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出自-知止不殆出自论语卫灵公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
2.什么是知止不殆和知足常乐
3.知止不殆,敢为不为者胜 这句话什么意思
4.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何为止,心安之所安即为止.是什么意思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识拓展
本章里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准确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柄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对物质利益片面追求的人,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人甚至会以身试法。
“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丰厚的贮藏必有严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质方面的损失。
解读
待修道人通达世出世间法,境界达到明心悟性或明心见性就可以心神复归于大道。以世出世间慧光观一切就可以看出事物的实质。看出了实质所以才能看破放下自在而不着相。以世出世间智慧所为世间事,经其时间磨炼而不磨灭。
人因为着相,所以过多的追求名,追求利,追求享受。有的人更是穷奢极欲,所以把造孽当事业干,就比如近现代社会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产生就是有功德的钱紧握不花,造孽的钱拼命乱花,自己的钱紧握不花,拿着别人的钱拼命乱花。
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就在于国家的控制,就在于民德归厚矣。知道满足可以不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可以没有危险,这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什么是知止不殆和知足常乐
知止不殆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知止 :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朱熹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不殆 : 1.不危险。 2.不懈怠。
知足常乐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示例: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
知止不殆,敢为不为者胜 这句话什么意思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学说,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知道适可而止,知止不是不前,是知道一直向前的时候,在何时止步,亢龙有悔、物极必反,所以激流勇退是一种智慧。敢为而不为,是老子的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敢为却不为,是因为到了天下先的时候,就不能再为了,在顺风顺水,风头正劲的时候,能够停的下来,把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何为止,心安之所安即为止.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44章中讲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德与亡孰病?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因此,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危殆;可以长生久视.
那么什么又是适可而止呢,能让人心安理得的时候就是止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