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之罪,战之罪也-非战之罪下一句
1.天要亡我下一句是什么
2.李广为何难以封侯?
3.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任务的艺术成就
4.对项羽乌江自刎仰天长叹“天要亡我,非战之罪”的看法
天要亡我下一句是什么
“天要亡我”的下一句是“非战之罪”,意思是“是上天要使我灭亡,这不是战争的罪过”,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李广为何难以封侯?
在《史记》对李广的英勇还有这样的描述: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所以在后来一提起李广,所有的人都会挑起大拇哥说:牛牛牛
以至于王昌龄在他的《出塞》诗中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威名可以说名扬千古。
随便翻一下唐诗我们还会发现其他大诗人对李广的追捧,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而唐初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更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表达自己身世的艰辛和对李将军的叹息。
李广是这样强的一个将军,当他是个小兵时,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当他是个将军时,带领数百人以空城之计,迷惑数千匈奴骑兵,还主动出击射杀对方大将,然后潇洒离去。
当他赋闲在家时,外出打猎,竟然一箭射进石头。当他被抓时,竟然在数万敌人中翩然离去,还斩首甚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专业能力极强的将军,却到也没能升职加薪,而且以不太光彩的情形去。
元狩四年,既公元119年李广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贻误战机,愤恨自杀,那一年他60多岁,没有战功,没有侯爵,只留下一句悲怆的话: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不但没有升职,就是在《史记》中对李广战功的描述也及其贫乏。
第一次立功,他还是小兵,史书这样说“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好吧这是一个格斗能力很强的小兵。
第二次立功,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史书这样描述“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就两个字我们再次承认李广擅长格斗。
这两次轻描淡写的立功之后,翻遍《史记》我们再难看到李广还取得什么功绩。
摆空城计,射石头,被抓后逃跑,这所有的一切都已及其魔幻,美丽的笔触向我们传达着一个无畏、无惧、英雄、强悍的将军形象。却将李广所有的失利,无战功隐藏其中一笔带过。
在《史记》的最后李广还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如此高的评价,在后人眼中神一样的存在,这个李广李将军为什么会终其一生也没法升职呢。答案很清楚就是“无功”在汉武帝一朝军功是重要的升职利器,而李广在成名后却没有立下哪怕一丁点的战功。
这就很奇怪一个这么强的将军怎么就是无法立战功呢。汉文帝曾经对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可是汉武帝实行“寇可往,我亦可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政策的时候,李广数次出兵却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汉武帝就评价李广,说他“数奇”,用现代话说就是这人太倒霉是个扫把星。
王维也在《老将行》中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看来运气差是李广失败的根本原因了。
可是这种归于天命和命运的说法好像不太能被现代人接受,毕竟我们知道“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李广的个人事迹中找点蛛丝马迹。
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李广取旗后被封上谷太守,不久就被平调上郡太守。而原因则是这样的: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这时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第一、景帝时期国力弱与匈奴以和亲为主。
第二、李广自负其能,比较自大。
第三、匈奴日以合战,李广每天和匈奴打仗,全是被迫的防御吗,不一定吧?
第四、恐亡之,害怕失去李广,平调上郡太守。这里是真的害怕失去李广吗?
所以结果大概是,李广自负,出击匈奴,与和亲不利,容易挑起事端所以平调走。之后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各地当太守,没有升职过一次。《史记》说的比较隐晦。
“皆以力战为名”初看好像是他立功了,其实不然,这个翻译出来就是“全部因为好打仗出名”。结果是好打仗,打来打去一直平调,原因是什么?不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你小子做防御可以但是太好斗,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你还不惹出来麻烦!因此一直平调。
当然这里我们还有一个例子证明李广的这种自大,不顾全局。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陇西太守正是这一段平调时期的故事,李广诱降800羌人然后诈杀。试问这与和亲政策是否相悖?
自大自作主张还能从另一件事中看出来。
元狩四年,李广随卫青出征,那时李广年事已高,而且留下了“数奇”的名声。所以汉武帝让他打侧应。原文摘录如下: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典型的不听指挥,原因是什么?还是自大!自以为可当单于,便不听军令结果贻误战机。综合上面的事情,李广自大,自作主张,不顾大局的性格跃然纸上。
李广不但自大、不听指挥而且他个人心胸也有些狭隘。
当他“平明寻白羽”的时候,一次外出晚归,经过霸陵因为不合汉制,霸陵尉不予通行。李广便问他“你可知道,我以前是将军”,霸陵尉回答“别说以前是将军,就是现在是将军你也不能过。”。这里霸陵尉的话好像不太好听,但至少他在做自己的工作,而且严格执行。结果是什么?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因为这么一点个冲突,李广记仇了,李广报复了,灰复燃后,他了。
这样的情况,与他同时期的韩安国也遇到过,而人家这么说“公足于治乎”意思就是你这样的小人物,我犯得着跟你计较吗?
这一件事儿来看,李广不但度量小,而且阴险狠毒,这和之前诈杀羌兵800又如出一辙。试想这样的行为,汉武帝会不会知道?如果知道这样的人汉武帝敢不敢用?
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小肚鸡肠,心狠手辣。李广除了英勇善战外,在《史记》中留下的就有这些。所以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一开始“格猛兽”的评价应该是对李广最中肯的评价,李广乃是一猛兽也,小规模战役冲锋陷阵则可,集团作战需要顾全大局的时候,李广就“数奇”了。
严格来说李广如同一片铁锈,个人能力极强,为人则太差,《史记》说他很守部下爱戴,那也只是小团体,同级别高级别的将领或许对他一肚子的不满。
自大的性格,长期没有战功,不能封侯的现实,对李广本人的心理也有极大的打击,所以当他最后一次出征就完全我行我素急功近利了。而且变得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所以他的时候说: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这和当初项羽乌江自刎:“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有什么区别?
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任务的艺术成就
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一切有效因素,怀着歌颂、同情和批判的复杂心情,不虚美,不隐恶,完成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塑造。
一、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写人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篇末透露了这样一句话:“(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应该说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择材料方面的一项总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他能够成功地刻画人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一个人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其性格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能反映历史的风云变幻,又能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写项羽,司马迁选择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突出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巨鹿之战
鸿 门 宴
垓下之围
这三件事,反映了项羽创造辉煌、抉择失误、走向末路的人生三部曲,展示了秦亡汉兴的历史脉络,也写出了悲剧英雄项羽叱咤风云、英勇善战、胸无城府、不善权谋、迷信武力、至不悟等主要性格特征。
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写人,既能使人物形象突出,又能与历史完美结合。
二、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写人
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是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尖锐的矛盾中写人,亦是司马迁写活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
《项羽本记》中气氛最为紧张、冲突最为激烈的是哪一节?
(鸿门宴)
(“鸿门宴”一节,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且看宴前:
行略定秦地,至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与项羽曰:“……”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
开篇即用百十来字写了几件事?反映了项羽什么性格?
一写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自怒火填膺;次写曹无伤反间之言,说沛公欲王关中,如火上加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灭刘,如箭在弦上。显示了他盲目自负的性格。
项伯夜访、沛公约婚一节,风、火、油顿时化作一天凉雨,刘邦鸿门谢罪一席话更是令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范增数目示意于前,项庄舞剑助饮于后,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羽是什么态度?项王却默然不应,显示出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虽然项伯拔剑翼蔽沛公,但危机依然四伏。在这紧急的关头,樊哙闯帐,将鸿门宴上紧张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刃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项羽之为人,暴戾残忍。当年巨鹿之战时,诸侯将见了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现在樊哙对他竟“瞋目而视”,情势至此,我想,流血五步,已事在眉睫。谁想到这位“喑恶叱咤”的项羽,竟然被樊哙粗犷忠勇的气质所吸引,呼为“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听其慷慨陈碎,被他数落得——“未有以应”。理屈乃至辞穷,但绝不为自己编造任何谎言,显示了他什么性格?显示了他个性中的豪爽直率。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写人
司马迁写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注意用生动,典型化的细节刻划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项羽本记》中关于项羽瞋目镇敌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这位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威势和气概。据司马迁说,项羽是重瞳子,就是一眼双眸,显然“炯炯有神”一词已不足以形容这双重瞳之目射出的威严之光。司马迁紧紧抓住项羽这一容貌特征进行细节描写: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何等威严的目光,竟使惯于骑射的高手目畏手软,又使久经沙场的骑将人马俱惊!相信凡读过《项羽本纪》的人,对项羽瞋目镇敌的情景是无法忘怀的。
《史记》中这样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这些细节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是作者精心选择、提炼而得。这些人物的只言片语,一颦一笑,较之千军万马的会战和攻城掠地的壮举,更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对此,汉代王充已有所论及,他说:
“周长生者,文士之雄也” “作《洞历》十篇,上自黄帝,下至汉朝,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与太史公《表》《纪》相类似也。”(王充《论衡·超奇篇》)
所谓《表》《纪》“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就是看到了《史记》长于细节描写的特点。
四、借助个性化语言写人
《史记》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表现在作者以声口毕肖的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性格。
在《项羽本记》里,项羽见到秦始皇出游时的盛况,曾说:
彼可取而代也!
楚汉对峙时:
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
不久,项羽又对刘邦说: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同样面对秦始皇出巡,刘邦怎么说的?又怎样回答了项羽的问话?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喟然叹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对此,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 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
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兴分我一杯羹。”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以此为切入点,讨论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斋藤正谦说司马迁所写人物:
才一出语,乃觉口气各不同。《高祖本纪》,见其宽仁之气,动于纸上。《项羽本纪》,觉喑恶叱咤来薄人。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
这正指出了《史记》以人物的不同语言来突出各自不同的性格,以描写人物形象来叙述历史事件的特色,点明了他写人的入神之处。
五、透过心理活动写人
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史记》还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揭示了他们所形形色色的内心世界。
《项羽本记》写项羽进咸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对此项羽是怎么想的?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此时的心理活动显示了怎样的性格特征?
显示了其贪图荣归故里,不知深谋远虑,还刚愎自用。正因为如此,他以后每况日下,凌稚隆在《史记评林》中这样评论:
项王非特暴虐,人心不归,亦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志迹。其即灭咸阳,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甲休兵,宛然图伯筹画耳。岂知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
项羽终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望兵败东城时,项王自度不得脱……
他紧张地思索着,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败局。然而他认为: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曾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番表白是他遭到灭顶之灾之前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反映出他迷信武力,残酷暴烈,自不悟的性格特征。
及至乌江自刎,司马迁将项羽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更加细腻,传神: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反映了项羽什么性格特征?
项羽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亡、镇定安祥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人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一心理活动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
千古以下的读者对此感叹之余不免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的不肯东渡乌江自刎简直是大丈夫能伸不能屈。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司马迁安排“乌江亭长舣船待”不是真的让项羽“柳岸花明又一村”,否则不会对乌江亭长的来龙去脉一点也不作交待,如此安排不过是令项羽仿佛不是被追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选择,从而为英雄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心理描写,司马迁活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突出了他的性格,揭示了他一度横行天下而最终别姬自刎的内在原因。
六、引用谣谚写人
司马迁所著《史记》,韩愈称之为“雄深雅健”,苏辙认为“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史记》的风格特点。而文中司马迁多处引由歌谣、俚谚,融合在叙事议论之中,挥洒自如,用于刻划人物、说理记事,妙趣横生,寓意透辟,使读者恍睹其容,恍闻其曲,形成《史记》另一道别致而亮丽的风景线。
如《项羽本记》中叙述垓下之围: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遂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使戚夫人“嘘唏流涕”;现在,他又用《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将楚歌原本具有悲凉慷慨之韵,揉以项羽叱咤风云、而最终以悲剧作结的一生,抒写了英雄末路之悲与儿女情长不免英雄气短的一面,呜咽悲慨,凄凉动人。同时,这首《垓下歌》也传达了项羽的千载不平之愤,正如《史记评林》引清人吴贤齐语:
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七、运用互见法写人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即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首先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史记》的编写方法是:“以人系事”,有时一事涉及数人,如果在每个人物的传记中都详细写此事,势必会造成叙事重复。采用“互见法”将该事系于一个主要人物,而在有关人物的传记里,或略写,或不写,或以“语在某某事件中”作交代,就避免了内容重出。再者,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有一些材料,对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关系不大,或者没有作用,或者产生消极作用,就把这些材料放在其他人物的传记里去叙述。这样既不损害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又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
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基本上如实记载了项羽一生的攻过是非,作者的态度和评价也基本上是客观的,既写了他“气吞山河、功盖天下”的一面,也写下了“凶狠残暴”的一面。但对于项羽的弱点,司马迁还是本着本传略,他传详的原则,用互见法补足人物的全貌。
《高视本纪》载刘邦、项羽形成相持状态时,刘邦指责项羽十大罪状: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王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罪四。有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侯善地,而徙逐故主,今臣下争判之,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高祖本纪》)
以上关于项羽十大罪状,《项羽本记》也多有涉略,但借刘邦之口集中道出,确有一种触目惊心之感。
《淮阴侯列传》记韩信拜将后,回答刘邦策问,便说项羽:不能任属贤将、都彭城、以亲爱王,失天下心、逐义帝、所过无所不残灭,集中道出了项羽吝惜封爵,任人唯亲、滥杀百姓等弱点。
《陈丞相世家》中有四处涉及到项羽的弱点。
一处是写项羽陈平去攻打反叛项羽的殷王司马印,虽然攻下了,但后来刘邦又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要诛杀前次平定殷地的官吏,陈平怕诛,逃离归附了刘邦。项羽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之。
二处写周勃等人说陈平“盗嫂”、“受金”刘邦责问陈平,陈平解释离楚归汉,是由于“项羽不能信人,其所任受,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三处写刘邦被围困在荥阳,向陈平问计,陈平说:“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四处写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和钟离昧、范增的关系,“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项王果大疑亚父”。
以上集中表现了项羽不会用人和轻信人言等弱点。
《黥布列传》叙及项羽短处有三事:
项羽令黥布“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
刘邦派随和说服黥布归汉,说项羽“背盟约”杀义帝,“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最终必然失败;
黥布归汉后,项羽“尽杀布妻子”。
以上揭露了项羽暴虐无道。
《萧相国世家》中鄂千秋的一句话,也可以看作表现项羽的互见材料,一语道破了刘项成败的总关键:
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相国世家》)
美国地理学家辛浦尔指出,古代的游牧民族,尽管剽悍迅猛,势如破竹,却不得不在长期持久的斗争中,输给立足于耕战的农业大国(见所著《地理环境之影响》),国力的根本是生产,而项羽是贵族军人,如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那样鄙夷生计,如同日本的西乡隆盛那样鄙夷百姓兵。他所带领的是一群飞扬跋扈,好战敢的江东子弟兵(吴兵的剽悍,早在《左传》里已有记载)在他们那个集团里没有人会抓生产,也没有人想抓生产。细心的同学在《本纪》中会多次发现“兵罢食绝”“兵少食尽”的字样。这个道理司马迁未必不懂,鄂子秋的话不是他亲笔记下的吗?但是《本纪》里照这样写,就成了史论,打天下也就不那么罗曼帝克了,所以司马迁把这个道理留到《萧相国世家》里去写。
《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举,对他的许多弱点没有展示,在《项羽本纪》中,则可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以下两件事则表现了刘邦什么性格特征?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显示出他的自私和残酷:
八、运用复笔写人
复笔,是指反复使用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来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一种艺术手法。清代《史记》评论家牛运震所云“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复”,说的就是《史记》中的复笔手法。在《史记》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极其频繁,但在《项羽本纪》中的应用则最为巧妙,最富意蕴。
在《项羽本纪》这一篇中,司马迁通过复笔手法,揭示出项羽首先是一个因暴而起,用以暴抗暴的手段来推翻强秦政权的英雄,且看:
于是籍(项羽)遂拔剑斩守(会稽守)头。……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以拔,皆坑之。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巨鹿之战)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汗水上,大破之。
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老弱妇女。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纪信为汉王刘邦诳楚为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楚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
楚击汉军,大破之。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以上不厌其烦的复笔引述,“破……大破……再破……大破”,“破”字的复笔,不仅将项羽那摧枯拉朽,叱咤风云的英雄气魄极其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也写尽了项羽早期征战中攻城破垒,所向披靡的破秦强势,
而“斩”字的复笔“斩稽守……斩李由……斩宋义……斩汉一将……”则比“破”字更进一步含蓄形象地指出项羽是一个暴力英雄,是凭借着暴力崛起于乱世,独步于群雄的。
当“斩”发展到“杀”,“杀数十百人……杀苏角……杀汉卒十万余人……杀纪信……杀枞公……”,这“杀”字的复笔手法的运用,不仅在反复频率上较“破”字“斩”字的要高,而且在字的表义程度上较前两者也要深刻得多,这一“杀”字的反复,是为须眉毕现地展示项羽因暴而起,以暴抗暴的暴力英雄本质,更是为在反复笔法中伏下一个意蕴深长的话外音。须知,秦政权的灭亡,并非它日薄西山,自己走下坡路而致,而是蛇吞鲸饮,消化不良,才被人拦腰斩断的,所以抗击暴秦的领导者必须是比强秦更威猛,更强悍的暴力英雄,“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应时而生,司马迁运用复笔手法肯定了项羽以暴抗暴,攻倒强秦这一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功绩。应该承认,没有项羽这一强劲的“破”秦之力就没有泱泱大汉的“立”国之根。但是意义相近的“破”、“斩”、“杀”三个字中,最具有杀戮性质、嗜血色彩的“杀”字却复笔次数最多,这不能不让人猛然领悟到,司马迁在肯定项羽以暴抗暴,推翻强秦政权的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历史的进程决非暴力的持续延伸,所以,当项羽的抗暴行为发展到坑降卒烹说客的残暴程度时,项羽以暴抗暴的统冶时代就接近尾声了,在这里司马迁依然通过“烹”“坑”几个充满血腥气息的词眼的复笔来揭示项羽失败命运的必然性。
但是没有尺寸之地的项羽毕竟曾经号令天下,自称霸王,这是无法抹杀和否认的。司马迁灵活的复笔手法,则使千载之下的读者依然能够尽览昔日霸王的风采:
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诸侯皆属焉。
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诸侯将无不人人惴恐。
分析以上例句中哪些词语运用了复笔手法?
在这一组使用复笔手法的句子中,“皆”字从正面,远视的角度,描述了项羽那令人慑服的霸王之气;
“不敢”一词则通过楼烦这一具体之人,近距离真切地感受项羽让人不可迫视的凛然的霸王气质;
“无不”一词为双重否定词,它的反复使用极其强烈地渲染反衬了项羽那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
然而盛极必衰,更何况在霸王那叱咤风云的威风背后,人们对于霸王的态度更多的是畏惧而非敬服,在一次一次的“莫敢”背后,人们不会忘记作为一个以暴抗暴的乱世英雄,项羽的霸王业绩正是凭藉着残暴杀戮,血腥施虐而建立起来的,而且项羽在获得他的霸王业绩时,太年轻了,只有二十六、七岁,在他那争强好斗的少年心性中,他不仅不能清醒地意识到那显赫耀人的声威背后所潜伏的深重危机,反而还滋生出对武力、对个人攻伐的极度迷信和崇尚,以至于当他到临头时,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慨叹: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钱钟书在《管锥编》这样评论:
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
千百年来,人们大多淡忘了项羽的残暴与嗜血,却对他的悲剧性命运叹惋不已,这叹惋的根由不能不说和司马迁那高妙的复笔手法的运用相关合。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概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的最后关头,项羽所放心不下却是他的名姝骏马,他不畏惧,却不甘心作为一世霸王的他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宝马,所以他才悲歌慷慨,英雄泣泪,“奈何”一词的复笔运用不仅将项羽的悲慨之情写得一唱三叹,而且还使得项羽的英雄性格变得丰富而耐人寻味,更令人寻味的是,此篇中,项羽的敌刘邦也常常“奈何”不已: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历史是否真的如司马迁的笔致那般演绎,人们已无从推断,但是司马迁运用复笔手法,反复以“为之奈何”四个字来刻画刘邦,却决非虚晃一笔,它们与项羽垓下的“奈何”式反复追问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刘邦的反复询问固然显得软弱委琐而功利,但决不失为一个从善如流的政治家风度;项羽的声声追问,虽然充满英雄末路的悲慨之气,但未免愚昧而不关时势,而且历史事实证明,刘邦之所以能够赢得天下,正在于他善用人事,从善如流,能就有关时局和存亡的军国大事多问几次谋臣们“奈何”,项羽之所以身败国亡,正由于他只会逞个人意气,不善用人事,不仅谋臣们“莫敢”多言,而且到临头才问“奈何”,不亦迟乎?况其所问“奈何”纯属无关时局的个人恩怨,刘邦分析得很对,“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食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然而,不问“奈何”的项羽,生关头却因放不下心爱的女人和心爱的骏马而追问“奈何”,善问奈何的刘邦,在个人的生关头,不仅多次将自己的儿女推到马车之下,乱军之中,甚至在父亲要被别人烹煮时,还恬不知耻地说:“幸分我一杯羹”,不急不躁,更不询问“为之奈何”,又可说是一绝妙的对比,由于有意味的复笔形式的运用,刘项之间的这一对比显得隽永而富意趣。
对项羽乌江自刎仰天长叹“天要亡我,非战之罪”的看法
关于项羽,我到写了两篇评论,希望你能从中找出对你有用的地方吧。
[顶]乌骓啸
一声长啸响彻云霄,万物都为之惊觉,天地都为之颤动。啸声中含着无尽的悲伤,无尽的恨意,无尽的愤懑。能够发如此令人恐惧的啸声也只有我,昔年陪伴楚霸王项羽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乌骓神驹。当日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我主霸王中了刘邦那厮的奸计,在垓下被围,落到了四面楚歌的局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样的局面下,一向英雄了得的霸王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主母虞姬为了不拖累霸王,已先一步拔剑自刎。霸王无奈之下在悲痛中跃上马背,欲冲出重围。我乃一代神驹,岂会不明白霸王的心意,随即撒开四足,跑将起来,风驰电掣般冲出了汉军的包围。无奈汉军过多,而霸王又因受人欺骗,走错了路,只身来到乌江边,很快,汉军就已追至乌江。时有一位老丈驾船于乌江边欲助霸王脱困,然霸王自觉愧对江东父老而拒绝上船,仅将我牵上船去,希望老丈能照顾我。随即杀返回去,汉军势众,可一时却谁也不敢接近霸王。霸王知自己大势已去,今日势必葬身乌江,在万念俱灰下拔剑自刎。霸王,一代豪杰,自巨鹿之战后名动九州,他生时是如此威风,时也是那么悲壮,难怪南宋有位著名的女词人曾写道:“生当为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霸王就这样离去了,如一颗流星般划破长空,虽然生命短暂,却也闪着耀眼的光辉。刘邦这厮曾言:“得项羽首级者,封万户侯。”眼见项羽已,汉军们为了这享受不尽的富贵,便疯一般冲向其尸身,为得霸王首级,甚至不惜自相残杀。亲见故主逝去,并落得个尸骨无存,我岂能苟活于世,随即一跃,纵身跳入乌江……
想到这里,我不由发出一阵哀鸣,为霸王而悲叹。霸王英雄一世,却败在了刘邦那厮手中,论武艺,霸王力能扛鼎,万夫莫敌,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刘邦却手无缚鸡之力(传言刘邦曾斩白蛇起义,但不知是不是真有赤帝子这回事),不及霸王十之一二;论胆识,霸王英勇无畏,敢做敢为,破釜沉舟,自绝后路,而刘邦贪生怕,安于享乐,论智谋,霸王兵法韬略,无所不精,而刘邦却连字都不识几个。霸王的条件不知比刘邦优越了几十倍。可惜,霸王太过于嗜杀,他坑杀二十五万投降秦兵,子婴,谋害义帝,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尸骨成山,血流成河。而刘邦入关之时便与百姓约法三章,首条便是“者”,约束士兵严禁侵犯百姓,正式这样,百姓越来越害怕霸王,却越来越爱戴刘邦。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霸王正是失去了民心,才慢慢走上失败,霸王失败还有个重要因素,他太自负,太孤傲,刚愎自用,傲慢无理。故虽得韩信却不能用,陈平也负气背走,其季父项伯更是与刘邦结成儿女亲家,甚至连其亚父范增都因为他的多疑而被气,盟友九江王英布也离他而去。“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这是刘邦的一段话,在其手下,张良,萧何,韩信,陈平,郦生等都得到了重用。霸王所不能用的,他能用之,故胜于霸王。就是因为这两个致命的原因,断送了霸王的江山,迫使霸王最后不得不自刎乌江。这正是“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人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不修仁政枉谈兵,天道如何尚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空负十载拔山名。”
纵使霸王血溅乌江,落个尸骨无存的结局,但霸王的气慨却不坠于天地之间,也难怪司马迁的《史记》中会出现“项羽本纪”,霸王之让很多人封侯拜将,可见刘邦那厮是多么忌惮霸王,不然怎会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可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刘邦这歌人,能与他同患难,却不能与他同福贵,那些在诛杀霸王时立下赫赫战功者,便成了刘邦一一打击诛杀的对象,韩信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成者为王败者寇”,楚汉争霸终究是刘邦胜利了,使他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帝王,而霸王虽然惨,却也英名长存,漫漫历史长河,能与霸王争辉的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吧3。曾有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者,反复无常之小人也。为己之富贵,杀其义父丁原而归于董卓,又拜董卓为父,后于卓有隙,布便以戟诛杀董卓吕布两次杀其义父,以让天下为之汗颜。后曾刘备不察,强占徐州,足可看出其阴险。后被魏武所破,却又厚颜求刘备为其说几句好话,却被刘备一句“明公不见步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断送了姓名。吕布如此为人,又怎能与霸王争锋呢?连赤兔马也飞忠义良驹,孰不知“好马不配二鞍”,其先事董卓,后成为董卓收买吕布的筹码,而归于吕布,待步拜于曹操后便跟了曹操,草为感动关羽,而以此马赠之,后关羽败亡,赤兔便改姓孙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只不过是反复无常的代名词罢了,纵使吕布万夫莫敌,赤兔日行千里,却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世人只看重了吕布的武功,赤兔的脚力,而如此称颂,岂不是使其“当了还立牌坊”?治愈刘备之流,在霸王面前也只有无地自容吧。这位落魄王孙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完全是靠自己的几滴眼泪成就帝业。刘备并非没有野心,只是隐藏得比较深罢了。“煮酒论英雄”之时,魏武便已看出了刘备的野心,才会说哪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孤耳”,时值乱世,刘备当然想要有一番作为,可惜的是,前期无所作为,东奔西跑,借助先祖孝景帝玄靖王的名望而换取别人的援助。他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其见风使舵的 能力不可谓不高。刘备素以仁义著于天下,但他又是否真的仁义呢?曹操攻新野,刘备率全城百姓逃亡,害众百性无辜惨,其时,曹操的目的只有刘玄德一人耳,为何其不愿舍生取义,以换取全城百姓的安宁?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拼救出后主,而刘备竟嚎啕大哭起来,为了收买人心,便欲摔刘禅,这使得子龙感动万分,故而誓效忠刘氏。刘备这样做,不是显得太做作了吗?何况亲父欲摔亲儿,又何仁有之?其心机的确让人佩服。因关羽于于吴国之手,刘备恼羞成怒,竟不顾赵云等人苦心劝谏发全国之兵征讨东吴,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回了白帝城,这一战役使蜀兵损失无数,导致蜀国人数锐减。以个人恩怨,而劳累全国百姓,何仁之有?至于白帝城托孤,刘备谓诸葛亮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不知是否试探孔明,还是真心愿将社稷托之,就不得而知了。而其害吕步,也显露出其狡诈狭窄的一面,欲借曹操之手报吕步夺取徐州之仇。霸王与备相比,则一点也不做作,敢做敢为,依靠自己打拼天下,刘备却见风使舵,借他人之力以自保,更重要的是霸王绝对没有刘备虚伪。
流星的光芒虽然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摘至古龙小说《流星蝴蝶剑》)霸王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如流星一般划过了历史的天空,没有人能够忘却项羽这个名字。纵使霸王嗜杀,却也是不可为而为之,殊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就霸业,哪有不流血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王朝也不过是由白骨堆积而成的罢了。霸王铁骨铮铮,虽然败北却也不坠其威名。霸王的存在,使得历史的天空更加璀璨。
想到霸王一生的际遇,我再次发出哪项彻天地的啸声,为霸王的落败而感伤,也对霸王那样的气概而折服。“士为知己者”,霸王一直待我若兄弟一般,而其身上的霸气更让我甘心成为他的坐骑。当日,因为霸王惨我投于乌江,但我却一点也没有后悔,纵使千万次,我也一定会选择亡以殉主,一定会与霸王同赴黄泉,绝不会独自苟活于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想当年一代霸王项羽是何等了得,天生神力,力能扛鼎,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手下有八千子弟兵对其忠心耿耿,任其差遣;手中的九幽雷刀更是一等一的神兵利器,削铁如泥;胯下有乌骓神驹快如闪电,任其驱使,身边还有虞姬这位红颜知己相伴左右,项羽完完全全就是上天的宠儿。巨鹿之战,霸王破釜沉舟,力战秦军,成就了“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局面,此时的项羽正式风华,春风得意之际,就在这时,一个叫刘邦的痞子却悄然崛起,并最终击败项羽。又有谁能想到,一个各方面都比霸王差的无赖会葬送霸王的基业。刘邦的胜利是因为三个方面,首先,他比霸王更懂得用人,他利用萧何,韩信,张良为自己的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霸王却一意孤行,鸿门宴中拒绝范增杀掉刘邦的建议,并放虎归山,使刘邦成为心腹大患,最后居然将范增气走,这是霸王失败的重要因素。其二,刘邦能屈能伸,亲自到项羽帐中鸿门谢罪,鸿门宴中甘坐下位,而霸王却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这使霸王失去了民心,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霸王失利的另一方面。其三,刘邦比项羽更无情。项羽在被刘邦切断退路时曾利用刘邦在城中的父母威胁刘邦,如果刘邦不撤军,就将刘邦的父母炸熟吃掉。可是刘邦却说:“我父即汝父,食时请分与我一块。”而霸王却多次放走刘邦,这便是霸王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悲呼,一代霸王项羽得意之时,却没有料到刘邦明修载道,暗渡陈仓,最后惨遭垓下之围,弄得四面楚歌,最后自刎乌江,其实,项羽完全没有必要寻,当时,已有船只可使他渡江,好东山再起,但霸王觉得无法面对江东父老,故宁不愿过江。后世李清照赞曰:“生当为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乌江”。想霸王英雄一世,光明磊落,最终却败于刘邦这个无赖之手,不禁替他感到感伤,霸王虽然败北,可是,历史的长河却不会因为霸王的败绩而遗忘这位盖世英豪,霸王的英魂也一定会长存于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