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唇亡齿寒比喻什么意思
1.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2.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3.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4.《兔狐悲,唇亡齿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是什么意思
5.?唇亡齿寒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唇亡齿寒的意思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成语故事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有言:‘辅车(颊骨与牙床)相依,唇亡齿寒’,所指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相依关系。”结果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劝告,晋国在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
用典形式唇亡 清·黄遵宪:“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
唇齿 唐·高适:“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辅车 宋·刘筠:“处末加骈拇,于中或辅车。”
忌唇齿 宋·张孝祥:“比邻寒亡忌唇齿,君但勤渠送川纸。”
唇齿国 唐·杜甫:“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唇齿累 明·李东阳:“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唇亡齿枯 唐·白居易:“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暮虢朝虞 金·元好问:“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唇亡齿寒的意思:失去了嘴唇,牙齿会感到寒冷。
释义比喻相互依存,利害关系十分密切。
用法在句子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也用来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四章:“故献忠与将军,貌为敌国,实为唇齿。唇亡齿寒,此理至明,敬望将军三思,勿逼献忠太甚。”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出处唐·卢照邻《五悲·悲穷通》: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
近义词毛落皮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休戚相关。
反义词风马不接、齿亡舌存、势不两立、你我活。
唇亡齿寒造句
1、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2、这两家公司依存度很高,只要有一家出问题,唇亡齿寒,另外一家也就麻烦了。
3、依战略形势来看,这两国有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4、两国辅车相依,如有一邦被吞,则唇亡齿寒。
5、他们开始唇亡齿寒,失去了安全感,觉得不但自己财务不能得到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6、你要不救他的公司,少了屏障,唇亡齿寒,下一次的风暴就轮到你了。
7、同一栋大楼的居民,只要一户人家不小心,唇亡齿寒,必定波及其他住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唇亡齿寒
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的意思
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多指两个邻国)十分密切。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共虞、虢之谓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唇揭齿寒、荣辱与共、息息相关、殃及池鱼、皮之不存、互相关注、巢倾卵破、城门失火、互为表里、休戚相关、巢毁卵破、生相依、唇齿相依、辅车相依、毛将焉附
反义词:隔岸观火、同床异梦、素昧平生、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唇亡齿寒的典故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唇亡齿寒的启示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弱小的势力相依为命应该联合对抗外敌.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没有了一个,另一个必定会惨败。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要把目光放远。
《兔狐悲,唇亡齿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
兔子了,狐狸会感到悲哀,不是为兔子是为自己。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寒冷。如果飞鸟都被射杀了,好弓就会被封藏起来,狡猾的兔子被抓尽了之后,就会把用以追捕的猎狗煮来吃。
出处: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
原文节选: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勾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
白话译文: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
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有人中伤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赏赐给种一把剑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那四条吧!”种于是自杀身亡。
勾践逝世,儿子王要鼫(shí,石)与即位。王鼫与逝世,儿子王不寿即位。王不寿逝世,儿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儿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儿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儿子王无强即位。
扩展资料:
作品简介:
《越王勾践世家》出自《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吴国和越国并立而存,却因日久争战结下宿怨。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初尝胜果,得意忘形之下,他不纳范蠡忠言之劝,欲灭吴国而后快。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
越王勾践及其臣民命悬一线。范蠡请缨只身去见夫差,一番斗智,说服夫差收兵, 救下勾践。数年之后,勾践取得了夫差的信任,从吴国返回了越国,卧薪尝胆,暗中集结力量。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伐吴。经过一场鏖战,夫差成了勾践的阶下之囚。
勾践终于历经十数年的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实现了复兴的宏愿。自此,勾践专心国事,富国安邦。
其中辅佐勾践的范蠡看出了勾践的性格,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即在帮他复国之后选择了离去。
百度百科-越王勾践世家
?唇亡齿寒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读音:chun wang chǐ han
近义词:唇齿相依 息息相关
反义词:隔岸观火 素昧平生
例句:
1.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这两大在选党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敬而远之蜕变为现在绝对的唇亡齿寒。
2.相较于欧洲的经济衰退与货币危机,美国人或许还能获得一点安慰,但是不要忘记了,2012年,一旦欧元崩溃,美国的金融系统必是唇亡齿寒。
3.对重大工程项目采取冻结资金的手段同样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些项目通常是跨国合作的,所以惩罚一国往往是唇亡齿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