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语故事-典故成语
1.10个经典的成语典故
2.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
3.来自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10个经典的成语典故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 10个 成语 典故 ,欢迎阅读:
1、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一个正直的文人叫卢毓(y?),在魏国做大官。
一次宫中选拔人才,官员们推荐了许多有名的人,魏国的皇帝说:?让卢毓来选人,我不要这些只有名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名声就像画在墙上的饼,不可以拿来吃。?
卢毓建议皇帝选拔和考试相结合。从此,皇帝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任命官员。卢毓的 方法 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
2、七步成诗
三国时代,魏武帝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本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大哥曹昂、四弟曹中相继夭亡,两兄弟曾因争当继承人搞得很不愉快。后来曹丕被立为太子,继而嗣(s?)位称帝,但对曹植仍心存疑忌,接连打击迫害。魏文帝曹丕曾逼令曹植行走七步就要做成一诗,若不成,便将施以重刑。曹植本来就才思敏捷、诗才横溢,颇受曹操赏识偏爱,这时应声便吟出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深感惭愧。从此,?七步成诗?便传为佳话。
3、路人皆知
三国的魏国,是一代英杰曹操建立的,在三国中是最强大的。到魏主曹芳当政时,司马氏实际上已经操纵了大权。司马师带剑入殿,一切政事都由他决断,根本不把曹芳放在眼里。曹芳气愤不过,下密诏诛杀司马氏。谁知,事不机密,反而被司马师废了他的王位。司马师因篡(cu?n)位不到时机,只好另立曹髦(m?o)为新王。
这位曹髦是魏文帝的孙子,原先被封高贵乡公的爵位,如今做了皇帝,倒想有一番作为。那知,司马氏控制了整个朝政。司马师后,司马昭自封天下兵马大都督,处处挟制高贵乡公,篡权的野心日益显露,以至天下无人不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就出自此处。眼见司马昭的专横,曹髦是恨在心里,但又怕司马昭的权势,只好作《潜龙诗》一首,以泄不满。诗曰: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播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如然。
一位名叫贾充的官吏知道后,马上向司马昭告发了此事。
司马昭一听,诗中将他比喻成鱼鳅黄鳝,恼怒万分,立刻身带宝剑随从,直入宫殿。当着百官大臣,厉声责骂曹髦,公然威胁说:?你曹髦是不是想作第二个曹芳!?
曹髦回到后宫,痛哭一天,终于下定决心要铲除司马昭。他召来王经、王沈、王业三位大臣合谋。王经劝告他,以鲁昭公讨伐季孙氏不成反被流亡的史事为鉴。可是,曹髦表示,宁也不能让司马昭猖獗了。
于是,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诛杀司马昭,王经谏也不听,而王沈、王业则投靠司马昭,当了叛徒。还不用司马昭动手,曹髦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杀,王经与三百兵士也惨遭。
成语?路人皆知?前面常常加上?司马昭之心?五个字,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4、穷兵黩(d?)武
东吴名将陆逊之后陆抗,有勇有谋,很年轻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
东吴后期朝败,且国君孙皓荒*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孙皓听说了边境的情况,十分不悦,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我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反而会助长羊祜的威德。?孙皓听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统一中国。于是频频调兵。陆抗知道后,便又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应该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增强国力。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员不荒怠(d?i)职守,严明赏罚以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戒黎民。如果图虚名重形式,处处用兵,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即使敌寇没有削弱,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闻,以致于国力日渐衰退。而陆抗后,晋军便挥师南下讨伐东吴,吴国最终为晋所灭。
成语?穷兵黩武?,现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来自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百炼成钢、铁杵成针、愚公移山。
一、绳锯木断
白话释义: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朝代:明
作者:朱舜水
出处:《与奥村德辉书八首》:“谚曰:‘绳解木断;水滴石穿。’夫绳非木之锯;水非石之钻也;盖积渐使然耳。”
翻译:俗话说:‘绳子锯久了木头也断;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那绳子不是木头的锯;水不是石头的钻了;这是逐渐使然。
二、水滴石穿
白话释义:也说滴水穿石。水经常滴在石头上,能使石头穿孔。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朝代:宋
作者:罗大经
出处:《鹤林玉露》:“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翻译:张乖崖在崇阳县令;一个官员从库中出;头巾下有一钱。张乖崖杖的。官员说:‘一钱什么问题?于是打我啊!张乖崖提笔判说给’:“一天一钱;千日千钱;用绳子不停的锯木头,木头才会断;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三、百炼成钢
白话释义: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朝代:晋
作者:刘琨
出处:·《重赠卢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翻译:百炼钢的含义便是化作绕指柔。
四、铁杵成针
白话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朝代:明
作者:郑之珍
出处:《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翻译:就像铁杵磨成针一样,内心坚定铁杵也有成针的一天。
五、愚公移山
白话释义: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朝代:清
作者:黄宗羲
出处:《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翻译:愚公日日夜夜地移山,精卫鸟用石头填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