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点睛之笔的理解恰当的是-对点睛之笔的理解
1.论软装的重要性 装修的点睛之笔
2.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三篇
3.文本细读 关于细读文本的三点新思考
4.水龙吟古诗理解默写题
5.微写作指导方法
6.求一篇作文 题目为 阅读启示录 字数800字左右。。高中生水平
论软装的重要性 装修的点睛之笔
软装的出现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从一个家居的软装便可以看出其主人的性格、品味。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软装的重要性,那么,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软装的重要性有哪些。
软装又分为实用型跟欣赏型两种,实用型的装饰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如花瓶,花盆等;而欣赏型装饰品顾名思义就只有欣赏作用了。虽然实际上看起来实用型的装饰品比欣赏型的好,但是有些方面还是需要一些欣赏型的家居饰品来搭配的。
对于家庭装饰的理解,过去几年中,人们的观念一直停留在对厨房、卫生间、墙面、地面等的装修上,这些在装饰行业内称作硬装饰。硬装饰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家庭成员的变化,原来是二人世界,随着小宝宝的出生,变成三口之家,或者由于居住者阅历的增长,品位的提高,流行趋势的变化等,如果要对硬装饰进行改变,就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如今,相对于硬装饰的另一个装饰领域——软装饰,正日渐为大家所重视,“轻硬装、重软装”的概念悄悄深入人心。
在家庭装饰中,软装饰孕育着更多的变化,也更能体现时代的进步。通过更换软装饰,可以给家一个全新的感觉。因此,在装修之初,与设计师沟通时,就要特别注意未来的发展,不要把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硬装修中,给自己留出更多后期软装发挥的空间,方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赋予无限的视野。
真正完整的家居装饰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即硬装修与软装饰。前期硬装完成结构的划分、布局的安排、基础的铺设后,软装才能粉墨登场:从材料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家具的摆放、灯光的配置、饰品的陈列、摆件的点缀到风格的定位,一一都是出彩之笔。如果把硬装比作居室的躯壳,软装则是其精髓与灵魂之所在。
在软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先确定家居的整体风格,然后用饰品以“点睛”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因为风格是大的方向,就如同写作时的写作大纲,而软装饰是一种手法,有人喜欢隐喻,有人喜欢夸张,虽然不同却各有千秋。
布艺及家具作为软装中的基本点,体现出居室总体色彩、风格的协调性。但是,软装中的点睛之笔应是摆设与挂件。布置与搭配需要设计师有着极高的审美眼光与艺术情趣,不能把一些饰品简单地进行陈列,而应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某一件重要饰品的存在,在色彩、灯光上与之呼应。
软装中的更高层次是个人收藏品。在居室中摆放一些有收藏价值的藏品,画、雕塑、古董等,更能体现居住者的品位和情趣。比如所挂的装饰画,如有可能,应选择一些画家的原创画。原创画作为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其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既可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更有投资增值的价值。但是需要设计师与业主有相当高的艺术鉴赏力,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
很多人以为,完成了前期的基础装修之后,再考虑后期的配饰也不迟。其实则不然,软装搭配要尽早着手。在新房规划之初,就要先将自己本身的习惯、好恶、收藏等全部列出,并与设计师进行沟通,使其在考虑空间功能定位、使用习惯的同时满足个人风格需求。家居软装还可以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这样才不致千“家”一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软装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软装的重要性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三篇
#课件# 导语课件,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教学的第一步,虽然是一步,但却是关系全局的一步。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十分重视 #课件# 导语的设计。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描绘、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能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件中包含相关的原始恐龙影像、恐龙化石、文字解说、课文重要句段等。
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恐龙相关资料,可以是,可以是文字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交流资料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恐龙)
看到“恐龙”这个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的恐龙(笨拙的;庞大的;凶猛的……)
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2、补充课题,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笨重恐龙怎么可能飞向蓝天的?恐龙和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样的吗?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文简说
(1)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词语:
中生代化石演化
凌空翱翔、迟钝、描绘
毋庸置疑、敏捷、崭新
脑颅、骨骼、鸟翼
A、正音--崭翘舌音;“凌、恐、盈”后鼻音。
注意字形,尤其是笔顺--捷;辨析“顿-吨”
第四组:都指身体的某个部位。
B、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
(中生代: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中生代属于地质年代的*,延续约一亿年,这一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个时期主要的脊椎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
化石:指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C、“听意猜词”游戏
三、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反复多练。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交流讨论,试着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四、通读全文,深入感知
读后,选用课文中的词句,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测学情
1、检测生字词。
2、回想课文内容,说说最感兴趣的地方。
二、精读品位重点段落(第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阅读第二段
1、优秀调查员了解演化过程
(1)学校科研组需要招聘一批优秀的调查员,入门考试就是:
自主阅读这两小节,小组研讨合作填写表格:
庞大恐龙家族
繁衍生息的情况
时间
特点
第一代恐龙
两足奔跑
许许多多年后
根据表格,讨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介绍恐龙这一大家族?
(2)汇报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提示学生可根据表格或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融入自己了解到的恐龙相关知识,清楚有序地表达。)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2、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找出你认为写得比较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出示课件)
如:(1)比较句子:
A、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B、恐龙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是指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有着很长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3)“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科学家严谨执着的工作作风。
三、细读感悟其他段落。(第1、2、5自然段)
1、科学家是如何得到这样的结果的呢?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1)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2)又是什么让科学家“欣喜若狂”?结合课文说说。
(3)理解“点睛之笔”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做“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是“点睛之笔”。)
(4)想象古生物学家们听说辽西的发现后惊喜的心情、样子;读好课文中的句子。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阅读,了解科学家心中一个更为美好的愿望。
(2)说说你们心中关于恐龙的愿望。
四、熟背积累语言文字
1、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五、课外延伸,实践作业
1、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选作:再找一些关于恐龙的资料读读。条件允许的话,组织一次“恐龙展示会”。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
六、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一)读P151第2题: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
(二)弄清共几句
①先读书,用序号标出。
②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三)阅读、理解
1.默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给一定读书时间)
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出示本段文字理解)
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
4.小组讨论(要求:逐句讨论,每句意思。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达成共识。)教师巡视引导。
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板收)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a、引读;
b、齐读。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
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P1513)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交流搜集的信息
二、学写田字格字
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1)、写时注意什么地方;2)、间架结构怎么安排
2.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3.抽说、补充
4.扩词
5.书写
三、评选优秀奖
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篇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文字、影像等)。
2.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恐龙和鸟儿的)
小结: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从音形义上交流巩固。
①认读词语。
正音:“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笨、仅、敏”是前鼻音,要准确,“崭”的声母是翘舌音。
②辨析字形。
巩-恐、会-绘、顿-吨等。
③猜测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获得初步感受,训练阅读概括的能力;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学活动目的性。
三、理清层次,分析结构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与同学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3.交流概括,渗透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分段概括段意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分析概括。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陈述理由,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适时渗透概括方法,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四、通读全文,深入感知
设计意图: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导入,了解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凶猛、笨重、描绘、敏捷、崭新、顿时、轻盈、欣喜若狂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复习,了解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二、阅读重点段落,领悟文章写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理解课文第二段。
1.了解演化过程。
(1)自主阅读,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2)小组研讨: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提示,与同学合作填写表格。(如下表)
繁衍情况
时间
特点
第一代恐龙
和大小,像鸵鸟
数千万年后
两足奔跑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许许多多年后
讨论:根据表格,看作者是怎样清晰有序地介绍这样一个庞大家族的。
(3)学习汇报:
①在恐龙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提示学生根据表格或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学习作者清楚有序的表达。
小结:恐龙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需求,顺应学生阅读心理,引导学生直奔学习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合作填表、个性表达等形式理解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特点,达到内化吸收的目的。
2.感悟语言特点。
(1)齐读第三自然段,渗透写作方法。
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渡段:这段以设问的形式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读者视线引向中生代,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2)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找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
去掉句子中的横线部分,比较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如:①“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②“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确定。
③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3)感情朗读生动的句子,感悟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科学家严谨执着的工作作风。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比较朗读等形式感悟语言表达特点,在语言实践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正确生动,学习锤炼语言。
三、学习其他段落,把握全文内容
1.第1、2自然段。
(1)“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谁?去掉“似乎”行吗?
找出介绍恐龙的句子和鸟类的句子,读一读。
(2)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3)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课件出示)
“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学习思考,发现问题。
2.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科学家们又有怎样的愿望?
(希望找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2)说说你对“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句子的理解。
(“希望”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重现,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四、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深入探讨:学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感情朗读与背诵是感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汇报学习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内化所学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总结课文,依本拓展,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课后作业,升华学习内容
1.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2.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可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交流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展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深化学习内容,开阔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文本细读 关于细读文本的三点新思考
2010年11月,于第四届闽派语文论坛期间,笔者在沙县一中大礼堂观摩了六节公开课,聆听了闽派语文****孙绍振、陈日亮等专家的评点,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有了新的思考。
一、在无经意处细读:发现文本
沙县三中曹英柳老师上了一堂《感悟亲情,写好细节》的作文指导课。教学中,曹老师和学生一起赏析佳作《父亲的巴掌》:
“进入初三,学习紧张枯燥,深受成绩不理想的困扰,我开始沉迷于网吧,父亲痛心不已。
……他近乎咆哮了,浑身颤抖着。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了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胆战心惊。第三次他拿起一根细竹条,可父亲还是没打下来。掷去竹条的他,高高的抡起了巴掌。
……
“啪!”父亲的巴掌终于落了下来,茶几上三只茶杯蹦到地上,碎了。
学生较轻松地就从父亲两次换用三种“打我的家伙”以及后来“掷去竹条”、“高高的抡起了巴掌”却又拍在茶几上的连续性的细节,读出了父亲的盛怒之下仍不舍得打“我”的爱子神情。这样的明显关乎情感的文本一般不会被师生忽略。但是,我们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不该仅满足于此。
沙县一中赵康老师执教《项羽之》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疏通文字之后),讲解东城快战三次行动,分析了“愿为诸君快战”中“快战”(并比较分析了为何不能改为“决战”)、“遂斩汉一将”中“遂”字对表现项羽勇猛的特殊表意作用之后,赵康老师用“三次行动之后,项羽有一句话,请想象描绘项羽此时的神态口吻”启发学生。师生抓住“何如”一词琢磨,学生们纷纷活灵活现地描绘项羽说话时的得意、矜豪之态,体味了项羽在属下面前展示神武之功焕发无限尊严的内心世界,感受了文本承载的深沉的苍凉悲剧。正是赵老师成功捕捉较为隐蔽的“遂”、“何如”等文本细节信息,极大地提升了超越文本的丰富而厚重的教学价值。就是这些简单的字词,显出了赵老师细读文本的功力与火候!
陈日亮老师在评点时盛赞赵老师课堂上引导学生一起品读“莫能仰视”与“莫敢仰视”、两个“左”、“快战”与“决战”、两个“纵”等文字,充分把握学情,抓住学生(甚至不少老师)易于忽略的文本,引导学生在不经意处细读文本,解读出其精妙之处。
我们的生活由细节堆砌,我们的文本也由细节组成,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在文本里发现一个个隐秘的“角落”,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有时候都值得我们用放大镜去探究、去查询、去感悟。任何细枝末节都有可能蕴藏着一个美丽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细读时有一双慧眼,及时、准确、独到地发现那一抹稍纵即逝的精彩。
笔者想到了与此相得益彰的一个教学细节。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他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聚焦一个小小的“?”:当“我”表示愿意去看菊花的时候,母亲心里很高兴,她对“我”说:“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这句话的后面为什么用问号而不用句号?用问号表明母亲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儿子说话的?轻轻一“问”中的尊重,潜藏着无休无止的深情,由一个小小的问号看见了伟大的母爱,询问中带着关心,带着期盼,也带着深沉的包容,这一“问”问出了别有洞天的人间亲情,问出了泣人泪下的母子深情,也问出了如鱼在水、冷暖自知的情感体验。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像于老师这样的“火眼金睛”,哪有这般惊天动地的发现呢?凡事不打个“?”,就永远不会有新颖、独到的见解。
文本如宝库,如果没有在其中走几个来回,没有在其中徘徊徜徉,没有在其中推敲咀嚼,是不会注意到类似“点睛之笔”的“宝藏”的。点燃和召唤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对语文表达形式的关注,让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不懈追求。
二、在有矛盾处研读:突破文本
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而对立恰恰是我们认知上最感兴趣的东西,它最容易激发人的思维的热情。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存在太多所谓的无价值的合作探讨,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探讨的多是无意义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就是“需要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无价值的问题设置与探讨是对学生认知的漠视,在简单的“是”与“不是”中,学生得到的只是思维的僵化与个性的矮化。只有在矛盾的尖锐冲突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激发,学生的论辩欲望才能得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智慧才能得以闪现,最终达到师生教学的互动与智慧的互生。
福州三中陈原用一课时教授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预设“第二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理?第四段中又说‘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作者是怎么明白的?而又明白了到底是什么事情呢?”的问题,在陈老师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表达出作者在狂热后的一种迷茫;火车站的汹涌人潮裹挟着作者上了火车,但是要去哪里,去的地方是怎样的,这意味着什么,作者茫然无知。因此就有了一种惶恐,才会“吃惊的望着窗外”。而当火车开动的这一瞬,作者被将要离开故乡、母亲的悲伤所刺痛,疼痛后才明白,原来自己要离开故乡与亲人,离开自己原来的生活,将要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与事。由于抓住的是诗行里词语的“矛盾”之处,即诗里不能明白表达出来的核心含义,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进入诗歌所传递的情景,突破了诗行令人费解的隐潜含义,甚至为下一个环节研究“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个普通的列车出发时间所标示的改变千万人命运的重大意义打开了一个启示性的思路。
沙县一中赵康老师上《项羽之》讲解乌江自刎一节,赵老师预设了“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拒渡了呢?”的问题。我们知道,从情理上讲,使项羽突然改变想法的,不应是乌江亭长“江东虽小……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也不应是因为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更不会是项羽不信任乌江亭长,因为项羽不但“知公长者”,还赠以宝马。合理的解释应当是乌江亭长所撑的船太小,小的仅容项羽一人,项羽不忍独自逃命而置二十余位部下于地,这才不得不拒渡乌江而慷慨就。
赵老师分析文本时关照了昔日威风八面的项羽拒渡的理由是“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分析说,自认无敌天下号称“霸王”临之时还要溃围斩将刈旗证明“天亡我”的项羽怎可让人“怜而王我”?他还智慧地拎出了文本中两个“纵”字,聚焦于项羽之“愧”:“一个‘愧’字竟要了项羽的命!”项羽毅然决然舍生就,只是因为他觉得心中有愧!这个身陷重围时依然侠骨柔情、坚定从容,败局已定时依然不显沮丧而勇猛自信的刚强汉子,却在满怀愧疚之心面前停下脚步,在不知如何面对家乡父老的羞耻感中以谢罪。
文本矛盾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对文本本身有深入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的矛盾解读有利于教师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本身,有利于教师自身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文本的的本意和作者的心灵。
赵老师以其精当的文本分析功夫,抓住了“‘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拒渡”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和学生一起深入探讨,注重认知情感引导,创设了课堂阅读的强大的“气场”,直达人的羞耻心、愧疚感与所承载生命之轻重,挖掘文本包含的文化内涵,使师生以及听课老师一起领略了文本的文化魅力!
孙绍振在随后的点评中说,解读文本,基本的方法就是分析其中的矛盾,不管是语意矛盾、笔法矛盾还是情节矛盾,只有突破矛盾的封闭性,才能从文本的困惑中突围出来。赵康老师在这方面很成功。《项羽之》还有个矛盾问题,就是项羽身陷重围时哭了,却又在慷慨就前笑了,如果能连续分析几层这样的矛盾,进而进入自觉状态,一定会收获更大的精彩!
正视文本中的矛盾,把握文本中的矛盾,理解文本中的矛盾,文本人、情、物、事的丰富与层次之美才会绽放在我们的面前。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一中赵剑华老师在《在矛盾处解读文本》一文中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我以为文本的矛盾解读是文本、作者、读者互动的契合,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它促成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三者互动,因此文本的矛盾解读既有文本接受意义上的理解与创造,也有课堂教学的必要与意义。”
三、在相关联处对比:俯察文本
“对比”指通过与课外材料阅读的对比使学生加深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文本)更是可以作为文本课外资源开发的主要凭借。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沙县一中赵康老师上《项羽之》一课,讲解垓下之围,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项羽泣数行下”,挖掘他“常人”“本色英雄”“性情中的人”的“可爱的一面”后,探寻“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对表现项羽作用之时,引入《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之句,比较分析两句中“莫能仰视”、“莫敢仰视”,用周围人物动作神态变化烘托项羽功业鼎盛与落败时的效果。在比对品读中,脱离原来的视角再读文本,从更高的视角俯察、理解英豪项羽面临生抉择的善感情长以及悲剧含量。
在讲解“一个‘愧’字竟要了项羽的命!”时,赵老师还联系了忍辱苟活著清史的作者司马迁由于对这种羞耻感的深刻体味,以赞颂的笔调旌扬这种荣辱观,在文本解读与讲授中从文化高度来俯察英豪人物高傲尊严的灵魂。
福州三中陈原教授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情感的一种变化,由茫然到被母爱刺痛后的清晰又到悲伤与无奈。为了进一步探研诗歌打动一代青年的原因,引入了食指此前送几位朋友离开北京去上山下乡时写的《送北大荒的战友》:
不是带走思恋和痴情的白帆渐渐远逝/也不是普通列车满载旅客奔送关东/是时代的列车向着光辉的未来前进/是党的血液沿着钢铁的动脉奔腾
所以不该也不能用眼泪为你们送行/而应该鼓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因为这是鼓励一个初步的儿童/迈开步伐走向光辉壮丽的前程。
陈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当这个特殊时期过去了以后,两首同样反映真实情感的诗歌,一首不能公开发表却在知青间不断流传的底下诗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由地下升到地上被一代青年所铭记;而更像那个时代所流行的主流的诗歌――《送北大荒战友》却沉入地下,黯然失色了呢?两首诗又有什么不同?同学们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学生讨论之后,纷纷发言,竟也能体察出两诗写自己与写别人、写大场面与写片段瞬间、写离情哀伤与写群情激动的差异。陈老师从三个角度总结:①诗歌的写作角度:课文由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本诗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自我内心的感受更加引人共鸣)②诗歌的表现内容:课文是写自己离开家乡亲人的内心感受,本诗写的是参加上山下乡的青年出发时的整体场面。(内心感受更容易被读者感知)③诗歌的情感基调:课文写的是茫然离开家乡亲人的悲伤无措,本诗写的是参加上山下乡的兴奋激动。(兴奋激动是属于时代的情绪而离家的悲伤更贴近个人内心真实)
显然,这么一比较,学生能较好地领会《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点燃了“清醒后的人生慌乱姿态的那瞬间”“被时代所裹挟的情感”“它为一代人抓住了一种久违的情感”,而且从诗情内涵升跃出来,进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动人的真实便在于它传达了人性中最本质的情感”的认识。
最后,陈原老师总结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便是这样的动人心魄,它没有华丽的语言,诗人以最真挚的态度为人民拾起了一个时代所丢失的人性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正是这种质朴的呼告触动了一代人的精神。”
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对文本的研读中顺势插入具有极强对比性的拓展资源,这些信息在与教学结合中形成了一股合力,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丰厚了文本,为学生在更高层次上领悟文本架设起阶梯,使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文本,有利于扩张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融合,提升了阅读感悟。
[作者通联:福建石狮一中]
水龙吟古诗理解默写题
一、 根据课文内容直接默写。(共1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8、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
1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理解性默写。(共7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陋室铭》中“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
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1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13、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 拓展性默写(共4分,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
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关注民众疾苦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桥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表达作者充满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悦的样子
具答之 详尽 咸来问讯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 再 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延至其家 邀请 处处志之 作标记
欣然前往 高兴的样子 无问津者 渡口
二、 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 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 斯: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
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7、是谓大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8、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
二、译句 答案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三] 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五]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下面几句话有什么含义?体现了什么?
(1)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2)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有何作用?
(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请从人称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
(3)我的眼泪又来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3.选文对父亲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指出“蹒跚”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并解释。
5.写出与“扑扑衣上的泥土”相照应的句子。
6.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7.“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原因是什么?
8.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有何作用?
9.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用“‖”分三层。
11.选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一个标题( )
A、父子情深。B、慈父背影。C、车上惜别。D、买桔送别。
12.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处“背影”,其中详细地刻画了买桔子的背影,为什么要这样写?
[五] 答案:(1)体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和关怀,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2)体胖的父亲买橘子并不轻松,只是想到要替儿子做的事已经做到了,尽管很累,单心里却很踏实。(3)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4)突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1)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作直接描写,用"似的"表明是在推测别人的心理活动。同时,从内容上说,也表明买橘子这件事对父亲来说并不轻松。(2)"找"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依依不舍的感情(3)从内容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从结构方面:照应前文中"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3、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了父亲为儿子不辞辛苦所做的一切,表现了父亲爱子情深。4、父亲是个胖子;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5、他用手攀着上面…… 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再抱起橘子走。6、描写7、怕父亲伤心,也怕别人笑话8、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9、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留恋之情10、只好让他去‖我看见……到那边来信‖过一会说……。11、D 12、(1)"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最深;(2)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出来。
《陋室铭》(刘禹锡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题)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 周敦颐)(2001年河北省中考阅读题)
一、 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1、 益: 副词,更。 2、 植:树立。 3 、鲜:少。 4、濯:洗涤。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应当 9、独:只,仅
二、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志: 处之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不想让桃花源以外的人来打搅他们的生活.)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微写作指导方法
微写作指导方法
微写作指导方法。现在很多学生都在学习微写作,想要写好微写作其实并不困难,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微写作指导方法的相关内容。
微写作指导方法1“微作文”作为一种新型的文体,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奇、陌生,学生对语文“微作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字数”上,而没有对主题的浓缩、语言的凝练、主题的升华、立意的独创有更为细致、准确的认识,同时在创作中也不够达到相应的要求。学生对于“微作文”的审题思路、切入角度、创作方法掌握都不太好,亟待提升。
“微作文”写作的的指导,可以从审题立意、语言运用、结构创意等方面进行指导。
任何一篇习作,不论篇幅多少,都有主题,微作文更是如此,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将自己对于主题的理解阐释清楚,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择其精要来表达。每一个主题都有可以扣人心弦的力量,以“望”为题,有的学生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在盼望游子归来,有的守望孤独相思,不论是风景,还是心情,都抓住了“望”的内涵。
从语言运用方面来说,受篇幅限制,学生不能自由、细致地表达,而要凝练自己的语言,简单来说要做到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旁征博引、情景交融。开篇即要扣题,抓住立意点,表达自己对主题的认知,可以借鉴名人佳句引起共鸣,可以事理结合提炼认知,即便是选择“瞬间镜头”的细节描写,也要体现“紧扣心弦”的一点,丝丝入扣,撩动人心,“于无声处听惊雷”,一语惊醒赏文人。
在结构选择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小段式,或者抒情议论的排比式,或集中,或分层,都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阐释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引起读者的共鸣。不要仅仅平铺直叙,而是要让有限的文字体现层次感,逐步提升情感和认知层次,有一咏三叹之感,带给你富有层次的体验,不断心灵深处的共鸣唤起。
每一次微习作,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尤其注重内容、写法、词句的评改,不断提升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微写作指导方法2一、微写作的技巧
(一)直抒题意,无需铺陈
微写作以精准为手段,以直抒题意为核心。不渲染、不铺陈,围绕主题、按要求直接写中心内容。一般来说,微写作只能写材料要求所制约的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人或事,不能超出这一时空范围,不能不受时空限制而任意发挥和联想。由于受汉语“螺旋式”思维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总很难做到这样的要求,一不注意就会造成作文字数已达到要求,中心内容却还没有表述完整的现象。如小作文“请用2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学校升国旗的场景”,写作时就必须围绕“场景”这一中心,直接描写与“场景”密切关联的国旗、国歌和人,而与场景无关的天空、校园环境等都无需描述。
(二)精妙布局,恰当升华
微写作虽“小”但布局谋篇是必须的。同样的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时空顺序来写,这就需要对文章结构做出必要的布局规划,比如采用象征比喻,倒序,照应,悬念巧合等等,增加布局谋篇的精妙手法,使其具有独具匠心的效果。微写作也要强调“点睛之笔”,也就是要“升华主题”。升华主题就是把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或提高的部分,在结尾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作技巧是:根据事件,写出感想;通过联想,写出感悟;讴歌赞美,写出感叹;叙述经历,写出感化。这样可以使作文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提升“微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写作平台,充实写作素材
首先,要创设让学生表达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说话是写作的根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发言,引导学生条分缕析地回答问题。比如,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课前5分钟讲故事等活动,给学生更多展示口才的机会,让“作文先从说话始”。其次,丰富微写作教学资源。微作文的写作,涉及的文体更为多样,表达更为灵活,内容也更为广泛,这就要求学生阅读要“多”,要“杂”。高中学生平时生活在校园中,接触社会少,阅读是他们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及人生的最好途径。平时不妨让《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散文诗》《杂文报》等报刊走进课堂,让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强化方法指导,加强交流互鉴
首先,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方法指导。微作文写作涉及的文体更加多样,表达也更为灵活,最起码常用的文体,像记叙、议论、说明、应用类的必须掌握。例如:记叙类文体包括写人的和叙事的两种,写人的记叙文要掌握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叙事的要掌握场面描写、分镜头式描写等。其次,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写作模块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要长期规划,高中三年各类文体要让学生训练一遍,并让训练精细化。例如:高一上半学期要重点训练记叙类模块和议论类模块;下半学期重点训练说明类模块和应用类模块。在训练记叙类模块时,再将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状物的分开来练。因此,要向精细化训练要成绩。再次,互赏互借鉴、拓宽交际。集体写作,互动评改,学生当堂写,集体写,写后就进行评改、赏析。打破传统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在互相聊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彼此更熟悉,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会讲得滔滔不绝,忘记时间,老师在旁边也知道了学生每天的小心思,小爱好,进而会灵活地将他们的兴趣点运用到教学中。
(三)扩展阅读与写作实践相融合
现实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课外阅读又是习作的调味品,读写结合,写得更有说服力。可以在微作文中写好看的书,可以摘记,也可以谈感受,还可以文字配图,为书中人物配图,制作角色海报,然后互相分享,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出题的时候也要力求接地气,多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品议生活现象,这样微写作才可能接收到地气,学生才可能写出有生命温度的文章。
微作文虽“微”,但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因此还是要由“松散开放式”变为“主题专项式”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松散开放式”百字训练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习惯性,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意念。“主题专项式”为指定的类型的百字训练,意在通过所指定的不同“类”,将习作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划分,在阶段时间内逐一训练、夯实。
总之,微写作虽然寥寥数句,极能体现出一个人处理信息、表达情感、陈述观点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以最精炼的文字、最快捷的'速度写出旨意深远、凝练优美、有风骨及个性化的微作文。
微写作指导方法3微写作如何得满分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微写作的训练,本就是呼应阅读理解的考查方向之一。这样的微写作,大体有两个方向,一是阐释及延伸阅读文本的思想和表达形式,一是运用阅读文本体现的思想和表达形式。前者,在北京高考(微博)阅读延伸题中体现较多。又如年台湾地区高考国文考题中,类似微写作的考题,是写一段150字以内的“以个人的想法”评论林语堂《读书的艺术》节选语段的观点的微作文。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微写作的训练,首先得过阅读理解关。这一关,其实也要通过阐释型的微写作加以强化的。阅读理解和微写作本就应该形成互动和促进。
在基础复习中,能否渗透微写作训练呢?通常的观点是不能。其实,语文学习本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学习,这是学科特点决定的。但我们少有立体的日常语文学习。于是,基础复习中,单纯地背记错别字,枯燥地背成语名句,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痛苦。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把语文的基础积累和微写作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化解这样的痛苦。
掌握六类文体。分解训练描述、议论、抒情能力点,掌握各类应用文体格式。描述、议论、抒情的各种方法,应该从现在开始,化解落实在每天的微写作练习中;不应存在侥幸地猜题押宝心理。
对各种表现方法的训练,还应从“改写、扩写、缩写、续写和看图说话”等各种形式角度进行训练。各类应用文体,应掌握基本格式要求;同时着重从“简明、连贯、得体”的角度,训练应用文体的表达。
学生应该掌握的应用文体主要是六大类:条据类,书信类,通知、通告,启事,说明书,新闻。
求一篇作文 题目为 阅读启示录 字数800字左右。。高中生水平
2006年的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部分相对较难,仔细研究全国各省市尤其是湖北卷的文学作品阅读,得到五种启示。
2006年的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部分相对较难,特别是湖北卷,许多考生就在这个部分失了手。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仔细研究全国各省市尤其是湖北卷的文学作品阅读,应该得到很多启示。
启示一:阅读的难度应该提高
由于学习时间、快餐文化、浮躁的社会心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的学生大都不太喜欢看人文精神深厚、思想深邃、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而喜欢看一些抒发情感、笔调温柔、表达比较直白的文章。不仅课外阅读是这样,就连课本上难一点的文章都不愿意去学,怕动脑筋。而有些老师也有意无意地助长了这种心态,课本上难一点的文章干脆不上,谁要是出题选了一篇比较难的文章就会受到批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难度就一步一步降了下来,难度较大一点或者说深沉含蓄一点的文章就看不懂。
而新课程对高中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显然,平时的阅读教学和新课程的要求相距甚远。
不能责难命题者把题出难了,命题者是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的,问题在于平时把学生的阅读难度降低了,从而也就把学生的阅读能力降低了。
所以,面对现状,应该把阅读的难度提高一些,有意识地去选一些人文精神深厚、思想深邃、表达比较含蓄的文章来做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启示二:不要形成机械、刻板的认识
长期以来,似乎形成了一种比较刻板的认识:文章“画龙”了就必须“点睛”。于是乎,在文章中找“点睛”的文字就成了理解文章主旨的一种模式,一旦离开了这种模式,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文章的主旨了。是的,应该肯定,找“点睛”的文字的确是理解文章主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不能绝对化,因为有些文章是只“画龙”不“点睛”的。今年高考题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就有不少此类选文,最典型的就数湖北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因此,需要明白,理解文章的主旨不能仅仅依靠“点睛”的文字,其它方法还有很多。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养成“点睛依赖症”,遇到没有明显“点睛”文字的文章就会束手无策。
至于如何理解没有“点睛之笔”的文章,具体的方法下文再谈。
启示三:概念要明确
今年湖北卷第19题设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①白描(或细节描写)。②拟人化的描写。其中“拟人化的描写”有不少考生还看出来了,“白描”绝大多数考生都没看出来,或者说是压根儿没往这儿想,不知道表现手法中还有一个“白描”。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的问题,概念明确了,这个“白描”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有些学生忽视概念,其实概念是阅读分析时少不了的东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样几个概念搞不清楚:⑴写作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各自的内涵及区别;⑵铺垫、伏笔、张本等概念的含义及区别。不知道“表现手法”包含哪些内容,怎么能够回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的问题呢?
下面对几个概念做一个简要的表述。
⑴写作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这几个概念在写作中是相同的,说法不同而已。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神)而采用的一切方法(形)都可以叫作写作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它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下面细分一下:
从文章行文的结构看:①开门见山与卒章显志;②铺垫、伏笔、为下文张本、设置悬念;③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承上启下;④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从材料组合的方式看:①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从材料的互动关系看:①托物言志;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动静相衬、虚实相生;④对比、烘托、渲染。
从常见的修辞手法看:夸张、对比、比喻、比拟、对偶、借代、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双关、反语、象征。
从描写的方法看:①白描、铺排、浓墨重彩;②细节描写。
⑵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⑶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启示四:抓住材料、品味语言,以揣摩主旨、感悟情感,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与一篇文章,最终都希望能感染人,因此,没有谁会把自己的文章写得像“天书”一样。任何文章都要使用材料,材料肯定都是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服务的,是为主旨服务的,这样,透过材料,品味语言,就可以揣摩出作者的意图。
下面以2006年湖北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为例加以说明。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是一篇典型的无“点睛之笔”的散文,许多考生一看就有“傻了眼”的感觉。其实,可以透过材料和语言来加以领悟。本文使用最多的材料是动物,人隐含其间。⑴羊群从阿尔卑斯山归来了,首先是归来的行列中各种羊以及骡子和狗之间的和谐;到家时,家里其它动物的兴奋和欢迎“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在谈着要玩一整夜……”——从中可以感觉到动物之间是多么的和谐亲热。文中虽然没有“和谐亲热”的字眼,但这些材料处处都透露着这两个词。⑵回到家后,羊的表现:“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这不和人的感受一样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对自己家园的深情。⑶最后写到狗的表现:“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不用直说,这“忠诚”二字已凸现出来了,作者又用排比句加以渲染,其感情倾向已是十分鲜明。在所有的动物中,狗与人的关系是最密切的,通过狗,就把隐含在背后的“人”凸现了出来,动物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的和谐。综合起来看,这不是一幅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大和谐”的画面吗?——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动物、人与自己的家园,动物、人与大自然。
主旨和情感揣摩、品味得差不多了,再看具体的题目就容易多了。
启示五:对卷面上设计的题目,既把它看作问题,又把它看作提示
有不少考生面对卷面上的题目有畏难情绪,仅仅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丝毫没有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提示。所以有不少考生都觉得面对问题不知从何答起。其实,任何题目的设置都含有提示信息在里面,关键看会不会分析。
下面还是以湖北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为例加以说明。
第16题“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这句话隐含了以下提示:(1) “羊群秋归”是本文写的主要情景,因为标题就是“从阿尔卑斯山归来”;“羊群”也不光指羊,包括骡子和牧羊犬。这么看来,“羊群秋归的情景”实际上就是全文描写的情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把全文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来了。(2)既然是“秋归”,就包括准备归来、归来的路上、归来以后等各个环节,还应该包括在家欢迎的其它的人和动物。(3)“感受”这个词一般是写人的,但本文通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动物们都有了情感,开头说“他们又下山回到农庄上来”,“他们”二字指什么呢?前面还有一句话“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个月”,很明显,“他们”指的是“畜生和人”,因此,这“感受”就是动物和人共同的。又明确提示是“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就必然是全文的主旨了。这样一思考,答案基本就出来了:即将归来和归来的路上肯定是想家,归来以后肯定感到亲切温暖;从在家欢迎的人和动物与归来的羊群的关系看,显示了一种亲密无间及和谐。
第17题“‘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隐含了以下提示:(1)”结合上下文”告诉考生回答这个问题要看这句话的前后。(2)“好像”告诉考生这句话是有主语的,主语就是这句话前面的描写。(3)这句话一边连着阿尔卑斯山,一边连着羊群归家后的热烈场景,它告诉考生“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来自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当然是充满生机的了。因此参考答案为: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第18题“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这句话最主要的提示是“最后”和“突出”两个词。“最后”说明前面已写了许多其它的东西,这后面写的与前面有进一步的关系。“突出”一词就带来一个问题:相对于什么“突出”?本文写了很多动物,“狗的形象”就是相对于其它动物而“突出”的。那“狗”与其它动物又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是特殊的地方呢?那就是它与人的关系。同时,相对于其它动物来说,狗此时也冷静一些,所有任务完成之后,“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这样又顺便与开头形成了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因此参考答案为: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第19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这句话的提示为:(1)指向“表现手法”,并进一步指向“表现手法”中的“描写”一类,因为“表现手法”包罗万象,这里的限定就为考生缩小了范围。顺着这个提示往下思考,可知描写的方法多得很,这里要答的必须能概括所有动物的所有表现。这么一来,“白描(或细节描写)”的概念就有可能浮上心头,因为在这短短的篇幅内,写了这么多动物的表现,不可能写得很详细。“拟人”的手法也很明显,稍有阅读功底的考生都可以看出来。(2)“结合有关具体描写”提示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引用文章的内容,不能架空分析。(3)“作用”提示考生,要回答出这两种描写的效果。说到“作用”,就必须考虑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所谓“共性”就是不管在什么文章中用到它都会有的作用,所谓“个性”就是在这一篇文章中的具体作用。所谓的“白描”就是简笔勾勒,它的共性作用就是简洁,而本文用的又是细节描写,那它的个性作用就是“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因此参考答案为:①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拟人化的描写。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