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的事例-反其道而行之的故事
1.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是什么意思
2.反其道而行之是什么意思
3.孝武帝命宇文泰勤王,宇文泰表忠心无行动,结果孝武帝反其道而行
4.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为何张匡胤却主张反其道而行?
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是什么意思
“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的意思是:采取与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跟随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反其道而行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循其善而作为”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讲述的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方法。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淮阴侯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出自《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该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反其道而行之是什么意思
反其道而行之意思
解释: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示例: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
◎清·吴趼人《痛史》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孝武帝命宇文泰勤王,宇文泰表忠心无行动,结果孝武帝反其道而行
公元534年,北魏名将贺拔岳和他的老战友侯莫陈悦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会面时,突然被侯莫陈悦暗杀。
贺拔岳和侯莫陈悦都是当年跟随骠骑将军尔朱天光从洛阳西进关中的大将,两人一同南征百战,一同跟随尔朱天光拼搏创业,从数千人的孤军发展到雄踞关陇各地的数万人。尔朱天光后,这支庞大的精锐就分别由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两人率领,因此,贺拔岳和侯莫陈悦成了关陇两强。
侯莫陈悦为何杀贺拔岳还是个迷,有说是高欢的离间计,可是这种说法并没有直接证据;非常大的可能是侯莫陈悦本来就想杀贺拔岳,高欢的人一阵耳旁风,侯莫陈悦就顺势而为。
自古一山不容二虎,其实贺拔岳的部下也曾力劝他杀侯莫陈悦,只是因为贺拔岳看不起侯莫陈悦才没有下杀手。
相比贺拔岳,侯莫陈悦的能力和胆识都稍逊一筹,因此他本人没有被贺拔岳放在眼里。贺拔岳在侯莫陈悦面前也不设防,正因为不设防,贺拔岳也才能被侯莫陈悦所杀。
因此,侯莫陈悦杀贺拔岳只是比贺拔岳先下手而已,并没有失算,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善后,居然对贺拔岳留下的那支群龙无首,唾手可得的军队听之任之。
贺拔岳留下的这支精锐,被同时具有战略眼光的北魏皇帝孝武帝元修和丞相高欢看中。孝武帝派了武卫将军元毗前往接收,打算把这支军队带回洛阳,高欢则派了大将侯景前往,要把这支军队带回晋阳。
可是,这支军队最终成了谁都意想不到的宇文泰囊中之物。
宇文泰掌握了这支军队,也就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北魏皇帝孝武帝的视野。
孝武帝之所以需要贺拔岳的军队,是因为他想用这支军队和权臣高欢抗衡。虽然这支军队到了宇文泰手里,毕竟宇文泰还是他的臣子,因此他要用宇文泰和高欢抗衡,不仅要用宇文泰,还要用侯莫陈悦。
孝武帝对宇文泰说: “卿可为大都督,即相统领。知欲渐就东下,良不可言。今亦征侯莫陈悦士马入京。”
孝武帝向宇文泰表达了三点意见:1、正式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填补贺拔岳的位置;2、命令宇文泰立刻东下洛阳;3、也命侯莫陈悦东下洛阳。
孝武帝非常迫切地需要关陇两强的宇文泰和侯莫陈悦两支军队帮他打高欢。
宇文泰则根本不会理睬孝文帝的东进命令,因为他当初为贺拔岳制定的战略就是统一关陇,建都长安,成就齐桓公和晋文公式的霸业。
况且,宇文泰刚刚掌握了贺拔岳的军队,还没有树立起自己的绝对统帅权,这数万军队无法和高欢手下10万久经沙场的鲜卑武士抗衡。
因此,宇文泰考虑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侯莫陈悦,统一关陇。消灭侯莫陈悦是宇文泰早就定下的目标,当初那位向贺拔岳提出杀侯莫陈悦建议的部下,就是宇文泰。
可是,面对孝武帝的命令,宇文泰该如何做?
面对孝武帝东进的命令,宇文泰打起了侯莫陈悦牌:“侯莫陈悦是有野心的人,他忠良,违背天理,而且不恭诏命,强占关陇地区,早晚必有异图,我现在不敢东进,希望圣上允许我暂缓。”
宇文泰的理由,是侯莫陈悦要造反,因此他不能东进。
孝武帝是有雄才的人,他不希望宇文泰对侯莫陈悦动手,因此又对宇文泰说:“我让侯莫陈悦带军队到洛阳来,如果他不来,我亲自责罚他,希望你不要阻止他过来。”
孝武帝很清楚,此时宇文泰正挡在侯莫陈悦东进的路上,他不放行,侯莫陈悦就过不来。
孝武帝认为自己对宇文泰的说法有理有节,而且有皇帝的权势,不容宇文泰不就范。可是宇文泰并非头脑简单的人,他打定主意不东进,又生一计。
宇文泰先给侯莫陈悦去信,痛斥他杀贺拔岳的行为,之后说自己是一定要杀他的,又说朝廷会让他们两人都回洛阳,他愿意和侯莫陈悦同殿为臣,但是如果侯莫陈悦不奉召,自己立刻就会和他武力相见。
宇文泰这封信是让侯莫陈悦知道,宇文泰不会放过他。
宇文泰提出的两个选择其实根本无法实现。第一个选择,侯莫陈悦已经被他的那封信吓坏了,哪里还敢放弃军队回京城;第二个选择的凉州西域,乃是各民族武装复杂纷乱的地方,根本没有侯莫陈悦的容身之处。因此侯莫陈悦不会答应,宇文泰也就顺理成章地不能带兵东进。
宇文泰这样的应对,让孝武帝再也无话可说,他知道宇文泰铁了心要灭侯莫陈悦,而他只能选择宇文泰。
于是,公元534年3月,宇文泰向孝武帝上表,正式讨伐侯莫陈悦。
由于宇文泰的软,硬实力都超过侯莫陈悦,他的军队比侯莫陈悦强,还有孝武帝的背书,更有为贺拔岳报仇的硬道理,因此仅仅一个月就灭了侯莫陈悦,结果就是收获了侯莫陈悦的军队,独霸关陇。
宇文泰灭了侯莫陈悦之后,在关陇地区,孝武帝手中已经没有可以制约宇文泰的牌,他只能通过加封来笼络,加封宇文泰为“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承制封拜,使持节如故 ”。
孝文帝以官方名义确立了宇文泰对关陇的军事统治,因此对宇文泰来说是个大礼。孝武帝送宇文泰如此大礼,还是要宇文泰带兵东进。
孝武帝如此大手笔,宇文泰不能不有所表示,他的投桃报李就是命令前秦州刺史骆超仅率轻骑1千抵达洛阳。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1千轻骑,却也让孝武帝很高兴,他看到了宇文泰的态度,于是又给了宇文泰一个大礼,封宇文泰为“ 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 ”,不仅给了宇文泰对关陇地区的军事权,还给了他行政权。
面对孝武帝的又一个大礼,宇文泰不愿意以他宝贵的军队相报,而是回报以一个传檄天下的文书,表明自己要忠心辅佐魏室,和贼臣高欢势不两立。
宇文泰可以打口水仗,就是不动真格的。
可是宇文泰也觉得老这么被动应对不是办法,因为面对孝武帝的一个又一个攻势,自己总有计穷的时候,于是,他来了一招主动的应对。
宇文泰的主动应对,就是反孝武帝之道而行之,他不去洛阳,而是让孝武帝到他的关中来。
宇文泰的这个主动应对,源于他的将领于谨的主意。
于谨是洛阳本地人,本是尔朱天光的手下,尔朱天光后跟了贺拔岳,贺拔岳后,他就成了宇文泰的麾下。
于谨对时势看得很清楚,他对宇文泰说:“魏室的江山算是到头了,你可以占据秦、汉之地成就事业,现在要做的是让皇帝西迁过来,那时你挟天子以令诸侯,霸业可成。”
其实,于谨的说法,也就是当年宇文泰向贺拔岳的建议。于谨和自己不谋而合,宇文泰自然非常高兴,让于谨到洛阳见孝武帝帮忙促成此事。
于谨建议孝武帝西迁,本是他和宇文泰定下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大计,可是在孝武帝来说,又不得不认真考虑,主要有三点原因:
1、孝武帝和宇文泰的一来二去,他已经很清楚让宇文泰东进是件难事;
2、宇文泰不断地表忠心,让孝武帝善良地感觉宇文泰是有苦衷的,他的实力还无法和高欢抗衡;
3、由于受到高欢的压力越来越大,孝武帝身边的部分亲信们也都认为,洛阳四面受敌,并非用武之地,因此必须离开洛阳。
现在于谨带着宇文泰的意见来劝孝武帝西迁,很多大臣都认为可行,因为关中有崤山和函谷关的地利,进可攻退可守,可以和高欢抗衡,再者,宇文泰对魏室很忠心,因此去关中可以依靠宇文泰成大事。
东郡太守河东裴侠帅担心宇文泰靠不住,他认为:“宇文泰已经深得三军之心,而且拥有三秦之地,去投宇文泰,恐怕是离开了滚烫的汤,又到了热火里。”可是,担心归担心,裴侠帅本人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
因此,西进关中成了孝武帝的选择。
孝武帝西进关中,又成了送给宇文泰的一个大礼,这个大礼就是他皇帝本人。宇文泰有了孝武帝在手,迅速达成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了匡扶魏室的忠臣,而东边的高欢就成了乱臣贼子,相比之下的此消彼长,宇文泰很快就有了和高欢抗衡的资本。
之后,宇文泰终于按计划毒了孝武帝,让 历史 走进了西魏。而宇文氏家族一直控制着西魏的朝政,最终建立了属于宇文氏的北周。
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为何张匡胤却主张反其道而行?
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但是赵匡胤却主张反其道而行,先南后北。事实上赵匡胤从来没有放弃过燕云十六州,只不过他打算用钱赎回。因为当时契丹国力鼎盛,去硬拼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先统一南方发展自身实力,强大之后再攻打契丹。
其实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也只是一个不得已的举措。后周只是一个建国几年的小国,单单凭借自身的实力,根本无法战胜强大的契丹。当时周世宗的政策方针也是先南后北,大力发展农业,先把国家稳定发展起来,再去和契丹一决战。
当时辽国的国君是行事残暴的辽世宗,他看出了周世宗的计划,于是屡屡派兵侵犯后周边境,不让他们有机会休养生息。柴荣面对这种情形,只能不情愿的改变战略,开始和契丹正面相对。
后来柴荣逝世,赵匡胤取代了儿皇帝,契丹也由辽景宗继位。两国都换了首领,不约而同的暂停了战争,双方开始了互不侵犯的和平时期,都在埋头发展本国经济。
赵匡胤一直打算的都是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并不想武力解决。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就是因为掌控了兵权,才被黄袍加身当上了帝王,所以宋朝一直限制武将的权力。他不放心把兵权交给属下,害怕有人收复失地会功高震主,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声望。
而且当时南唐还没有消灭,要分散一部分的兵力,如果在北方也布置大量的兵力对抗契丹,那么中原地区就会形同空城,一旦有人起兵反叛,将会三面受敌,得不偿失。
所以赵匡胤一直主张先把南方统一,到时候社会稳定了,经济发展了,国库有钱了,再考虑解决和契丹之间的恩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