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为什么说青岛的五月“人似乎随着花草都复活了”

2.五月的青岛 阅读

3.五月的青岛课文里有哪些比喻句,排比句,夸张句,拟人句

4.老舍创作散文的特点(风格)

5.语文教材怎样处理好

3.为什么说青岛的五月“人似乎随着花草都复活了”

五月的青岛解析-五月的青岛春深似海的意思

没看明白你的问题

是要从文章了提炼出来嘛?

“因为青岛的节气晚

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

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描写花)

山上有了绿色(描写草)

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描写海)人似乎随着花草都复活了(描写人)

五月的青岛 阅读

1、这段文字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

A运用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人们下海上岛的过程

B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赞美五月青岛万紫千红的美景

C运用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方法,表现青岛特有的景色

D在描写中结合抒情,情景交融,展现青岛的景色之美

2、这段文字描写的中心是(五月的青岛春深似海)

3这段文字表达了青岛人(对大海的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五月的青岛课文里有哪些比喻句,排比句,夸张句,拟人句

比喻句——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

排比句——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夸张句——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的走,燕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和海上的咸混到一处,浪漾在空,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

拟人句——到那时候,青岛几乎不属于青岛的人了,谁的钱更多谁更威风,汽车的眼是不会看山水的。

您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老舍创作散文的特点(风格)

老舍散文

--------------------------------------------------------------------------------

《书香门第》收藏

--------------------------------------------------------------------------------

作者简介及作品目录

一些印象

趵突泉的欣赏

习 惯

取 钱

大 明 湖 之 春

五月的青岛

小型的复活

宗 月 大 师

四 位 先 生

青 蓉 略 记

--------------------------------------------------------------------------------

老舍的散文语言

作者:孔庆东

始于“五四”前后的现代散文的艺术空间,群星辉映,争奇斗妍。名家们风格独具的作品使我们从各个角度分别得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享受。但是在语言上,多数作品我们一看便知是那个时代的产儿,是文言的统治刚刚被推翻,白话文正在咿呀学语的时代的产儿,无论文章多么精美,总令人觉出一种纱屏似的隔界之感,使后人难以在语言方面进行直接的借鉴。我对现代散文园地进行了一番走马观花的巡礼之后,惟独觉得老舍先生在语言上可以对当代作者进行直接的播音。当然我并非认为老舍的散文成就在整体上超过了同样令我敬佩的其他散文大师,不过是企图谈谈对老舍散文语言的一点拙见,也许能对今天的散文作者有所滋益。

老舍先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可与鲁迅、侯宝林等任何一种艺术领域内的巨匠相媲美。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当然首先表现在小说和戏剧中,但众所周知,没有什么体裁是老舍所不能驾驭的,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场上的全能冠军。他写的杂文仅在抗战前后就达数十万字。不过一是因为被其他方面的伟绩所遮没,二是因为老舍本人那有口皆碑的自谦,他曾在《答客问》中说:“在我快要与世长辞的时候,我必留下遗嘱,请求大家不要发表我的函信,也不要代我出散文集。……究非精心之作,使人破工夫读念,后也不安心!”所以学界一直对老舍的散文,未能在整理和研究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际上,老舍的散文,不仅能侧面反映他小说的许多风貌,而且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语言上。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语言风格的纯朴清新。老舍爱清洁,“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整洁的衣服”。办什么事都讲究干净利落,他的文风也是如此。但他的纯朴不同于周作人的淡茶闲酒或俞平伯的缓鼓涩弦,而是如同一位谦恭而亲善的故友,向你讲述他见过的一事一景。这种讲述是完全的口语化,然而又是你所察觉不到的经过了高度艺术凝练的口语,而决非有意做出一番“质朴无华”的姿态,把别人硬拉入自造的桃花园,去忍受那“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语言折磨,像茅盾所批评的某些青年一样,“朴素到了寒碜的地步”。这种功夫是无人能与老舍匹敌的。

老舍的纯朴不是毫无修饰的。正相反,他的纯朴很大一部分就表现在修饰上。关键在于修饰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宛如一位打扮得整洁清丽的北京少女,而不是十里洋场的艳装女郎或荒山野岭的愚蛮村妇。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绿》,作者前铺后陈,闪展腾挪,极尽比喻夸张之功,把梅雨潭的绿描绘得生趣盎然,脍炙人口。平生笃爱山水的老舍也是写绿的高手,但他的写法与前者就迥然不同,我们看一下他在描写济南和青岛的山光水色的几篇文章里的一些段落:

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绿色儿,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诗人呀!

——《一些印象》四

当夏天,进了校门便看见一座绿楼,楼前一大片绿草地,楼的四围全是绿树,绿树的尖上浮着一两个山峰,因为绿树太密了,所以看不见树后的房子与山腰,使你猜不到绿荫后边还有什么;深密伟大,你不由地深吸一口气。绿楼?真的,“爬山虎”的深绿肥大的叶一层一层把楼盖满,只露着几个白边的窗户;每阵小风,使那层层的绿叶掀动,横着竖着都动得有规律,一片竖立的绿浪。

……一切绿色消沉在绿的中间,由地上一直绿到树上浮着的绿山峰,成功以绿为主的一景。

——《非正式的公园》

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五月的青岛》

看了这几段淋漓尽致的点染,谁能不爱那“绿”呢,而且必是爱得那么纯朴、洁净、明朗。当代的散文往往由于作者对描写的事物没有真挚的爱情,而失去了纯朴。

与纯朴密不可分的是老舍散文语言的简练。白话口语长于细致描摹,而最易失足之处便是繁冗啰嗦。徐志摩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语言固然有艳美之处,但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不承认有其弊病。我国散文历来讲究言简意赅。鲁迅、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散文都有简练之风。老舍的散文语言在简练这一点上同样不逊于他人,而且有其独特之处,即简练中透着干脆。

对于汉语发展最成熟的支流——北京话,老舍是驾轻就熟的。北京话的特点是:干脆、流利、便当。把这样的语言经过艺术锤炼再显现在文章中,自然就使人一眼看出:这是老舍的。例如他写《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

他写武汉的《轰炸》:

机声远了,你由洞里出来,而又懒得动。你知道什么在外面等着你呢:最晴朗的天日,与最凄惨的景象,阳光射在尸与血上,晴着天的地狱。

限于篇幅,不多举例。实际在一些更长的段落中这种干脆劲儿显现得更鲜明。主要是句子的短小,长句间隔的调配,句式的安排,例如倒装、省略等,这些都要以准确为基础,否则就成了简陋与残缺了。当代的许多散文能够做到简练,但往往失去了味道。

提到老舍的语言,人们都忘不了“幽默”二字,似乎没了幽默,老舍的墨水瓶就会干竭。其实老舍虽然生性幽默(就如同一个人生性严肃或忧郁,并无什么优劣雅俗之分),但并不以幽默取胜。如果说他的早期出世之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难免有油滑之处的话,那么他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中可以说是很娴熟地把握住了幽默这根缆绳。他对苦难是笑中含着眼泪,对黑暗则是无情地讽刺与鞭挞,对友人则是诙谐中饱含着情谊。他的散文是很能表现这一点的。

他写友人何容:

他,真的,不让何太太扛伞。真的,他也不能给她扛伞。他不佩服打老婆的人,加倍的不佩服打完老婆而出来给她提小伞的人,后者不光明磊落。

——《何容何许人也》

他写可爱的小猫: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小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猫》

讽刺国民党在重庆的苟安:

是呀,一个人去吃大菜,去玩麻雀,也不见得就不准为伤兵难民捐钱。

——《轰炸》

可是,老舍的散文幽默不是为了叫人哈哈大笑,然后为他的口才鼓掌,而是用更深刻的表达方法表现出更深的道理,引起人更深的思索。他的许多小品文都是如此,这与林语堂等人所主张的幽默是不同性质的。在当代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恰到好处的幽默劲儿是颇为缺乏的,值得很好地向老舍先生学习。

好的散文应该使人卒读不舍,回味无穷,这就需要语言的隽永。老舍的散文由于纯朴、简练和幽默,自有一种亲切感人的味道,并且老舍还努力追求这种味道。他是非常注意文章中的感情的,他在《大智若愚》中讲:

你要准备下那最高的思想与最深的感情,好长出文艺的花朵,切不可只在文字上用工夫,以文字为神符。文字不过是文艺的工具。一把好锯并不能使人变为好木匠。

冰心称赞看了老舍的散文“就如同听到他的茶余酒后的谈话那样地亲切而简单”。这正是因为老舍描写一景一物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他写《想北平》,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典型化地感染了读者,激起共鸣。他早期描写山水的那些散文更是寓情于景,使人看到了有生命有情思的风光。

散文短小,贵在有情。这一点虽不难做到,却难于做好。老舍的散文语言使人感到隽永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直缓而又有节奏地抒发胸臆,不绕弯子,一步步地把文思逐层推出。这是以深厚的语言基本功为后盾的。我们今天写散文硬学这一点恐怕是吃力不讨好的。

马小弥在《鼓书艺人》译后记中说老舍“那种幽默隽永的笔调,简练质朴的风格,和浓郁的北京风土气息,我学不来,无法再现”。我想,今天从事散文写作的人,没有必要刻意模仿现代或当代散文大家的风格,但是,多读他们的作品,多吸取前人的营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有些现代散文家的文体,已经不适宜于今天。就语言运用的艺术这个角度,我觉得,老舍或许是最能给我们以启发的一个。

老舍的散文

老舍先生是一位中外闻名,多产而又多能的作家。在他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写过许多长篇和短篇的小说;歌剧、曲剧和话剧的剧本。这五十多篇、几十万字的散文,只是他的一些“小块文章”!但是从这些短文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性格、他的爱好、他一生的际遇、他接触过的人物、他居住过或游历过的地方……看了这些短文,就如同听到他的茶余酒后的谈话那样地亲切而隽永。

我们从第一篇《我的母亲》看起,就知道老舍幼年和少年生活是十分困苦清寒的。他说:“事实上,我在幼年遇到的那些事多半是既不甜又不美的。”使他在回忆中总觉得童年生活又甜又美,只为他有一位“勤劳诚实”,会默默地“吃亏吃苦”的母亲。他的“生命的教育”都是母亲传给他的:如好客、爱花、爱清洁、守秩序等等。这一切就画出了老舍这个人物的轮廓。

这些短文里有不少忆念朋友之作。他的朋友中有的也是我的朋友,如罗常培先生,许地山先生……他和罗常培:

“总是以独立不倚,作事负责相勉。”

他夸许地山:

“他有学问而没有架子。他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天真可爱。”

他称赞白涤洲:

“高过他的人,他不巴结,低于他的人,他帮忙。对他自己,在幽默的轻视中去努力。”

提到何容时,他说:

“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得像小羊,同样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当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

我们常说:“什么人交什么朋友”,从老舍所喜欢的朋友的性格中,我们可以完全看到他的性格。

这本集子里有好几篇关于北京的文章。他热爱北京。他说:

“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气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爱它像爱我的母亲。”

“北京解放了,人的心和人的眼一齐见到光明。”

这就是为什么在解放后,老舍的文章中常有“狂喜”这两个字!

老舍喜爱山水。在描写济南和青岛的山光水色的几篇短文里,尤其突出了“绿”的色调。

他在《更大一些的想象》里说:

“一串小山都像带着不同的绿色往西走呢……那水藻,一年四季是那么绿……似乎是暗示出上帝心中的‘绿’,便是这样的绿。”

他又在《非正式的公园》中写:

“一切颜色浓渍在绿的中间,由地上一直绿到树上,浮着绿的山峰,成功以绿为主色的一景。”

他在《五月的青岛》中写:

“看一眼路旁的绿,同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语文教材怎样处理好

师院 李静在语文教学指导当中,发现教师上不好课的根本问题不是出在驾驭课堂上,而是出在教材处理上,不够得当。教师们在备课时,考虑了很多,把教参所提供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生怕有一点给学生遗漏。以至于一节课上下来,很费劲。却不一定能使学生训练到位。听过许多随堂课,与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对比分析,就可以看出:一堂好课,成功的基础与教材处理的得当与否是分不开的。普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高考这根指挥棒与教学艺术之间的度不敢妄自菲薄,也就不敢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文体、内容等特点上出发去处理教材;更不要说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实际、发展水平去大胆地裁汰教材,有选择性地为己所用了。教育前辈叶老说得好:教材是个例子。如何用好教材,找准教材的落实点,是摆在21世纪教师面前,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就会有如瓶颈,阻碍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能处理好教材,不能用好教材,教学就会犹如一张网、一团麻,是很难做到纲举而目张的。现以浙江版教材为例,将教学指导实践中发现的教材教例处理问题,加以比较、分析、说明,希望对教师们的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1、处理教材要找到能落实目标的语言点上浙江版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第八册第四单元《春天的雨点》。有位老师大胆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找出主要人物后,自由上黑板写自己对人物的突出感受。学生从自己的认知年龄出发,都积极地跑上来,板书了自己对达丽玛这名学生不认真听课的心理认识。如"后悔"、"伤心"、"出神"等词语。教师只好顺着学生的思路去讲"学生--达丽玛"。结果冲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偏离了这堂课的主旨。本来,如果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敏锐地应用教学机智及时加以引导,也可以使学生关注的热点转移到教师乌汉娜对学生的关心上,但是由于教师缺乏这种教学机智,也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问题,加之教学时间安排也不允许,就使一堂课因开放,而无法收拢。使这堂课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不得要领地结束了。课后,大家一块分析,认为要找到这一段教材的点,才好落实教学重难点。最后落实到语言点上,选取这一段中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细心的关键性句子: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中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从这句话的体会、指导中,就能使学生发现老师工作的细致和对学生学习的关注。这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放开想象的翅膀去讨论:教师为什么能从42双眼睛中发现这一双眼睛走神?学生就会从老师工作认真、细致的角度去展联想。从而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这份关心。回想以往写教师的文章大多不出新意,原因就是作为孩子,他还无法体会教师工作细节中所蕴含的这份关心和爱护。更不要说表达了。现在通过落实这个语言点,通过想象,学生就能讲出教师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关爱。选准语言点作为教材处理的突破口和教学目标的落实点,可谓是纲举而目张。上全校公开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样上课上得扎实、轻松,实效,而且脉络明晰。2、处理古诗要还原古诗的意境在理解《春晓》这首诗的诗意时,教师按照教参书上一句一句所注解的意思讲给学生,结果,学生是越听越糊涂。怎么也想不明白:诗人睡得天亮都不知道,第三句却知道昨夜又刮风又下雨?其实,诗人在做诗时,是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观有所感而做诗的。诗是意境的精华凝炼而成。所以在理解古诗时,要加以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透彻完整地理解诗意。《春晓》一二两句和三四两句的过渡理解顺序,应该是"一二四三"理解法。即:诗人听到鸟鸣才醒来,支开窗棂一看,呀,地上落满了花瓣。这才想起昨夜又刮风又下雨,自己睡得那么沉,都不知道。这样,通过诗的意境还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首古诗了。3、品读散文要抓体现散文特点的语段来指导理解《五月的青岛》是浙教版初中三年级第三单元文体鉴赏中一篇看似平淡而实质绚烂、有深意的大家手笔散文。篇幅虽不长,却有一定鉴赏难度。文章后面附有赏析文--《精巧、壮阔、优美》。"结构的精巧"和"语言的优美"好理解。但"意境的壮阔"不要说对学生就是对教师来说也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如果参照附文泛泛而讲,必不能使学生信服;或者参考教参上所说,从理解两个"春深似海"的不同含义入手来处理教材中的这个难点,结果学生学得似是而非,仍然不能求得甚解。后来,大家在商讨过程中发现抓体现散文这个特点的语句来指导更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始得豁然开朗。摒弃了许多驳杂的思考,而选取指导朗读和分析那句"绿,鲜绿、浅绿、深绿……"剖析它意境的三个特点:绿、动、远。使学生体会到这种意境所特有的魅力。4、新闻体裁处理三句话浙江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六单元《新闻两篇》。有位教师在上《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时,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为了让学生感受,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教师几乎把它处理成了历史课。使人感到教得很吃力,一节课就讲了一篇新闻。而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对板书的几条新闻写作特点仍不能很好地理解。新闻作为了解社会的重要文体手段,必须让当代学生学会阅读新闻文体。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因出发点不同,所选取的处理点也会不同。后来,这位教师再上这两篇新闻时,改从文体出发,处理教材。采取三句话处理法:第一句话是,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第二句话是,谁能用几句话说出这篇新闻?第三句话是,谁能用一段话来说这篇新闻?结果学生很轻松地就找到这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分别就是用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来报导这篇新闻内容的。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新闻格式。接着,教师又让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自己自学第二篇新闻。学生学习效果很好。而且,加大了课堂容量。4、童话一字处理法浙江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单元童话《皇帝的新装》篇幅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怎样学这篇童话呢?老师们如果按教参上理出的线索去教学这篇课文,恐怕理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都要老半天。在处理教材时,有位教师采用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用一个字把这篇童话概括出来。而且要讲讲理由。学生们发挥自己所能,一下子写了十几个字来概括这篇童话的内容。教师用排除法让学生讨论哪个字概括得不够全面。通过比较然后圈掉。最后选了"骗"这个字。整堂课教师没有说什么,学生们在积极的讨论、比较中理解了全文。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5、哲理散文以"理"论理浙江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哲理性记叙散文。课后第三题有两句话要求回答问题。如果按照书上的问题设计去讲,很生硬,而且也没什么味道。如果可以从前后两句中的"啜泣"入手处理教材,就会很好地抓住优秀的语言去品读。让学生思考两个啜泣。为什么不用哭?而用啜泣?而且啜泣后总是有所发现。这就说明啜泣是伴随着思考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挖掘出作者第一次啜泣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和第二次啜泣时的重大发现。再如,高级中学一年级课本第三单元《黄鹂》是孙犁的一篇哲理散文。篇幅不长,四次记述黄鹂出现的场景。在处理教材时,教师通过哲理中的"极致"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找一找哪一次的环境让黄鹂的美得到充分的展现。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反之的情况,让学生从对比中得出环境对事物极致的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位特级教师在评价一堂好课时曾说道,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能够做到三点:一是流畅。指思路要清,能够从教材大局整体感知,然后重点突破。敲打精彩句式、句段,语言片段。过渡语言设计好,如波浪推进。二是积累。对语言片段作训练,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指导积累。三是感悟。目前语文教学让学生感悟内容的多,而感悟语言的少。应加强对语言的感悟指导,以讲助读,通过诵读,读出语速、语调、语气,培养语言的读、悟能力。古人诵读,其实就是积累语感的一种有效方式。有位老师上《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就能够根据文体特点大胆处理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教参。他先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用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作者赞美了什么样的白杨?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讲,板书白杨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三美":景象之美、形神之美、象征之美。然后分别找到课文中表现这"三美"的句、段加以三层次的诵读:练读、悟读、品读。每一种读法,教师都加以声情并茂的指导。正音、正气、正情。引导学生体会精妙动词的美,实质上就是在指导学生悟读。接下去让学生品读层次,自己体会,自己说美,自己感受怎样读才能读出了这种强烈的感情?最后,教师小结。这样通过练读句式美,悟读用词美,品读语段层次美、情感美、意境美,使语文教学,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通过以上教材教学处理比较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老师们以启发。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想想教材整体,少想点应试肢解;多想想语言学用,少想点内容串讲;多想想思维训练,少想点一问一答;多和学生探究,而不是倾《教参》所有,一味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