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什么意思
1.关于控制的的成语
2.对联赏析
3.写关于梁任公()的对联
关于控制的的成语
按纳不住 按纳: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按捺不下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闭口捕舌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晋书·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才好。”
长辔远驭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寸辖制轮 比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
抵背扼喉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独立自主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扼喉抚背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出处: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扼襟控咽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扼亢拊背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扼吭拊背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命。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分而治之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出处: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拊背扼喉 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命。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拊背扼吭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拊背搤吭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亢,同“吭”。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股掌之上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出处:《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关门打狗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后发制人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出处:《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据高临下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讫情尽意 指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情不自已 犹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受制于人 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脱缰之马 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席卷八荒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先发制人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心不由主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欣喜若狂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养鹰飏去 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
出处:语出《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以一持万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出处:《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以夷治夷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出处:《明史·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意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欲扬先抑 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对联赏析
对联赏析
自题联
得剑乍如添健仆;
闭门长似在深山。
——自题
撰题联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湖。
——题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天湖枕流亭
枕流亭在西樵山天湖畔。上联以一片深情描绘出暮春落红图,春天将尽,花瓣纷纷飘落在山间岩石上,迷人的景色中弥漫着一层伤春气氛,以“恋”字表现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有秀丽、柔婉的阴柔美。
下联以一腔豪情吟诵出雨气吞潮诗,描绘出雨后山林中雾气氤氲,翻腾奔涌,好像要吞没山溪春潮,隐寓作者当时有志不得申的愤激之情,以“吞”字抒发作者对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具有雄奇、劲健的阳刚美。联语一柔一刚,借景抒怀,柔婉中见雄奇,颇有意境,颇有深度。
党庠塾序式千古;
智水仁山在此堂。
——题宏文学社
寿颂南山瑶池瑞;
樽闻北海蓬莱春。
——题云南省宾川鸡足山石刻
门前学种先生柳;
日暮聊为梁父吟。
——题北京袁崇焕祠
细石平流,游鱼可数;
小山芳树,珍禽时来。
——题某园林
贺赠联
四十九年穷不;
三百六日醉如泥。
——1926年集句贺蹇季常50岁寿诞
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八千户冠军侯。
——集句贺段祺瑞寿诞
两脚踏中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华章。
——赠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曾赴美、德留学,专攻语言学。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大学等校任英文教授,20年代后期寓居上海愚园路“有不为斋”。此联即为当时客厅墙壁上的悬联;当为梁氏后期作品。
此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林氏的治学思想和成就。林语堂最精彩的文章是用中文写的《谈西洋文化》和用英文写的《谈中国文化》。一般来说,用异国文字来写本国事情,最容易失之肤浅,林却避免了这个缺点;这不能不说是他超人的地方。此联正是写出了这一点,妙!梁氏善于集句联,也善于作联。此联对仗工稳,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当为其作联中的上乘。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赠著名女作家冰心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赠友人
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谓或者。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
风波旧忆横身过;
世事今归袖手看。
——赠友人
以浅持博,以一持万;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集句题赠陈达
上联集:《荀子》句;
下联集:《老子》句。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集句赠刘崧生
上联集:姜白石《江梅引》、《琵琶仙》句;下联集:姜白石《法曲献仙音》、《八归》、辛稼轩《新荷叶》句。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集宋词赠北京大学教授王力
蝴蝶儿,晚报春,又是一般闲暇;
梧桐院,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集句赠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胡适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集句赠著名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近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作甚多,1931年11月由南京赴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此系集宋人词句为联。上联三句依次出自:首句陆壑《高阳台》、次句姜夔《点绛唇》、三句陈允平《秋霁·平湖秋月》,联语记述1924年4月12日,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应邀抵上海。
14日诗人徐志摩陪同畅游杭州西湖。23日又陪他到北京名刹法源寺欣赏丁香。下联三句分别引自:首句李祁《西江月·云观三山清露》、二句王之道《青玉案·送张文伯还朝》、末句陈简斋《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联语描述了徐志摩曾在“海棠花下”通霄达旦作诗的佳话。
为了纪念此事,便集词撰此联书赠徐志摩。此联用八尺宣纸写成,书作北魏体,笺用朱丝画格,谨严古朴,在梁氏书法中推为上选。任公[即]好集词为联。此联尤见剪裁之妙,语如己出,一副十五言联,集了宋代六位词人的六首词的词句,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慷慨长歌,更饶意境,缘事而述,一气呵成,真是谈何容易!
徐志摩为弟子,联语刻画宛然,甚合徐志摩性格。生前视此联为自己最得意的一副作品,在《饮冰室诗话附录》里曾这样写道:“我所集最得意的是赠徐志摩一联……此联极能看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尔游西湖,别有会心。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霄。”这恐怕就出于“胸中有洪炉,皆归熔铸”的缘故吧。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
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
——集句赠蹇季常
的别一副得意之作是赠其好友蹇季常的。蹇季常好酒,无日不醉,于是他集以这样一联相赠。上联出自朱希真《江城子》和张梅厓《水龙吟》,下联出自刘须溪《贺新郎》和柴仲山《齐天乐》。蹇季常的朋友见了此联,无不拍案叫绝,说是蹇季常的神态毕真描出。正是因为自幼苦读,胸有诗词无数,所以才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如神来之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世以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贺康有为70岁寿诞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夏历二月初五日(3月8日)康有为70岁诞辰。偕眷与同门诸子亲往上海庆祝,并献此联,此联恭笔楷书写就,康有为是近代儒学巨子,所著对深奥玄妙的古代典籍,予以通俗易懂的阐述和发挥,对历代争论不休的百家异说,也表明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上联“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所说即此,末句紧扣寿龄。下联前两句是汉代张衡《东京赋》中的成句,借指恩师受国人尊重的寿翁,为之献上美酒佳肴。末句用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典,颂扬恩师也像孔子一样桃李满天下。
康有为是政治上有明显功过的人,但此联祝寿不涉及功过是非,只盛赞其学术成就,以隽美的文辞烘托喜庆气氛,故在众多贺寿联中显得格外夺目。
嘲讽联
今日幸颐园,明日幸海子,何日复幸古长安?亿万人膏血尽枯,只为一人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千百里舆图渐促,清看万寿疆无。
——讽慈禧70岁寿诞
合撰、应对联饮茶龙上水;(某 客)
写字狗扒田。()
——幼年时对某客
东篱客赏陶潜菊;(某 客)
南国人思召伯棠。()
——少年时对某客
自幼聪明好学,一日有客人来访,出此上句试他才学。“陶潜”,即陶渊明,有诗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启超知道出句即由此诗而来,当即同样用典对出下句。“召伯”,是周朝的廉使,相传他到南方巡视时,曾在一棵甘棠树下休息,百姓后称此树为“召伯棠”,以表敬仰。客人见小启超才学过人,更信神童之誉名不虚传。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启超父)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10岁那年,随父亲到新会县应童子试,在父亲的好友李兆镜家中借住。一天早上,在院中玩耍,见盛天的桃花鲜艳夺目,便顺手摘了一小枝,坐在石凳上独自观赏。正巧其父亲和李兆锐这时走来,他怕受到责备,便把桃花藏于袖中。但还是让父亲看到了,便出此上联要他来对,如对不出就要受罚。略一思索,便答以下句。其父一听“明察秋毫”,喜不自禁。
冬蛰庵中,夏穗卿研究春秋传;()
东华门外,南汉宸欣赏北西厢。(黄炎培)
——黄炎培属对39年前悬联
上联是1912年冬访老友夏穗卿时所出,内嵌“春夏秋冬”,夏穗卿未对出,后将此事告知黄炎培。1951年冬,郭沫若邀几位老友在寓所小聚,南汉宸、白杨等人晚到,解释说:“田汉拉我们去东华门外剧场看梅兰芳彩排《红娘》。”
黄炎培听了一跃而起,大声说道:“我得之矣!”随即对上三十九年前的出句,内嵌“东南西北”。郭沫若听了此事的缘由,说:“此联如此浑成,真是天造地设,无意中得以巧合。”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张之洞)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张之洞
17岁中举,真同风华真茂,年青有为。一次,他去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所递名贴上自署愚弟。张之洞见后,勃然变色,令侍卫传出一句,讲明对好才可接见。新冷冷一笑,当即回对。张之洞看过,大为赞赏,出门迎见,畅叙一番。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张之洞)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又对张之洞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总督府设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昌)。有次途经此地,登门拜访。张之洞以住处出上句,借地名“江夏”立意。“四水”,指“江”、“河”、“淮”、“济”,按序,长江居第一;“四时”,指“春、夏、秋、冬”,按季节,夏占第二。以江南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默契察其意,稍加思索,巧妙地对以下句。
“三教”,指“儒、释、道”,以“儒”列前;“三才”,指“天、地、人”,以“人”居后,意思是说,小辈是读书人,在前在后实在也说不清。以“儒人”风度,表面自卑“小子”,颇为得体地说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之语,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张之洞不得不为之叹服:“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此联上下句的收尾,都是仄脚,未免美中不足
写关于梁任公()的对联
贺赠联 四十九年穷不;
三百六日醉如泥。
——1926年集句贺蹇季常50岁寿诞 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八千户冠军侯。
——集句贺段祺瑞寿诞
两脚踏中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华章。
——赠林语堂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赠著名女作家冰心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赠友人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谓或者。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 风波旧忆横身过;
世事今归袖手看。
——赠友人 以浅持博,以一持万;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集句题赠陈达
上联集:《荀子》句;下联集:《老子》句。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集句赠刘崧生
上联集:姜白石《江梅引》、《琵琶仙》句;下联集:姜白石《法曲献仙音》、《八归》、辛稼轩《新荷叶》句。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集宋词赠北京大学教授王力 蝴蝶儿,晚报春,又是一般闲暇;
梧桐院,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集句赠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胡适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集句赠著名诗人徐志摩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
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
——集句赠蹇季常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世以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贺康有为70岁寿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