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目苍痍怎么读音

2.形容大地很憔悴的成语

3.清军入关之后是如何进行土地开发的呢?

4.有没有人知道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赏析?

满目苍痍怎么读音

满目疮痍的大地指什么-满目疮痍对应的是

满目苍痍读音是mǎn mù chuāng yí。

意思是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出自《北征》,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整个国家饱受战乱的蹂躏,千孔百疮,破败不堪,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疮痍满目造句:

1、彤云如絮,掠过黯淡的苍穹,将天空划出一道血口,染红垂天云翼,一只淌血的孤雁,盘旋在疮痍满目的大地之上,悲凉静肃地凝视着即将颓倾的繁锦城楼堞。

2、经过十年浩劫,教育战线疮痍满目。

3、陛下登基以来,大唐内忧外患,贞观之初,疮痍满目,百业凋敝,陛下殚精竭虑,食寝不安,继承先帝之大业,励精图治,果敢创新。

4、洪水退后,疮痍满目,村民们迅速组织起来,开展生产自救。

5、那边还在激战着,地面疮痍满目,大坑小坑无数,原本小径周遭茂盛的树林像稻草一样被伐得干干净净,千丈方圆一片废墟。

6、他舍不得她离开,就算这个世间曾经江河破碎,满目疮痍,充满不公平不公正,他也舍不得,他要她活下去,只要太阳升起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叶渐暖等着第一缕阳光突破云层,她望向远方。

7、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曾经的信誓旦旦终究比不过现实的满目疮痍我们终于从相爱走到了分开,终于把承诺都变成伤害!

8、我随着父亲穿行于那条满目疮痍的窄径小巷,兰布拉斯闪烁的灯光在我们身后依次暗淡。

9、我看着满目疮痍的繁华,感到痛彻心扉的惆怅,听着心在暴裂的巨响,陷入深不见底的悲伤。

10、阴霾的天空,灰蒙着云朵,聚拢的寒意催生着寂寞。流逝的岁月,过去的时光,几多柔情破败成满目疮痍的景像。

形容大地很憔悴的成语

寸草不生土地贫瘠,什么也不生长。

衰草寒烟衰草:衰败的野草;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荒烟野蔓荒烟:荒凉原野上的雾气;野蔓:野草。形容冷落荒凉的景象。

十室九空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荒郊旷野指人迹罕至,空旷荒凉的郊外。

荒郊野外指人迹罕至,空旷荒凉的郊外。

荒山野岭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

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荒烟蔓草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蔓草:蔓生的野草。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清军入关之后是如何进行土地开发的呢?

1644年清军入关,历经战争的大地已经是满目疮痍,为此清朝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开发土地。

清朝统治者基本保留了明代官田、民田的土地分类制度,并恢复了明代的地主土地所有权。在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农民占有了一部分皇族和地主的土地。待清入关后,顺治帝多次下令要将霸占的土地物归原主。各地方政府也勒令农民必须归还自己所占有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富户地主多拿回了自己的土地。如此一来,清王朝安抚了前朝那些具有一定财力的地主,又使一部分流民变为佃户,有助于社会稳定。而基本保留了明朝的土地政策,则为清朝统治者日后实行赋税等一些列政策奠定了基础。

在归还地主土地的同时,清朝还行实行了?圈地令?,允许满洲贵族圈地占为己有。从表面上来看,满洲贵族所圈之地是无主荒田和前明已亡的皇亲国戚之田,实际上满洲贵族圈地时肆无忌惮,农民的土地、官府的土地都被大规模地占领。圈地令的推行使得大规模的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客观上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及农业的生产,但它同时也激发了农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康熙八年(1669年),皇帝下令停止圈地,并将当年所圈之地都?还给民间?。虽然如此,圈地令真正在历史上消失已经到了乾隆四年(1739年)。

清初最重要的土地开发政策当属奖励垦荒。早在入关之初,顺治帝就下令将荒地分给流民和官兵开垦。在顺治六年(1649年),统治者再次下令无主荒地在政府同意之后开垦耕种就可以一直耕种下去,耕种者在垦荒的前六年内可以免征赋差摇。对开垦荒地有功的官员会升官并得到表彰。除一系列的优待及奖励政策外,政府还出台了惩戒类的政策。垦荒不种植者以及虚报垦田树的人都要被治罪等等。奖励垦荒政策使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可以耕作的土地,有利于社会稳定,而耕地面积也大量增加。

清朝入关之后实行的土地开放政策在开发土地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稳定,对清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有没有人知道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赏析?

整体赏析

[编辑本段]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具体赏析

[编辑本段]

■点出土地情结

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

诗的第一节可分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然后我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文章的基调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第二节分析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相关问题

[编辑本段]

■第一节诗中的问题

◎问: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答:“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问:诗中三个“这”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三个“这”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问: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问: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不渝。

◎问: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问:“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答: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第二节诗中的问题

◎问: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答: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