有清明和昏浊之分,有运动和静止之别。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天为清,地为浊;天为动,地为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男为清,女为浊;男为动,女为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保留本质,去掉枝节,而生出世界万事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清以浊为本源,动以静为根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如果一个人能达到元神清明,内心空静,那么宇宙万物都会全部归于他的心中。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哎,人的元神本来是喜欢安定的,可惜受到心的搔扰。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的心本来是喜欢平静的,只因受到欲望的诱惑和牵制。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如果一个人能经常减少和消除欲望,他的心就会达到平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经常过滤掉自己心中的妄念,他的神就会清楚安定。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自然会“色声香味触法”六欲不生,“贪嗔痴”三毒清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一般人之所以做不到心静神清,是因为妄念没有澄清,欲望没有减除啊!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能除掉心中贪欲的人,必须经常向内观照自己的内心,达到有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向外观照自己的形体,达到有形而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向远处观照各种物体,而看不到物体的相状。
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这三者既然已经体悟,就能看到所谓的空相。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见到空相把空相也要除掉,达到没有空相。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空相既然没有了,无相这个相也不应存在。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无相既然没有了,才能达到一种清澈明了的长久的寂静状态。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最后连这种寂静的状态也要除掉,如此,欲望又怎么能够生长呢?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欲望不生,才是真正的寂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真心常驻,对应万物。真心常驻,本性自得。用真性和平常心去应对万事万物,才能真正永恒地得见自我的本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经常保持这种恒静的状态,就能够得到持久的清静啊。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如此的清静,才能一步一步地进入真正的大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既然进入了大道,只不过名义上叫着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虽然名义上得道,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得到。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才取个名叫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能体悟这个道理的人,才能向他传授真正的道法。
太上老君曰—
至高无上的圣人老子讲: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有上等智慧的人,不与别人争长论短。智慧低下的人才好争个高低上下。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高尚的人不执著于德的相状。一般人积了一点功德,都会放在心上和挂在嘴上。
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做了功德,而时刻挂在嘴上和心上的人,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众生之所以不能明白真正道理的原因,是因为有妄心之故。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然有了妄念之心,元神就会惊恐不安。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然惊恐不安,就放不下万事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
既然放不下万事万物,就会生长出贪求之心。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既然生出贪求,这就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烦恼妄想就会使自己的身体劳苦和内心忧愁。
便遭浊辱,流浪生—
于是身心世界便会遭受污辱,生命的本体便会流浪在生轮回之中。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长期沉伦于无尽的苦海,永远偏离真正的大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真正的永恒之道,如用心去体悟,自然会得到。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得以悟道的人,就会清静常驻心中啊!
仙人葛公曰—
达到神仙境界的葛公讲:
吾得真道者,曾诵此经万遍—
我得到真道的原因是,曾经诵念这部清静经万遍以上。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这部经是供天人所修习的,不传授没有根基的无缘之人。
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
我过去曾经得到东华帝君的传授。
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东华帝君是得到金阙帝君的传授。
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金阙帝君是得到西宫王母娘娘的传授。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
从西王母传下来,都是心传口授,没有任何文字记录。
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我于今世,书写记录成文字。
上士悟之,升为天宫—
有大器基之人能习悟此经,可升到天宫正位。
中士修之,南宫列仙—
中等器基的人如能潜心修学,也可在南天宫列为神仙。
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即使是普通人得到后此经后如能经常持诵,也能够延年益寿。
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在天上、人间、地狱三界任其遨游,登入富贵之门。
左玄真人曰—
得道者左玄真人讲:
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
学道的人,如果能坚持诵读这部经。
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
即可得到十天善神,身前身后的保驾护佑。
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
然后有神奇的玉符保护自己的元神,获得金属液体铸造的不坏之躯。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形体和元神都会达到非常美妙的境界,与自然大道合为一体。
正一真人曰—
得道者正一真人讲:
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
如某人家得此经典,能认真体悟证解。
灾障不干,众圣护门—
一切灾难和魔障都会远离这家人,与之毫不相干。普天圣众也会保护这家人。
神升上界,朝拜高真—
其元神会升入上界,朝拜高尚得道的真人。
功满德就,相感帝君—
功德圆满之时,就会与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心灵相通。
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如果能坚持诵读,心不逆转,便会修得腾云驾雾的广大神通。
本未四字成语?
一 四字成语"什么本什么末"
崇本抑末、弃本逐末、捐本逐末、离本依末、背本就末,记得采纳哦!!谢谢!!
二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成语
有成语无边无际、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影无踪、无拘无束。
1、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形容范围极为广阔。际:边缘处。
出自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2、无忧无虑(wú yōu wú lǜ)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
出自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译文:我就在这里做个无忧无虑的和尚。
3、无缘无故,汉语成语,wú yuán wú gù,形容(事物)没有一点原因。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译文: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来,没有一点原因,受了这个气。
4、无影无踪,汉语成语,wú yǐng wú zōng,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也作“无踪无影”。指踪:踪迹。
出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译文:你哪里挤来挤去,躲躲闪闪,没有踪影。
5、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拘:限制。束:约束。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译文:出家的人没有限制,自由自在,有什么公事。
三 无可四字成语大全
1、无可厚非
释义:意思是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
译文:王莽大怒,免了英的官职。后来有所醒悟,说:'英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后来又把英调为长沙郡连率。
2、无言可对
释义:意思是没有话来回答。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
译文: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没有话可回答。
3、无懈可击
释义:意思是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缝隙,形容非常严密。
出处:《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译文: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曹操说:“攻击他们松懈,从他们松懈的时候。
4、无家可归
释义:意思是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渐渐怠慢,不肯相留。要回故乡,已此无家可归。”
译文:寺中的僧人见了他没有了根蒂,慢慢地怠慢他,互相不肯留他下。他要回故乡,已经这样无家可归。
5、无可奈何
释义:意思是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译文:灾祸已经造成了,还能怎么办呢,只能这样了。
四 什么本什么末的四字成语
背本趋末 舍本求末 舍本逐末 降本流末 进本退末 捐本逐末 离本徼末 去本就末 去本趋末 弱本强末 损本逐末 务本抑末 张本继末 崇本抑末
五 什么无事四字成语
平安无事[ píng ān wú shì ]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 处
元·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相安无事[ xiāng ān wú shì ]
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出 处
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太平无事[ tài píng wú shì ]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 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平居无事[ píng jū wú shì ]
时常没有事。
出 处
唐·陆龟蒙《野庙碑》:“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恛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行若无事[ xíng ruò wú shì ]
行:行动,办事;若:好像。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出 处
《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shì shàng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
庸人,指普通平凡的人;自扰,即自己滋扰自己,自作自罪;全句比喻常常有人对他自己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出 处
『唐书』『陆象先传』唐代陆象先,曾在益州任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史,后又任蒲州刺史。他处理政事提倡仁恕,反对严刑峻法。有一次,有个小官吏犯了罪,陆象先只是责备了他几句就算了。小官吏的上司说:“像这样的罪犯应该判杖刑。”陆象先说:“人情是相差不多的,我的话难道他不了解吗?如果要用杖刑,应该从你开始。”陆象先经常对人说:“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事,只是庸人自找烦恼,(“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把事情越弄越复杂。处理问题只要能弄清是非,正本清源,事情自然就简单了。”
六 意什么未什么四字成语
意犹未尽(汉语成语)
意犹未尽,犹:还,指还没有尽兴。
一般被用来形容一些小型活动的感想,比如旅行、读书、吃饭等,形 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
对某种事物或吃的东西觉得还没过足瘾,还想再来一次
成语出处
王朔《懵然无知》:“大家意犹未尽地散开,各回原位,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神儿。”
《感受芭蕾舞艺术的魅力》:“热情的观众也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剧场。”
成语示例
看完一本好书,你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玩网游玩到一半被人打断时,你才会感到意犹未尽!
吃完韩国料理,你一定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听一场好的音乐会,被中途打断,你一定会感到意犹未尽。
扩展
据现行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的“言不尽意”的解析“说的话未能表达出全部意思。表示意犹未尽(多用于书信结尾)。”,我们可以看出,意犹未尽还有言不尽意的意思,就是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的意思。
七 无什么的成语四字成语
以无字开头的成语
· 以无字结尾的成语
· 带无字的成语
无底洞 无疾而终 无本生意 *** 下流
无妄之福 无妄之祸 无恶不为 无恶不造
无方之民 无风生浪 无缝天衣 无风扬波
无风作浪 无父无君 无服之丧 无服之殇
无功而禄 无故 *** 无挂无碍 无罣无碍
无何有乡 无乎不可 无计可奈 无迹可求
无迹可寻 无际可寻 无计奈何 无计所奈
无稽之言 无家可奔 无家无室 无坚不陷
无间冬夏 无间可乘 无间可伺 无间是非
无疆之休 无尽无穷 无精打彩 无精嗒彩
无胫而来 无胫而至 无胫而走 无旧无新
无拘无碍 无拘无缚 无可比伦 无可比象
无可不可 无可奉告 无可名状 无可柰何
无可如何 无可置辩 无可置喙 无空不入
无孔不钻 无寇暴 无了根蒂 无了无休
无虑无思 无虑无忧 无毛大虫 无名火气
无明无夜 无名小辈 无明业火 无名之璞
无名之朴 无名之师 无偏无陂 无偏无颇
无偏无倚 无平不颇 无奇不有 无其伦比
无其奈何 无千待万 无牵无挂 无千无万
无亲无故 无情少面 无情无彩 无情无绪
无拳无勇 无人之地 无人之境 无任之禄
无如奈何 无如之何 无如之奈 无伤大体
无声无色 无声无息 无伤无臭 无施不可
无施不效 无适无莫 无始无终 无束无拘
无私有意 无私之光 无所不备 无所不及
无所不容 无所不晓 无所不至 无所不知
无所不作 无所措手 无所顾惮 无所忌讳
无所可否 无所容心 无所畏惮 无所畏忌
无所畏惧 无所依归 无所用心 无所用之
无所重轻 无天无日 无头无尾 无万大千
无往不复 无往不克 无妄之忧 无为而成
无为之治 无为自成 无为自化 无下箸处
无相无作 无形无影 无形之罪 无兄盗嫂
无休无了 无须之祸 无涯之戚 无颜落色
无一不备 无倚无靠 无衣之赋 无影无形
无庸置辩 无庸赘述 无幽不烛 无有伦比
无与为比 无可救药 无肠公子 *** 之尤
无的放矢 无丝有线 无所不包 无坚不摧
无缘无故 无地自容 无懈可击 无人问津
无与伦比 无边风月 无出其右 无师自通
无功受禄 无一不知 无恒安息 无妄之灾
无可争辩 无肠可断 无怨无德 无声无臭
无关大局 无思无虑 无所事事 无庸讳言
无偏无党 无适无莫 无根无蒂 无翼而飞
无时无刻 无为而治 无计可施 无关痛痒
无所不有 无隙可乘 无以复加 无病 ***
无冬无夏 无稽之谈 无毁无誉 无情无义
无事生非 无关紧要 无能为役 无所不可
无可置疑 无所不能 无价之宝 无使滋蔓
无所忌惮 无遮大会 无拘无束 无庸置疑
无私有弊 无名小卒 无关大体 无胫而行
无济于事 无尤无怨 无名英雄 无穷无尽
无米之炊 无所顾忌 无孔不入 无往不胜
无噍类矣 无所不在 无可比拟 无尽无休
无伤大雅 无理取闹 无动于中 无根而固
无论如何 无咎无誉 无可非议 无言可对
无病自炙 无愧衾影 无能为力 无中生有
无精打采 无忧无虑 无微不至 无独有偶
无往不利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所适从
无依无靠 无家可归 无所回避 无风起浪
无可奈何 无头告示 无可讳言 无所不为
无关宏旨 无所作为 无机可乘 无所不通
无足轻重 无恶不作 无可厚非 无与比伦
无远不届 无远弗届 无事生事 无以塞责
无般不识 无背无侧 无边无际 无边无沿
无边无垠 无补于事 无从置喙 无大不大
无大无小 无党无偏 无德而称 无地可容
无敌天下 无地自处 无地自厝 无颠无倒
无洞掘蟹 无冬历夏 无动为大 无动于衷
无征不信 无知妄作 无置锥地 无昼无夜
无踪无影 无足重轻 无待蓍龟 无端生事
无名孽火 无巧不成话 无容身之地 无所错手足
无所施其伎 无所施其技 无毒不丈夫 无盐不解淡
无佛处称尊 无官一身轻 无风不起浪 无可无不可
无巧不成书 无风三尺浪 无何有之乡 无敌于天下
无所措手足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尽其极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八 什么里无什么四字成语
万里无云,千里无烟。
九 带无的四字成语
案无留牍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昏暗不明亮
黯然无色 黯然:发黑的样子。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傲慢无礼 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白璧无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玉无瑕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变幻无穷 变幻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变幻无常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百无一成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指对人对事的全盘否定
卑鄙 *** 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品行恶劣,不顾羞耻
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别无二致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秉公无私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搏手无策 搏手:两手相扭。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策无遗算 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弹无虚发 每颗子弹都命中目标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反脸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后悔无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荒* *** 荒*:贪酒好色。指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荒*无度 荒*: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形容酗酒 *** ,没有节制,生活糜烂
进退无路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计无复之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寂然无声 寂静没有声音
兼爱无私 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金无足赤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形容非常少有
巨细无遗 大小都没有遗漏
愧悔无地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寥寥无几 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茫无边际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茫无端绪 毫无头绪,纷乱缺乏条理
茫无所知 一点也不知道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渺无音讯 指毫无消息
渺无影踪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渺无踪影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飘泊无定 飘:随水漂流;泊:停留,暂住。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贫无立锥 穷得连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
渺无人迹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渺无人烟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渺无人踪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目无法纪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目无王法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目无尊长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安然无恙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暗无天日 形容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奥妙无穷 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榜上无名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变化无常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 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不无小补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
才气无双 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查无实据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畅通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车无退表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称家有无 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出没无常 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出言无状 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春梦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纯正无邪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慈明无双 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大而无当 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公无私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殆无孑遗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殆无虚日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当世无双 当代独一无二,首屈一指。
当之无愧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断无此理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顿口无言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法海无边 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法力无边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翻复无常 变化无常,说变就变。
反面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
分身无术 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风雨无阻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福寿无疆 疆:极限,止境。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是祝颂之辞。
福无双至 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俯仰无愧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覆亡无日 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盖世无双 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公正无私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高枕无忧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公平无私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告贷无门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功德无量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攻其无备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孤立无援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攻无不克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古井无波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贵贱无二 对高贵和卑贱的人态度一样。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海内无双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毫无逊色 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
后继无人 继:继承。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
贵贱无常 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规求无度 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
横行无忌 形容势力猖狂活动,为所欲为。
荒诞无稽 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凭信。
国无二君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后患无穷 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毫无疑义 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厚颜 *** 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毫无二致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后福无量 量:限度, *** 。将来的幸福无穷。
汗颜无地 汗颜:脸上出汗。形容极其羞愧,无地自容。
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互通有无 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横蛮无理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祸福无门 无门:没有定数。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寂若无人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回味无穷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荒无人烟 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悔之无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
计无所出 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即鹿无虞 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而无功。
浑然无知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祸福无常 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昏聩无能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计无所施 计:计策;施:施展。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
家无二主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挥霍无度 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计无付之 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嗟悔无及 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将门无犬子 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计出无聊 主意出于无可奈何。
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教无常师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苦海无边 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常和“回头是岸”连用。
借贷无门 借贷:借钱。没有地方借钱。
口说无凭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举目无亲 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进退无门 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枯燥无味 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举世无敌 世界上没有能胜得过的。
金瓯无缺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
空洞无物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