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

2.需要一个训练核心肌群的详细方法

3.《微文案》方法篇

4.沟通的3S法则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

长话短说的三个方法英语-长话短说的三个方法

 导语: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与学生谈话是一项经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通过谈话来了解情况,交换意见,交流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通过谈话,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解决矛盾,增强信赖,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

1. 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1)?内向型?学生,不善言辞,但勤于动脑,悟性较好

 与他们沟通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使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

 (2)?巧言型?学生,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

 与他们沟通,应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使其口服心服。

 (3)?谦虚型?学生,遇事谨慎,缺乏自信

 与他们沟通,应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提出明确要求,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4)?多疑型?学生,往往对班主任的沟通,存在诸多顾虑

 与他们沟通不但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要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

 2. 善于控制情绪,把握分寸

 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在民主、友爱、理解、宽容的基础上与学生交往,培养?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应把握好?度?。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与学生沟通时,应随和,但不等于随便;对学生应宽容,但不等于纵容。

 善于选择沟通对象。无论沟通对象是学生群体、个体还是学生家长,都应坦诚以待,正所谓?沟通从心开始?。与学生群体的沟通对学生群体的沟通应以正式方式为主。在主题班会、座谈会上及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中,通过班主任的言传,可以使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及时而准确地灌输到学生群体;通过班主任的言传,可以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创造一种人人争先的新局面;同时,要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可根据学生民主讨论制定班规,班规中也必须有限制班主任的`规定,班规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班级中在一定程度上当家做主。与学生个体的沟通与学生个体的沟通则以谈心为主。

 3. 温暖语言

 任何沟通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班主任的语言技巧和谈话艺术是相当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班主任工作同样也是如此,同样的批评教育,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带给学生的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选择用最合适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

 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班主任的语言一定要真诚,而不能流于形式。比如,有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千篇一律,不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不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总是一味地说教,甚至很多时候班主任所说的话,学生心里早就想到了,这说明,班主任并未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反应也只能是用一贯的套路来敷衍班主任,看起来好像达到了教育效果,其实学生心里根本就毫无所动。所以我们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的语言一定要能打动他们。

 4. 沟通,要注意多元化

 班主任是一个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的沟通,内容和对象都应该坚持多元化,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家长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家长请求帮助时,班主任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里的沟通,也包括和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只有大家将心比心,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圆满和有实效。

 沟通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掌握沟通的主动权明确沟通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把握沟通的主动权,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明确谈什么,不谈什么;明确什么该谈,什么不该谈,谈到什么程度;明确要谈那些方面,解决那些问题。谈到什么程度,就算达到了目的。

 (2) 谈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在谈话中找到成功的感觉

 和问题学生沟通,最关键的是找他的闪光点。平时,他们没有受表扬的机会,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如果能够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会在这个沟通中找到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我班曾经有很两个爱玩球的同学,我就和他说足球的明星。接着,我就说他象球星,可是那个球星是大学生可惜他不是,告诉他努力可以成为明星的,他高兴地说:?老师你这样信任我!?我笑了,他后来真的努力了,也进步很大。

 (3) 做一个提问者和倾听者,让他充分地暴露自己的思想

 不要给予道德性评价,可以给予心理按摩。沟通,不是老师在谈,而是要注意倾听。让学生谈,老师听。在倾听的时候,注意运用同感,让学生觉得你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为以后进一步沟通创造条件。有时倾听才能让学生讲出他的内心世界,有个学生叫胡安玲和我诉说了对父母的看发法,讲出了自己对异性同学的羡慕,我对她的心理,给与一定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转学到重庆老家去了。但是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会给我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询问我一些事情。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

 一、诚恳亲切,以情感人

 平等、诚实是与学生谈话的基础。切莫居高临下、挖苦讽刺。平等相待、热情诚恳意味着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只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能达到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目的。这是缩小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建友好氛围,开展有效谈话的前提。

 二、寓理于例,就事论事

 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这说明在谈话时,事和理不仅缺一不可,而且应融为一体。没有思想,谈话就意味着失去灵魂,然而没有事例,谈话就会流于空泛。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与学生谈话中,应以事论理,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并落实在行动中。

 三、简洁明了,长话短说

 现在,有不少学生还缺乏自理能力,但他们反对管得过细和过的保姆式管理,讨厌婆婆妈妈式的唠唠叨叨。因此,和他们谈话必须简明扼要、长话短说、一语中的。我任七年级(2)班班主任兼数学教师一年了,这个班变化不大,后来在八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晨会上,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同学们一致表示要努力学习,拿出好成绩。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我向同学们提出口号:?保证第二,争取第一。?简洁明了、长话短说,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同学们牢记口号,勤奋学习,终于在年底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含蓄幽默,启发思考

 含蓄幽默,?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引起同学们的思考。班主任的谈话也有必要表达得含蓄、幽默一些。现在的学生,接触多、信息多、见识多,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很强,平淡无味的说教语言只能使学生厌倦。因此我在与学生谈话时,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思考,能把严肃的批评性谈话变得风趣、融洽。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忙的、复杂的、细致的,如果在教育学生上面,讲究谈话的方法,把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起来,不仅教育了学生,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收到了好的效果,为培养人才出了力,为社会出了力。

需要一个训练核心肌群的详细方法

您好,核心肌群主要指的是腰腹肌肉,如:腹斜肌,腹横肌,腹直肌等,长话短说,训练方法:1,平板支撑:俯卧撑姿势,两手臂屈肘使小臂贴于地面,双手交叉,大小臂呈90°,挺胸,收腹,沉肩,下巴微收,使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保持30~50秒,注意不要弓腰或塌腰,保持匀速呼吸。

2,卷腹:仰卧,大小腿呈90°脚底平贴地面,两手臂交叉胸前搭肩,挺胸,收腹,沉肩,下巴微收,由下向上做,开始动作:肩胛骨稍离开地面,完成动作:肩胛骨完全离开地面,但腰椎始终贴紧地面,注意做的途中脖子不要过分用力,腰椎不要离开垫子。

普拉提有很多关于核心训练的方法,都是效果非常棒的,刚开始你做这两个动作就很累的,一般做3~5组,每组随着你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把间歇时间逐渐缩短,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继续问我

《微文案》方法篇

以短突破—抢夺注意力,要学会长话短说

6.1字数多不代表说服力强

6.2长话短说的好处:1.更短的篇幅,意味着更容易被记忆,被传播,更便利的阅读体验

6.3凝练文字的窍门

6.3.1臃肿的表达往往是由三个坏习惯引起的

坏习惯:把啰嗦当成完整;认为修饰越多越形象;不关注表达里的层次

6.3.2把文案写短的三个窍门

1.学会抓中心,砍掉细枝末节,避免东拉西扯;

2.少用修饰词语,名词+动词已经足够形成精彩的微文案;

3.简化表达层次,走直道,别绕道。

7,以准制胜-引发关注前,先找到对的人

7.1 给自己一个定位

有三个关键;领域、优势、好处

1.领域是指细分领域,而不是过大的宽泛领域

2.优势,要进一步明确优势

3.好处就是把优势“变现",让大家直接感受到

7.2给你的价值一个定位

“二分法价值定位”:从多个维度,对个人价值进行多次一分为二的划分,确定它归属什么类型,在最后的交集中找到精准用户群体。

7.3给你的意向用户一个定位

第一组:购买者VS使用者

对于使用者来说,我们强调产品效果对其影响力更大;对于购买者来说,从情感、关爱、友情等方面影响他们往往效果更好。

第二组:解决问题VS预防问题

第三组:强需求VS弱需求

8.以精持续——抓牢用户,靠废话是不行的

在微文案里,比表达更重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8.1什么是用户真正想要的

用户真正想要的,本质上都是“改变”,借由各种产品,改变目前的“状态”,把不好的变好,把好的变更好。

8.2从发现需求到挖掘需求

8.3用一句话命中需求靶心

痛点刺激、利益诱惑

确定用户想要的改变是什么,从中挖掘出他们的真实需求,用微文案来满足或指出某个产品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9.以活吸睛——把你的价值变成活动的画面

9.1介绍和说明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9.2身临其境一次,胜过说教百次

9.3用微文案在用户的脑海里作画

类比塑造:用熟悉去类比陌生,用具体去类比笼统

9.3.2参照塑造:有了参照对比,才有价值高低

9.3.3细节塑造:就是把一个场景或者情节用慢镜头的方式展示给用户看,让大家看到人物脸上的笑,眼里的泪珠,手的颤抖。。。。

10.以感促动——要引导行动,先调动情绪

1.引导不是喊口号;2.在微文案中,感性比理性更可靠3.用情绪让他们动起来

虚荣:把产品价值变成一种优越感

感动(情怀):三个要素:场景,人物,情感

设计流程:确定产品塑造点-确定和此塑造点相关的使用场景-在场景里建立人物关系-

以场景、人物、情感为线索设计一个小情节-在情节里植入产品价值

恐惧(厌恶):提出恐怖问题,给出消除办法;用正向结果,暗示潜在恐惧;给出选择,让用户趋利避害。

沟通的3S法则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日常生活中,其实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

比如: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强调过这个观点:大多数时候,如果我们能更高效地沟通,那么,许多误会,争论,不和,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沟通能力不同于口才。口才需要大量的训练,需要会讲故事,需要适宜的性格,也许还需要一些天赋,但沟通则不然。只要发现问题所在,有意识地去锻炼,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呢?

高效沟通的3S原则,帮你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你传达一段信息,花了多少时间,往往就意味着对方需要同等的时间(甚至更多),才能完整接受和理解你的信息。

如果你每次交流,都特别冗长、繁复、缺乏重点,那反过来,别人就不得不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解析、脱水,才能理解你想传达的内容。

一方面,这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

另一方面,这导致,每一次你跟别人对话,都会耗费对方大量的认知资源 —— 久而久之,别人可能意识不到,但他的大脑,已经在潜意识里,替他进行了「表态」。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客户:坐下来,开始聊,拉着你从行业、政策、公司、环境聊起。耐着性子听了5分钟,10分钟,还没切入正题,只好单刀直入地问:对不起,请问您的问题是什么?您想跟我探讨什么东西?

可想而知,这样的对话,如果频繁起来,会令人多么身心俱疲。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微小的细节,决定了我们的形象,以及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啰嗦,也不要紧,因为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而是程度问题。

我们很难控制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尽量让自己的表达,更简洁、高效、流畅。

下面,分享几个有效的方法: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是传递信息。一切的语言、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搭载」信息,让对方能够更方便接受。

那么,在你表达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 我要传达给对方的核心信息点,是什么?

你会发现,其实,把大量的篇幅和语言去掉,也不会影响这个核心信息点的表达。

那么,是不是每次沟通,都只传达核心信息点就可以呢?——当然也不是。

比如这篇文章,如果只是传达信息点,那几行字就能解决了:说话要简洁。第一……第二……第三……

但我还是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为什么?

然后再循序渐进,一步步展开,将每一个点讲清楚、讲透,避免让人产生误解。

所以,你会发现,关键不在于「只传达信息点」,而是在于: 我所讲的每一句话,对传达核心信息点,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用,那就是冗余的句子,删掉。

这就是我写作的方法。每写一小段,回过头来看一遍: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删掉,会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会,留着。不会,删掉。

讲话也是一样的。

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讲话之前,先想一下: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请试着,把这个习惯内化,让它成为下意识的自动化思维。

你会发现,一旦你将思维切换成「信息点」,你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重点」。不会再有大范围的偏差,也不会再有「讲重点」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有些人,思维总是特别敏捷,讲话总是能紧扣重点、毫无废话?

并不是他们更加聪明,无非只是因为,他们时时刻刻在心里装着「信息点」,并围绕信息点去组织语言而已。

这就是思维的升级。

我一度也是一个讲话啰嗦的人。

如果在座的朋友,听过我一年前的知乎Live,也听过我近段时间的课程,你会发现,感觉很不一样。

那时候,不但讲话啰嗦,语速还快,开知乎Live时,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还特地写了几万字的逐字稿,拿着稿子念。

但我发现,文章写起来行云流水,但读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会下意识地加入很多口头语,这就导致了听起来很细碎,冗杂。

尽管许多听众都表示「信息量很大,完全不会觉得水」,但至少我自己是不满意的。

所以后来我怎么做呢?反复听自己的录音。

我会着重听自己的语速、语气和用词,一旦一句话,连我自己都觉得烦,那我就会在心里记下:这里扣分了,要改善。

然后,再读一遍,录一遍,再回听。直到满意为止。

这一年下来,成果就是:从写逐字稿,到不用写逐字稿,都能保持简洁和流畅。

因为,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我会在心里建立起一个反思系统:

一旦我讲了一句话,开始让话题跑偏,有可能使听众厌烦,有可能造成额外的认知资源负担,我的大脑就会先给我拉响警告:

这里扣分了,注意,需要马上处理!

这么一来,我就能将话题重新拉回来,及时避免「掺水」。

所以,一个建议是:不妨回看一下你和朋友、同事的聊天记录,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看到这样的对话,会不会感到烦?

会的话,是从哪些地方开始感到烦?可以怎样去避免?

如果能够录音,就更好了。试一试,跟朋友聊天时,将你们的对话录下来,然后回听。一边听,一边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

另一方面,可以在沟通时,着重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流露出些微的不耐烦、走神、心不在焉,就立刻给自己一个信号,问自己:

这几个方法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帮助你,对自己产生一个全面的认知。

慢慢的,你就能建立起一套预警系统,帮你时刻监控自己的表达。

我以前在公司的时候,一直践行一个做法,就是「立会」。

顾名思义,就是大家站着开会,围在一起,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打算做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可能需要什么协助,等等。

讲的时候,同步控制时间。一旦超时了,过,轮到下一个人发言。

这在敏捷开发团队里,应该很常见了。

长此以往,大家逐步养成了高效沟通的习惯。乃至于,跟客户和外部合作伙伴沟通,都经常觉得「对方的废话实在太多了」,有时候忍不住提醒:「请长话短说」。

所以,锻炼沟通能力,最有效的,还是有意识的练习。

不必大量,也不必高强度,只要每天做上几分钟,就能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大脑,更高效地组织语言。

怎么练习呢?可以从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开始,进行复述练习。

比如,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不妨试着将文章里的内容,提炼、浓缩出来,在心里讲给自己听。

同时,设一个闹钟,给自己定一个时限,比如30秒。要求自己在30秒钟内,将这段信息讲清楚。

你可能会发现,在复述的过程中,会丢失掉大量细节。不要紧。慢慢来。

一次讲完了,你可以换一个主题、角度,再组织一次语言,讲30秒钟。

比如,第一次,你可能会讲「如何做到简洁」,然后一、二、三;那么,第二次,你可以选取一个丢失的细节,重新讲。比如:

练习过程中,严格遵循限定的时间。时间到了,停下来,问自己:是否将信息表述清楚?如果没有,还有哪些地方能够优化?

时间以多长为宜呢?可以先设定为30秒。

这就是经典的「电梯法则」。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不能在30秒内,将一件事情讲清楚,那给你30分钟你也做不到。

这里的前提是:在30秒钟内讲清楚一件事,包括前因后果,并且令别人产生兴趣 —— 这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与此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思维能力。

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将信息高效地传达给对方,并在这过程中,保证信息不会「失真」,确保双方对信息的理解一致。—— 这就是「明确」的定义。

我想,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把那份报告赶紧做一下,6点给我。」

「那个客户的资料好了吗?赶紧发我一下。」

「你还不明白?你自己想想怎么回事!」

还没等你回过神来「哪份报告?」「哪个客户?」「究竟怎么回事?」对方已经急匆匆地走远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诅咒」:

当你已经「知道」一个东西时,你就很难站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去思考问题了。

简而言之:当你在脑子里,将两个概念进行了联结 —— 比如将「张老板」称呼为「那个客户」—— 你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

你脱口而出「那个客户」的时候,你期望对方也在脑子里同步进行翻译:将「那个客户」转换成「张老板」。

这是人天生的弱点之一。

如果讲话缺乏明确性,那么,越简洁,其实越不好。

因为,越简洁,就意味着你传达的信息越少 —— 无论是关键信息还是冗余信息。那么,相对应的,能够用来辅助定位、理解的信息,也就相应减少了。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简洁,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明确。

只有明确了沟通主题和内容,才能真正达到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沟通的明确性呢?

对于大多数工作场合,反馈,是确认信息传达无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很简单,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传播模型,它由两部分组成:01是单向传播路径,02是反馈环节。

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仅仅使用单向传播的话,至少有三个环节,可能造成信息的扭曲 —— 亦即图中标了1、2、3的地方。

所以,为了确保信息被正确无误地传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加一个「反馈」环节,让A知道,B所理解的信息,跟A心里所想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最简单的反馈,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和复述一遍信息。

所以,我在工作中,每次交代完一个任务之后,都会要求对方立刻用最简单的话概括:

同样,一场会议开下来,每个人被分配到了任务,在会议结束前,我一定会让每个人站起来,用一句话简单讲一下「我要做什么」。

交接工作的时候,也要养成这个习惯:对方跟你说了什么,记下来之后,立刻问他:「我复述一遍,你听听看对不对。」

然后,结合第一篇「简洁」的内容,简要复述要点。

这可以快速让双方建立共识。

有些讲沟通模式的书,可能会告诉你「结论先行」 —— 这其实不太准确。更严格的表述应该是「主题先行」。

主题是什么?其实,就是 沟通过程中最关键的信息。 它可能是结论,可能是讨论的话题,可能是核心问题,也可能是某个特别重要的消息,诸如此类。

跟我聊过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是一个特别追求高效的人。所以,我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先思考:

然后,再从这个核心主题,慢慢延伸、发散、演绎。

譬如说:跟朋友探讨合作,我会这样说:我想跟你聊聊合作的事情。我这边呢,看法是……我希望从你这边得到的信息是……

然后,如果话题延伸向其他地方,比如背景,经历,故事,案例,等等,再顺藤摸瓜转移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时刻注意「核心主题」,时刻思考「现在讨论的内容,跟核心主题有什么关联?」那么,就可以掌控好整个沟通过程。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沟通的目的是传达信息,那么衡量一场沟通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有多少信息得到了有效的传递。

那么,先明确核心主题,再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就相当于给整场沟通,划下了一个边界和方向:对于每一句话,我们不但能够知道「它说的是什么」,还可以知道「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知道,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每一条信息。

举个例子:当你迷路了,看地图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找什么?肯定是找「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对不对?

只有知道了现在身处的位置,再找到目的地,你才能建立起一整条路径,知道应该怎么走过去。

这可以大大地节省沟通双方的认知资源。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说话缺乏逻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于发散,没有紧扣沟通的主题,所以信息会显得非常「零碎」。这时,就需要对方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将零散的信息拼凑起来,尝试着去理解。

下次沟通时,试一试,先直接抛出主题,再通过主题,去延伸到其他信息和话题上,并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这样,你能够更有目的性地传递信息,对方也能更好地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认知里的哪个位置。

这个法则,主要用在提问上。

什么是封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问职业规划,对比这两个提问:

显而易见,第二个提问非常明确、具体,我用一句话就可以回复他,他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但第一个提问呢?我可能需要反复问他好几句话,花上十几分钟,才能大致了解,他究竟想问什么。

如果把一个问题,看成一个开口,那么,开口越大,意味着问题越模糊、越开放,这时,对方能够给到你满意答复的可能性,也就相应更低。

反之,问题的开口越小,就意味着问题越明确、越封闭,这时,对方只需要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比如这张图:

显然,第二种情况下,你获得想要的信息的可能性,比第一种高得多。

所以,当你向别人进行提问的时候,不妨参考** SPI 表达模型:**

然后,再用一个问题,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比如:L先生,您好,我是某某专业毕业,无工作经验,但对互联网很感兴趣(S),我想进入互联网行业(P),请问哪些岗位比较适合零基础、无专业背景的人呢(I)?

这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明确、更好回答的问题。当然,如果能针对每一个要素,描述得更加完整,回答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很多时候, 沟通的模式,其实就反映了一个人思维的模式。

提问、表达时过于模糊,不够封闭,很多时候,其实就意味着: 你自己也没有好好思考,而是把这个思考的责任,甩给了对方。

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沟通的场合,无论是批评还是褒奖,尽量落实到细节,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不仅仅是职业场合,平时沟通的时候,注意这一点,也能解决和避免许多问题。

如何落实到细节呢?可以参考 SBI 表达模型:

譬如说,你想表达对一个人的批评,可以这样说:

这样,就非常清晰、明确地将你的感受,传达给了对方。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模型也非常好用。

尤其是跟朋友、情侣闹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够不吵架、不诉诸人身,而是心平气和地将问题摊开来,告诉对方:你在什么时候,做的什么事情,使我产生了不好的情绪 —— 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解决误会和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问题完全摊开来,展示在面前,再去寻求一致共识。

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你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

你可能会联想到上一期的内容:主题先行,传达信息点,简明扼要……

更进一步,你可能会想到这些: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举例子,等等。

你可能会列出大纲,打一个腹稿,慎重组织语言,保持逻辑的严密性……

这些有用吗?有用。但足够吗?不够。

其实,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陷阱:

当你开始思考「我要如何说服他」的时候,其实已经犯了一个错误: 你将自己摆在了对方的对立面上。

什么意思呢?我们说「说服」,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 用自己的观点、意见,去让对方信服,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立场。 ——很多时候,这就意味着 「对抗」

你会发现,说服的本质就是对抗 —— 当你提问「能不能」「要不要」的时候,当你准备向对方提出异议的时候,当你认为对方「说得不对」的时候 —— 其实,你就已经开始进入了「对抗」的思维:

这是人的本能,人本身就是喜欢对抗的。

但这也是非常低效的。

这就是 3S 的第三个原则:Soft,软性、非对抗性。

心理学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则: 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永远是「跟自己一致的人」的意见。

举个例子:比起广告、媒体宣传,你更愿意相信的,一定是来自朋友的推荐。因为前者很可能是在盘算着「把你卖掉」,而后者很多时候,是真心诚意为你好。

同样,当我们面临一些重要抉择时,比起咨询一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我们往往更愿意去寻求谁的意见呢?

大多数时候,是那些经历过相同困扰、但最终解决了的「同类人」。

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跟我们是「一致的」,提出的意见会更有价值,同样,我们接受起来也会更简单。——这就是著名的 「圈子效应」

这就相当于,你先在两个人之间划了一道沟壑,然后再开始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说服」,就是处于这种情况。

所以,你会看到,许多市场营销手段,都是这种模式。他们会告诉你:我曾经也跟你一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底层白领,拿着几千块的薪水,自从我如何如何之后,现在月入多少多少万,只要你怎样怎样,你也可以跟我一样……

相比起那种高高在上的导师姿态,这样的宣传口径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大家会觉得,他跟我们是「同类人」,他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复制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对抗性」思路。

所以,我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大多数时候,争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涉及「争论」,其实就已经将双方放在了对立面。

很多时候,争论的双方并不是真的要得出一个结果,而只是单纯地争一个输赢。

更具体一点说:很多时候,我们争的只是「说最后一句话的权利」。

想一想,对不对?

否则,只是浪费时间,徒增烦恼而已。

这也是一种「非对抗性」。只有这样,我们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才不会白白空耗在「填平沟壑」上。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非对抗性」呢?

我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它决定了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

原因很简单:如果连目标都不一致,那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比如说,如果你想探究清楚一个事物,而对方只是想抬杠,那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远离他。

在这个基础上,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则更加重要。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

你所着眼的, 是双方的「共同」,而不再是「不同」。

亦即,你会先跟对方找到一个观念的交集点,再在交集点之上,条分缕析地列出不同的地方,一点点摊开来讲,寻求达到共识。

这时,你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对手」,而是「战友」。

这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模式。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经常需要交涉的朋友,一定会了解:交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

后者的效果,会远远优于前者。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如果你要请研发部的同事帮忙,可以怎么说呢?

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这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到时要解决起来耗时耗力,会消耗咱们整个团队很多成本。所以不如现在先堵上这个漏洞,这样对咱们都有好处,如何?

当然,这未必百试百灵 —— 人总是复杂的。你同样需要陈清利弊、说清楚这中间的关节和脉络。

但当你开始这样思考,就已经是一步巨大的飞跃:你开始尝试着用「对方的视角」思考,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而这就意味着:你开始试着将自己,放到跟对方相一致的立场上,开始将视角切换为「我们」。

比起传统单向、对抗性的沟通方式,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做法。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了一家店,店员非常殷勤地问「您需要什么?」往往会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自由地、不受干扰地,逛一逛商店,看一看东西。

最好,是在我们产生疑惑,陷入思考的时候,店员能够及时出现,帮助我们解开疑惑。

这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

所以,有技巧的销售人员,会这样思考:我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件产品「卖」给你,而是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基于情感,可能基于服务,可能基于双赢,等等。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交涉和交易,使双方的核心需求,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满足。

这才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倾向于感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借由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而倾向于理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通过自己思考进行决策」。

所以,如果对方属于理性思考的人,那么不妨试一试:提供一些事实、数据、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暗示,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

举个例子:

有朋友跟我聊过一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她说:有一次去买首饰,挑了半天,咬咬牙买了一款,价格也不高。在包起来、递给她之后,店员说了一句话:您眼光真好,这个款式我自己也挺喜欢的,而且特别搭您今天的衣服呢。

关键点在哪呢?这句话是在成交之后说的,而非成交前。如果是后者,那么可能会让对方产生「推销」的心态;但是在成交后这样说,就在无意间肯定了对方「作出决策」的过程。

这会使客人感觉到「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从而进一步产生好感。

原因很简单: 人都是喜欢被肯定、被证实的 ,同样,会对肯定自己的一方,抱以更高的好感。

同样,在向上级表达建议的时候,更好的方式不是「主题先行」「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是提供更多的参照条件,让对方进行思考,得出「更好的」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理性判断,人永远都会更加信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参照条件,要尽量正确、全面、严谨,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这也对你的能力和思考的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都有一些难度,那么这一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

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日常沟通中,你说过多少次「不是」,又说过多少次「对」?

很多人在表达意见的时候,喜欢先说一句「不是」,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当你说「不是」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双方摆在对立面了。

对方也许不会立刻感受到,但很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因此产生不满、防备和芥蒂。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立即接受。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可以参考 PDB 表达模型:

用在日常沟通中,可以类似这样:

顺便说一句,这个模型,用在对下属的训诫和教育中,也非常好用。这可以减少彼此间的对抗性,让下属能更听得进去。

坚持这个习惯,将其内化,你会慢慢发现,别人会更愿意聆听你的观点。

<<< L先生说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