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下一句是什么-嗟来之食上一句是什么
1.嗟来之食可受否?
2.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是什么?
3.嗟来之食完整的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嗟来之食可受否?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羊子曾经在路上捡到了一块金子,交给老婆。老婆说:
姐听人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懂得廉耻的人不吃那种施舍的食物。何况在路上捡别人丢掉的金子而据为己有,这是要玷污自己的德行吗?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齐国遇上大饥荒,黔敖在路边做好饭,等待灾民过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服遮着脸,趿拉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拿着汤,对他说:喂(SB),过来米西。
那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特么就是不接受这种牛逼轰轰的施舍,才饿成这个样子的。(说完拂袖而去)。黔敖跟上去道歉,那人仍然不吃最后饿了。
曾子听说这事后说:握草,侮辱性的,可以拒绝;但道歉后,其实可以接受。
今人常用嗟来之食指代那种并非发自内心的同情或者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在饥饿已危及生命的时候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而宁可饿,这事吧,真是让人唏嘘而难置可否。
文末曾子的话其实也是扯犊子而已,廉价的、免费的同情其实是最没劲了。还不如一个咋咋呼呼的黔敖,至少面对难民他付出了,他正儿八经的善举虽然没救活那个人,却一定救活了其他人。
其实,所谓嗟来之食的那个嗟字,倒是值得细品一番的。毕竟黔敖招呼那个已存必之心的难民时也只说了三个字“嗟,来食”而已。这个嗟字在我们大秦国民间至今的方言中仍然有很高的使用率,并没有什么侮辱性的含义,只有一点不太情愿的意思。且听贫僧慢慢到来。
想必许多人小时候都有缠着父母哼哼唧唧要钱要零食的时候,大人们深知生活不易且多节俭,最后拗不过小的执着,往往打开个小匣子或是抽屉,拿出藏起来的糖果或零钱略生气而无奈地说:嗟,拿去。望着孩子得偿所愿的快乐无奈地笑笑说,真拿你没办法。如此而已。这略同于你要到了别人不很情愿给的东西时冲你说的那个字:给!
仅此而已,那个人却认为受到了侮辱,宁不吃以致饿。后世人多怪黔敖,却没仔细想过另外的问题。须知大荒之年,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粮食是如此金贵,黔敖是何身世不得而知,但从文中可知绝非皇亲贵胄而是家境略丰之民而已,否则赈济灾民已然难得,又怎会亲自捧着饭碗递给你?想到这里就明白了,他并没有多么富有,然而却比灾民要强,施舍掉自己的食物,很显然他自己就要过些节俭日子,毕竟自己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虽说迫于怜悯慈悲之心驱使而去赈灾,但内心里也是疼的,他也很烦恼好吗?他一定在埋怨老天爷,如果风调雨顺,我又何必这么难为自己呢。
看看,黔敖也很难,毕竟灾民那么多,多亏不都在这一条路上,否则自己也要变成灾民了不是。灾民却因为一个寻常的嗟字甩脸子给黔敖,还不接受道歉,难道要黔敖一上来就来句“爹,请用膳”就舒坦了么?
我倒觉得,那个饥饿的人他早就抱定了必之心,那批一定在想,我吃了这一顿,下一顿在哪?不是还要忍饥挨饿么?那还不如现在饿,省的反复挨饿。并且,我觉得那厮肯定已经上无父母下无妻儿,早也没有活下去的必要和勇气了。换了任何人,若还有牵挂和希望,岂会轻易赴?想想其他时间地点的灾民为了活下去不惜烧杀抢掠甚至吃人肉就知道人活下去的欲望有多强烈,有的就揭竿而起组团去颠覆世界,打破旧秩序,重新分配。
所以,嗟来之食的故事里,黔敖一点错都没有,是那个逼早就不想活了,不受嗟来之食并不是他有气节,也不是非要装过了头。至于曾子听闻后的点评那就更纯属扯淡。
假如我是个乞丐,我面前放了一只缺口的破碗,路人甲看见后内心一阵波澜面露同情之色却匆匆而去;路人乙说了一句话“唉,可怜的孩子”甚至掉了几滴泪也走了;路人丙则从兜里掏出五毛钱轻轻放在破碗里什么也没说扬长而去;路人丁将信将疑地从皮夹子里拿出五十块往破碗里一扔,嘴里嘟囔着“特么辣个巴子的也不知道是真的穷还是骗子”边说边走了;路人戊停下兰博基尼打开车窗卸下墨镜冲我喊“喂,要饭的,给”,手里拿着一摞子钞票……
请问,哪个态度最差?哪个是最特么扯犊子的?哪个是最有用的?我不知道你们选择哪个,但我肯定选择兰博基尼那个。理由很简单,此刻,我特么本来就是个叫花子,我凭什么要别人好言好语?那些廉价免费的同情有蛋用?
五十块钱那兄弟很明显自己并不富裕但他犹疑之间已经展示了自己的善意与慈悲,虽然也不管蛋用,可我能拒绝而乎?不能。因为人活着就要有梦想,不,才能有机会遇到兰博基尼,拿着一叠钞票可以获得喘息之机以图后起,难道不是么。否则越王勾践早被 恶心了。[捂脸]
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是什么?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
《乐羊子妻》这个故事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有尊严、有志气,做事就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的精神,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本分,要诚实,廉洁自律。
嗟来之食完整的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翻译: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出自:《不食嗟来之食》戴圣〔两汉〕
完整句子: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翻译: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释义:
1、黔敖: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
2、奉:同“捧”,端着。
3、执:拿。
4、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语气词,喂。
5、予:我。
6、斯:这地步。
扩展资料“不食嗟来之食”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
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要脸,树要皮……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